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cep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cep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cep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cep是什麼產品中有8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新新聞周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PTPP是什麼? CPTPP的前身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最初由(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發起,在美國主導下,促進亞太區貿易自由化與進一步整合。 但前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此項協定不利於美國,因此退出TPP;經日本積極斡旋,以及加拿大的建議下,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簽訂了,對於台灣的企業有影響嗎?同時,對貿易協定這種東西不是很瞭解的人多說說,很多的常聽到的貿易協定或貿易組織,比如什麼FTA啦,WTO啦,TPP啦,這是什麼? 影響當然是有,不過影響會是多大,就要看產業類別和公司自己的狀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來先看看R...

rcep是什麼 在 天下雜誌|財經、時事、國際、人物故事、調查報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12:57:41

#年度重量級特刊 快跟我們一起預測2021! 如果塔羅牌能看見未來的世界, 你最想問的是什麼呢? 小編最想知道疫苗普及? 經濟能谷底反彈嗎? 台股會不會再衝高呢? 2021亞洲經濟大預測 獨家五大面向分析,帶你掌握2021趨勢, 成後疫情時代的最大贏家! #數位轉型:企業數位被迫快轉,...

rcep是什麼 在 百靈果 New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04 13:13:27

【李淳 × RCEP 重點筆記✍️】 『可以有立場,但得有證據支持。』今天就讓中經院的 #WTO 研究員 #李淳博士 講解究竟什麼是RCEP! 👁‍🗨RCEP不是中國主導,但「臺灣是否能加入」這件事是中國主導。然而,如果是我們已經加入、或跟中國沒關係的國際協定或組織,中方不太能主導。(Btw我們...

  • rcep是什麼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9:13:42
    有 7 人按讚

    #CPTPP是什麼?

    CPTPP的前身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最初由(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發起,在美國主導下,促進亞太區貿易自由化與進一步整合。

    但前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此項協定不利於美國,因此退出TPP;經日本積極斡旋,以及加拿大的建議下,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於2018年3月8日簽署,完成談判。

    #為何台灣要加入CPTPP

    中國主導亞太地區共15國於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整體關稅廢除率達91%,RCEP會員國間將創造貿易轉移效果。不過,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已成趨勢,台灣卻屢被阻絕在外,若不想當國際的貿易邊緣人,加入CPTPP將會是一大關鍵。

    #要加入CPTPP就要開放核災食品?

    CPTPP是高品質的自由貿易協定,對市場開放要求極高。放眼全球,只剩中國與台灣未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農產品,美國、歐盟已完全開放,台灣若想拿到CPTPP入場券談判,恐要面臨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的核食問題。

    不過台灣進口核食真的擋不住了?專家公開科學標準,建議福島食品可以這樣禁→ bit.ly/3ojnEKv

    #中國會影響台灣加入CPTPP?

    就中國之干擾而言,甚囂塵上之傳言係中國可能利用其在CPTPP內的友好國家,阻撓台灣之加入,不過CPTPP本身之設計乃是作為經濟圍堵中國之工具,中國要符合該協定的要求固然不容易,要透過其友好國家杯葛台灣的加入恐怕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有專家認為,台灣不應再拿中國當藉口了!想搶進CPTP,應先做這些事→ bit.ly/3ojnEKv

    #加入CPTPP後台灣有哪些產業會受到衝擊?

    台灣想加入CPTPP的門檻比WTO更高,尤其是目前會員國大多是農業大國,市場全面開放對台灣農產品將產生重大衝擊,另外,汽車整車及零組件、食品加工業也會受到影響。

    #台灣成功加入CPTPP的可能性有多高

    我方經貿高層充滿信心,強調日本歡迎台灣加入,台灣希望循英國模式入會(2月正式申請,6月成立工作小組,10月第一次工作小組開會),也將「水到渠成」。

    而目前經評估,台灣入會仍存在3大變數→ bit.ly/3uogiqj

  • rcep是什麼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3 21:50:10
    有 501 人按讚

    繼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 CPTPP 後,我國也在昨天正式宣布,將循 WTO 模式,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申請加入 CPTPP 。

    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好奇,「 CPTPP 」到底是什麼?對台灣來說,加入的優缺點為何呢?

    實際上「 CPTPP 」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簡稱,前身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TPP ),是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

    隨著全球化的浪潮之後,促進貿易自由化和降低關稅壁壘,一直是世界各國致力的方向。而除了雙邊簽訂的 FTA ,區域性的多邊協定和經濟整合也陸續出現,歐盟更成為了其中的典範。透過這樣的協定,不僅能夠強化貿易連結,更可以提高本國產品競爭力及國際投資。

    也因此,整個泛太平洋地區,早在 2002 年就從 APEC 會員發起,希望以泛太平洋的夥伴為主體,重組一個新的多邊貿易協定。並且在 2010 年後,由美、日主導下成立了 TPP ,並且展開逐步談判,當時更有專家認為,這會是對中國的一種經濟圍堵策略。

    然而,到了 2017 年,川普為保護本國產業,正式宣佈退出 TPP 。隔年,完成改組的 CPTPP 正式簽署協定,成員包含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以及秘魯等 11 個國家。

