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ush形容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ush形容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ush形容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ush形容詞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64的網紅語言選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odcast選物 no. 8】Radiolab|Speedy Beet 🎙推薦節目名稱: Radiolab|內容多元,主題橫跨科學與哲學,談文化也談歷史,每一集大約20~40分鐘,無論多麼冷門的知識,主持人Jad Abumrad總能說成一個讓你一聽上癮的故事 🎙推薦本集:Speed...

rush形容詞 在 文科太太的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20:25:12

: 這樣是一人份。 前天在youtube看到蘿潔塔的鮭魚炊飯影片,頓時好想吃好想吃,昨天晚餐用鑄鐵鍋煮了料滿出來的鮭魚炊飯,食材也很貪心的放了無限多種,當然也包括二犬最害怕的菇菇,果然二犬一個扶額、一個捏鼻子吞下,兩個小孩個性截然不同,媽媽一邊吃飯一邊偷瞄他們的反應,心裡竊笑。 今天早上又是菇菇...

  • rush形容詞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16 20:54:52
    有 11 人按讚

    【podcast選物 no. 8】Radiolab|Speedy Beet


    🎙推薦節目名稱:
    Radiolab|內容多元,主題橫跨科學與哲學,談文化也談歷史,每一集大約20~40分鐘,無論多麼冷門的知識,主持人Jad Abumrad總能說成一個讓你一聽上癮的故事
    🎙推薦本集:Speedy Beet


    跟著本集節目學點英文:
    🔹to what extent 學例句 👉🏼 https://reurl.cc/Y1xmxO
    🔹sync up 學例句 👉🏼 https://reurl.cc/j7AVAy
    🔹anecdote (where...) 學例句 👉🏼 https://reurl.cc/E7AYAa


    音樂的拍子,是 #聽見時間 的一種方式。就像燒一柱香或是讀指針走一刻鐘,我們拿可觀測的度量來具體化看不見的感受。


    同一首歌,把拍子間距拉開,時間彷彿就慢了下來,把拍子間距縮短,世界突然就加速轉動了起來,有的音樂家在寫曲時,會把時間感視為整體創作的一部分,規定其他人演奏時要遵守他的節奏,聽見他的時間感。
    行板、甚快板,早期的曲譜紀錄開頭就用了不同的形容詞,點明了後世演奏時該如何打拍子,但問題是,你說的快是什麼快?不可靠的主觀誤差,還是可能讓演奏時的節奏脫離了創作者心中的時間感,直到1817年節拍器(metronome)問世,節奏的難題終於得到一致的答案。


    才怪。


    這一集的Radiolab說了一個貝多芬的節奏故事,關於,如果有人不想遵守規定,就算你白紙黑字寫清楚了,他們照樣能違反。
    故事是這樣子的,如果你去看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樂譜節奏紀錄,你也會覺得他可能是一隻緊張兮兮的松鼠轉世,人類的 #基礎時間 大約是94到96 bpm (beats per minute),在這樣的節奏速度下我們覺得最舒適自在,根據節目中所提到的,這樣的基礎時間也可以叫做indifference point,按照1860年代奧地利生理學家Karl von Vierordt提出的一個觀察,如果我們遇上比這個基礎時間更快的節奏就會拖拍(drag),遇上更慢的節奏就會搶拍(rush)。


    那麼貝多芬在樂譜上標的節奏有多快呢?第五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08 bpm,第三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80 bpm,對,180。那麼後世的音樂家跟指揮家在演奏的時候,該怎麼面對這樣離譜的速度感呢?他們決定不要面對。
    所以大多數的音樂家遇上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會自動減速來演奏,我們聽習慣的九首交響曲版本,其實在時間感上,常常都脫離了貝多芬創作時希望帶給聽者的感受。


    當所有音樂家決定一起不要相信貝多芬的節奏標記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一起努力找出歪理來。
    關於後世猜測貝多芬怎麼會把節奏標記得那麼快,Radiolab這一集節目為聽眾稍微整理了一下各種說法:
    1️⃣ 貝多芬那一台節拍器是壞的。 🙄
    2️⃣ 貝多芬的助理要拿原譜去印刷前,弄丟了樂譜,重填時又填錯節奏(九首都如此)。🙄🙄
    3️⃣ 貝多芬在1814年完全失去聽力,所以影響了他在腦中想像節奏的準確度。😐
    好像也不能說不可能,但Radiolab主持人Jad提出了第四種可能,他認為,因為貝多芬以業餘音樂家的身份在古典樂界生存,身材矮皮膚黑,他於是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流派的音樂直覺,以苦辣激動的節奏,來刻意挑戰溫柔高雅的古典音樂,所以他的快是故意的。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趣多了,相當推薦大家聽聽這一集的Radiolab,而且這一集節目最後有個小彩蛋,主持人Jad Abumrad特地找來了Brooklyn Philharmonic的幾位樂手跟指揮,挑戰高速板的第五號交響曲,感覺小提琴都要燒起來了~


    按個讚投資我
    或把文章當禮物分享給朋友
    別忘了設定搶先看,不要讓演算法阻止我們相遇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古典樂 #貝多芬 #radiolab #節拍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