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prejudice法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rejudice法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rejudice法律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直播EP15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5/15(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台澎在國際組織的參與(WHO、UN等) 2. 台澎人在海外的身分問題(國籍、出身等)。 文章備份在這🔗 https://wp.me/pd1HGm-cJ ➖➖➖...
prejudice法律 在 徐薇老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6:48:08
徐薇英文教室 印度首席大法官泰克抱怨說政府拖延法官任命,每百萬人只有15名法官,每位法官壓力都很大(can’t shift entire burden on judiciary)。judiciary (n.司法系統)=字根-judic-(表law)+名詞字尾-ary(表”與…有關”),和執行法律有關...
prejudice法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直播EP15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5/15(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台澎在國際組織的參與(WHO、UN等)
2. 台澎人在海外的身分問題(國籍、出身等)。
文章備份在這🔗
https://wp.me/pd1HGm-cJ
➖➖➖➖➖➖➖➖➖➖➖
1.台澎在國際組織的參與(WHO、UN等)
先說我以前的想法,應該與大多數台灣人一樣,以為聯合國是類似世界政府的存在,對WHO的想法是不清楚與聯合國的關係(暈)
了解法理建國論述後,開始知道一些國際法法理知識,才知道原來聯合國有許多附屬組織,雖然是獨立運作,有不同的國際組織法人格,但是有從屬關係,就好比一大公司投資的子公司一樣,這個子公司是獨立成立的另一間公司,與母公司有不同的公司法人格,而不是像分公司這樣。
所以這也難怪聯合國附屬組織這麼多,都會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來處理「中國代表權之爭」。但這個處置的是中國席次的問題,真的與台灣無關啦~
回到正題。
ROC政權以中華台北的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從2017年開始WHA就沒有邀請ROC政權參與WHA。
ROC政權自稱台灣,而台灣人大部分也把ROC當成自己的國家,所以台灣人都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中共)打壓,罵WHO是CHO。
確實中國PRC政權在很多國際組織有參與,也會政治表態反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而ROC政權也會說中共很壞打壓台灣,台灣人在這個狀況之下,就會跟ROC政權同仇敵愾。ROC政權也會呼籲台灣人參與行動,要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之前我們在直播中多次說明ROC政權是中國政權這個本質,而台澎不能加入國際組織真正原因是「台澎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目前被ROC政權治理中」。很多人會說阿可是聯合國已經在《聯合國2758號決議》承認中國由PRC政權代表啊!那就來仔細看看這份決議說了什麼吧!
《聯2758號決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代表。《聯合國2758號決議》處理的是在聯合國內由誰來代表中國席次的問題,也就是中國代表權之爭,就是兩個政權 : PRC政權跟ROC政權的事情。
後面有說到把蔣介石代表趕出去聯合國,將蔣介石代表在聯合國以及聯合國附屬組織非法佔據的位置驅逐,意思是與聯合國有關的國際組織蔣介石代表都不能代表中國主權國家了,這邊用詞不使用中華民國的原因是因為中華民國政權已經喪失中國代表,因此在聯合國中中華民國不是中國合法政府代表,因此就直接稱呼蔣介石代表,這種不是中國國家政府的完整名稱。
這個歷史脈絡我們也說明過了,與台灣無關。
那為什麼會扯到台灣?
