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pt文字縮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pt文字縮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pt文字縮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pt文字縮排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74的網紅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如何成為我 #10 #有時候勇氣是梁靜茹給的​ ​ 我如何成為我這個系列是從我大學寫起,寫了因為是文院的孩子,大學就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出生會後會餓死,然後拼了命的努力後,終於輾轉來到了台北,第一份工作歷經了「試用期沒過」、「被放上裁員名單」後,終於在同事的指點下,慢慢茁壯。​ ​ 只是,人生總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電腦學習園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支持電腦學習園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kWZY6-NlkU6qEkEtK3s0Q/join ✅購買完整課程內容 https://shopee.tw/alyoou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 如果這部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

ppt文字縮排 在 ????????|讀書計劃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2:00:36

今天主要是基本款~~~ 詳細該注意些什麼下一篇會出的!!! 先恭喜大家終於考完學測囉!!!!✨✨ 過完年差不多可以開始準備備審了喔~ 不然之後一定會來不及,因為填志願跟練習面試也要花很多時間😱😱😱 在考慮是否要指考的同學建議也可以花點時間準備備審,雖然會有點累,不過我覺得整理備審的同時能更了解自己到...

  • ppt文字縮排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12:48:39
    有 83 人按讚

    #我如何成為我 #10 #有時候勇氣是梁靜茹給的​

    我如何成為我這個系列是從我大學寫起,寫了因為是文院的孩子,大學就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出生會後會餓死,然後拼了命的努力後,終於輾轉來到了台北,第一份工作歷經了「試用期沒過」、「被放上裁員名單」後,終於在同事的指點下,慢慢茁壯。​

    只是,人生總是帶有點可惜的成分,我日益茁壯的過程中,那些幫助我許多的同事已離去,在我成為了三人團隊的主管後,在我學會面試、技術、跨部門溝通後,我發現,我似乎漸漸無法依賴別人,很多事情,必須自己做決定、甚至是替自己發聲。​


    在我滿兩年左右的時候,我們部門迎來第一次的年度會議,地點是美國的達拉斯,是的,我們的美國COO邀請我們至美國總部開會,然而,正當大家緊鑼密鼓準備報告的時候,我發現:名單上沒有我。​

    我非常震驚,雖然我只是一個三人團隊的主管,職稱是主任,可是,我負責了所有的課程安排、包含教材、老師,我甚至涵蓋了技術客服的面試、訓練,跨部門的溝通,我對我自己的認知是: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是的,經過了兩年的洗禮後,我不在是那個會畏畏縮縮的人,我充分評估我自己後,我決定:​

    「#這個美國的年度會議不能沒有我。」​
    對,#不能沒有我。​


    於是,我自己在一個大群組裡面找到了COO的聯繫方式,我第一次主動私訊他,並且開始向他自我介紹。​

    是的,是否很熟悉,每一任外國總經理上任的時候,我都做過自己介紹,從被逼的、目的性的,到現在主動的,我已經不害怕自我介紹了。​

    我永遠記得,我的起手式寫著:​
    Hi,xxx(COO的名字),​
    我想你可能不知道我,我想要向你自我介紹,我是xxx。​
    負責了這個品牌所有的課程、客服技術,維持上課的品質。​


    COO秒回,他說:「當然,我知道你。」​

    我繼續回:「那我想知道,為什麼我不在名單上?」​

    COO解釋:「因為只有經理級的人可以參加。」​

    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跟他說:「雖然我不是經理,只是一個主任,但是我覺得我必須參加。」​

    COO問:「為什麼?」​

    我說:「因為我有很多想法。」​

    雖然是文字訊息, 雖然都是簡單的英文,但是我感受到空氣寂靜了,很快地,COO回覆:「那你明天早上八點跟我簡報你的想法吧!」​


    該怎麼說呢?​
    我其實不知道我有什麼想法,應該說,我有很多想法,可是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具體、有邏輯的表達,對我從來沒有跟那麼高層級的人報告過,還有,我完全剩不到一天可以準備,我腦子一瞬間有很多事。​

