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hp貨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hp貨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hp貨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hp貨幣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中國正式墮入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日期:2021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中國已墮進修昔底德陷阱。此發展非常危險和可惜,因為中國過去40多年的和平崛起,是歷史上罕見的,不止幫助全中國人民脫貧,更對全球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都是值得表揚的。不過,不幸地近日所見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突變,不止引發出一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2萬的網紅堀江貴文 ホリエモ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45 貨幣の歴史 05:44 室町幕府はサラ金業者だった!? 11:37 経済からみる信長 ■「「経済×歴史」2.0 君はお金が歴史を動かしてきたことを知っているか?」→https://booth.pm/ja/items/881926 ◼︎「ビジネスに役立つ「商売の日本史」講義 (PHPビジ...

  • php貨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10:40:49
    有 217 人按讚

    譚新強:中國正式墮入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日期:2021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中國已墮進修昔底德陷阱。此發展非常危險和可惜,因為中國過去40多年的和平崛起,是歷史上罕見的,不止幫助全中國人民脫貧,更對全球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都是值得表揚的。不過,不幸地近日所見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突變,不止引發出一場嚴重的所謂監管風波,其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似乎代表頗根本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甚至外交策略改變。

    對此發展表示擔心的不止我一個,連長期中國大好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近日也發表文章,直言憂心中美已進入冷戰初期,同時中國大力打擊創業家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且危險地攻擊大量科技行業,包括各種電商、金融科技、社交平台、線上線下教育等等的商業模式,似乎正全面重估市場經濟的定位。羅奇甚至擔心此改變將影響到中國不能達到整體長期發展目標。

    應鼓勵企業走出國際 爭取傳媒話語權
    我相信近日針對個別行業的監管行動都有一定原因和道理,但絕不應變成嚴重內鬥(我明白內卷和內鬥的所謂區別,但我不忌諱,所以直稱為內鬥)的藉口,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近月我已多番發聲提醒中國慎防形成圍城受困心態,應把眼光放得遠一點,鼓勵企業走出國際,爭取中國傳媒的話語權,與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地位。

    先分析一下墮進陷阱的原因,主要有4個:
    (1) 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開始,中國已看到美國經濟過度金融化的害處。更必然對以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印鈔解決問題非常反感,因為此舉無疑等如把問題輸出國外,由中國和其他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人來買單。

    我明白但不完全同意此觀點。美國和西方固然虛偽和採用雙重標準,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就責備亞洲各國貪腐和揮霍無度,所以解決方法就是即使在金融危機中,仍需勒緊褲頭,大減財政開支,結果弄至多年衰退,且通縮殺傷力遠超通脹,導致無數亞洲企業和人民破產,不少人自殺,在印尼甚至出現過恐怖的屠殺華人事件。

    QE的後遺症的確包括嚴重拉闊貧富懸殊,確是近年全球很多地方出現不同規模社會動亂的主要背景原因之一,但這後果應仍遠比在2008年時採取相反收緊政策為佳。經此一役,中國學懂了防範經濟過度金融化,且決定把資本帳收得更緊,或最少大大拖慢了開放的步伐。但問題是此憂慮來得太早了,中國資本市場仍未成功發展起來,體積是增大了不少,但只約等同GDP,且從來不健康,熊市時間遠比牛市長,債市更是仍然混亂,信貸評級搞笑居多。

    加速開放資本帳 提升人民幣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2008年後,雖成功把人民幣推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籃子貨幣,A股亦終能加入MSCI指數,即是我從前形容的「金融WTO」,但一如我所料,成功比「工業WTO」更難。最主要竟非外國的阻擋,而是中國仍缺乏打開資本帳的勇氣。結果就是名義GDP落後PPP GDP超過50%,從外國觀點,亦即人民幣滙率被壓低超過50%,所以導致相對中國的嚴重貿易赤字,可說中西方關係日趨緊張的重要導火線之一。

    我認為中國非常需要加速開放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最重要手法正是收窄貿易平衡,大量輸出人民幣,加深相互投資和貿易關係,使到西方更難與中國脫鈎,有助確保世界和平。

