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mn白血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mn白血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mn白血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mn白血球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臨床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neumonia #sputum #tw 痰液檢體培養作業指引 2015 http://www.labmed.org.tw/Upfiles/Test_5A/201675172520.pdf 應於 2 小時內送至實驗室,若無法及時運送,可儲存於 2-8 °C,但勿超過 24 小時。 ...

  • pmn白血球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0 07:49:23
    有 32 人按讚


    #pneumonia #sputum #tw
    痰液檢體培養作業指引 2015
    http://www.labmed.org.tw/Upfiles/Test_5A/201675172520.pdf

    應於 2 小時內送至實驗室,若無法及時運送,可儲存於 2-8 °C,但勿超過 24 小時。

    痰液的品質:中性球 < 10/LPF(0 分)、10-25(1 分)、> 25(2 分),黏液(1 分);上皮細胞 10-25(- 1 分)、> 25(- 2 分);LPF(100 x 視野顯微鏡)。分數至少 1 分才是合格的痰液。

    • 呼吸道常在菌:viridans group streptococci, commensal Neisseria spp., diphtheroids,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 Rothia, group F streptococci, anaerobes, Haemophilus spp. (not H. influenzae), entercocci, Candida spp., Eikenella, Actinobacillus, Capnocytophaga, and Moxaxella.
    • 絕對致病菌 (任何菌量皆須操作):Streptococcus pyogenes,Brucella spp.,Francisella tularensis,Yersinia pestis,Bacillus anthracis,Rhodococcus equi,Streptomyces,Nocardia,Cryptococcus neoformans,non‐saprophytic molds
    • 可能致病菌 (中等量至大量的菌量,且大於呼吸道常在菌量):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taphylococcus aureus,Moraxella catarrhalis,Haemophilas influenzae,Neisseria meningitides,Group B, C, and G streptococci,Pasteurella spp.,One or two types Enterobacteriaceae,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Acinetobacter,Pseudomonas aeruginosa,Burkholderia cepacia,Other aerobic gram-negative bacilli,Urea (+) Corynebacterium
    • 可能致病菌大於二種以上 (中等量至大量的 菌量且大於呼吸道常在菌量):觀察革蘭氏抹片,若完全無上皮細胞,則至多操作三種菌;若有1-9/LPF的上皮細胞且白血球大於 25/LPF,操作抹片中與PMN有關係至多二種菌。

  • pmn白血球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18 08:47:50
    有 50 人按讚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Indomethacin vs Piroxicam事件

    〈消炎好 = 止痛好?〉

    今次的案情主要是這樣的:

    早陣子,上午時分,一個年約二十多歲的男生,短髮、圓臉、粗眉、細眼、高鼻、厚唇,案發當日穿著一件墨綠色長袖外套、一條灰色過膝短褲、一對白色運動鞋,前來藥房問藥。

    甫進藥房後,這個男生便直接問藥罐子:

    「Indomethacin和Piroxicam,哪一種的消炎效果較強?」

    唔……

    單從這條問題,這個男生應該認識這兩種藥,至少知道這兩種藥是一種消炎藥。

    不過「消炎藥」只是一個籠統的詞語,準確一點說,這兩種藥其實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唔……首先單是消炎,有人認為Indomethacin的功效較強。[1]

    接著這個男生便繼續問:

    「那Indomethacin便是一種較好的止痛藥嗎?」

    唔……

    理論上,根據一些參考資料,Indomethacin的消炎功效較強,這點無錯。不過實際上,消炎功效強,不代表止痛功效強。兩者不一定構成關聯。

    簡單說,消炎跟止痛是兩回事。

    這話怎麼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除了Indomethacin、Piroxicam外,其實還有Ketorolac這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相較Indomethacin、Piroxicam而言,Ketorolac的消炎功效較差,不過Ketorolac偏偏就是一種足以媲美鴉片類藥物(Opioid)的止痛藥。[2]

    所以單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孰強孰弱、孰優孰劣,消炎只是其中一個客觀因素,不是唯一一個,一般而言,背後主要還有以下兩個因素:

    一、適應症

    對,舉凡大部分的痛症,例如關節炎(Osteoarthritis),綜觀大部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藥效其實沒有明顯的差異[3],彼此的實力可謂不相伯仲,在相當程度上,根本沒有排名、座次。

    單是這個例子便足以證明「消炎功效的高低不代表止痛功效的強弱」。

    不過在藥理上,不同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還是可能會存在些微的差異,從而各有長短,各自較適用於紓緩不同的痛症。

    舉兩個例子:

    第一,Indomethacin還可能會抑制多形核白血球(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PMN)的活動能力[4],同時可能會抑制顆粒白血球(Granulocyte)吞噬尿酸鹽(Urate)[5],便可能會抑制尿酸鹽所誘發的炎症反應,所以一般較適用於紓緩痛風。

    第二,Mefenamic Acid還可能是一種前列腺素E2受體拮抗劑,直接阻斷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受體,導致子宮平滑肌鬆弛,所以一般較適用於紓緩經痛。

    二、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簡單說,「安慰劑效應」就是「心理作用」。

    舉凡一些涉及主觀感受的病症,例如痛症,個人覺得總是帶著一點「安慰劑效應」的成分,不是嗎?

    舉例說,同是「刮骨去毒(《三國志.蜀書六.關羽傳》)」這種手術,連旁觀者都「掩面失色(《三國演義.七十五回》)」,不過患者偏偏就是能夠「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三國演義.七十五回》)」,「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國志.蜀書六.關羽傳》)」。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既是《三國志》,又是《三國演義》,所以這算是真人真事!

