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b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b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b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b例子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Tyson Yoshi《Christy》點擊破千萬 】 _ 2021年絕對是香港樂壇發展的分水嶺。 _ 往時只有大型唱片公司和無綫電視決定市場走向的日子不再存在,取而代之是真正百花齊放的景象,不論團隊規模大小,不管歌手級數高低,只要派台歌曲、音樂錄像和拉闊演出有質素,定必能夠吸引一班忠實到爆的擁...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小豬 x 808 Studi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八度音 可以讓旋律更有份量感的技巧 ◀ 不管你彈的是Rock、Funk、Jazz、R&B、Metal 八度音都可以讓你的旋律 更能夠從音樂裡面跳出來 有任何問題或建議、都歡迎留言! #Octaves #八度音 #吉他八度音 . 00:00 Octaves(八度音)前言 01:02 八度音的結構...

r&b例子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0:02:08

【 Tyson Yoshi《Christy》點擊破千萬 】 _ 2021年絕對是香港樂壇發展的分水嶺。 _ 往時只有大型唱片公司和無綫電視決定市場走向的日子不再存在,取而代之是真正百花齊放的景象,不論團隊規模大小,不管歌手級數高低,只要派台歌曲、音樂錄像和拉闊演出有質素,定必能夠吸引一班忠實到爆的擁...

r&b例子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5:53:20

Repost from @thechoice_music using @RepostRegramApp - ⁣這一次的主題是”tipsy”, 我嘗試用沒有任何酒字的歌去表達那種微醺的狀態。 喝酒的原因大概是因爲生活中的壓力,以及對人生規劃,前途,感情等方面感到迷失。而我會用不同的歌曲去串連這些情感。...

r&b例子 在 CW|意識消費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07:38:39

當大家都覺得香港喺全球音樂世界嘅影響力日漸式微,其實香港仲有自己嘅音樂廠牌, @neoncity_records 就係一個好值得香港人感到光榮嘅例子。 . 因為屋企嘅緣故我由幼稚園已經聽好多唔同種類嘅歌,去到今日,KPop、JPop,到screen & theatre、jazz、soft rock、...