    (2)COVID疫情絕對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分水嶺。毫無疑問,對比全世界,中國治疫是非常成功的,雖然仍有近5000人死亡,但相對西方,肯定等如救了最少近300萬條寶貴生命;加上中國慷慨,領先對國際伸出援手,輸出大量勇敢醫護人員、防疫用品和疫苗,其實非常值得表揚,但由於中國媒體力量太弱,反而經常被抹黑,實在令人氣惱。

    但我也曾指出,從某角度看,中國治疫可能有點太成功了,令國人形成牢固的零容忍心理,政府因此不能或不敢改變接近完全封關的政策。一眨眼,措施已維持了一年半有多,連香港本地個案清零已超過50天,仍毫無與中國內地和澳門通關迹象。我明白「Delta變種病毒」仍然全球肆虐,但多種疫苗,包括輝瑞-BioNTech的疫苗「復必泰」,似乎對防範重症和死亡仍非常有效,中國毋須介懷,應加快審批和推廣,和馬上研究混合接種不同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國封關程度超明朝 如自我孤立
    據觀察,中國可能繼續封關至明年中,甚至明年底,事態其實非常嚴重;老實講,封關的嚴緊度已超過明朝程度!我已多次指出,封關的害處遠超過經濟損失那麼簡單,最大壞處有兩方面,首先是斷絕了正常人民的商業、學術、文化和外交住來,等如中國自我孤立,與外國的誤會和矛盾只會日益加深。第二,更可怕的是停止與外面的實體接觸,互聯網亦是部分封閉的,所以逐漸形成圍城自困心態,更容易產生偏執症(paranoia),經常杯弓蛇影,以為裏裏外外,到處都是敵人。這亦是內鬥加劇的成因之一吧。

    (3)兩年前香港的動亂,肯定也是改變中國政策思維的一個機重要催化劑。雖然在香港一事上,毫無疑問,全國絕大多數人民是支持中央和香港政府的止暴制亂政策,亦因此事令到中國人民更團結。

    香港問題固然有其獨特歷史、文化和政經原因,但為何過去兩年,全球超過100個地方,包括美國本土,都有形式極度相似(包括衣着、雨傘作保護、武器等等)的暴亂?除QE是一個共通導火線,明顯社交平台和整個全球互聯網文化,亦是一個超重要傳播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新聞、科學、迷信和各種意識形態的「危險」渠道。即使在疫情上,連美國政府也知道facebook(美:FB)和Twitter(美:TWTR)等,負上極大責任,簡直可說滿手鮮血。

    中國一向維穩至上,當然必須未雨綢繆,即使小規模動亂的機會亦不容許出現,所以加強監管整個互聯網是必然的後果。當然反壟斷和網路國家安全等考慮也是真實的,美國也有類似擔憂,但美國確以資本為主,人命為次,可說非常錯誤,令到監管太慢,結果養虎為患,但他們同時也考慮到facebook和Google等新媒體,對展現美國霸權的重要性。中國應如何做法,我沒有完美答案,只可說監管是一個平衡遊戲,更是一門藝術。

    中國倘自主半導體技術 未必利全球安全
    (4)最後,美國過去4年,率先墮進修昔底德陷阱,危險的零和遊戲思維,發動全方位貿易、金融、媒體、意識形態和科技戰,嚴重刺激中國反思和檢討自己所有政策,既是必須的,亦是無可避免的。結論跟我多年前的觀察一樣,相信我是全球有數最早指出的,中國核心科技最弱一環正是半導體,必須急起直追,重點不在設計,而在製造。而且瓶頸不止在芯片,更缺乏的是半導體生產設備。

    我當然完全同意,亦十分支持,但我當年亦同時提醒中國,不可讓半導體成為一種沉迷,反成為加速墮進陷阱的誘因。不幸的是近日中國政策以至投資者,都似乎對半導體有點沉迷。

    問題有三方面,第一,欲速則不達,清華紫光的下場就是個好例子。盲目投入大量資金,企圖收買人才和技術,但管理層缺乏知識和經驗,加上美國多方面故意留難、禁運和制裁,結果發展速度遠遜預期,公司卻債台高築,陷入財困。過去5年,除NAND技術稍為追近國際水平,DRAM、邏輯芯片、代工、EDA和生產設備等發展,仍未盡理想,進口芯片比例,只從90%略降至約85%。

