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是一人份。
前天在youtube看到蘿潔塔的鮭魚炊飯影片,頓時好想吃好想吃,昨天晚餐用鑄鐵鍋煮了料滿出來的鮭魚炊飯,食材也很貪心的放了無限多種,當然也包括二犬最害怕的菇菇,果然二犬一個扶額、一個捏鼻子吞下,兩個小孩個性截然不同,媽媽一邊吃飯一邊偷瞄他們的反應,心裡竊笑。
今天早上又是菇菇...
:
這樣是一人份。
前天在youtube看到蘿潔塔的鮭魚炊飯影片,頓時好想吃好想吃,昨天晚餐用鑄鐵鍋煮了料滿出來的鮭魚炊飯,食材也很貪心的放了無限多種,當然也包括二犬最害怕的菇菇,果然二犬一個扶額、一個捏鼻子吞下,兩個小孩個性截然不同,媽媽一邊吃飯一邊偷瞄他們的反應,心裡竊笑。
今天早上又是菇菇炊飯想必他們會抗議,於是把昨天退冰來不及用的無骨牛小排肉片煎熟,切了蘿蔓生菜葉和洋蔥絲,用檸檬汁、糖、一點鹽、少許魚露調成的醬汁,將放涼的牛肉片和生菜葉、小番茄倒在沙拉缽中,用醬汁快速抓拌一番,這樣亂搭的泰式風味沙拉,太暢銷了啦,可惜早晨備料時光匆促,如果手邊有紫色洋蔥、紅色小番茄,賣相一定更誘人。
今天想用幾個形容詞將「快一點」系列收尾。
前幾天已經看過immediate,快速的同義詞還有很多,這裡挑幾個我覺得最實用、或者容易誤用的出來。
quick/fast/rapid/speedy/swift,這幾個算是初階單字,都表示迅速的,如果不想背太多,把這幾個記起來就非常夠用了。
swift好像是鈴木汽車的某個款式,大家平常在高速公路塞車時不妨多觀察各家廠牌的款式名稱,其實都有涵義在。
講到這個,我一定要把我家先生多年前的笑話拿出來講一下: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前面一台Skoda,尾巴上寫著SUPERB,當時車速不快,車距不遠,他瞇著眼歪著頭唸著 “super B”,「奇怪,這台車的款式名稱為什麼叫Super B?」我順著眼光看過去,兩秒之後我爆笑出來,跟他說那個字唸做 “superb”,不是super B好嗎?有哪家車子會用這麼傻逼的字給自家車款命名啊?superb的意思是卓越、傑出、優秀、好棒棒的意思,唸成super B真是瞬間降級到十八層地獄了啦。
所以,各位,字典是不是真的很重要?請查一下superb的發音,不要跟我家先森一樣鬧笑話啊。
instantaneous,由instant衍生而來,表示瞬間的、即時的,意思等於immediate。an instantaneous response是即刻的反應,通常都是公關大忌,因為當事人的即時反應可能經常是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的,或是急著辯解但是聽起來越描越黑的說詞。
expeditious,從動詞expedite衍生而來,大家如果有自己訂過國外機票或飯店,應該都用過expedia的網站吧?expedite這個動詞本身就是加快速度的意思,因此expeditious的意思也就自然是快馬加鞭的意思,算是比較高階的單字,一般商用場合使用是非常大器的字眼。
brief,這個字也是辦公室英文第一課的單字,意思是簡短的。咦?不是在講快速嗎?怎麼扯到簡短了?咳,因為簡短,所以才能快速,是這個意思啦。
例如,你老闆請假,而你老闆的老闆突然把你請進會議室跟大家說明某個案子,千萬不要像文太的話癆發作一樣,上從盤古開天講到新冠肺炎的文明危機,大老闆們的時間都很寶貴,耐心都很差,他們想聽的是 a brief introduction, 或是a brief update,請發揮小學時期國語習作長句縮短的功力,用5W1H的架構快速介紹,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但是不能漏掉重點,那你的briefing(簡報,不是指slide投影片哦,而是你的口頭簡短報告)就算成功完成了。
cursory,從電腦螢幕上的游標(cursor)這個字而來。試想,我們在螢幕上看資訊(網購也好、查資料也好),是不是都順著游標快速瀏覽過去? 因此這個字的意思,與其說是快速,不如說是倉促,有點「不夠完善、不夠仔細」的負面意味。例如,大犬考完試總是exame the test sheet with a cursory glance,草率倉促的瞄一眼,然後老師就收卷了。我相信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仔細檢查,他應該可以找到很多粗心的地方。
hasty/hurried/rushed,意思也是倉促的、草率的,做事情如果只是一味求快,反而容易因為錯誤百出而需要重新做一次,欲速則不達,浪費更多時間。
很常聽到電影中會說 “You can't rush art.” 藝術品是急不來的,意思就是中文說的慢工出細活,草率趕工做出來的不會是藝術品,而是大量製造的廉價品。
我終於把這個系列講完了,唷呼!