    我從接到隔天要簡報的開始,我的心臟跳得非常快,快到我現在都可以聽到,我那天晚上在洗澡的時候,喃喃自語著我的用詞。​

    如果是現在的我,可能會開始構思內容、熬夜做PPT,但是,那時候的我,完全沒有「簡報」是什麼的概念,我就是不斷的重複我的說詞,我的想法,很多是這兩年來我們不斷在討論的事情,我用我的說法表達出來。​

    然後就到了隔天早上八點,我不知道我如果是COO,想到一個25、26歲的小毛頭,說他也要去美國開會,然後請他簡報沒有簡報,只是一通電話打過去,他是什麼感覺。​

    但,我就是這麼做了。​


    我從8:00被一路砲轟,不管我說什麼,什麼都被挑戰,但我一直說,一直說,我把我畢生會的、知道的、知道如何表達的都說了,我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

    反正我橫豎最差勁就是我沒有去美國開會而已,COO天高皇帝遠,他也不可能管到一個台灣的主任,那我其實:​

    I have nothing to lose.​

    這句話是那時候我鼓勵我自己的話,我覺得我什麼也不是,#我覺得我沒有可以失去的了。既然如此,那麼勇往直前,似乎穩賺不賠。​


    COO說:「我覺得你的論述有很多問題。」​
    我電話那頭直接說:「距離會議還有一個月,#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報告的。」​


    沈靜了幾秒後,COO說:​
    「ok.... Welcome to Dallas.」​
    那是我那陣子聽過美好的話。​


    就這樣,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莫名其妙,我就這樣成功可以去美國開年度會議了。昨天還因為自己是個主任無法去,現在就可以了。​

    你說,我知道我要如何修改報告嗎?​
    別鬧了,我連簡報都沒有做,我最好知道要怎麼修改。​

    可是,這的確是我頭一次為自己爭取一個我非常想要的機會,我的心臟跳很快,我不敢相信,但不敢相信的不只我,其他經理更是驚訝無比,我無法解釋這一切,但反正,我就是可以去了。​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答應讓我參加,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可能他覺得不缺這一個名額,可能我的勇氣感動了他,可能他就是喜歡我這樣橫衝直撞,不管如何,我都很滿意我這次的決定。​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去美國,我可以說我開了我自己的眼界,不要忘記了我那時候才是個工作三年不到的小女生而已。從那個每天都會去頂樓哭泣的小女孩,到可以去達拉斯簡報。​

    不過,說是去達拉斯聽起來很風光,但是,去了我才知道,「年度會議」不是兒戲,我人生第一次被大吼:​

    「End of the meeting, now!!!」(會議此刻直接結束)​
    COO怒吼完直接走出去會議室。​

    那是我們抵達達拉斯的第一天會議。​

    To Be Continued​


    ps這是一系列小金魚的人生故事,如果你想看前面的集數,歡迎點擊此篇文章:​https://goldfishblog.tw/my-story-1/

  • ppt文字縮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1 04:22:49
    有 129 人按讚

    【做了一件正確的決定,面對風雨,我從未懷疑自己】


    我拿到了亞洲人類圖學院認證的LYDG資格了。


    人類圖是一門關於「如何做決定」的知識,但這篇文章我想說說做了決定之後,我所經歷的感受。


    學習人類圖也有五年的時間了,從一開始自己實驗到跟朋友分享,粉絲專頁文字到嘗試著拍影片,然後是夥伴時段到開讀書會,我一直在跟不同的人分享人類圖知識。決定在這條路上獲得一張證書,是因為我覺得準備好了,在我按下信用卡付款的那一刻,我確定這是我要做的事。


    比起國外連線上課,在亞洲人類圖學院考取資格是繁瑣的,過程中有幾項關卡,這些設計用來檢視每個想獲取資格的人是否準備充分。不僅僅要求傳遞知識的正確性,更多的是關於一個引導師是否真正熱愛這門知識並親身實驗著。我非常認同這個理念,畢竟一個在混亂中非自己的人是無法引導別人活出自己的。