    第二,如中國真能達到自主所有半導體設計和生產技術,其實對全球貿易和安全都未必是好事。本來高科技就是最需要全球一體化底下的國際合作,家家有求才能促進貿易和技術發展,亦有助維繫國際安全。

    第三,中國既是泱泱大國,理應胸襟廣闊,能同時有效和平衡地監管各行各業,為何突然判斷只有硬件技術如半導體、電池和電動車等才算高科技,才配在A股上市。剎那間,互聯網從雲端跌落凡間(爛gag),甚或更低些少。物流(Logistics)從來都是「線性最優化」(linear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的高級數學難題,現今被貶為不值一文的低端送白菜商業模式!

    我真的有點後悔從前提出的4個高科技不等號:

    1. 硬件>軟件
    2. 製造>設計
    3. GPU>CPU
    4. 記憶體>邏輯
    現在幾乎全都應驗了,彷彿成為中國的發展藍圖!可能我應該把它改為等號!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及Google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7586934382&issue=20210730

  • php貨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6 09:19:17
    有 125 人按讚

    譚新強:維珍銀河開太空旅遊新時代 是福還是禍?
    文章日期:2021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恭喜維珍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預祝7月18日他的71歲生日快樂)創下太空旅遊壯舉,7月11日,乘坐他自己旗下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團結號(VSS Unity)飛船,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富豪(billionaire)!另一有太空夢的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去了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為布蘭森打氣兼送行;連輸了牙骱戰的另一富豪貝索斯(Jeff Bezos)也有發賀電,但他應該輸得有點不服氣;他也打算在7月20日,乘坐他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升空,只差9日,更氣憤的是他必認為布蘭森未有真正進入太空。國際標準以100公里高空的卡門線(Karman Line)為界(貝索斯計劃升穿),但美國標準只是50英里,約80公里高度,今次布蘭森的團結號,最高點只飛至約85公里,所以美國認可他已到過太空,但不符合國際標準(其實也不奇怪,美國在任何事情上,都慣性採取雙標)!

    隨着布蘭森今次的成功,正式打開太空旅遊(space tourism)的第一頁。整個旅程只1小時多,直上直落,未進入環繞地球軌道,無重狀態只歷時數分鐘,整個經驗其實較近似主題樂園的過山車!無論如何,布蘭森已號稱圓了人生之太空夢。况且這種極短的「差不多」太空旅程,最適合普羅大眾,毋須太多特殊訓練。乘客承受最大的壓力只約3g,比戰鬥機師高速轉向時承受的9g低很多,所以不需穿抗重力服(Anti-g suit)。

    富豪太空遊具帶頭作用 碳排放量恐大增
    維珍銀河收取的價錢也非常合理,只約25萬美元,全球能負擔此費用的人數以千萬計。布蘭森升空前,已收到約600名客人訂位,相信今次的成功後,必定客似雲來。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會活一次)心理驅使下,連我都有點心動!相對下,藍色起源的收費就昂貴很多,拍賣出一個將跟貝索斯同行的乘客座位,價錢竟高達2800萬美元!是否因為包含一個世界首富當伴遊溢價?

    有分析師估計,現在太空旅遊業的價值已約2500億美元,未來將高速增長,到2030年,將升至8000億美元。除現階段這類無聊的「Space trip to nowhere」外,SpaceX和維珍銀河等,都有計劃發展較具實際運輸用途的次軌道太空飛行(Sub-orbital Spaceflights),如成功,北京飛紐約只需兩小時(大家請記住,即是說,比洲際導彈需時更短,因不需減速降落)!