最初ROC政權以中國代表加入聯合國,從沒有以台灣代表身份名義參與過聯合國喔!從1945年到1971年在聯合國說了26年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後來PRC政權作為聯合國中的中國席次代表,就只是延續ROC政權先前的主張。
《聯2758號決議》之前有比喻過機器(主權國家)與操控機器的人(合法政府代表) 進到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club。
大家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4812378767317/)或者下面這個影片🙌🏻[英語繁中字]台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的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聯合國中的會員國有許多都有簽署《舊金山和約》,有些國家有表態,有些則沒有,但無論如何《舊金山和約》這個和平條約是二戰後很具代表性的國際法效力文件。二戰後東亞及西太平洋的國際局勢,還有許多新成立的國家都是以《舊金山和約》所建構的國際法狀態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
中國PRC政權說《舊金山和約》是廢紙又怎樣?有種就公開宣布現在日本還跟所有 《舊金山和約》 及其子約簽約國處於戰爭狀態、韓國是日本的一部份、南庫頁島、千島群島都是日本領土、日本還被二戰盟軍軍事占領、原本日本委任統治地轉成聯合國託管制度下被美國協助託管的太平洋諸島國全部都喪失國家地位、重回日本委任統治狀態等等,有種就全部不承認呀!真的不要吃自助餐,也不要跟著中國PRC政權一起吃自助餐好嗎?中國PRC政權根本不敢全部不承認回歸到二戰狀態。若 中國PRC政權敢這樣說 《舊金山和約》 無效,就必須否認該和約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效果。
➖➖➖➖➖➖➖➖➖➖➖➖➖➖➖
各國立場可查看 台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 http://www.rotpnetwork.tw/reference.php?LAN=TW 的整理。
《聯2758號決議》中投贊成票的美國,有聲明 “Well, I don’t want to speculate [about the P.R.C. government asking us to remove our troops from Taiwan]. We have made our position clear. Our policy is unaffected by this vote.” 意思是美國在 《聯2758號決議》案投贊成票不影響她對台澎主權的立場。
而關於英國在聯合國的投票內容是否會影響其對台澎主權地位的立場,英國政府 表示:
台灣島的主權尚未決定。因此,就我們的觀點,「誰應該在聯合國代表福爾摩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尚未決定。我對這份實質決議稿所投的贊成票並不會改變吾國政府對這一點的立場。
“Sovereignty over the island of Formosa is undetermined. It therefore follows, in our view, that the question of who should represent Formosa in the United Nations is also undetermined. The vote which I shall cast in favour of the substantive draft resolution does not prejudice the position of my Government on this point.”-21 U.N. GAOR, U.N. Doc. A/PV.1481, at 9 (1966). 意思是英國認為台澎主權未定,且英國在聯合國投票的內容並不影響其立場。
➖➖➖➖➖➖➖➖➖➖➖➖➖➖
#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聯合國嗎?
聯合國剛開始成立,有讓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加入,當時他們並未是主權國家,只是高度自治的自治領,還不是法理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他們在外交上有自主權限,因此,這些自治領在聯合國初期就加入了。
聯合國後期,上述說的自治領都完成去殖民化完成法理獨立程序,就變成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演變至今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就是只允許是主權國家才能加入。
我們也有多次說明政權是國家基本屬性,政府是指對承認你是該國代表政府的國家而言你才是政府。他國可以自由選擇承認哪一個政權是該國政府喔!隨時可以替換。
可回顧這篇回應百靈果。(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4658762116012/)
ROC政權的中國政權本質不會改變,它並不是主權國家,它是可以被「承認為該國代表政府」的政權而已。
台澎在國際法上欠缺國家法人格,並不是主權國家。台澎領土上並沒有真正可以代表台澎的政治實體存在。
ROC政權是1945.9.2受盟軍指令代表盟軍來台受降並軍事占領代管台澎,僅具有管理權(治權)沒有台澎領土主權。
國際間都清楚這些歷史脈絡。清楚知道台澎領土主權未定的事實跟ROC政權的本質就是中國政權。至今國際上仍舊有15個國家承認ROC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
因此,在國際組織上,若PRC政權作為中國代表先進入了,那同個屬性的ROC中國政權,當然就會被阻擋。
而台澎進不去真正原因就是台澎還未建國,目前被ROC政權代管中。
大家仔細想想:
ROC政權宣稱的台灣光復並不存在。
ROC政權在台澎是依1945.9.2《一般命令第一號》這個根據,而台澎戰後處置在《舊金山和約》1952.4.28生效,只讓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並沒有決定要把台澎領土給誰。
因此代管狀態會持續至今,它仍舊必須治理維持台澎當地的穩定,直到最終處置決定。
ROC政權若老實承認「盟佔代管」的身份,並承認台澎領土主權未定,根本不是中國的領土(無論是ROC政權或者PR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那台澎就可以擺脫中國一中兩政權框架,來終止代管自決建國。
