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ca判決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ca判決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ca判決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ca判決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六輕訴訟案原告兼訴訟代理人林氏兄弟在收到法院駁回其判決書後,寫了一份聲明,請大家協助轉發。 在聲明稿中,林氏兄弟認為法官未允許原告傳喚專家作為鑑定證人的要求,還在新聞稿宣稱「法院已窮盡調查之力,仍難以認定因果關係存在,依法僅能駁回。」令人難以服氣。林氏兄弟也指出本案攸關公害事件中「環...

  • rca判決書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4 17:30:01
    有 64 人按讚

    六輕訴訟案原告兼訴訟代理人林氏兄弟在收到法院駁回其判決書後,寫了一份聲明,請大家協助轉發。
           
    在聲明稿中,林氏兄弟認為法官未允許原告傳喚專家作為鑑定證人的要求,還在新聞稿宣稱「法院已窮盡調查之力,仍難以認定因果關係存在,依法僅能駁回。」令人難以服氣。林氏兄弟也指出本案攸關公害事件中「環境權、健康權、生命權受到侵害後,如何要求政府正視這些嚴重問題」,因而希望邀請大家一起關注,「共同守護臺灣這片美麗土地」。
          
    -----
    六輕空污針對雲林地方法院109年10月30日判決六輕公害第二案(107年公字1號)原告兼訴訟代理人(林氏兄弟)聲明稿全文如下:
       
    一、請蔡英文總統看見、聽見雲林人的血淚,政府能夠做的真的是少之又少,請求司法能夠真正公平公正的審判。依據雲林縣政府自民國98年起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逐年進行「沿海地區空氣汚染物及環境健康世代研究計劃」、「雲林縣沿海地區環境流行病學研究計劃」,其101年度研究計劃指出:距離六輕10公里內(包括麥寮、台西鄉) 之流病世代居民,其2008至2010年間的全癌症粗發生率是1999~2001 年間的「4.07倍」;在雲林地院被告已承認排放確認有36~38種致癌物質;雲林縣87年~107與全國 87年~107年兩者對比,可算出雲林縣比全國大幅增加197%惡性腫瘤(癌症);六輕一年曾排放6700萬噸的二氧化碳20多年來已排放高達逾數億~10多億噸的二氧化碳,連帶影響全球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地球暖化致海平面上升的可怕問題致人類生存的危機貢獻者之一。政府犧牲雲林人健康、生命及國土被汚染嚴重破壞(將來國土復育必須花數倍稅收,更多金錢來處理),換來六輕數佰億元的稅收,破壞國家環境到底值不值得?
         
    二、首先,本案法官非毒理學、環工系或是公衛專家學者並無專業知識及職權如何可認定本件為非公害之受害人,而駁斥被害人無疫學或流行病學之適用對象(例如:依法一般的刑事殺人案件加害者的精神需要鑑定精神狀況,仍須由醫院專業醫師做專業精神鑑定)。同理可證,本件同需要具備毒理學、環工系或是公衛專家學者依專業知識及職權才可認定本件是否為公害之受害人,才有無被害人是否為疫學或流行病學之適用對象,而非審理法官(並無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職權所可認定本件為非公害之受害人,而駁斥被害人無疫學或流行病學之適用對象。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三項「法院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其中的「專門知識」所得之特別經驗為「經驗法則」所明示。是以,本案件「專門知識」所得之特別經驗為當然是指具備毒理學、環工系或是公衛專家學者依專業知識及職權才可認定本件受害人是否為公害適用之對象。依上所述,顯然,本件判決已違反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三項「法院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其中所示的「專門知識」所得之特別經驗,首揭述明。
          
    三、本案原告已提出相當足夠重要的相關證據資料證明及律師團請求傳喚「專家」出庭為鑑定證人(法官未准許),而雲林地院新聞稿卻強調「法院已窮盡調查之力,仍難以認定因果關係存在,依法僅能駁回。」,實在令原告感到相當不服氣,難以置信!
         
    (一) 原告審理期間已向雲林地院提出前述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研究計畫,該研究計畫已公開經過同儕檢視過,同時已投到專業期刊公開發表,本案屬「公害」案件,受汚染有毒致癌物質之數量、種類,更是全國最多且最嚴重之「公害」案件。
        
    (二) 依據RCA案以及中石化案最高法院民事判決,再依民法第191條之3規定之「一般危險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22條依「論理法則」、「經驗法則」規定暨同法第277條「但書」規定,皆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證明因果關係不存在;但本案法官認為這份研究報告並非針對林女士罹患肺癌之事實所做成之研究計畫報告,不予採納。既然法官不採,更應該接受邀請「專家」蒞庭辯論,或參酌國內外判決結果,而非僅以「推理」作判決,令人難以信服。
        
    (三) 原告所有聲請調查證據及傳訊證人到庭作證,除了第一次行政院環保署建議函詢雲林縣環保局外,其他全部都不同意調查證據,連行政院環保署函覆有資料不實,原告聲請再度函詢環保署、環保局及傳訊環保署相關證人,承審法官全部不同意。律師團接下本案也一再多次為原告請求聲請法院傳喚「專家」出庭為鑑定證人,但法官均未能准予傳喚「專家」為鑑定證人。
        
    本案原告已提出相當足夠重要的相關證據資料證明及律師團請求傳喚「專家」出庭為鑑定證人(法官未准許),而雲林地院新聞稿卻強調「法院已窮盡調查之力,仍難以認定因果關係存在,依法僅能駁回。」令人感到無比難過、失望與無奈,實在令原告感到相當不服氣,難以置信!
        