    太空旅遊當然吸引,但對地球有何影響?是否值得呢?布蘭森、貝索斯和尤其馬斯克,都自稱綠色戰士,支持環保和致力阻止氣候變化。但自從早前馬斯克大搞Bitcoin和Dogecoin等超秏能加密貨幣一役後,大家已知道他有點虛偽,經常自相矛盾和採取雙標。布蘭森自辯稱,他今次太空之旅的碳排放量,只約等如普通民航機來回倫敦及紐約,聽起來不算嚴重。但團結號今次航程200公里不到,倫敦及紐約來回距離約1萬公里,再者團結號只載6人,一般民航機載客近300人。有人計算過,團結號每乘客每英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kg,對比民航機,平均每位商務艙客人每英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0.2kg,差距60倍以上!另外,大家要知道,普通飛行已非常不環保,每位乘客來回倫敦及紐約一次的碳排放量,已約等如人均開私家車1年!3名富豪上太空數次,對氣候變化影響當然不大,但有不良帶頭作用。如太空旅遊變得普及化,影響就將大很多!

    題外話,最近看到一些有關郵輪污染空氣的驚人數據。原來一艘中型郵輪的懸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 PM)排放量,已等如100萬輛汽車!有個2019年歐洲研究報告顯示,只是一家嘉年華郵輪公司的47艘郵輪,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的排放量,已是2.6億輛歐洲汽車總排放量的10倍!簡直難以置信!原來即使最優質的郵輪燃料,含硫磺量也比歐盟汽車燃油標準高100倍。所以有人形容郵輪為利用最骯髒燃料推動的海上城市。除此之外,郵輪亦已儼然成為傳播各種病毒,包括新冠病毒(COVID)和諾如病毒(Norovirus)等的最佳實驗室。但近日見到有郵輪公司以抽獎遊戲,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我建議大家參加其他較環保的抽獎遊戲,如商場消費券。其實近日已有人開始呼籲立法禁止郵輪旅遊。

    火箭燃料噴出廢氣 臭氧層傷害難補救
    言歸正傳,太空旅遊除對全球暖化有影響外,若火箭燃料包含端羥基聚丁二烯(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和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更可對臭氧層(Ozone layer)造成難以補救傷害。藍色起源自稱對比維珍銀河的另一優勢正是火箭燃料,他們用氫氣,噴出廢氣只是水蒸氣,而維珍銀河使用化石燃料對臭氧層傷害高百倍!但亦有人指出,製造氫氣的過程中,通常亦會製造大量碳排放。

    若然太空旅遊只是一種沒有實際用途的奢侈品,反而對氣候變化有害,那麼為科學而進行太空探索又值得嗎?我非常支持太空探索,像我經常說,如美中能合作尋找ET,若找到,人類肯定較團結。但不幸,美國不止無意跟中國合作,特朗普在數年前竟成立了全新的太空軍(Space Force)部隊,極可能是違反國際禁止太空軍事化條約的!

    另外,即使要探索太空,技術層面上,人類航天員可說是多餘的,大大增加成本,甚至阻手阻腳。維持生命的系統非常昂貴和複雜,需要氧氣、食物和洗手間等,更麻煩的是太空人需要返回地球,對太空旅程的時間和距離都有極大掣肘(人類駕駛戰鬥機也面對同樣問題)。無人太空探測器(space probe)簡單和成本低很多,更可一去不返,探索太陽系以外的銀河系,科學價值高很多。數十年前,美國的穿梭機,雖曾風摩全球一段時間(周星馳都是靠它走紅!),但最後的結論是浪費了大量資源和好幾條人命,反而剝削了其他更有科學價值的無人太空探測計劃。諾貝爾得獎物理學家溫伯格(Steven Weinberg)甚至認為這是美國停止在得州興建超導超大型加速器(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的主因之一,亦自此把實驗物理學的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給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

    探索火星 為人類延續買保險
    我唯一稍為支持的是人類探索火星,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原始探險和征服宇宙欲望,真正出發點是為人類延續買個保險。如人類逆轉不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大量動植物絕種,和不斷出現各種新型病毒,威脅人類生存,或更簡單,美國繼續盲目攻擊和抹黑中國,最終發生大規模核戰,地球受到嚴重輻射污染,到最後可能真的只可寄望移民火星。

    這計劃的成功機會極微,科學和技術挑戰實在很多。去火星的距離比月球遠得多,旅程最少半年以上,途中很大機會遇上閃焰(solar flares),如太激烈,可能輻射屏蔽(radiation shielding)也沒用,足以殺死航天員。即使成功抵達火星,回程問題更大,因為雖然火星比地球小,但地心吸力為地球的38%,所以要頗大火箭動力才能脫離火星的地心吸力。最可行的計劃是另外發射火箭,把一大堆製造燃料的機器預送到火星,希望能夠利用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水,提煉成為甲烷(methane)作火箭燃料,推動太空船回航之甪!佩服此計劃的想像力,但成功機會有多少?

