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obo持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obo持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obo持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obo持股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6 至 2021 年以來,ROBO 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 ETF 年報酬率已達45.8%,觀其持股類別,幾乎集中在 AI 運算、工業自動化、物流自動化等領域。 那麼,未來整體機器人趨勢又將怎麼走? #ROBO #AI #ETF...

  • robo持股 在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5 20:47:47
    有 8 人按讚

    2016 至 2021 年以來,ROBO 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 ETF 年報酬率已達45.8%,觀其持股類別,幾乎集中在 AI 運算、工業自動化、物流自動化等領域。

    那麼,未來整體機器人趨勢又將怎麼走?

    #ROBO #AI #ETF

  • robo持股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2 09:36:18
    有 120 人按讚

    怎麼透過ETF掌握Tesla特斯拉行情?
    .
    Tesla公司今年以來漲幅高達500%以上,而在近期又被宣布納入S&P500成分股內。這主要的影響是預計超過1.37兆的資金即將湧入該公司。市場樂觀預估該公司股價將持續創下新高表現。
    .
    會不會真的創下新高這是很難說的,我記得去年也是一堆人說XXXX科技股股價是歷史高點,但現在回頭看當時所謂的最高點都已經不是最高點,與其預測股價高點倒不如先想想自己是否看好該產業的發展,產業持續發展獲利才是推升股價的保證。
    .
    那身在台灣要搶進Tesla行情有沒有簡單方式呢?有的,除了複委託與海外券商開戶外,還可以透過已公開發行的ETF來投資。
    .
    在台灣有這五檔ETF產品可以參與到Teals行情:
    1. 00757 統一Fang+ (持有比重 10%)
    2. 00662 富邦NASDAQ (持有比重 4%)
    3. 永豐美國500大(持股比重 1.45%)
    4. 國泰 AI+ROBO (持股比重 0.4%)
    5. 元大 S&P500 (預估持股比重 1.0~1.6%)
    .
    在台灣發行的指數型基金則有這一檔: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 (持股比重 1.1%)
    .
    其他的有興趣就自己查吧
    .
    延伸閱讀:
    1. 券商「複委託」手續費一覽與QI資格清單
    🔥 https://bit.ly/2WhQWKM
    2.報酬一路狂奔,美股五騎士FAANG+ 不二之選
    🔥 https://bit.ly/2RuMPYW
    3.全球版0050 –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
    🔥 http://bit.ly/387dxgs
    .
    🔥🔥🔥 立即參加訂閱專案,高達230篇深度文章、精心設計的Excel輔助工具與雲端線上價位監測系統。讓你用最輕鬆的方式規劃長期投資方向,專案價值遠超過訂閱金額:
    點此前往: http://bit.ly/2TV9tJn

  • robo持股 在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4 14:56:32
    有 120 人按讚

    【非凡周刊專欄】科技型ETF 小資族積極操作者首選
    (全文請點連結)

    全球股市自3月低點反彈以來,已陸續突破歷史新高。

    這一波新牛市,主要以科技股來帶動。

    只漲科技股是有原因的,因為全球傳統產業仍受封鎖影響,多數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復甦,而科技公司卻剛好是產業線上化的受惠族群,不只成功拉起大盤點位,也讓許多科技型ETF受到投資者關注。
    目前,台股科技型ETF,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種為市場型,主要追蹤各國科技股指數,比如富邦NASDAQ(00662)、國泰臺韓科技(00735)、國泰北美科技(00770)、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這種ETF幾乎已經買入全球最強的科技產業。
    第二種為題材型,主要針對個別科技產業,比如統一FANG+(00757)、元大全球AI(00762)、國泰AI+ROBO(00737)、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國泰網路資安(00875),對於個別產業看好者,買入這些ETF可以在風險可控下,追逐產業報酬。

    對積極操作小資族來說,本金不大也不用怕,因為ETF持股相對多檔,成功分散個股風險,當然,對產業沒有特別研究,純粹看好未來科技動能,市場型的ETF是最好的選擇。

    科技型ETF 須謹慎系統性風險
    雖然科技股從基本面來看,的確前景看好,這波的反彈皆有基本面的支持,且從盤面角度來看,短線多方架構仍在,向上動能仍強。

    不過,市場往往被漲多的產業吸引,卻忽略了全球股市的過熱跡象。

    目前台股與美股那指紛紛創歷史新高,經濟與股市逐步脫鉤。投資人在購買股票時認真研究財報,選擇基本面前景良好的個股購入,卻忽略了系統性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系統性風險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又稱不可分散風險。簡單來說,就是股市崩盤的風險,影響崩盤的因素很多,比如戰爭、經濟周期、能源危機、政策調整。

    當這種風險來的時候,幾乎沒有資產能夠擋得住下跌,就連最強的科技股也是。

    操作策略 適合「長線短做」
    股市點位越高,能夠賺取的價差越少,投資人都清楚這點,只是如果放過眼前熱騰騰的科技股行情,心又有不甘。

    通常,我會建議一招,波段投資結合長期投資的做法,叫做「長線短做」,試圖長短通吃。

    簡單來說,當你看好一檔股票,認為價值被低估,有向上的行情,想要買進,可是這檔股票又屬於歷史高位,或者大盤趨勢不明朗時,就暫時短線操作,一直做到漲不動,或者被迫停損,等到回調到合理價格後,再改變策略,逐步建倉做長線投資。

    這種方法算是做到兩全其美,不容易失去自己的投資目標,很容易把握個股節奏,也相較容易抓到買賣位置,只不過,當大盤修正時,不管個股基本面如何,都應快速出場,以免陷入因大盤拖累,引起的下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