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risma醫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risma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risma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risma醫學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章在投稿後第 18 天被接受。主任表示自己生涯發了這麼多篇文章,#這篇的速度最快!被接受幾天後,同一本期刊又有兩篇類似的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發表,其他期刊也有數篇。若再晚一點投,可能連進入 review 的機會都沒有,#機會窗口真的是一閃即逝。 ...

  • prisma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3 07:30:50
    有 250 人按讚

    文章在投稿後第 18 天被接受。主任表示自己生涯發了這麼多篇文章,#這篇的速度最快!被接受幾天後,同一本期刊又有兩篇類似的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發表,其他期刊也有數篇。若再晚一點投,可能連進入 review 的機會都沒有,#機會窗口真的是一閃即逝。
     
     
    🔥 超前部屬統合分析的技能,隨時把握一閃即逝的機會!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最佳解!
      
     
    這次把上課的講義放在旁邊,過程中碰到問題就隨時查閱,每一個步驟都很花時間,但一步一步跟著做,終於畫出自己的 PRISMA 圖、森林圖,成就感非常大!這是我的第一篇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已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對於初學者也是一種相對好上手與獨立作業的論文寫作方式。本場活動,住院醫師就佔 35%,是歷屆比例最高的一次。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非常適合入門者,可以幫新手指引明確可操作的方向,從評估題目(目的)、搜尋文獻、聯絡作者、統計分析,到結果呈現與討論,一氣呵成,讓我寫 meta-analysis 的信心大增!」
     
    課程以發表為學習導向,不僅能深入了解 meta-analysis 論文的寫作架構與邏輯,還有廣獲好評的招牌「互動實作」,帶各位實際走過統計流程,做出 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 期刊等級的全套統合分析圖;從寫作到產出,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讓邁向研究之路的每一步,都更加紮實。
     
    「講師群很優秀,字字句句都是重點,PPT 很精要。全場節奏掌握度很好,會讓人想再來跟前輩學習。」
     
    新思惟的講師們都是過來人,深知自己一個人摸索起步並不容易,所以將超過 300 篇的論文發表經驗,轉化為課堂知識,直接帶各位踏出統合分析的第一步,精準地解決菜鳥上路的所有問題,以高效的學習幫助大家一次到位!
     
     
    🔥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現在投資自己,登上 PubMed 有你!

  • prisma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6 07:30:17
    有 104 人按讚

    【特別公告】2021 年第一班,開賣一週後,僅剩最後幾個名額,把握機會。別再找藉口拖延或自我摸索,早報名,早發表! 
     
    👁‍🗨 學員課後投稿成功心得分享
     
    清明連假的晚上,部主任打電話來:「新冠肺炎全球蔓延,我們也該為世界做些什麼!我們來寫一篇 review,統整所有新冠肺炎的神經學症狀,昇達覺得如何?」
     
    聽完有點震驚,想說我連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都沒照顧過,要來寫 review?但仔細想想,部主任的視角還是比較寬廣,因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好,才更應該來寫 review 幫助疫情嚴峻的國家,節省抗疫醫師們的寶貴時間。
     
    想完後立即答應主任,主任隨即交代最關鍵的重點:「要快!寫這種文章的機會轉瞬即逝!」
     
    這次把上課的講義放在旁邊,過程中碰到問題就隨時查閱,每一個步驟都很花時間,但一步一步跟著做,終於畫出自己的 PRISMA 圖、森林圖,成就感非常大!這是我的第一篇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很感謝蔡校長創辦新思惟,開辦統合分析及其他論文課程,讓我有能力完成這篇文章,也了解期刊投稿這件事。
     
    謝謝部主任的遠見,四月初決定要來寫這樣的 review 和 meta-analysis,雖然自己只是個小小的 M.D.,但也可以為世界做一些事!
       