⚠️結論就是「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意思就是「台澎人什麼時候要決定未來的方向?」
➖➖➖➖➖➖➖➖➖➖➖➖➖➖➖
聯合國附屬組織 (圖片出自上面YouTube連結)
ROC政權都是作為中國代表政府加入的。台灣根本不是主權國家,所以沒加入這些國際組織。
台灣加入WTO是以政治實體加入的喔!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英語: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為中華民國於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會籍完整名稱,簡稱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英語:TPKM)。此名稱來自中華民國政權所實際管理的主要土地,即領土主權未定的臺灣、澎湖,及中國領土金門及馬祖。
目前還有以捕魚實體 (Fishing Entity) 的身分加入國際漁業組織(有很多個)。
所以台灣真正需要的就是盡快完成終止代管自決建國的程序。
➖➖➖➖➖➖➖➖➖➖➖➖➖➖➖➖
2.台澎人在海外的身分問題(國籍、出身等)
先重申我的立場,我們針對的是ROC政權本質的問題。
台灣人在國際上「國籍正名」其實根本無法改變台澎欠缺國家法人格的事實,甚至台灣人欠缺建國意志,並沒有意識到ROC政權不是台灣人的台灣,這才是很嚴重的事情。
但我是肯定台灣人認同台灣,但我希望方向要正確,否則方向錯誤用力走仍舊無法真正解決台灣在國際上的問題。
上集有講自決建國具體目標,大家可以去回顧一下。
現在台灣人若沒辦法分清楚ROC政權不等於台灣,在國外的發聲就會讓國際社會很困惑,因為國際社會很清楚知道ROC政權是中國政權,也很清楚ROC政權主張台灣是(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國家的。
(領土主權只能由國家來主張,並不是一群人或者政權可以主張的。)
雖然土地的領土主權歸屬跟土地上住民的國籍是兩個獨立的議題,但兩者在法律上通常會有一定的關連性。若認定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政權想代表的國家(中國),會增加解釋台澎人國籍的難度。
所以在挪威的台灣人,應該要說明清楚台澎法理地位(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可以把ROC政權當成台灣的國家,這樣真的很混亂。
➖➖➖➖➖➖➖➖➖➖➖➖➖➖➖➖
冰島將台人列「無國籍」(圖出自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892053)
這位留學生到冰島,在冰島政府眼中出生地台灣沒問題,但是國籍必須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是ROC政權並不是主權國家,所以冰島政府會判斷ROC政權是中國政權,才會判斷是中國,後來這台灣留學生就抗議,最終冰島政府給予選擇,後來這位留學生選擇無國籍。
我們法理建國派出來探討台澎法理地位,就是希望台灣人了解清楚必須切割ROC與台灣,不然在國際上的發聲不會有改變反而會有反效果。
大家要想清楚,在挪威法院的判決,挪威有參與《舊金山和約》應該立場要是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那挪威法官這樣判很可能是針對提告方提出來的訴訟來做出判決,訴狀中提到的訴之聲明法院才會判斷,法院不會多做其他解釋。最終就是敗訴。結果看起來就像是挪威法院認證「臺灣是中國的」,這其實是很傻眼的事情。
現在這些在挪威國籍正名的台灣人要再送去歐洲人權法院提出訴訟,希望大家想清楚,單靠高呼人權無法處理國籍問題、無法處理台澎法理地位問題,也無法改變台澎欠缺國家法人格的事實。
要先建國!!!!
要先建國!!!!
要先建國!!!!
我有寫一篇給挪威台灣人國籍正名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
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8656871716201/
希望大家了解台澎法理地位以後,能夠一同努力將法理建國論述宣傳出去,告訴身邊支持「國籍正名」的人,真正的方法是台澎住民自決建國,謝謝大家:)
➖➖➖➖➖➖➖➖➖➖➖
#網友提問
Q1:當初中華民國為何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剛開始也是被排擠,只承認中華民國。
只是非洲有很多小國也都是會員國,中共開始資助非洲小國,讓非洲小國在wha,who為中共發聲,慢慢的美國覺得,蔣政府的確已經沒有實權了,所以才同意中共加入取代台灣。
A1:
這其實只是一個層面。
英國在1950年就承認PRC政權為中國代表,這個承認也不是因為「把你當做朋友」。
那非洲小國支持PRC政權當然也是跟資助有關,但我們必須知道歷史脈絡,這些非洲小國都是二戰後去殖民化獨立的國家,原本是殖民地的國家對原本殖民母國是很有意見的,而POC政權的好朋友有許多歐洲國家,正是非洲小國殖民母國,所以這些歷史脈絡會讓非洲小國去殖民化建國後不會與「殖民母國同路人」友好,所以會選擇親近PRC政權這個他們認為是新興國家。
(不過我們都知道中國國家法人格沒有中斷,PRC政權是建立政權不是建國 https://m.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rotpnetwork&set=a.2763561250403580)
prejudice法律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丁權司法覆核案】上訴庭判詞大點評
今日高等法院上訴庭推翻原訟法庭嘅判決,認為政府賣地同為原居民換地起丁屋同樣合憲【註一】。換句話說,丁屋政策又「打回原形」,"business as usual",令唔少香港市民都幾詫異。喺研究判詞後,本研為大家點評上訴庭嘅判詞嘅幾個大疑點。
▍仍舊未處理歧視女性及非原居民嘅老問題
今次嘅判決依然冇正面處理到歧視女性同非原居民嘅老問題,而基本法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亦有保障香港人免受歧視。丁屋政策對於香港人嘅歧視係咪必要,以致是否正當(justified),及合乎比例(proportional),上訴庭係無處理到嘅。
若然案件上訴至終審法院,相信呢點會是焦點之一。上訴庭三位法官認為,只要狹義睇基本法第40條(而唔睇其他條文),討論究竟「合法傳統權益」包唔包丁屋政策已經足夠。
▍合法性:基本法草委無諗過丁屋政策會畀人JR?