    四、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園區,5被告(燃煤電廠、石化工業)有毒致癌物公害污染雲林、彰化、嘉義全部都是農業大縣,是台灣主要的糧食生產地區,台灣人民都是受害人。
        
    五、最後,本件聲明希望能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主人多關心自己的環境權、健康權、生命權受到侵害後,如何要求政府正視這些嚴重問題,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針對司法、公害作改革」,請大家共同一起來守護台灣這片美麗土地。
        
    愛「母親」台灣這片土地的雲林之子麥寮人 原告兼訴訟代理人(林氏兄弟)
       
    -----
    延伸閱讀:
        
    受夠六輕「合法污染」奪命 雲林居民聯合提告
    https://e-info.org.tw/node/109513
        
    台大研究證實,六輕旁台西麥寮居民罹癌率比他處高1.29倍,女人老人比例更高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2371/
        
    「六輕是不是公害」還沒共識 集體訴訟月底可能一審完結
    https://e-info.org.tw/node/213667
        
    台塑六輕監測有鬼?2萬5千筆「超標排放」全變「無效數字」 全年僅收一張罰單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1256/
        
    【透明足跡9月報】控告台塑污染的艱難
    https://thaubing.gcaa.org.tw/blog/post/187

  • rca判決書 在 膝關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18 17:50:10
    有 788 人按讚

    《#盲人律師》:這應該又會是一部很容易在選片時候,直接被忽略的作品。但其實,你應該要瞭解這段歷史。這是個真實人物,為了打贏一場不可能的官司,這場曠日廢時的法院戰,因為受害勞工數千人,光是要舉證過程就非常辛苦,更何況還要跟跨國大公司推派一等一的律師團來打仗。

    主角就是《台北物語》裡面飾演「小偷」一角的張哲豪。他演這位盲人律師很稱職,也詮釋出這角色面對法庭、同僚、對手(同時也是自己恩師)、家屬之間的道德兩難。

    《盲人律師》改編自一起真實案例,敘述跨國企業RCA公司長期排放廢氣、廢水,造成員工紛紛罹患各種癌症,透過一位盲人律師帶動之下,籌組了一個律師團幫忙打這場職災官司。這案子在去年夏天才正式落幕,想知道結果的人可以先進電影院看過之後再看判決書。

    既然都特別寫一篇了,其實也是想幫這部片說說話。這片不是那種影展得獎型的電影,也很難成為票房大賣型的作品。但不代表這片不好,導演很樸直地拍出小人物長期被欺壓被看不起的心聲,光這點就夠了。

    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會覺得這樣的情節矯揉造作,但現實生活中就是有這樣的傻勁天真熱血角色存在,由於這故事非常龐大,很多角色的真實情況遠比你想像得還誇張,礙於篇幅問題不可能一一盡述。

    《盲人律師》今天上映,場次不多,如果你有看到這裡,我很感謝你,如果你看了這部片也覺得想說些什麼,歡迎在下面留言,我相信劇組朋友們會更開心的。有些片可能不完美,但拍得很誠懇,我覺得這樣也是很夠的。

  • rca判決書 在 膝關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18 08:00:00
    有 788 人按讚


    《#盲人律師》:這應該又會是一部很容易在選片時候,直接被忽略的作品。但其實,你應該要瞭解這段歷史。這是個真實人物,為了打贏一場不可能的官司,這場曠日廢時的法院戰,因為受害勞工數千人,光是要舉證過程就非常辛苦,更何況還要跟跨國大公司推派一等一的律師團來打仗。

    主角就是《台北物語》裡面飾演「小偷」一角的張哲豪。他演這位盲人律師很稱職,也詮釋出這角色面對法庭、同僚、對手(同時也是自己恩師)、家屬之間的道德兩難。

    《盲人律師》改編自一起真實案例,敘述跨國企業RCA公司長期排放廢氣、廢水,造成員工紛紛罹患各種癌症,透過一位盲人律師帶動之下,籌組了一個律師團幫忙打這場職災官司。這案子在去年夏天才正式落幕,想知道結果的人可以先進電影院看過之後再看判決書。

    既然都特別寫一篇了,其實也是想幫這部片說說話。這片不是那種影展得獎型的電影,也很難成為票房大賣型的作品。但不代表這片不好,導演很樸直地拍出小人物長期被欺壓被看不起的心聲,光這點就夠了。

    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會覺得這樣的情節矯揉造作,但現實生活中就是有這樣的傻勁天真熱血角色存在,由於這故事非常龐大,很多角色的真實情況遠比你想像得還誇張,礙於篇幅問題不可能一一盡述。

    《盲人律師》今天上映,場次不多,如果你有看到這裡,我很感謝你,如果你看了這部片也覺得想說些什麼,歡迎在下面留言,我相信劇組朋友們會更開心的。有些片可能不完美,但拍得很誠懇,我覺得這樣也是很夠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