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uncture醫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uncture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uncture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uncture醫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三歲小孩高燒驚厥後,右手腳失調,語言能力退化 這一個多月來,白天忙於診所看診,晚上忙於新冠肺炎,好像做兩份工作,十分疲憊,更不用說寫醫案了。現在通許縣人民醫院達到了「清零」,4位確診病人都已出院,出院兩週後的複檢也情況良好,目前還沒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暫時可以放鬆一下,回來寫些醫案。 這位三歲的小...

puncture醫學 在 旻 Min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18:28:50

20200801 🏥 #你說我說他說 #告別 #ep3 時序的刻度還是轉到了八月 新的一群不分科PGY住院醫師們端著早已不新鮮的肝,把未來的日子真正的給了醫院,這麼一給幾乎就是一輩子 因為一隻病毒讓原本想完成的計畫有了改變,但或許把能做的事侷限似乎也不全然是件壞事 把自己在當醫師的長長人生曲線裡撥...

  • puncture醫學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29 09:41:53
    有 438 人按讚

    三歲小孩高燒驚厥後,右手腳失調,語言能力退化

    這一個多月來,白天忙於診所看診,晚上忙於新冠肺炎,好像做兩份工作,十分疲憊,更不用說寫醫案了。現在通許縣人民醫院達到了「清零」,4位確診病人都已出院,出院兩週後的複檢也情況良好,目前還沒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暫時可以放鬆一下,回來寫些醫案。

    這位三歲的小病人,男,今年新年時高燒驚厥,右側抽搐約半小時,大小便失禁,眼睛向右側直視,右手腳無法活動,不說話。抽搐停止後,意識未恢復,約一個小時,又再次發作,抽搐約半小時。送醫院急診,立即做了CT(斷層掃描)、EEG(腦波圖)、MRI(核磁共振)、Lumbar puncture (腰椎穿刺)、血液檢測,除了EEG左右腦波頻率不太一樣,MRI顯示左右腦圖樣有些差異,CT、血液檢測、腰椎穿刺等正常,排除腦膜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沒有找到發病的真正原因。

    小病人住院約20天,出院後在家休養。病人爸媽給他喝些黃耆五物湯,並試著用玩具訓練來幫他復健。右腿持續進步,和左腿仍有一些差距。右手進步有限,可以舉起,但無法抓握東西,靈活性及空間感很差。語言能力仍無明顯進步,還是只能丫丫學語,吐字不清楚,感覺心裡知道要說什麼,卻說不出來,很多音節發不出來,譬如「爸爸」會變成「DaDa」,說話的發音及意思都需要大人努力猜測。另外,病人會尿褲子,自己無法表達要去上廁所小便。

    2月19日第一次遠程看診。其實,我很不喜歡遠程看診,望聞問切被拿掉了七八成,幾乎只能靠問的,當地中藥材又不及診所中藥材的品質,甚至買不到某些中藥材,遠程看診吃力不討好。但是,病人在深圳,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無法正常就醫,爸爸媽媽非常焦慮,擔心延誤病情,影響到孩子終身的語言能力。

    怎麼辦?在視頻上怎麼問,能得到的資訊大概就只有上面那麼多,外加視頻看到病人舌苔整片白厚、舌頭寬大不厚。好吧,一半靠經驗,一半靠直覺,開個藥方來測試一下:葛根、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紅棗、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炮附子、麥芽糖,基本上是小建中湯及五苓散的加減。

    2月27日遠程複診,進度比我預期的好許多。病人說話能力進步,可以清楚的叫爸爸了,開始唱歌了,以前學會的兒歌,又會自己開始唱了。右腳可以跳了,右手活動力增加,可以配合左手來拿東西。開始會告訴大人要尿尿,不會尿褲子。當然,不用說也猜得到,白厚舌苔退了很多,只剩下舌根有些白薄舌苔,舌頭本身也比較收緊,舌頭前端不像以前寬大。