      
    👁‍🗨 在最短時間內協助最多校友起步的課程
     
    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也不怕,正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不求人,用自己的電腦,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這堂課,將帶你深入了解論文產出的必經過程,手把手教你統計製圖,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2021 年 3 月 13 日(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刻報名不猶豫】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講者介紹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已發表超過 24 篇 meta-analysis 論文,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已發表超過 55 篇 meta-analysis 論文,並組成研究團隊。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學員評價
     
    「順利考過專科考試後,因為沒有論文,頭銜看起來就有那麼點的彆扭,也考慮過要繼續念研究所,可是時間有限,還要養家糊口。求助於科內學長姐呢?同樣都是主治醫師了,又有誰會來手把手的從頭教你發表論文呢?好險有新思惟!」
     
    「曾經在上課前有點擔心,蔡校長與其他醫師講者的次專科,與我自己的專科領域相差很多,會不會課程內容有些不適用的地方,結果發現完全沒有,原則性的東西都有帶到,而且可以體會課程設計者想將聽眾一次就帶到能夠直接上線的用心,實際上也做到了這一點。」
     
     
    👁‍🗨 課程內容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2021 年 3 月 13 日(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用一天的時間,最大化寫作與發表效率。現在投資自己,將來登上 PubMed 有你!
     
    【立刻報名不猶豫】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prisma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7 19:00:00
    有 25 人按讚

    #超前部署 #課前先讀
    ◾如何最大化新思惟課程效益?六步驟分享。
    #屏東基督教醫院 #腎臟科 #謝志杰醫師
     
    『老師們都很誠實地跟你說哪些地方可以偷懶 快速跳過,哪些地方該下死功夫好好研究,甚至連 PRISMA 表格最適合的格式都直接附送。(現在買菜都不送蔥了,這裡 #買菜還送菜籃,你說划不划算。)
     
    我只能說,新思惟就像你進到新手村,他直接賣你「+9 木棒」,既然裝備都齊全了,就只剩下我們走上戰場了。』
     
     
    ✅ 第一階段:克服障礙

    克服心理障礙及家人的眼神,這部分最簡單也最困難,你只要不要去管信用卡的數字,並且在收到帳單後,偷偷的把帳單藏起來,你會發現,家人的眼神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XD
     
    ✅ 第二階段:整理問題

    課前先把這兩期在新思惟網站上的所有課後心得看過一遍,並且把你看到的覺得跟上課內容有關,但你看不太懂的問題全部整理出來,雖然還是會不太清楚,但你會大概對課程有個模糊的印象。
     
    ✅ 第三階段:找尋前人腳印

    一樣是到新思惟網站上,看看最近幾期得獎的作品及差點得獎的作品,裡面清楚地寫了每一份作品的優缺點在哪裡,並將它做成一份 check list,這樣之後在實作課程時,就可以拿著這份表單一項一項去對,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 第四階段:找答案並發現新問題

    將上課前發的 QA 看兩遍,並且一樣將不懂的地方整理出來,再把他和第二階段所整理出來的問題做對照,會發現很多東西已經有解答了,如果還是不懂,就知道明天哪裡要特別專注。
     
    ✅ 第五階段:維持亢奮狀態

    雖然講師真的講很好,但天有不測風雲,上課時如果快睡著,趕快拿筆戳大腿,記得補充些咖啡因,當聽到講師所說的內容與之前的問題有關時,把那幾張 slide 拍下來,回家貼在自己的問題集上。
     
    ✅ 第六階段:老實練五遍

    上完課才是真正的開始,照著校長說的,先做五遍再說,當這些都完成後,就可以交心得了(誤) 開始給自己壓力寫作了。
     
     
    🚩 2020 / 5 / 23(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 研究規劃技巧
    ✓ 拆解論文架構
    ✓ 重要的專有名詞
    ✓ 如何搜尋文獻
    ✓ 圖表優化重點
    ✓ 初學者起步建議
     
    把握先機,無資源者的機會在這裡!
    立即報名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講者陣容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已發表超過 20 篇 meta-analysis 論文,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已發表 50 篇以上 meta-analysis 論文,並組成研究團隊。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顯示較少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