關於丁屋政策嘅合法性(legality),判詞第92段講到上訴庭認為,換地 (land exchange) 同私人協約批地 (private treaty grant)呢兩種丁屋批地方式,喺1990年頒佈基本法時係被香港法律認可嘅(recognized as lawful)。正因為如此,上訴庭認為草委都應該無預過丁屋作為「合法」權益會被挑戰(the drafters did not intend to leave open the question of lawfulness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courts)。
但現時根本無文件顯示,當年草委一致認為丁屋係傳統權益(如果是的話,為何不乾脆將「丁屋」寫入條文?),到底上訴庭點樣肯定當年嘅草委一致認為丁屋係傳統權益?值得商榷。
▍傳統權益:變咗質嘅丁屋仲係咪傳統??
就定義何謂傳統權益(tradition)而言,判詞第91段上訴庭法官認為傳統係會經歷演變(human experience shows that traditional rights and interests might evolve…),重點係演變過程中要保留咗當中嘅「重要元素」(without losing its essential feature),先能夠被稱爲「傳統」。
咁今日嘅丁屋政策,係咪仲保留到一百多年前嘅「重要元素」?唔好計佢哋嘅建築形態變成點(西班牙別墅、北歐簡約「豪宅」....),淨係睇歷來至少近四分一嘅丁屋已經變成疑似套丁屋苑【註二】,大量丁屋一起好就當一手樓盤販售,已經好清楚丁屋已經被濫用,當年原居民起屋「自住」嘅「重要元素」已經消失得七七八八。上訴庭似乎無考慮到丁屋政策現實嘅運行情況。
▍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另一個令人比較詫異嘅判詞(判詞第132段),就係上訴庭接納咗政府同鄉議局一方嘅講法,認為司法覆核申請人喺丁屋政策實行後近50年、《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生效近30年之際,先提出司法覆核,係屬於超乎想像嘅嚴重"delay" (a phenomenal delay)。
而丁屋政策因呢個"delay"實行多年,如果突然遭到挑戰,好多人嘅利益將會受到損害(the prejudice caused to them (villagers) would on any view huge),例如可享用丁屋政策嘅原居民、以致政府嘅「良好管治」(!!)(good administration)都會受到影響,即係代表法官認為現在嘅丁屋政策係「行之有效」嘅。
由此可見,上訴庭採納政府及鄉議局嘅睇法,而完全冇理會新界現實上發生緊乜事,而香港人因丁屋政策遭到濫用而受到嘅傷害(損害法治、浪費土地等等),上訴庭一樣係無考慮嘅。
丁屋政策與人權法中歧視呢個潛在嘅憲法矛盾,其實早喺30年前已經有所討論,翻查英國解密檔案【註三】,90年代初時任港督衛奕信將呢個潛在嘅憲法矛盾盡量避而不談,因為未有一個權威嘅法律解釋(no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 yet),話需要等待日後法庭審判。但到了今日,正值處理呢個矛盾嘅當下,上訴庭竟將當日嘅推諉成為合憲嘅理據。
▍司法覆核的資格論:非原居民 have no stake?