  • r&b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7:15:30
    有 859 人按讚

    【 Tyson Yoshi《Christy》點擊破千萬 】
    _
    2021年絕對是香港樂壇發展的分水嶺。
    _
    往時只有大型唱片公司和無綫電視決定市場走向的日子不再存在,取而代之是真正百花齊放的景象,不論團隊規模大小,不管歌手級數高低,只要派台歌曲、音樂錄像和拉闊演出有質素,定必能夠吸引一班忠實到爆的擁躉撐到底,好些例子,甚至可以幾乎不靠傳統媒體宣傳來爭取曝光,開騷依然場場爆滿,粉絲買飛都要爭崩頭,一綫的當然要數鄭中基,新晉的則不可不提Tyson Yoshi。
    _
    原名程浚彥,剛於7月滿27歲的Tyson Yoshi,是百分百香港製造、擅長R&B與Hip Hop曲風的新世代歌手,自2018年起嘗試創作,同年完成第一首單曲《TO MY QUEEN》,正式出道。值得留意的是,過去三年,Tyson Yoshi和團隊只集中火力經營社交網絡平台,每逢有新歌推出,都會在YouTube和Instagram發布,就算去年推出第一首廣東歌《Growing Up》,仍然絕少接受紙媒訪問和電台宣傳。
    _
    這種模式去到半年前逐漸轉變,既接受《蘋果日報》專訪,之後頻頻亮相時尚雜誌,擔任模特兒,身穿多家國際品牌的服飾,又先後到商台《一圈圈》和港台《騷動音樂》作客,配合六月底在九展Music Zone舉行的兩場演唱會《Tyson Yoshi - Hi I’m Back》反應熱烈(https://bit.ly/3jdizkI) 、第二首廣東歌《Better》派台、跟 Chino Lam 及 Reality Goods 合作的聯乘Figure「TYGER」推出,以及九月底與姜濤、柳應廷和林家謙一同在亞博館舉辦《拉闊音樂會》,以上一連串爆煙花式宣傳,成功將Tyson Yoshi的人氣推向另一層次,IG追縱人數早已破萬,至今(2/9下午)更升破10萬大關。
    _
    及至周一(30/8),又再傳來喜訊,2019年7月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上架,由Tyson Yoshi親自作曲和填詞、MADBOII擔任監製、擺明用來冧爆女友Christy的單曲《Christy》(歌詞道出彼此相識十年,由朋友變成情侶之後,作為男朋友有甚麼話想跟對方說),其音樂短片(只有歌曲,不是MV)經過兩年的累積,點擊率終於成功衝破一千萬大關,認真犀利,就連他本人亦頗為驚訝,於IG發帖時顯得異常興奮:「OMFG! All natural, no bullshit, 10M, Thankyou guys so much!」(我的天呀!所有事情都毫無計算,自然而然發生,廢話少講,一千萬,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_
    事後Tyson Yoshi透過WhatsApp短訊回應今次短片在YouTube獲得如此佳績,他坦然覺得自己相當幸運,「冇乜點做宣傳,同埋冇任何實際商業上面Plan過任何嘢嘅一首歌會有咁樣嘅成績,真係好好彩,反而之後愈有Plan過嘅歌,又愈冇咁大(好)嘅成績,所以我真係覺得網絡真係好神奇!」近日Tyson Yoshi工作排得密密麻麻,既然宣傳新歌《Better》,又要為《拉闊音樂會》做準備,更忙於拍MV,「第一次自己做導演,創作身份上有啲唔同之餘,希望出到嚟嘅作品大家都有嗰一下『嘩,X!』咁嘅效果!」
    _
    Tyson Yoshi《Christy》音樂短片:https://bit.ly/3vXzXMV
    Tyson Yoshi《Christy》官方MV:https://bit.ly/3t46wJk
    Tyson Yoshi《Better》:https://bit.ly/3gRr3f8
    _
    【 流行音樂系列報道 】
    *平井堅新碟《沒能成為你》紀念出道25年:https://bit.ly/3kGBqDG
    *驚為天人的青衣男孩湯令山:https://bit.ly/37Oo7Le
    *陳卓賢《DWBF》向方大同致敬:https://bit.ly/3fTGFOQ
    *《Chill Club》ERROR自肥特集:https://bit.ly/3z8Ibnp
    *謝安琪首度亮相《Chill Club》:https://bit.ly/3e3SQHQ
    *《Chill Club A New Stage》電視台與品牌合作開騷的新時代:
    https://bit.ly/2TMFvMO
    *《Chill Club總選》:https://bit.ly/3tvCjSC
    *張敬軒首次亮相《Chill Club》:https://bit.ly/36vhixz
    *岑寧兒+陳蕾《Chill Club》合唱《盡力呼吸》:https://bit.ly/3htGvPs
    _
    緊貼「游大東影視筆記」最新資訊:
    ▇ facebook專頁: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 instagram: instagram.com/yautaitung
    ▇ MeWe專頁: mewe.com/p/yautaitung
    ▇ Telegram:https://t.me/yautaitung
    ▇ Medium:https://yautaitung.medium.com
    _
    (02092021)
    _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tysonyoshi #姜濤 #林家謙 #柳應廷 #madboii TysonYoshi 9588hk 快樂的 Music Picks 廣東歌fans應援事件 私家音樂 Pazu 薯伯伯 KKBOX 浪遊旅人 論盡音樂 Stupid Music

  • r&b例子 在 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5 06:26:02
    有 1,255 人按讚

    因為朋友的分享,我連著兩天都在臉書上看到一些討論與爭辯
    想說避免你來我往的衝突,刻意避開敏感的時機點
    到今天分享寫下我的心情
    沒有對錯,彼此育兒觀不同、互相討論求進步也是好事🤣

    家中有多個孩子的父母,到底可以「公平」還是「偏心」?

