雖然這篇sci論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ci論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ci論文產品中有12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 蔡依橙 ⠀ 九月上課時,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對我說:「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忽然對我說:「現在論文真的是越來越重要了,某醫院的某熱門科,在 PGY 要應徵住院醫師時,只考慮 #兩篇SCI 以上的。」 ⠀ 隔壁兩位同學,目前是醫學生與 PGY,馬上湊過來,並說...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4萬的網紅メンタリスト DaiG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ラボが20日間無料⏩/ 月額599円〜【本1冊の半分の値段】で 毎月20冊以上の書籍・論文の知識が 1日あたり【わずか10分】で学べる 【Dラボ】はこちらから→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
「sci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sci論文 在 BIG Studen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愛波 あや「ママと赤ちゃんのぐっすり本」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論文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論文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ci論文 在 BIG Studen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0:31:59
【ARWU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大學生排行榜 今年ARWU台灣共有14校進入排行榜! 來看看有沒有是你貢獻的學術研究✍🏻 國際學術競爭力的排名💪🏽 小編也羅列了其他國家第一學府的學術排名😋 有你的夢想留學學校嗎? ARWU世界大學榜單來啦! ARWU世界大學排名 (Academic Ra...
sci論文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3:05:01
. 【翻譯世界風濕病聯盟COVID-19問卷】 . 很久之前,在一個國外病友社團當中,認識了史丹佛大學的一位流行病學教授,暫且稱她為S吧。前陣子,S邀請我參加一個蠻大的計畫,叫做Global Rheumatology Alliance。當中有各國的醫師、學者、病友,一起研究COVID-19對於風濕病...
sci論文 在 愛波 あや「ママと赤ちゃんのぐっすり本」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7:28:14
5名の方に本書をプレゼント📖💙 書籍が当たったら、赤ちゃんのねんねに悩むお友達にその本をプレゼントしてあげてほしいのです🎁 知ってますか? プレゼントをもらうより 人にあげるほうが 幸福度があがるんですよ! (参考論文:Ed O'Brien,Samantha Kassirer, Psychol...
-
sci論文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20:47:26\Dラボが20日間無料⏩/
月額599円〜【本1冊の半分の値段】で
毎月20冊以上の書籍・論文の知識が
1日あたり【わずか10分】で学べる
【Dラボ】はこちらから→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official&utm_content=pH_EZxiFtiU
※クレカ登録がありますが、20日以内に解約すれば一切のお金はかかりませんのでお気軽にどうぞ
\本日の参考📚/
習得への情熱―チェスから武術へ―:上達するための、僕の意識的学習法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ZvxE75
【無料】超習慣術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rFkv78
\今ならオーディオブック無料♫/
メンタリストDaiGoの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はこちらから【どれでも1冊無料】→https://amzn.to/2UBuD1j ※Audible無料体験
Researched by http://ch.nicovideo.jp/paleo
Ozubko JD, Macleod CM. The production effect in memory: evidence that distinctiveness underlies the benefit.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2010 Nov;36(6):1543-7. doi: 10.1037/a0020604. PMID: 20804284.
Patton, W. W. (1991). Opening students’ eyes: Visu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Socratic classroom. Law and Psychology Review, 15, 1-18.
Mueller PA, Oppenheimer DM.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keyboard: advantages of longhand over laptop note taking. Psychol Sci. 2014 Jun;25(6):1159-68. doi: 10.1177/0956797614524581. Epub 2014 Apr 23. Erratum in: Psychol Sci. 2018 Sep;29(9):1565-1568. PMID: 24760141.
Kapur, Manu, and Katerine Bielaczyc. “Designing for Productive Failure.”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vol. 21, no. 1, 2012, pp. 45–83., [www.jstor.org/stable/23266307][1].