    若想長期留在火星殖民,如何火星地球化(Terraform Mars),是個更大雖題。火星大氣層稀薄,亦缺乏氧氣,表面溫度亦太低,有人科幻式建議利用太陽能(或核彈),把火星的極地冰蓋(polar ice cap)融化,製造大量二氧化碳,或更誇張地找方法把火星其中一個月亮推向火星,利用此撞擊製造大量二氧化碳!這些都是天方夜譚吧!

    發達國家 應訂更進取負碳排放目標
    即使能做到,需時最少數百甚至數千年。但美國似乎冥頑不靈,仍不斷把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邊緣,亦有可能美國對氣候變化不負責任,甚至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其實對發達國家而言,2050年碳中和目標是不足夠的,因為發展中國家缺乏能力支付各種技術的「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亦不應不公道地阻止他們遲起步的發展,所以發達國家應訂下更進取的負碳排放目標。面對這些巨大威脅,人類在地球上,還有多少時間呢?誰也不知道……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6376778390&issue=20210716

  • php貨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5 11:23:25
    有 290 人按讚

    譚新強:傳媒軟實力才是真實力
    文章日期:2021年6月25日

    【明報專訊】今天《蘋果日報》停刊了!我無意討論蘋果的是否真的被政府逼至停業,還是別有用心的自我主動決定,但總可算是一個香港傳媒年代的過去。樂觀來看,此刻亦可以是一個回歸理性、講事實、講道理、講人性、消滅可恥自我種族歧視、團結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契機!

    首先我們不要太天真,迷信西方傳媒就是代表客觀、公平、正義,永遠追求真相,從無偏見,從無國家和種族主義,更永不受政治影響。以美國為例,表面上,左右翼媒體的確非常努力互揭共和黨與民主黨瘡疤,亦進行激烈政策辯論。但當牽涉到重要外交議題,尤其有關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他們都擁有完全一致的本能式偏見,漠視自身美國選舉制度的嚴重反民主瑕疵,但就永遠宗教式批判所有其他政治制度,對客觀事實興趣不大。

    中國更是一個特殊個案,一如在2019年,時任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主任(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斯金納(Kiron Skinner,黑人女士)坦言,中國崛起,是不同文化的衝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更是史上第一次非白人(non-Caucasian)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所以美中之爭,何止意識形態那麼簡單?

    美媒指控中國嚴重性逐步升級
    2017年,哈佛教授Graham Allison出版了《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一書,提醒了美國需要提防中國的崛起,更可說驅使美國政府走向危險雙邊鬥爭,零和遊戲思維。2018年,美國國防部更首次把中國(跟俄羅斯),提升為對美國最大威脅,取代了之前十多年的所謂恐怖主義。自此,絕非偶然地,美國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層出不窮的抹黑中國行動。從毫無證據情况下指控華為竊聽,到偏頗的2019年香港暴亂報道,到最離譜的新疆種族滅絕指控,嚴重性逐步升級。近日更開始嘗試推卸自己治疫失敗,超過60萬美國人喪命的責任,轉移視線到中國頭上。在特朗普年代,《紐約時報》、CNN等主流傳媒把COVID來自武漢實驗所意外之說列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陰謀論,但到了今天,在毫無新證據情况下,又突然作出180度改變,不停捕風捉影,亂作故事。