最後最令人詫異嘅係,法庭指上訴人'no stake'。判詞第134段更提及司法覆核嘅申請人並唔係原居民,佢地冇意圖(intention)亦冇受到丁屋政策嘅優惠同利益,因此唔夠資格(no sufficient standing)對丁屋政策進行司法覆核。
原本丁屋政策不止關於原居民利益同資格,更涉及整個新界各種規劃、管治及法律問題。當判決認為換地及私人協約方式批地合憲時,會令到本來900多公頃可以拎出嚟發展嘅閒置丁地冇咗,當中更有塊成32頃嘅地係鄰近新市鎮係可直接作公共房屋供應【註四】,呢啲土地運用絕對係關乎公眾同市民嘅利益。
可見,判詞忽視丁屋政策對日後新界土地規劃、潛在房屋供應嘅潛在影響,所以非原居民都應有權向丁屋政策提出質疑同挑戰。
▍場仗未打完:或再上終審
雖然今次上訴庭判決重新合理化丁屋政策嘅存在,但判詞理據十分具爭議性,明顯見到判決有偏頗政府及鄉議局,可能案件將判決上訴至終審法院,所以丁權司法覆核案還未能下定論,本研會為你繼續狙擊丁權最新現況。
#同你鬥長命
#鄉紳唔好咁開心住
【註一】明報:丁權案上訴庭裁政府鄉議局上訴得直 私人協約、換地建丁屋合憲 https://bit.ly/3i7AUgi
【註二】本土研究社 《新丁再現: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20》報告全文 https://bit.ly/2TmftN0
【註三】本土研究社:震驚英國外交部的丁屋問題 http://bit.ly/3qtE5SH
【註四】本土研究社《隱藏選項:香港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研究》http://bit.ly/2pfJr6j
▍延伸閱讀
端傳媒 深度 2019年2月19日 黃肇鴻【香港丁權案關鍵:「傳統權益」論述從何而來 ? 】 https://bit.ly/2Q5EhaB
【丁權司法覆核上訴前瞻】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osts/3295688053860578/
【申請權 vs 建屋權】法官:政府能全權決定是否批准丁屋申請
https://bit.ly/2Dtd8eZ
明報 2020年1月1日 【丁屋政策爭議「留法院定奪」 英外交部批衛督不負責任】
https://bit.ly/35EGqls
如果認同我地既研究工作要堅持到底,歡迎參與小額月捐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ollow Us:
♏️ MeWe:http://bit.ly/35sXBGL
Podcast: https://apple.co/3ly0yf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prejudice法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
【有關司法機構被官營媒體攻擊的聲明】
《人民日報》於2020年12月27日發表一篇抨擊香港法院在一宗涉及知名人士的案件中批准被告人保釋的評論文章,而文章發表的時候該獲准保釋的決定已進入上訴程序,我們就此表示嚴重關注。文章攻擊法院的判決,並形容《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惡名昭彰,極度危險」,以及是「亂港禍首」。該報斷言在黎智英案中,不准保釋須是前設的常規,並要求司法機構「作出正確選擇」。文章又認為已經有足夠證據顯示黎智英已觸犯國安法第55條,該條訂明某些案件可以移交中國大陸審訊。當上訴委員會將於2020年12月31日就政府申請上訴許可召開聆訊,由國家政權控制和營運的報章刊登該篇評論文章,令人尤其擔心及被視為是試圖干預我們獨立的司法機關的程序公義。
作為致力守護長久以來珍而重之的法治和司法獨立的法律執業者,我們認為有責任提出以下關注,並以個人名義僅此聲明:
1、 官營媒體對司法機關毫無基礎的攻擊應當停止
在數位親建制人士及官方控制和營運的媒體 - 包括《文匯報》及《大公報》- 要求「司法改革」及嘲諷「黃官」的日益壓力下,出現上述評論文章,我們深表憂慮。我們注意到司法機構自今年9月以來,已就對其日趨激烈的攻擊發表了四份聲明。
誠然,公眾有權討論及評論法院的裁決及其根據的事實及法律,惟討論不應流於憑空論斷、政治抹黑,或企圖向法院就某些案件的裁決施加壓力,否則公眾對司法機構的聲譽、專業和獨立勢必受到嚴重破壞。特別是《人民日報》刊登的評論文章,會被視為明顯地向法院將要審理的案件施加壓力,此舉可以是違反審理中的案件不應評論的原則,以及有損公平審訊。這些攻擊應當立即停止。
我們亦呼籲律政司採取行動,維護司法機構免受官方控制或營運的媒體作出毫無基礎和不實指控。正如高浩文法官在其判詞中指出,「在普通法司法管轄區,例如香港,傳統上法官和司法機構是不會公開地就針對其裁決和個人而作出的不公平和不適當的批評為自己辯護,而傳統上負責律政的官員則有責任反駁錯誤的指控,以維護司法機構和個別法官。」
2、 公平審訊及無罪假定
不論如何解讀,香港特區政府有法律責任保護每一位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包括公平審訊的權利。我們質疑一旦涉嫌觸犯國安法第55條下,該等權利是否仍然受到保障。理由有兩方面:第一,我們質疑中國大陸在刑事審訊的程序中,對公平審訊是否有足夠的保障,那是由於中國尚未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這亦是長久以來為人詬病。第二,12名香港居民於2020年12月28日在深圳鹽田法院受審的案件,沒有公開審訊,他們亦沒有權選擇他們委託的法律代表,令人質疑香港特區政府有否履行其法律責任。
上述關注,反映國安法無法為被告人提供足夠的基本人權保障,並在法律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正如英國最高法院院長賓漢(Lord Bingham)在其著作《The Rule of Law》中說明,法治的核心是在一個地方裡,所有不論屬公共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都必須受法律的約束及保障,而法律必須是公開和預先頒佈,以及由法院公開執行。因此,我們促請有關當局嚴格遵守法治原則,自我約束,以及謹慎運用國安法賦予的權力。
帝理邁
林洋鋐
彭皓昕
蔡頴德
黃耀初
2020年12月30日
【Statement on Continuous Attacks on the Judiciary and
Art. 55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We note with grave concern that on 27 December 2020, l the People’s Daily published anr editorial piece criticizing a decision in respect of a bail application that is currently subject to an ongoing appeal. In attacking the judicial decisions in Apple Daily founder, Mr Jimmy Lai Chee-yin’s case, the People’s Daily has labelled him as a “notorious and extremely dangerous” and an “insurgent”. It added that the presumption against bail should be the norm in cases such as Lai’s and urged the judiciary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The commentary further claimed that there were sufficient grounds in Mr Lai’s case for invoking Article 55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NSL) - which allows certain cases to be transferred to Mainland China for trial. This type of commentary appearing in a newspaper run/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en the Appeals Committee would soon be hearing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application for leave to appeal on 31 December 2020, is particularly worrying and borders on an attempt to interfere with the du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by Hong Kong’s independent judiciary.