Cyr, A.-A., & Anderson, N. D. (2012). Trial-and-error learning improves source memory among young and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27(2), 429–439. https://doi.org/10.1037/a0025115
Grilli MD, Glisky EL. Imagining a Better Memory: Self-Imagination in Memory-Impaired Patient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1(1):93-99. doi:10.1177/2167702612456464
Westwater, Anne & Wolfe, Pat. (2000). The Brain-Compatibl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
sci論文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09 16:37:12⭕️今なら20日間無料⭕️
DaiGoが知識のNetflixを目指して作った動画配信サービス
【Dラボ】はこちらから→https://daigovideolab.jp/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なくても登録できます
📚今日のオススメ本
第一印象の科学――なぜヒトは顔に惑わされてしまうのか?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BIWWoM
美人の正体 外見的魅力をめぐる心理学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BNt1fb
⭕️今ならAmazonで無料⭕️
DaiGoのオーディオブック↓
究極のマインドフルネスhttps://amzn.to/3bXMIyH
超健康法 https://amzn.to/35yLfh5
超客観力 https://amzn.to/3itckWD
超習慣術 https://amzn.to/2yLgJT4
超読書術 https://amzn.to/39AZpfT
超集中力 https://amzn.to/2w7RpFw
超選択術 https://amzn.to/346QeTv
※Audible無料体験にて1冊無料
Tea-makorn, P.P., Kosinski, M. (2020) Spouses’ faces are similar but do not become more similar with time. Sci Rep 10, 17001
【免責事項】
この動画は、科学の面白さを伝え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たエンタメです。
なるべく多くの方に、科学的思考に興味を持ってもらうために、参考資料や過去の動画を元に、大胆な独自の考察したもので、事実を確定するものではなく、あくまで一説です。動画の結論は実際の研究とは異なる場合があります。
僕は文献を読むのが好きなタダの理系であり、専門家ではありません。また、多くの科学者とも同じように人間ですから、間違うことも多々あります。 実際に知識を利用する際にはご自分で調査するか、専門家に相談してください。
⭐️リサーチ協力者の1人、鈴木祐さんの論文解説チャンネルはこちら→http://ch.nicovideo.jp/paleo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
sci論文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10-15 14:57:12據報載,中國前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昨在大葉大學呼籲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鄭麗君表示現在台灣與中國之間高教交流非常頻繁,都是透過商談備忘錄的形式進行,透過備忘錄方式,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不涉及人民權利義務關係,目前看來並沒什麼阻礙也沒有簽署的必要。
今日審查的行政院版「型態實驗教育」草案,鄭麗君表示實驗教育非一般體制內教育型態,不只型態多樣、教學內容與方式各有所長,鄭麗君之前曾經說「實驗教育就是在現階段不被一般教育體制採用的教育方式」,若教育部要對實驗教育進行評鑑,就應針對實驗教育提出一套完全不同的評鑑機制,但從法條本身來看,針對實驗教育的評鑑僅只「檢具實驗教育計劃成果報告書及後續之實驗教育」以及申請續辦單位,評鑑的具體實施期程、內容、程序、評鑑小組之組成、成員之資格及評鑑結果之處理等,皆空白授權給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來訂定。
鄭麗君指出,前一陣子牽涉蔣部長辭職的陳氏兄弟論文造假案,教育部表示所有論文重新送交外部審查,尚未完成調查,教育部也尚未收到屏教大就這起事件所做的正式通知。鄭麗君認為,誘使這件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現行升等制度偏重「學術價值」,強求SCI和SSCI,不論升等或補助都以「國際期刊刊登數」為重要評鑑指標,致使學界為了拚點數和補助,不得不生產大量濫竽充數的論文,有些學者甚至一年發表了二三十篇,這些論文中是否有類似陳氏兄弟的狀況,實在令人擔心。
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 蔡依橙
⠀
九月上課時,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對我說:「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忽然對我說:「現在論文真的是越來越重要了,某醫院的某熱門科,在 PGY 要應徵住院醫師時,只考慮 #兩篇SCI 以上的。」
⠀
隔壁兩位同學,目前是醫學生與 PGY,馬上湊過來,並說:「#這樣公平嗎?」
⠀
我很能理解同學的感受,也能理解這樣的反應。畢竟我們沒權沒勢沒背景,現在才開始學寫論文,也還沒有成果。看著一些機會大門就這樣直接關上,心裡當然不是滋味。而且要求 SCI 已經很誇張,竟然還要兩篇。
⠀
我總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如果有人可以跟我溫和地介紹世界的實際運作,我或許能成長得更好更快。所以,二十年後的我,現在就要來嘗試 #扮演這樣的角色。
⠀
這個案例中的科別,主任因為不太喜歡賺錢,也不太想要升官,就是很喜歡做研究,在臨床研究領域也很有競爭力,他希望自己的科部能夠維持這樣的學術氣氛,大家興趣一致,戰力更強,相處也融洽。
⠀
既然可以挑選自己工作的夥伴,他不選有背景的、不選學校成績好的、不選能夠協助他社交升遷的,而是選擇能跟自己一起在學術上工作並突破的夥伴,你覺得,#這位主任有錯嗎?
⠀
--
⠀
【PGY 能做出什麼自己的研究?】
⠀
同學問,「但是 PGY 結束前就有兩篇,#往往不是自己的研究,也只是跟著老師的指導,完成該做的事情而已,不是嗎?」
⠀
是的,的確是如此。不過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從做老師的主題開始的,也都是從負擔資深者不想做的事情開始的。在學術界,許多博士後研究都還在老師指導下,做這樣的事情,要經過很多年,且有機運,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研究者,說服別人給他經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
如果這個 PGY 有兩篇 SCI,至少他證明了,「#我可以跟老師合作,我能夠聽從指導,我也願意下苦工完成作品的。」這本身就是一個還不錯的篩選條件。
⠀
--
⠀
事實是,不管規矩怎麼定,都會有不公平,但這世界上,「公平」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價值,「不公平」卻是預設與常態。
⠀
不過,相對的,你比二十年前的我,#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包括網路的討論、資訊的傳遞,甚至學習的管道,都更多更快更好更方便。你跟那些已有成績的人的距離,更縮短了。各位面對的競爭,比我們當年更為激烈。但平心而論,這也是因為現在的資源更豐富,也更容易取得的關係。
⠀
(蔡校長也提出了給資淺研究者的建議,歡迎至原文觀看完整內容。⏩ https://bit.ly/3meF1th)
⠀
--
⠀⠀
【新思惟近期課程】
⠀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11 / 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讓您快速學會醫學簡報的設計要素,並手把手親自演練到會!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2021 最後一班,5 種研究必學統計一天搞懂!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在後疫情時代,擁有自己的話語權,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新思惟的所有課程設計,都考量過新手程度,沒有擋修、沒有入門進階之分,若正好符合您的需求,歡迎您前來參加學習!