    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對中醫的表現很驚艷,開始重新思考中醫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其實,中醫可以做到的,比大家這次看到的還多很多,期待現代醫療體系能虛心認真的面對中醫、學習中醫,不要疫情緩解後,就又忘了中醫,甚至把中醫踩在腳下,如果那樣。下一次再遇到疫情,悲慘的情況很可能會比新冠肺炎更加嚴重數倍。

    (http://andylee.pro/wp/?p=7546)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 puncture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8-17 10:00:00
    有 23 人按讚


    最近住院醫師減招,從我之下,人力減半,科內卻沒有跡象要做工作重分配,住院醫師的壓力有增無減。有點擔心我變成資深住院醫師後,會撐不下去,請問該如何調適,或是如何預先做出準備呢?(Sean)
     
    --
    更多精彩分享:《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僅剩 3 成名額
    https://ymrf2017.innovarad.tw/event/
    --
     
    【 工作量兩倍 】
     
    在我(蔡依橙)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前一屆有 4 位學長,到我這屆以後,就剩 2 位。所以總醫師從 4 天值一班,到我當的時候,是 2 天值一班。
     
    住院醫師在最熱鬧的時候,8 天值一班,到我們的時候,因為之後的學弟妹開始實施 PGY,學長們升上總醫師,學弟妹們沒接上來,變成 4 天值一班。工作量兩倍。
     
    當然,逐漸增加的檢查量,陸續交給住院醫師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狀況。這就是醫療人力的景氣循環,沒辦法。
     
    這種景氣循環,什麼時候會改變?有幾種情況:
     
    ● 忽然又有新政策,人數變多了。
    ● 忽然又有新政策,關懷住院醫師工作時數與總量。
    ● 因為塞太多工作,有住院醫師離職、出事或甚至自殺了,科政策改變。(我不是開玩笑的,在我訓練的過程中,在其他友科,有過勞離職、過勞出車禍的、過勞後憂鬱症自殺的,然後這些科就會出現重大工作調整。)
    ● 負責安排工作的主任,有良心且關懷住院醫師,瞭解情況後,主動把周邊工作,請主治醫師收回去自己做。
     
    因為政策無法預測,主管無法控制,離職不是優先選項,出事跟自殺當然更不是,我建議的處理順序如下。
     
    【 先調整自己的心態 】
     
    首先,住院醫師不是單純的雇佣,還包括了鍛鍊自己的成分,更是讓自己全然獨立的過程。以你所說的 combine meeting、檢查、月會年會報告,我認為都是訓練自己的好時機。事實上,我在住院醫師時期非常樂於去做這些事。
     
    例如:因為我覺得 combine meeting 看 PACS 講片子,很難做標記與快速跳到重點,更難 summarize 一些很重要的概念,所以我都自己花時間做簡報。臨床科反應很不錯,後來我升主治醫師,臨床科很喜歡跟我合作,聽我講 CT。
     
    例如:介入性治療,我在住院醫師時期會觀察,前面的學長姐都多久被放可以自己 puncture、多久被放可協助治療、多久可以完全獨立。我會努力讓自己更「上道」,盡早獨立(我是在兩週後可 puncture,一個月後完全獨立),這中間,我甚至還作了 intervention room 的 survival guide,自己把各種管子的特性,以及難勾的血管該怎麼處理等,主動在我負責秀 case 的晨會做報告。
     
    月會年會報告,更是能讓自己提早融入學術社群,這部分,請參考我過去的一篇文章,你會發現,我把 oral presentation 視作「機會」,而不是「差事」。
     
    十年的自我追尋:2002 至 2011 年放射線醫學年會回顧
    (https://goo.gl/F4Ukax)
     
    即使是評鑑,我認為都是有正向意義的。「這本來可是主治醫師負責的啊,我可以深度參與醫院一定會遇到的事情,真是好機會!」「反正我就是盡力的去處理文書部分,評鑑沒過責任不會在住院醫師身上,這種有機會工作又不用扛責任的,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 再評估工作狀態 】
     
    一個人的工作時間,早上 7 點到晚上 6 點好了,11 個小時,能做多少也是有限的。如果你帶著以上的正向積極態度去做,卻仍發現事情越做越多,那可能要評估一下,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首先看看,是否自己的工作效率還能增進,同樣 100 片 X 光,為什麼高手 1 個小時打完,我要 4 個小時,該怎麼變快?同樣 5 台 TAE,人家一個下午可以做完,還準時下班,我怎麼做到晚上 8 點去,流程差在哪裡?
     