    最後藥罐子只是答道:

    「唔……如果你真的問我的話,人人的反應各有不同,有人覺得這種藥好,有人覺得那種藥好,再說,痛本來便是一種主觀感覺,所以真的很難說……」

    雖然這好像答了等於沒答一樣……

  • pmn白血球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1-18 07:51:45
    有 42 人按讚


    〈帝王病:痛風〉

    痛風(Gout),在古代,一直以來,擁有「帝王病」的稱號,因為,當時,這種病症,主要發生在帝王將相、豪門貴胄裡。

    當然,套陳勝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其實,痛風,最關鍵的,不是取決於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飲食習慣。

    痛風,最主要的病因,在人體從食物裡,攝取大量的嘌呤(Purine),主要是蘊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肉類、魚類,在代謝的過程裡,產生大量的尿酸(Uric acid),在體內形成尿酸鹽(Urate),沉澱在血液、關節裡,導致紅、腫、熱、痛的一種病症,主要最常見於雙腳的大拇趾(因為雙腳距離心臟最遠,配合地心吸力,血液循環最弱,所以,尿酸鹽會容易累積在滑膜液(Synovial fluid)裡,誘發痛風),其次是踝關節、膝關節。

    各位看倌,可以想到,尿酸鹽的累積,歸根究底,可以分為兩種原因:

    一,尿酸產量過剩(Overproduction of uric acid)

    二,尿酸排泄不足(Underexcretion of uric acid)

    在症狀上,中國人用字之妙、遣詞之深,可見一斑。從「痛風」二字,便已經繪聲繪影的形容相關的症狀:

    這種痛症,來去如風,來的時候,像風一般的迅速、無聲、猛烈,可以突然出現劇痛,疼痛到無法走路,甚至腫脹到無法穿鞋,一般大約在二十四小時內,達到顛峰,然後,像風一般的消失,痛楚會慢慢減輕,一般而言,在3-14日內,痛症便會自然消失。

    當然,長痛不如短痛,所以,有時候,需要透過藥物,紓緩、預防痛風的症狀。

    在治療上,治療痛風的藥物,主要如下:

    一、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透過抑制體內分布在發炎組織的環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謝,從而產生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減低因為前列腺素而誘發的炎性反應,從而收縮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紓緩炎症,減輕疼痛。

    在應用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適用於治療急性痛風發作(Acute gouty arthritis),例如Indomethacin、Naproxen、Sulindac。

    其中,在藥理上,Indomethacin,除了消炎止痛外,還可以抑制多核白細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PMN)的活動能力,抑制它們對尿酸鹽的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在副作用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同時會抑制環氧化酶-1(Cyclo-oxygenase-1, COX-1)的功能,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從而破壞胃壁的黏膜,形成胃潰瘍,甚至胃出血,會增加出現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

    所以,這類藥物,一般建議,餐後服用,對於一些屬於高風險的用藥者,例如罹患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消化性潰瘍,或者年紀較大,一般建議同時服用胃藥,不管是中和胃酸,還是抑制胃酸,目的在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藥物對胃壁的傷害。

    在治療上,相較服用哪一種藥物(Which)而言,何時服用(When),較重要。

    一般建議,在症狀初起的時候,服用最大的劑量,然後,在症狀完全消失後,繼續服用二十四小時,最後,在2-3天內,遞減劑量。

    二、秋水仙鹼(Colchicine)

    秋水仙鹼,作為一種抗有絲分裂(Antimitotic)的藥物,可以抑制中性白細胞(Neutrophil)的活動能力,前往關節,誘發炎症。

    在應用上,秋水仙鹼,主要適用於治療急性痛風發作(Acute gouty arthritis)、預防痛風,一般建議,在二十四小時內服用,效果最理想,可以在數小時內紓緩三分之二人士的症狀。

    在副作用上,最主要的是腹瀉。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嗜中性白血球低下(Neutropenia)、軸突性神經病(Axonal neuromyopathy)的現象。

    三、類固醇(Corticosteroid),例如Prednisolone

    類固醇能夠穩定微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液的流出(消腫);穩定炎性細胞(Inflammatory cells)的細胞膜,減少釋放組織胺(Histamine),同時抑制白血球的偽足運動(Pseudopodial movement),減少白血球聚集(消炎);干擾過敏物質的合成、儲存與釋放(抗敏),一言而蔽之,類固醇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過敏、發炎反應,簡單說,就是「消炎」。

    在應用上,類固醇,主要適用於治療急性痛風發作(Acute gouty arthritis),但是,因為副作用較大,例如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所以,一般而言,列作第二、三線藥物,建議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鹼治療痛風的效果不佳的時候,搭配使用,輔助治療痛風的效果。

    在用法上,這類藥物,必須採取漸進式減藥,循序漸進,按部就班,逐步減少劑量,不要自行停藥、調藥,因為身體可能會一時適應不了低類固醇的狀態,不能及時作出調整,便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ndrome),總之,一切按照醫生的指示服藥,便是了。

    四、别嘌醇(Allopurinol)

    别嘌醇,可以在體內代謝,成為奥昔嘌醇(Oxypurinol),兩者作為一種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可以減少尿酸的產生,從而能夠減少尿酸鹽(Urate)累積在關節滑液(Synovial Fluid)裡,減少誘發痛風的機會,達到預防痛風的效果。

    在副作用上,一般而言,副作用不大,主要是皮膚方面的問題,例如皮疹(Skin rash)、蕁麻疹(Urticaria)。在罕見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種較嚴重的過敏症候群(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包括毒性表皮溶解(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多形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表皮脫落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肝炎(Hepatitis)、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

    最後,在日常生活上,罹患痛風人士,除了平時多喝水外,增加尿酸的排泄,還要少喝酒,因為酒精會導致乳酸血症(Lactic acidemia),會減少尿酸鹽的排泄,而且,長期攝取酒精,會增加嘌呤的產生,從而誘發痛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