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開Q&A都會被問到「你們平常拍攝都用什麼相機、鏡頭?」、「爬山的時候怎麼拍片?」
因為講起來長篇大論,所以之前總是沒有時間好好回答,這次趁著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終於在YouTube 出了一支「拍旅遊影片需要準備哪些器材」,但因為還不能一起拍片,所以這支都是 @celineclar 負責的,她...
-
每次開Q&A都會被問到「你們平常拍攝都用什麼相機、鏡頭?」、「爬山的時候怎麼拍片?」
因為講起來長篇大論,所以之前總是沒有時間好好回答,這次趁著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終於在YouTube 出了一支「拍旅遊影片需要準備哪些器材」,但因為還不能一起拍片,所以這支都是 @celineclar 負責的,她今天的IG post也有用文字大致分享~
至於我,就來聊聊我們是怎麼邊爬山邊拍影片~
坦白說這件事滿不容易的,首先體力和肌力的要求相比其他拍攝主題來得高,光是器材就讓負重硬生生多加了5公斤,邊走邊講話也容易比較喘。
再來還必須得嚴格控制時間和腳程,拍登山影片的時候一路上腳跟腦袋都很忙,我跟Celine會邊走邊討論等下要拍到的畫面和要講的內容,規劃先用GoPro拍第一反應、先用哪顆鏡頭拍哪些畫面還是先飛空拍,尤其是只有幾分鐘的日出和夕陽其實優美畫面的背後都像在打仗。
然後是我覺得也不容易的心態平衡,雖然登山跟拍攝都是熱愛的事情,但難免還是會因為處於工作狀態而沒辦法單純地享受當下或是和朋友互動,有時候會覺得滿可惜的,但也因為有了那些影像紀錄才能在行程結束後以不同的方式回憶。
最後整理一下登山的時候我們會帶哪些器材
相機 | Sony A7C、GoPro9
鏡頭 | Tamron 28-75mm F2.8 + Sony 20mm F1.8
麥克風 | Rode Video Micro
空拍機 | DJI Air2
其他 | Peak Design快扣、Rapilock登山杖
還有因為下山後我們要馬上傳檔案到各自的儲存裝置,所以會放在車上的 SanDisk Extreme PRO Portable SSD。SSD是我幾個月前才下定決心投資的東西,相比隨身碟和HDD,以前很難相信一個儲存裝置動輒要五六千元有什麼實際價值,但就在第一次使用後感覺到Life-changing!
SSD比起傳統硬碟HDD來說,速度快非常多,以前傳一批素材要花好幾個小時,換成SSD那天看到預估傳輸時間是20分鐘的時候真的驚呆,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買,可以省下好多因為傳輸被浪費掉的時間。
再來就是SSD比較輕便也不容易因為碰撞就造成檔案損毀,SanDisk這顆又特別加了矽膠外殼增加保護,還有IP55的防水防塵等級。
另外,記憶卡我們也一直都是用SanDisk的,記憶卡算是在器材裡比較容易被忽略掉的小細節,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記憶卡的讀取速度(300MB/s)和寫入速度(260MB/s)都很快,可以順暢地拍攝高畫質影片,也防水防震和耐高溫、極寒,不會受登山時候容易遇到的烈日和低溫影響,一併推薦給跟我們一樣會上山下海拍攝的人!
#sandiskapac
@sandiska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