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oam筆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oam筆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oam筆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oam筆記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這幾年的新興筆記管理軟體中,有著彈性資料庫管理功能的 Notion ,或是開創反向連結整理的 Roam Research、 Obsidian ,都是流行的領導者,許多工具會模仿他們的功能,創造出類似的工具。但今天要分享的這款「 Doit.io 」,雖然在 2020 年推出,但卻有點不一樣,反而走著...

  • roam筆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8:31:31
    有 552 人按讚

    在這幾年的新興筆記管理軟體中,有著彈性資料庫管理功能的 Notion ,或是開創反向連結整理的 Roam Research、 Obsidian ,都是流行的領導者,許多工具會模仿他們的功能,創造出類似的工具。但今天要分享的這款「 Doit.io 」,雖然在 2020 年推出,但卻有點不一樣,反而走著簡單老派的道路。

    說其老派,倒不是批評,因為「 Doit.io 」其實介面也很漂亮,但是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是:「所有那些管理工具都需要很多力氣維護才能工作,而且您經常發現自己花在組織工具上的時間,比做實際工作要多。」

    實際工作需要的是什麼呢?對「 Doit.io 」來說,可能就是:
    - 一個任務到底要採取哪些行動?什麼時候要做完?給誰做?
    - 一個任務進行過程中有沒有重要的行程?會議?進度截止日?
    - 一個任務的行動有沒有什麼相關文件資料?
    - 一個任務的執行有沒有需要筆記註記的細節?

    有了這些元素,可以把一個任務「完成」,那麼管理工具也就應該功德圓滿了:

  • roam筆記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08:14:38
    有 15 人按讚

    各行各業的AARRR (中)

    #汽車金融業:購買決策時長短則 1-2週,長則3-6個月

    汽車業或金融業的消費決策過程跟品牌電商有點類似,但商業模型足以支撐1-2月甚至1-2年的資料留存。

    A 自己或他的車子年紀到了,又看到新車上市或年度促銷-->
    A 留聯絡電話預約賞車,開新車,爽 -->
    R 開始比價砍價,詢問贈品與車貸付費方式 -->
    R 付錢後掛牌交車驗車等等 -->
    R 開車載朋友家人上網炫耀,甚至貼出自己的轉介碼(特斯拉充電!)

    金融業中信用卡過去因為被當成信貸、理財等商品的敲門磚,一度有價值上千元的辦卡禮,那是把消費者辦卡當獲取『跟你聯絡,知道從你身上賺錢潛力的許可』,而不是從辦卡本身賺錢。隨著利率降低,貸款利潤變薄,信用卡的辦卡禮也逐漸縮水變首刷禮甚至變成要年費才有禮等等,都是產品在公司內角色的改變。

    #教育或軟體:決策時長7-30天

    教育類或者軟體類的app ,很多有試用的服務,那就可能回到獲利在轉介前。我試用 Roam Research 的經驗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但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找各種攻略跟著做做看,看習不習慣 -->
    R 30天過了忘了取消付費,被扣款了(寫信去請他們取消) -->
    R 雖然沒有繼續使用,但因為客服回信迅速態度友善,下次遇到朋友討論時候也推

    #訂閱制或SaaS服務:決策時長7-90天

    同樣是教育或軟體類,有趣的事情來了。

    你讓消費者第一次買單就能獲利嗎?以一個消費者取得廣告成本200元來看(算不貴了),一個月的月租費如果是300元可以回本嗎?還是很難吧,畢竟還是有產品成本(不要跟我說軟體無邊際費用這種夢話啦,你還是有房租水電、雲端機房安全維護更新...等會隨著使用者數量增加的支出吧)

    所以大家會想盡辦法讓消費者續用(=續付),家底厚得像蘋果谷歌網飛給你長達30-90天的免費試用、家底沒那麼厚但還是得招攬客人的像Roam也會盡量給足30天。

    為什麼?就是希望你用得久了,愛上產品,自然會習慣了忘了懶了取消訂閱。利用人性讓你繼續付錢(至於你有沒有一直用,就不是廠商要煩惱的問題)(也只有網飛客戶基礎夠大,真的有社會良心或者可能有社會責任包袱,才會推出『你太久沒有用,我自動幫你取消訂閱』這種機制)