    美媒也很擅長玩弄煽情。早前看過一個《紐約時報》頭版的故事,講述湖南農村發生的一宗慘案。一位婦人以為丈夫因生意失敗而駕車墮崖自殺,遂起了輕生之念,帶着兩個孩子跳進池塘自殺。但原來丈夫沒自殺,只是企圖欺騙人壽保險公司,但沒有告訴太太,弄出悲劇。他後來良心發現,在電台烽煙節目剖白,然後自首,最後被判6年監禁。這固然是個人間慘劇,但中國農村是否仍是婦女的人間煉獄?事實恰恰相反,在過去20年,隨着經濟起飛,加上城市化發展,農村婦女可算最受惠的其中一群組,自殺率大幅下降90%。中國自殺率已低於全球平均,相反美國自殺率持續上升,已高於全球平均數。

    近月美國傳媒當然極力渲染新疆的所謂人權狀况,甚至指控中國犯下人類最嚴重罪行──種族滅絕!全球人民都看過這些新聞,因此加深對中國的偏見。即使如此,美國不止拿不出有力證據,連殺戮維族人民的指控都沒有。沒有殺人的種族滅絕,是否有點奇怪?原來聯合國的種族滅絕定義(由西方帶頭寫的)下,不需要殺人,種族滅絕的行為包括控制生育,摧毀文化和語言,以及把兒童與父母隔離等等。在這方面,當然西方是充滿經驗的。

    近月最真實的種族滅絕新聞,其實發生在加拿大。在卑詩省南部的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校園內,發現了最少215具兒童骸骨,挖掘工作仍未完成,相信數字將繼續上升。此學校是用來執行從1874年開始的加拿大強行隔離和所謂教育原住民兒童政策,直到1997年,即24年前才停止。除此卑詩省學校外,全國總共有約130所類似設施,老實講,這些何來是學校,其實這些是運作了過百年的恐怖集中營!據估計,曾被關進去的兒童超過15萬,離奇慘死總數目超過6000人。請記得加拿大人口少,原住民人數更少,謀殺6000名兒童,是多麼恐怖和殘忍的滔天罪行!除加拿大外,當然美國和澳洲,也曾經有類似原住民兒童隔離政策。

    抹黑漸見效果 多國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升
    國際新聞有報道,但篇幅跟針對新疆的誣告根本沒法比較。我公司有兩個暑期見習生,一個是本港大學生,一個美國大學生,兩個都聰明勤奮,非常留意時事新聞,大部分消息來自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他們兩個都當然聽過對新疆的各樣指控,但竟然他們兩個都從未聽過此宗加拿大進行真正長期種族滅絕的天大新聞!他們自己也非常驚訝,至此才真正明白西方傳媒的極度偏頗!圖1顯示從Google Trend可見到被洗腦的網民,對新疆的興趣遠比加拿大種族滅絕罪行高。

    不幸西方傳媒的抹黑中國行動,確已達到某些危險惡毒效果。過去數年,對中國有負面印象的美國人比例大升,去年高達73%。更值得憂慮的是不少其他西方國家,亦出現類似情况(見圖2)。大部分人都明白西方接近全面操控全球主要媒體,但不少人仍危險地低估事情的嚴重性。事實上操控傳媒是維持美國霸權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甚或沒有之一),相反中國的真正短板就是傳媒(另外是金融),帶來極大傷害。

    美操控全球傳媒 延續霸權
    有些人誤會傳媒只屬較不重要的所謂「軟實力」,重要性始終不及軍事和經濟等所謂「硬實力」。事實上軟硬實力有不可分割的關連性,缺一不可。美國操控全球傳媒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幫助美元延續的霸權。40年前,美國GDP佔合球經濟50%,今天已跌至只約23%,若以PPP計算,更已跌至第二,只約15%。美國經濟規模,相對全球不斷縮小,但軍事支出反而瘋狂擴張,每年超過7000億美元,只是F35戰機計劃,已將花驚人的1.7萬億美元。過去20年的窮兵黷武,非法戰爭和種族滅絕,除塗炭數以百萬計生靈外,亦花了額外的6萬億美元以上。赤字本已無窮增長,但上屆政府仍堅持減稅2萬億美元,後來更遇上大疫情,百上加斤,每年財赤躍升至佔GDP的10%以上,總債務更逼近100%。如何解決此辣手難題,答案竟然是長期零利率,再加QE狂印鈔票。不少人如羅傑斯(Jim Rogers)和羅奇(Stephen Roach)等苦口婆心,警告此舉可導致美元大貶值,超級通脹,甚至如古羅馬帝國般的崩潰!