    .
    我自己認為可以不公平,但不能偏心。
    物質,狹義的舉例就是金錢了(廣義來說,食物啊、教育啊、車房都是)
    本來就是父母的,父母本來就有權力分配給最需要的孩子
    我相信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每個孩子一樣需要、父母能力許可,那麼平均分配給每個孩子當然最理想不過
    .
    但是愛,是無償的。陪伴更是無形的付出。
    每個孩子都應該獲得「等量」的愛、不應該偏心。
    又或者說偏心可能是人之常情、你可以大聲地說自己不偏心
    但或許內心深處還是多少有偏好,這沒有對錯
    只是為人父母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力氣做到不偏心
    .
    每個孩子本來就應該從小就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公平的。Come on!! 這種事情你不會希望等到社會去教你的小孩吧?如果父母真的偏心、卻硬要做到物質上的公平,難道孩子就感覺不到你的偏心了嗎?會不會更渴望透過更多物質的公平來填補愛不足的缺口?天天吵著要公平的孩子、是不是就因為內心不夠強大,怕父母少愛他們一點所以一定要爭個面紅耳赤?
    ..
    拿我家的例子來說
    Robbie從小就擁有3年可以獨享父母的愛、而Blair一出生整個世界都必須跟老大分享。包含玩具、包含食物、包含父母。

    Blair可以晚點睡因為他不用早起、但Robbie是小學生早早就得上床睡覺(而且他比較容易有起床氣)。

    Robbie可以吃冰淇淋的時候、Blair還在吃地瓜泥。

    這本來就不是齊頭式的公平。
    硬要追求物質的公平、做死的就是父母而已。
    我有幾次剛好收到禮物就是只有一份(哥哥同學送他的鉛筆、妹妹沒有難道就要吵?)、或是要買點心剛好架上就只剩下一個,難道就因為少一個所以兩個都不給?

    更早期的例子,我父母20年前只有足夠的資源負擔一個孩子出國留學,當時他們選擇了「比較會讀書」的弟弟,讓我在台灣想辦法在職場上拼個高下。難道我該要求父母為了「公平」而兩個孩子都不送出國讀書?(結果證明我留在台灣、還多吃了好幾年媽媽的拿手菜、陪爸爸喝了好幾年的高粱,這是海外遊子無法享受的福利啊~)
    .
    前兩年回台灣,我父母為了買東西給孫子,都會想辦法面面俱到兩個人都有
    但經常就是一組玩具裡面只有「3件」,R & B 當時遇到這種物質的不公平絕對又哭又鬧吵著要....所以我家的寵孫魔人乾脆一次買兩組.....經常被我制止
    .
    我覺得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機會教育時間,從小就讓他們知道這世界不是公平的。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今天你多一件可能明天你少一件。你覺得你損失了一個玩具、少了一個點心或禮物,但當另一個人在玩他的新玩具的時候你可能獲得爸爸媽媽陪你玩的專屬時間。
    .
    重點是,我必須兩個孩子都認真溝通清楚,父母做很多決定是因為我認為對方比你"更需要"、或是年齡上或各方面"更適合"獲得這個「物質」,並不是因為他比你"更重要"。我對你們兩個的「愛」是等量的,不因為我的分配而改變或影響這件事。
    .
    所以我也曾經問過Robbie和Blair
    假設你們其中一個人將來事業有成、不愁吃穿、有車有房
    但另一個則是無法溫飽
    如果他們是媽媽、會怎麼決定分配我的資源?
    他們都立刻能夠理解
    「當然是給那個比較需要幫助的人、因為媽媽一樣愛我們」
    「不只是媽媽的資源、連那個資源比較多的哥哥或妹妹都要幫助另外一個」
    .
    或許他們還小,還無法完全明白人間險惡XD
    但我還是天真的認為,只要他們能夠得到父母「平等的愛」,根本不會因為物質的差異而覺得有所得失....
    到了那天、或許都不需要我分配,他們都能夠相親相愛了吧
    .
    Again, 公平不是絕對
    但不能偏心

  • r&b例子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31 14:37:00
    有 56 人按讚