    所以訂閱制產品持續有收入的結構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90天雖然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Revenue) 過了免費期,但用起來還不錯,姑且用一個月看看-->
    R (Retention) 用久了資料都在上面,要搬也很難搬走,就繼續用吧 -->
    R (Referral) 因為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跟錢在上面,感覺跟開發者同群了。為了感覺心安,朋友問起時候也大力推坑

    當然也可以把這兩段合而為一,變成 AAR4,讓retention 出現兩次。不過我看到大部分的企業遇到獲客續留都重要的時候,就會拆開兩組人馬管理了,各自有各自的P&L了,不需要硬是把大家湊成一團。

    //也有人(Gabor Papp, Andrew Chen)把這些用RARRA框架來說明,也就是

    R retention 留存是目的
    A activation 啟用
    R referral 分享
    R revenue 獲利
    A acqusition 獲取新用戶

    我比較駑鈍,目前還沒有參透 RARRA 的使用法,等我想清楚會再寫另一篇。//

    #手遊App:購買決策時長 0.1-14天

    手遊類商品(你搶劫我的村莊)是非常典型的轉介可能在獲利前的例子

    A 原來遊戲玩膩了,聽說新遊戲不錯玩,正好看到廣告就去下載-->
    A 下載後註冊帳號,試玩一下決定要刪掉還是留著app -->
    R 7天後還是繼續玩,打發時間挺不賴 -->
    R 邀請朋友進來玩幫助我破關 -->
    R 朋友圈內要玩的都玩了,或者遇到破關半夜,只能自己課金

    根據統計,休閒類遊戲的七天留存率中位數是3%,100個付費取得的客人只有3個人會留到七天以上,那不用說有多少人會課金了。這種狀況下遊戲業者怎麼賺錢?想當然是靠廣告,於是遊戲內廣告可以讓遊戲玩家從第一天就開始當業者賺錢工具人(也要遊戲夠好玩才會一直當工具人啦,算是互相互相)。

    .....

    訂閱與手遊兩類都是行動網路時代商業模式的種種變化,但其實也沒那麼新。有線電視、電信服務也都是訂閱模式,只是增加綁約門檻的變化。拉斯維加斯或澳門等大型娛樂賭場,也是從提供很多免費或低價服務開始吸引你進去,甚至呼朋引伴,最後讓你逐步想變大爺。

  • roam筆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4 15:16:05
    有 577 人按讚

    這兩天, Evernote 10.15 版本推出了一個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更新,加入了一個全新功能:「 Tasks 」(任務、工作事項管理)。我初步體驗的心得是:對像我一樣想要把筆記與任務、時間管理結合的朋友來說,將可以再次讓 Evernote 成為一個值得選擇的強大工具。

    Evernote 意識到這款發展多年的軟體,最大的價值不只在於可以記住筆記資料庫,更可以(應該)延伸為一個完成任務的管理工具。

    但一個很棒的決策是,他們決定不另外打造一個 To do list ,而是讓我們可以自然的融合在筆記中管理好待辦清單。這次的更新雖然是一個全新的功能系統,但卻不會打亂原本我們習慣的 Evernote 整理邏輯。

    和近年來的幾款筆記與任務管理工具來類比, Evernote 的 Tasks 可以像 Notion 一樣在筆記內的任何一個待辦事項插入期限與時間提醒,但又可以跟 Roam Research 那樣把分散在不同筆記的待辦清單統整合一份真正的工作清單!

    初步的體驗是,這個新功能可以很好的融合在我原本的工作方法中,和我之前在《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書籍、《子彈時間管理》線上課程中分享的系統可以直接結合,並帶來更便利的管理方法。

    接下來我會繼續使用一段時間,發展看看不同的管理技巧,也歡迎分享與參考這篇文章中我詳細的心得分享與圖解教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