⠀
各工作坊網站中,均有「課程評價」頁籤,彙整各梯次所有參加者分享的心得,也都有「傑出榮耀」頁籤,記錄所有校友成績,歡迎參考。
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如果我們用「#寫出一篇自己的SCI論文」作為 end-point,重新打造學習歷程,會是怎樣的呢?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時代進步這麼快,統計卻依然那麼難?
⠀⠀
像是 100 年前,如果開像福特 Model T 這樣的車,你還需要有基本的機械常識,甚至簡單的維修能力,才能在路上拋錨時,進行簡單的維修。
⠀⠀
現在的汽車,你只要會踩油門剎車跟控制方向盤,車子本身都很穩定,妥善率也很高。真的壞了,也有信用卡免費拖吊可用。現在的我們,可以完全不了解汽車內部運作原理,也不需要自己打開引擎蓋。
⠀⠀
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害怕醫學統計,還是覺得自己搞不懂公式跟原理,無法上手?時代進步,軟體不能搞定這些嗎?(其實可以)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切入點錯了?
⠀⠀
其實,多數的研究起步者,並不想成為統計專家,而是「寫出一篇自己的 SCI 論文」就好。多數的駕駛人,並不想成為汽車維修達人,而只是想上下班跟接送小孩,偶爾旅行用而已。
⠀⠀
⠀⠀
🎊【年度回顧】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
🎊【再創高峰】 2021 年 9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94 篇發表,其中 12 位成功解開生涯第一篇成就!
⠀⠀
⠀⠀
🚩 今年僅此一班,錯過再等明年!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針對新手設計 #以發表為學習導向
新思惟國際從 2014 年起就是這麼做的,也已經讓超過 2000 位校友上手統計,發表出自己的 SCI 論文。
⠀⠀
這堂課,我們會用實際的例子,帶你實際操作。就像在駕訓班,讓你真的開車,也帶你道路駕駛練習。學完,不只能夠真正把數據變成統計圖表,而且還是 SCI 期刊等級的!
⠀⠀
統計,就跟開車一樣,真的沒那麼難。
⠀⠀
等你有興趣,也有自己的發表了,那時的你有很好的基礎,想再進一步認識更多統計的有趣內涵,那也沒問題!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2.5 小時互動實作:活用數據統計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0年新思惟之友共689篇論文
#下一個傑出校友就是你
sci論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人論文看得快,有些人卻很慢。#你是哪一種
⠀
有些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些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
⠀
有些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些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
⠀
要晨會報告,讀的重點是,與科內臨床工作相關的細節,以及從文字中看出不同醫院的資源與文化不同。要整理 guideline,論文閱讀重點是各篇的 indication、outcome 與普遍的適用性。要發表 meta-analysis,重點當然就是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該文章的特殊意義。甚至,同是實證,要做 EBM 競賽,與要發表 meta-analysis,所閱讀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
缺乏這種「目的」感,看 paper 只好逐字逐句、鉅細靡遺的讀,自然速度就慢,而且 #連重點都抓不太到,更別說本來想完成的成果,品質不佳,甚至半途而廢。
⠀
這堂課,曾秉濤醫師將與你分享,如果帶著「我要發表 meta-analysis」的目的,論文該是 #怎麼找、#怎麼瀏覽、#怎麼篩選,以及最後挑出來的精華,又該 #如何精讀?
⠀
#用對方法,發表不卡。一起向曾醫師學,「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起步真的不難,PGY 課後發五篇統合分析論文的課程!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 學員回饋
⠀
「由於我只是 PGY,很擔心報名後,會聽不懂而浪費錢,結果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整堂課深入淺出,講師們都把重點講得清楚明白,連新手都可以輕鬆聽懂!包含了如何擬定主題、如何收集文章、如何把題目設定好,使得查詢到的文章量是合適的、如何用軟體分析數據、統合分析的重要觀念、表格要如何呈現才會美觀,一整天下來,資訊和知識的密度極高,完全值回票價!」
⠀
「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集合幾位對統合分析很熟悉的老師,藉由指定論文的實際例子,配合互動實作,讓我可以了解完成一篇 meta-analysis 所須經歷的過程。透過老師們的引導,也可以知道整篇論文從構思、搜尋文獻、文獻評讀、資料整理、統計運算、製作圖表到完成文章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