#自己煮早餐
#在家吃早餐
#早餐吃什麼
#早餐日記
#文科太太get
#文科太太的廚房
#文科太太的早餐英文教學
#文科太太的早餐英語教學
#eatathome
#homecooking
#breakfast
#breakfastideas
#healthyfood
#healthymeals
#food
#fooddiary
#foodphotography
#foodporn
rush形容詞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odcast選物 no. 8】Radiolab|Speedy Beet
🎙推薦節目名稱:
Radiolab|內容多元,主題橫跨科學與哲學,談文化也談歷史,每一集大約20~40分鐘,無論多麼冷門的知識,主持人Jad Abumrad總能說成一個讓你一聽上癮的故事
🎙推薦本集:Speedy Beet
跟著本集節目學點英文:
🔹to what extent 學例句 👉🏼 https://reurl.cc/Y1xmxO
🔹sync up 學例句 👉🏼 https://reurl.cc/j7AVAy
🔹anecdote (where...) 學例句 👉🏼 https://reurl.cc/E7AYAa
音樂的拍子,是 #聽見時間 的一種方式。就像燒一柱香或是讀指針走一刻鐘,我們拿可觀測的度量來具體化看不見的感受。
同一首歌,把拍子間距拉開,時間彷彿就慢了下來,把拍子間距縮短,世界突然就加速轉動了起來,有的音樂家在寫曲時,會把時間感視為整體創作的一部分,規定其他人演奏時要遵守他的節奏,聽見他的時間感。
行板、甚快板,早期的曲譜紀錄開頭就用了不同的形容詞,點明了後世演奏時該如何打拍子,但問題是,你說的快是什麼快?不可靠的主觀誤差,還是可能讓演奏時的節奏脫離了創作者心中的時間感,直到1817年節拍器(metronome)問世,節奏的難題終於得到一致的答案。
才怪。
這一集的Radiolab說了一個貝多芬的節奏故事,關於,如果有人不想遵守規定,就算你白紙黑字寫清楚了,他們照樣能違反。
故事是這樣子的,如果你去看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樂譜節奏紀錄,你也會覺得他可能是一隻緊張兮兮的松鼠轉世,人類的 #基礎時間 大約是94到96 bpm (beats per minute),在這樣的節奏速度下我們覺得最舒適自在,根據節目中所提到的,這樣的基礎時間也可以叫做indifference point,按照1860年代奧地利生理學家Karl von Vierordt提出的一個觀察,如果我們遇上比這個基礎時間更快的節奏就會拖拍(drag),遇上更慢的節奏就會搶拍(rush)。
那麼貝多芬在樂譜上標的節奏有多快呢?第五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08 bpm,第三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80 bpm,對,180。那麼後世的音樂家跟指揮家在演奏的時候,該怎麼面對這樣離譜的速度感呢?他們決定不要面對。
所以大多數的音樂家遇上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會自動減速來演奏,我們聽習慣的九首交響曲版本,其實在時間感上,常常都脫離了貝多芬創作時希望帶給聽者的感受。
當所有音樂家決定一起不要相信貝多芬的節奏標記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一起努力找出歪理來。
關於後世猜測貝多芬怎麼會把節奏標記得那麼快,Radiolab這一集節目為聽眾稍微整理了一下各種說法:
1️⃣ 貝多芬那一台節拍器是壞的。 🙄
2️⃣ 貝多芬的助理要拿原譜去印刷前,弄丟了樂譜,重填時又填錯節奏(九首都如此)。🙄🙄
3️⃣ 貝多芬在1814年完全失去聽力,所以影響了他在腦中想像節奏的準確度。😐
好像也不能說不可能,但Radiolab主持人Jad提出了第四種可能,他認為,因為貝多芬以業餘音樂家的身份在古典樂界生存,身材矮皮膚黑,他於是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流派的音樂直覺,以苦辣激動的節奏,來刻意挑戰溫柔高雅的古典音樂,所以他的快是故意的。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趣多了,相當推薦大家聽聽這一集的Radiolab,而且這一集節目最後有個小彩蛋,主持人Jad Abumrad特地找來了Brooklyn Philharmonic的幾位樂手跟指揮,挑戰高速板的第五號交響曲,感覺小提琴都要燒起來了~
按個讚投資我
或把文章當禮物分享給朋友
別忘了設定搶先看,不要讓演算法阻止我們相遇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古典樂 #貝多芬 #radiolab #節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