    這兩個月的過程,沒有競爭者、沒有故作障礙的敵人,有的只是翻閱教材間,一次又一次的從字裡行間提示我:「你是不是做出屬於自己正確的決定?」


    你們知道嗎?這個過程很有趣,當我專注在自己決定的事時,面對外在來的各種狀況,我也一再地問自己:「這是不是我的決定?」


    比如說腦袋覺得做不完教材的時候,我這樣問自己;當有人說的一些動搖或試探的話的時候,我這樣問自己;等待考試結果時候這樣問、感到壓力也這樣問、緊張更是這樣。然後,像是有種魔法一般,在肯定自己的決定之後,我都覺得「這些混亂到底關我什麼事?」,我就從這些狀態跳脫出來。


    熬夜做PPT是開心的、抽題考試是開心的、線上課試講也是開心的,每件事的當下我都投入在其中,並且開放接受各種可能的發生。就連上傳完指定項目,發現自己有些疏失,我都沒有糾結其中,我想的就是「這件事我做完了,過程我很開心,關於這個缺點,我接下來怎麼做的更好?」。


    所以我累積了很多技能啊!本來我做PPT只會用Office的內建套版,為了做出豐富的畫面,看了很多Youtube的教學;然後疫情期間我去了好幾次光華商場,比較了不同牌子的視訊鏡頭跟桌上型麥克風。


    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的懷疑自己、沒有一直提出為什麼的不甘願、沒有覺得累而想退縮。


    身為一個封閉能量場的顯示者,做了這個決定之後的過程,我都沒有過去那種孤軍奮戰抵抗世界的感覺;反之,我看到的是滿滿的助力。Joyce、John、小光都開放的分享許多實際的做法及經驗,而他們在分享這些的時候,是以一種協助而不干涉的方式,這種方式舒服且愉快。


    然後我有一群一起實驗人類圖的朋友,他們很熱心地幫我看教材,很仔細地批評我的細節,連字體大小沒對準都挑出來批評。在我們的關係之間能夠彼此真誠、有話直說,是最難能可貴的。


    真正最重要也最感謝的,是參加過我夥伴時段、讀書會的你們,因為是你們在不同的主題裡給我一次又一次練習講解的機會,而且你們還願意付錢,真的是天底下的好事及幸運我都擁有。甚至每次活動從台灣各地特別搭車參加、排開你們的行程與工作,用你們實際的生命故事豐富了我在知識層面的閱歷。當我聽到你們是怎麼來參加我的讀書會時、你們很真心地跟我交流了你的煩惱與故事時、你們聽了我的話決定回到生活中實驗時,我都告訴我自己「我要好好講,因為我說的話可能正在影響某個人的人生」。


    好啦!其實就是一張LYDG的證書,我寫得好像終身成就獎的得獎感言,但慶幸這是我的粉絲專頁沒有時間限制,因為我真的很想跟你們分享我的開心。


    既然取得資格,我也計畫將在今年的10月23、24兩天開課,目前預計實體在台北的教室為主,如果我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能研究好實體與線上同步的話,那麼就會雙軌並行,到開課前我會好好積累準備,提早確定時間也希望你們能給我機會,讓我跟你們分享我對一階課程的了解及實驗。



    圖文/路希恩

    #人類圖
    #正確的決定
    #回到內在權威及策略

  • ppt文字縮排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6 14:09:54
    有 590 人按讚

    《事奉中的「完美」與「誠意」》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7期,2021年1-3月: https://gointl.org/magazine-67.php#imission)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看到好多教會都用Zoom,唱詩的時候就從YouTube挑幾首詩歌,大家跟著唱,簡單得多,不如我們也這樣做。」