    但奇怪地,美國經濟仍然強勁,美元地位更穩如泰山。美元仍是最流通貨幣,佔全球貿易超過30%,全球儲備約60%,90%以上全球外匯交易,其中一邊為美元!怎可能美國經濟佔全球比例不斷下降,但美元地位紋風不動,情况跟英鎊隨着大英帝國沒落而失去地位完全不同?

    我認為答案正是美國擁有前所未見,對全球傳媒的操控,此話語權容許美國講好美國故事,簡直接近天方夜譚地步。經互聯網傳播出去的新媒體的威力,包括串流平台如Netflix,和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Twitter等,更遠超任何傳統媒體如報紙和電視台。傳統媒體都有地域性,每個國家都有嚴厲監管和審查,大部分只容許本國人民持有牌照,嚴防外國勢力滲透(美國也有嚴謹要求)。但奇怪地,在互聯網的華麗包裝下,每個國家都受到極大「與時並進」壓力,必須放棄所有監管,讓所有美媒,包括抹黑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自由傳播到每個人的手機上!冷靜客觀來看,此放縱行為簡直瘋狂,亦不負責任,可帶來不堪想像的傷害。事實上,只有極少國家如中國般夠膽阻擋美媒的攻勢,絕大部分都大開中門,任由美媒進行洗腦,結果是全球觀點更一致化,不管事實和科學,一面倒支持美國,包括針對中國的胡說八道。

    客觀事實是,美媒的軟實力,才是日常美國最厲害的真實力!下周將再分析中國在國際媒體上的嚴重弱勢,所帶來的傷害和危機。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4563324283&issue=20210625

  • php貨幣 在 堀江貴文 ホリエモ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5-31 01:39:50

    00:45 貨幣の歴史
    05:44 室町幕府はサラ金業者だった!?
    11:37 経済からみる信長

    ■「「経済×歴史」2.0 君はお金が歴史を動かしてきたことを知っているか?」→https://booth.pm/ja/items/881926
    ◼︎「ビジネスに役立つ「商売の日本史」講義 (PHPビジネス新書)」・・・http://amzn.to/2EbDotn
    ◼︎「ネットマンガ実践研究会」→https://goo.gl/nfkVVn
    ◼︎「堀江貴文のブログでは言えない話」・・・http://www.mag2.com/m/0001092981.html
    ■DVDはこちら → http://horiemon.com/staff/12700/
    ■堀江貴文のオフィシャル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 http://goo.gl/xBEoj4 
    ■堀江貴文メールマガジンの登録はこちら→http://horiemon.com/magazine/
    ■寺田有希オフィシャルサイトはこちら→http://yukiterada.com/
    ■株式会社トゥーレイト→http://www.toolate.co.jp/
    ■「【藤野英人×堀江貴文】経済歴史マンガ編vol.1〜居酒屋ホリエモンチャンネル〜」→https://youtu.be/EkxuLnw4CH8


    今回の居酒屋ホリエモンチャンネルは、マンガ新聞社が運営するオンラインサロン「ネットマンガ実践研究会」とのコラボ回です。
    『商売の日本史』で、未来の経済を読み解く法則を説いた、レオスキャピタルワークスの藤野英人さんをお招えします。

    物語になりやすい政治や戦争の歴史の裏にある、商いやお金の歴史は、まだまだ物語・マンガとして広く展開されていません。
    経済歴史マンガの基礎となる原案を藤野さんとホリエモンがトーク!ここで出てきた原案をもとに、ネットマンガ実践研究会参加のマンガ家がネットマンガを作り、広めていく!?

    【出演】
    堀江貴文 / 寺田有希 / 藤野英人

    ----------twitter情報-------------
    堀江貴文(@takapon_jp )
    寺田有希(@terada_yuki )
    ふっしーです(@fu4)
    経済歴史マンガ(@keizai_ma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