We, the undersigned, in our personal capacity and as lawyers committed to safeguarding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judiciary, we feel duty bound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matters:
(1) Unfounded attacks against the judiciary by state-run/controlled media should cease
The above-mentioned commentary was made amid intensifying calls for “judicial reform” and deriding “yellow judges” from various pro-establishment figures and state-run/controlled media, including Wen Wei Po and Tai Kung Po. To that end, we note that the judiciary has had to issue a total of four statements since September this year, in light of the intensifying attacks mounted against it.
Whilst members of the public have the right to discuss and comment on court rulings for reasons grounded on fact or law, such discussion should not cross into bare assertions, imputations of political bias, or attempts to put pressure on the Judiciary to decide specific cases in a particular manner. Otherwise,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integrity, professionalism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 would be seriously undermined. Notably, the commentary published by People’s Daily, could be perceived as putting pressure on the judiciary to decide a pending case in a particular manner, which breaches the sub judice rule and could prejudice the accused’s right to a fair trial. These attacks should cease immediately.
We also call on the Secretary of Justice to take action to defend the Judiciary against unwarranted accusations led by state-run/controlled media. As Judge Russell Coleman noted in his judgment, “it has been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Judges and the Judiciary do not speak out in defence of their decisions or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unfair and inappropriate criticism [...] in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like Hong Kong, it was the tradition that the minister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the duty of defending the Judiciary or individual Judges against wrong accusations”.
(2) Concerns about fair trial and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the legal obligation to protect any Hong Kong residents, whose rendition is sought, from violation of his/her fundamental and non-derogable rights, including the right to fair trial. We question whether such rights can be guaranteed upon invoking of Article 55 of the NSL. The reason is two-folded. First, we question whether China has adequate protection on the right to fair trial during the criminal process, as mainland China has not ratifie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 and has been long criticised on such. Second, the fact that the 12 Hong Kong residents who stood trial at Shenzhen Yantian People’s Court on 28 December 2020 were denied the right to open trial and the right to appoint lawyers of their choice, casts considerable doubt on wheth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an fulfil its legal obligation.
These concerns reflect that the NSL lacks adequate protections to safeguard an accused’s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nd lacks legal certainty. As Lord Bingham wrote in his book, The Rule of Law, at the core of the rule of law is the notion “that all persons and authorities within the state, whether public or private, should be bound by and entitled to the benefit of laws publicly and prospectively promulgated and publicly administered in the courts”. Accordingly, we urge the authorities to uphold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rule of law and exercise restraint and caution in invoking its power under the NSL.
Mark Daly
Michelle Tsoi Wing Tak
Kenneth Lam
Davyd Wong
Janet Pang Ho Yan
Dated this 30 Dec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