    歐洲疫情惡化,宣教工場忽然宣布封城,團契同工們在會議中討論接下來線上主日崇拜的安排時,有同工提出上述建議。無疑,他的建議是最簡單、最及時、效果又不錯的方法。從YouTube上所選的敬拜詩歌都是專業的團隊製作的,無論唱功、演奏、錄音、帶領的技巧都比我們自己的弟兄姐妹親自做來得好。不單如此,這樣做還省了我們很多練習、錄製和剪輯的時間。這個講求「方便」的建議若可被採納,那其實講道環節也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個適合的講道視頻來取代本堂牧者的講道。通常我們請外來的講員還要給講員費,現在不單這個可以省了,而且還能「請」到平時很難請到的「大講員」,他們隨便一篇講道都比很多本堂牧者精彩,那些原本花在預備講道的寶貴時間,還可以用來做更多的個別關懷、推展其它事工,或處理其它平時沒有時間處理的事務。何樂不為?再說反正無論是自己人或別人帶敬拜或講道,參加者都是一樣看屏幕,不是嗎?

    不過,這個聽起來非常聰明的建議最後還是被作為牧者的我否決了。我堅持要有自己的敬拜團在鏡頭前帶領敬拜,然後透過預錄或直播的方式帶領參與線上聚會的弟兄姐妹一起敬拜。為什麼?答案很簡單,神子民事奉神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我們是看中哪種方法又容易、又好、又省事?還是我們看重那事奉是不是我們自己獻的?

    不久前同一個老朋友聊起現在這種許多教會常用的敬拜模式時,他說:「這種能叫帶敬拜嗎?不就是播歌嗎?」我從社交網站上看到,有教會已經把原本帶敬拜的事奉,在線上聚會中改成了「選歌員」。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需先聲明,我能體恤許多小地方的資源有限。筆者所在的德國,就有許多較小的城鎮,那裡沒有華人牧者、信徒中也沒有音樂人才和設備,連聚會的地方也很受限(在學生宿舍或公寓裡),只有幾個基督徒在勉強維繫著團契生活,有些則透過國外的牧者定時給他們連線查經和禱告。在這些種種條件的限制下,他們使用YouTube播放詩歌作為敬拜,或從網路上播放講道視頻,我完全可以接受。我真心認為科技的發明大大彌補了網路之前的許多牧養上的缺口。然而,那些可以自己做得到的,我認為必須自己做。

    科技的發明雖然提供了很多方便,可是人一但不警醒,就很容易濫用,而且扭曲了我們該有的心態。筆者還在宣教神學院教學的時候,就常發現學生大量拷貝網路上的資料當作作業交上來。還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感覺到其中一段文字非常熟悉,於是把文字貼在谷歌上搜尋,結果發現那是我本人在網路發表的文章。學生竟然把老師所寫的東西當作是自己寫的交上來給老師!
    尋求「既好又方便」與要求「自身所獻」是兩種不同的事奉心態,兩者的根源在於對完美和誠意的考量。

    一、所獻的必須「完美」

    無可否認,使用現成的作品比較「完美」,而好的品質的確是事奉者對事奉該有的基本要求。這讓我們直接聯想到舊約聖經中對完美祭物的要求。利未記論到祭祀條例時提到獻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祭物必須是沒有殘疾的(利一3,10,三1,6等)。這要求背後最的神學含義,就是反映出對神完美屬性的尊崇,正如一般被視為概述主題的經文所述:「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十一45)當亞倫的兩個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向神獻上凡火的時候,神就降火把他們燒滅(利十1~2)。在第二聖殿時期,神透過先知瑪拉基責備當時的祭司,因為他們將瞎眼、瘸腿的、有病的、搶來的獻上為祭。(瑪一8,13)神對此深感恨惡,巴不得有人把殿門關上,不讓他們來獻祭(瑪一10),而且還說要把他們與祭牲的糞一同除掉(瑪二3)。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所要求的這些祭物都必須是獻祭者從他自己的所有中獻出來的,聖經從來就沒有允許獻祭者以別人的完美祭物取代(注意瑪拉基書對祭司的譴責中也提到了「搶來的」,參一13)。這可以從律法給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的要求差別看出來,有人獻牛、獻羊,較窮的人也可以獻斑鳩或雛鴿(參利一14)。換言之,神所要求「最好的」,是獻祭者的能力和所擁有的一切中的最好,而不是和別人比較之下的最好。這一點提醒事奉神的人,在考慮獻得好不好之前,必須先確保那是自己親手獻的。