    這種效率增進,對自己是有幫助的,因為你的產值會增加,日後找工作跟商談合約,都很有議價能力。
     
    【 觀察與溝通 】
     
    其次看看,跟自己同屆與前後屆的人,是否撐得住,在全面壓力來臨的時候,通常最弱的住院醫師會撐不住,其症狀是開始擺爛、不負責任、逃避,甚至曠職。到了影響科營運的程度,主管就會介入並全面調整了。
     
    如果你的同事們程度都很好,速度也很快,但大家還是撐不住。建議一起討論一下,準備跟主管約時間,一起去談。
     
    不要一個人去講,因為容易被轉化為你個人的問題。跟主任約時間之前,要先內部討論過,並做好談判準備,你們認為哪些是可以做,且有學習效果的,大家很樂意做,但哪些真的應該主治醫師做比較好,希望主管能撥回去給主治醫師。
     
    例如:PTCD 其實住院醫師多作有好處,你們願意學習也願意幫忙,但評鑑文件製作,要取得各種資料並整合,對住院醫師來說,太花時間而且叫不動許多資深前輩,用「科內人力的單位時間產出」來說服主管,會比較容易成功。盡量不要用自己的「是非價值」去抗議「應該」怎樣怎樣,因為職場工作的分配,從來沒有固定的準則。
     
    【 如果真的不行 】
     
    假設你們都已經很正向積極,也反覆溝通,但效果依然不好。這時就要思考主管的領導風格,跟科文化,是不是有問題。
     
    如果事情依然不能解,為了生存的最後手段,當然就是讓自己 malignant change 或準備離職。但說實在的,這真的是最後一線,因為這兩招,對你自己也會有很大的損傷,不管是 reputation 或 career path,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慎用。
     
    --
    更多精彩分享:《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僅剩 3 成名額
    https://ymrf2017.innovarad.tw/event/

  • puncture醫學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0-04 18:41:27
    有 22 人按讚


    陳國智主任籌劃的超音波實作工作坊又來囉!
    此次主題是【Vascular access】
    超音波除了是急重症醫師的「視診器」協助診斷以外,也是大家做Procedure的最好Guiding工具,尤其是Vacular access!
    .
    減少blind puncture的風險,讓病人更安全,也更節省您寶貴的時間!
    .
    名額有限,要搶要快!
    ======================================
    急重症超音波工作坊:血管系統的緊急應用(小組教學限額30名)
    時間: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 12:30–17:0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二樓203會場(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費用:急救加護醫學會會員NT$3000元(超音波學會會員比照急救加護學會會員);非會員:NT$4000元
    .
    簡章
    http://www.seccm.org.tw/…/2016/20160830_超音波Workshop1051015簡…
    .
    Lecture
    Physics & knobology 陳國智主任(新光醫院急診超音波訓練)
    Vascular access Robbin Sun孫仁堂醫師(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
    Vascular approach-artery 翁健瑞醫師(雙和醫院急診醫學科)
    Vascular approach-vein 吳柏衡醫師(中興醫院急診醫學科)

    Hand on操作講師:
    Phantom吳柏衡醫師(中興醫院急診醫學科)Needling
    Neck林俊龍醫師(中興醫院急診醫學科)Carotid, IJV, VA,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nd vein
    Upper extremities孫仁堂醫師(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Axillary artery, vein ; Brachial artery , radial and ulnar artery ; Basilic and cephalic vein
    Lower extremitiesElric Tsai蔡揚名副主任(臺大雲林院區院急診部)Femoral artery & vein ; Popliteal artery and vein; Dorsalis pedis and posterial tibial artery
    Aorta (root, descending, abdominal aorta) & IVC翁健瑞醫師(雙和醫院急診醫學科)
    Vascular ultrasound operation劉信良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knobology and measuremen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