    【我的十年十張專輯】
    作為一個音樂人Slash樂迷,我總喜歡把自己聽過後帶給我靈感、啟發、感動、莫大享受的音樂紀錄下來。而可能有別於很多人的是,我很少只聽單曲,通常都會整張專輯由頭到尾聽一遍;而如果我很喜歡的,會聽幾遍。雖然我每天都會聽新的音樂,但我會注意自己不要過份地走馬看花,因為很多時候聽得太急會令我錯過不少值得細聽的細節。

    2019年的最後一天,也是二零一零年代的最後一天,我在回想起這十年來最令我回味及對我最有影響的音樂專輯是哪幾張,為我自己這十年的鑑賞經歷作一次總結。當然,在音樂上,這十年也是我在專業創作上的第一個十年,也是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創隊第十一年,所以我會以另一篇文章嘗試為自己的音樂創作歷程作一個小總。但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我不單是一個音樂創作者,也是一個不節不扣的音樂發燒友;兩者的角色既不同但亦相互影響。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我是極度主觀,甚至自我的 -- 換句話說,我只會把我自己認為好的、我自己喜歡的、我自己想做的音樂呈獻給大家;但作為一個聆聽者,我會嘗試放開純粹自己的個人喜好,去了解為何某些歌曲那麼多人喜歡,以及去分析其他創作人及音樂人在他們的作品中的元素、提材、概念、靈感、製作等。我認為這兩個角色對於我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說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以下這十張,我相信是這十年來對自己最重要的專輯,但也不是只有這十張的音樂才打動過我。喜好從來都是很個人的,所以在這裡,我沒有任何要選出甚麼十年來最出色的專輯的意圖,亦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有這個絕對權威去選出一個這樣的列表。況且,我亦沒有把所有出版過的專輯聽過,所以也不能說這是經過甚麼客觀評鑑過的列表。在這裡,我也不會把自己的作品選入,因為它們是我自己輸出的創作和幻想,而不是輸入到我的腦部神經與感官情緒的物質。只可以說,平均每天聽一張新碟的我,這十年來都了聽不少專輯,而這些就是那些曾在某一個時空帶給我無比的衝擊與啟發的音樂。

    我的2010-2019 十張專輯:
    1. Random Access Memories - Daft Punk (2013)
    Disco在它的發源地美國自80年代開始因為這種音樂與次文化的聯繫及不夠搖滾的原因變成了樂壇禁忌,就算玩Disco的音樂人也不會說自己的音樂是Disco,而是Soul(如Bruno Mars)。殿堂電子組合Daft Punk這張專輯把Electronica元素加進Disco的框架,還特邀70年代Disco勁旅Chic的靈魂人物Nile Rodgers、Disco歌后Donna Summer的監制Giorgio Moroder等粉墨登場,製作出一張劃時代鉅著,一洗Disco的污名,也令這些被遺忘了的一代巨星被重新發掘。

    2. The Journey - Andrae Crouch (2011)
    現代福音音樂教父Andrae Crouch去世前的最後一張專輯乃是他登峰造極之作。很多人把《獅子王》的音樂歸功於作曲的Elton John與配樂的Hans Zimmer,但其實那些非洲黑人和聲合唱和吟誦乃出自Andrae Crouch的手筆。基本上,我們現在對黑人福音音樂的認知(包括那些澎湃的合聲、強烈的節奏)都是由Andrae Crouch普及的。筆者有幸在2014年鍾氏兄弟的《One World》一曲中與Andrae Crouch合作,患有長期病的他還特地出院參與來自香港的我們的錄音製作,其對音樂的熱誠與謙虛令我畢生難忘。僅一年後他便與世長辭,而我們的《One World》亦成為了他最後的錄音遺作。

    3. Blackstar - David Bowie (2016)
    大衛寶兒對多代音樂人的影響不用多講了,但對我來說,他的遺作才是影響我最多的專輯。搖滾與爵士的結合不是新的概念 (70年代的Jazz Fusion便是這融合的代表曲風類型),但以搖滾作框架再加入爵士元素的音樂當中,少有像Bowie這張處理得那麼有型有格,既不失他本人的個性,亦把音樂層次昇華了。以這張專輯為自己一生作結,我想,再沒有更完美的句號了。