    二、所獻的必須有誠意

    獻上一個「完美」的祭,和一個自身所獻的「最好」的祭之間的差別在於誠意。

    想像你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有一天你要請人吃飯,你會不會去超市裡買一些冷藏的現成食品,放進微波爐裡熱一下然後請大家吃呢?除非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大家要趕著吃,或一些重要的材料不足,不然的話,你豈不會盡自己的能力獻出最好的手藝?更何況事奉是做神國的工、敬拜是獻給神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每週在自己目前的團契講道。在我到這裡服事之前,團契沒有牧者,弟兄姐妹就從YouTube選視頻來觀看。2017年我來了之後,除非有特約講員(但因為德國很缺華人牧者,所以很少有機會請外來講員),否則我每週都講道,連出差到其它城市或國外,我也提前把講道錄好發給同工屆時播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自認講道比別人好,而是我要求自己每次的事奉都必須「現做的」、新鮮的。疫情下,在線上請講員也比較方便,儘管效果差不多(大家都是對著電視或電腦看視頻),但我還是要求講員必須是現做的。

    三、在不完美中求完美

    討論至今,相信我們都可清除看出「完美」和「誠意」之間的輕重。如果可以做到既完美又有誠意最好,但那境界既然不容易達到,「誠意」務必是優先考量。不單如此,一個有誠意的事奉,必然會越來越完美。

    以我們在疫情下的經驗為例,當德國開始宣布禁足令之後,我和資訊部同工便開始研究線上聚會的進行方式和技術問題。開始的第一週,我們在家裡作直播,但因為網路信號不佳,結果只能傳送歌詞和講道PPT畫面,現場錄像的畫面不動。後來我們商討後決定改用預錄,但是花了很長時間做後製,而且也出現許多狀況和錯誤。我們繼續改進,等到最基本的條件(字幕、聲音、畫面清楚傳達)達到之後,我們開始追求更美、更好的果效和更快速的製作方式。直到最近我們還在改進現場收音問題,尤其是多種不同的樂器同時配搭時,起初產生許多噪音和回音,於是我們為此而添購了新的器材,效果已大幅度提升。可見,當我們堅持「自身所獻」的時候,我們所獻的品質就越來越完美。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採取「方便」而「完美」的方式,我們永遠沒有學到這些技巧,也無法在這個事奉上長進。

    筆者認識很多宣教士都是完美主義者,連我自己也是。一般而言,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和別人增添很多壓力,而且可能帶來事奉團隊上的衝突,尤其在教會的事奉上,由於大家都不是受薪的,有時候還會有人因此而退縮,這些都是筆者親身經歷過的。事奉久了,這種心態也跟著有所調整。至今我仍然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對於自己的手做出來的東西都有一定要求,不僅僅是在美術上、音樂上、講道上、教學上、講義上,或者甚至只是週報上的排版和標點符號。以前,我會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加諸在其他同工身上,但如今我已改變,學習從中去欣賞「不完美中的完美」。儘管成品不一定能達到專業的水平,但看見弟兄姐妹背後的心思、努力、代價、配搭,齊心把一件事做好,那些要比成品的完美更美!反之,如果一直使用既方便又完美的方式,會不會導致弟兄姐妹變得更加懶惰而不求長進呢?

    願神常常提醒我們,也願每一個服事神的人常保持清醒的思考,知道到底在神眼中何為美。對我而言,我寧願獻一個跟別人相比之下不太「完美」的祭,也不要獻方便的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