    這 11 個國家,多為我國重要貿易夥伴,更占我國國際貿易總額超過 24 %。加入 CPTPP 對我國來說,確實有高度的重要性。作為以國際貿易為基礎的台灣,尤其面對中國所參與的 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威脅,讓我們加入 CPTPP 的急迫性提高。

    然而任何的貿易協定,一旦要推動市場開放,就勢必會對本國內產生衝擊,從目前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大致會有以下三者:

    🔎 名稱問題

    台灣這次循 WTO 模式,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申請加入,行政院政委鄧振中也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參加經貿協定,我國長年使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也是爭議最小的,所以就選擇這名字,這是思考過的決定,也是大家最習慣的名稱。

    然而過去也多有民進黨委員批評過馬政府,各國皆是以主權國家名義參與協定,我國這樣的做法是否有自我矮化之虞,確實需要討論。尤其在中國也爭取加入的現況下,如何顧及經濟發展及主權捍衛,勢必會成為一個討論焦點。

    🔎 核食問題

    早在 2018 年,台灣通過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公投後,當時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就曾表態,台灣若想加入 CPTPP ,將不太可能。目前兩年過去了,到底公投的效力如何?政府將如何因應?都會成為未來談判的焦點。執政黨目前僅表示,會在國民健康,科學根據、國際規範三個原則下進行討論。

    我認為,食品健康始終是一個科學問題,延續先前美豬的討論,我仍然認為必須要在「加強邊境檢疫能量」、「明確科學檢測」、「完整標示」的前提下進行對話,才能夠讓民眾保證安心。

    🔎 產業衝擊

    事實上, CPTPP 有別於 WTO (世界貿易組織), WTO 相關規範範圍是貨品、服務業、檢驗檢疫、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等傳統經貿項目,但 CPTPP 涵蓋事項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勞工、環境保護及中小企業等,規範算是相當廣泛。

    也因此,台灣在談判過程中,也應持續檢視國內的相關法規是否已經修正到位。根據經濟部今年的 CPTPP 專案報告中也提到,包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數位通訊傳播法都待修正。我也希望院版能儘速送至立院排審、討論,才能夠一併推動國內制度完善。

    另外,倘若未來真的加入,包含農業部門,以及汽車、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都可能會受到衝擊,農委會更盤點 20 項敏感農產品爭取關稅配額,以避免農民受損慘重。這些產業的後續配套也必須要優先考量。

    今年初的時候,甫才脫歐的英國也正式宣布申請加入 CPTPP ,代表這個泛太平洋國家所組成的貿易協定,確實具有高度的區域經濟影響力。而今年 5 月也有加拿大朝野共計 102 位聯邦參眾議員,跨黨派連署支持台灣加入 CPTPP ,代表我國持續成長的經濟實力,也獲得一定肯定。

    總歸而言,對於加入 CPTPP ,我們當然樂見其成,然而我也要呼籲,執政黨必須要正視「台灣正名」、「核食問題」、「產業衝擊」等等隨之而來的議題,積極推動國內理性的討論和對話,進而提出相關具體配套及規劃!

  • rcep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16:40:31
    有 1,650 人按讚

    加入CPTPP不是先搶先贏,日本的態度才是真正關鍵。

    台灣今天正式遞件參加CPTPP,雖然晚中國幾天被在野黨拿來攻擊,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先搶先贏的遊戲,中國即使遞件了,恐怕也不是這麼容易加入,這是因為現在CPTPP的核心主導國家,正是最早開始警覺中國野心的日本。

    CPTPP的前身是TPP,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在主導談判進程,但是到了2017年川普一上任便宣布退出,最後是日本留下來主導。川普剛上任時其實對中國非常友善,退出TPP的原因也跟中國沒什麼關係,單純是想要重整美國的對外貿易關係,透過雙邊談判重新與各國協議,像TPP這種多邊主義的架構,他認為會損害美國的利益,因而退出。

    但日本就不同了,早在安倍首相第二次執政剛開始不久後,就發生了釣魚台衝突和中國反日運動,使得日本意識到中國將會是未來最大的威脅,當時美國還是與中國友好的歐巴馬時代,但日本已經有所警覺,並實際開始準備,軍事上是集體自衛權解禁和自衛隊軍備升級,經濟上就是TPP,日本希望有一個美國主導的區域經濟協定來抗衡中國的經濟擴張,這是TPP對日本最大的意義。

    因此在川普退出TPP後,原本大家都認為這個協定應該是沒戲了,但日本卻異常積極的接替美國角色,主導整個協定並改為CPTPP,這說明什麼?無論有沒有美國,日本都需要這個協定,而原因正是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雖然早了幾天遞件,但日本的態度只能用冷漠無情來形容,只說了「有必要觀察」而已,反而對台灣的遞件表達歡迎,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CPTPP本來就是日本在美國退出後為了自力對抗中國影響力苦心經營的,有可能這麼容易讓中國加入嗎?

    所以看待CPTPP或RCEP這類經濟協定,不能單純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往往地緣政治的暗中角力才是真正重點,認為台灣晚於中國遞件就會不易加入這種說法也非常可笑,又不是排隊買限量商品。以日本的態度看來,台灣加入的機會其實非常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