    4.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Soundtrack - Sixto Rodriguez (2012)
    雖然這是一張有關早以隱居多年的美國創作歌手Rodriguez的紀錄片原聲大碟,而且收錄在內的歌曲都是他70年代頭的作品,但對於大部份樂迷來說都是新歌,因為他的作品從來沒有在美國本土流行過,反而在南非卻出乎意料地成為了影響著當地社運的反建制音樂。當我第一次聽他的音樂時,簡直是驚為天人!以民謠風格為本,歌詞更帶有對社會批判、控訴、諷刺及豐富故事性的個人潦倒經歷,筆者認為他當時的作品可以媲美Bob Dylan。這是屬於無權者的音樂。

    5. 我庄 - 林生祥 (2013)
    台灣客語創作歌手林生祥堅持以自己的母語客家話唱自己的歌,在華語樂壇打出一片新天地。顧名思義,《我庄》就是寫關於他長大的家鄉美濃的故事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變遷。每次聽生祥的音樂也會帶給我無窮的幻想,也令我想多了關於「家」這回事。受到生祥的啟發,在鍾氏兄弟《One World》一曲中,我們便邀請了生祥本人以客家話唱出歌詞,還特地到他的家鄉進行戶外錄音與拍攝,以音樂把「全球在地化」的概念表達出來。

    6. The Imagine Project - Herbie Hancock (2010)
    我認為這是一張一是很喜歡一是很不喜歡的專輯。來到千禧年後,爵士變色龍Herbie Hancock 一直探索如何將爵士樂與不同的流行音樂曲風融合;成功的例子包括把民謠創作歌手Joni Mitchell的歌曲爵士化的格林美年道專輯《River: The Joni Letters》,而這張則是延伸那概念的續作,歌曲則選自不同歌手的有關愛與社會變革的作品。加入了爵士、非洲、R&B元素的約翰連儂名曲《Imagine》令我大開眼界,確實有世界無盡的感覺。

    7. Spirityouall - Bobby Mcferrin (2013)
    歌唱家Bobby Mcferrin來到這個年頭不再需要證明他可以用喉嚨做到無人能夠做到的聲音效果了,而這專輯中卻聽到最自然的他,是令人感動的作品。這是他向他先父致敬的專輯,以自己的風格唱出他父親以前錄製過的福音音樂。而Bobby Mcferrin與天才後輩歌后Esperanza Spalding的互動是天作之合,有承傳的感覺。

    8. Day Breaks - Norah Jones (2016)
    來到2010年後,Norah Jones志不在製作大熱歌曲,但不代表她的音樂品質比不上以前;相反,她的音樂變得更有深度、更具開創性。Norah Jones雖擁有一把很爵士的磁性聲線,但她的音樂一直更偏向Country風格;把她標籤為爵士樂也只不過是市場策略,而這張專輯才是她最爵士的一次嘗試。在《Day Breaks》除了可以聽到她個人的演進外,還有爵士巨匠Wayne Shorter的推波助瀾,爵士味更濃。

    9. Dreams and Daggers - Cecile McLorin Salvant (2017)
    新一代的爵士女歌手中,我會說Cecile McLorin Salvant在唱功上尤其突出,就像當代版的Sarah Vaughan。這張專輯收錄了她在錄音室及現場拉闊的一些精彩作品。多得像Cecile Mclorint Salvant這類尊重傳統的歌手,爵士歌唱這門藝術得以承傳。

    10. Inside Llewyn Davis Soundtrack - Various Artists (2013)
    高安兄弟2013年這套電影嘗試呈現上世紀60年代民謠復興時一些未被發掘但甚具天份的音樂人他們嘗試一舉成名的經歷。音樂則由製作大師T Bone Burnett主理,把一些滄海遺珠以一個根據很多不同人物的真實經歷虛構出來的故事從新介紹給樂迷。

    《One World》MV - 鍾氏兄弟 featuring Various Artists:
    https://youtu.be/35LrNR7E-j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