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黃中岳談吉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7 近日,由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百工百業突如其來進入了一種『瞬間停格』的『體感電影』場景畫面,如果你剛好看過韓國在 2013 年就上映過的『流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1%E6%84%9...
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7
近日,由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百工百業突如其來進入了一種『瞬間停格』的『體感電影』場景畫面,如果你剛好看過韓國在 2013 年就上映過的『流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1%E6%84%9F_(%E9%9B%BB%E5%BD%B1)) 這部電影,或是大名鼎鼎、在 2011年上映的『全境擴散』(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5%A2%83%E6%93%B4%E6%95%A3),乃至於 2016年播放的冷僻改編美劇『隔離危城』(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A%94%E9%9B%A2%E5%8D%B1%E5%9F%8E),這些影、劇畫面與現今真實生活裡發生的既視感,真的會讓人疑惑究竟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
(我們可能要祈禱的是:這 … 應該不會發展成為『全境封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9%AF%E5%A7%86%E5%85%8B%E8%98%AD%E8%A5%BF%EF%BC%9A%E5%85%A8%E5%A2%83%E5%B0%81%E9%8E%96
] 的慘狀吧?)
當然,在生活層面的影響,特別對於影視音娛樂產業來說,整個產業活動的急凍,來得完全措手不及;面對可能整個年度的工作行程都被取消而『非自願性』的長假,在唉聲嘆氣之餘、從積極正面的角度來想,也許這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用來研究一些平時無暇顧及、可又是世界潮流趨勢的資訊與器材、知識,也許~ 在不久的將來,會因此而增加了自身的戰力,或至少多瞭解一些『選擇性方案』。因為了這樣的想法,所以想在此做一些資訊的分享。
當真實世界暫停下來的過程裡,網路的數位虛擬世界其實還在以可怕的速度進化演變著;如果你是從實體器材一路走來的音樂工作者 --- 當然!特別是愛用真空管音箱的電吉他手,過往,一切以『數位模擬』做為號召的產品,不論它的價位落在什麼區間,想必你都是不太樂意接受的。我當然知道真空管器材所帶來的豐沛泛音與扎實的量感、彈奏的手感,都是無與倫比的真實體驗;只是,如果以居家練習、甚至到了錄音工作需求,你也不得不承認:『那不僅僅是一組真空管音箱而已』的事情了。
特別是,如果連器材測試達人 Pete Thorn,在本週都開始做這樣的器材示範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zkkBMsk1g
,你可能要接受一種已經發生的事實:數位模擬與實體至少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當然,Pete Thorn 的『數位演進之路』是其來有自的:他本人的簽名音箱型號『PT15 I.R.』(https://www.suhr.com/electronics/amplifiers/pt15-ir/),就是全真空管音箱頭搭配了 IR 箱體模擬技術,以方便個人工作室宅錄時的有效音量控制 --- 而我們也很理解:真正影響著電吉他音箱音色的最主要部件,其實就是『音箱箱體』與『麥克風收音模組』,如果這兩個部件都已經『IR』數位模擬化了的話,其實,再往前去將後級部件、前級部件一一數位模擬而成為『全數位軟體模擬』(Plug in),應該也是非常自然的進程吧?
一般來說,數位模擬的主流技術大致分為兩類,其一,在此再次引用網友『Monk』兄對於『IR』技術的解釋專文:http://monkcustom.blogspot.com/2019/04/irimpulse-response-application-tips.html,這裡提到『卷積運算』,我們可以把它視為是『箱體部件』的獨立模擬技術;而如果往前延伸,將『前級 + 後級 + 箱體 + 麥克風收音』整個視為一整組『卷積運算』,這就是『Kemper Profile』(https://www.kemper-amps.com/) 系統、類似『音色照相』的取樣技術。另外一種主流技術,則是將『構成真空管音箱的每一個零件的作用方式都逐項以數位運算方式模擬,再將零件逐項加總』的建模方式,硬體類的『Fractal Audio System』(https://www.fractalaudio.com/p-axe-fx-ii-preamp-fx-processor/) 與軟體類的『Positive Grid Bias 系列』(https://www.positivegrid.com/promo/?gclid=Cj0KCQjw9tbzBRDVARIsAMBplx8YQaZAKNbEHsjJLlCEEM2DKgKFp57iC4N98itCXOHwBeFE-EdieekaAntwEALw_wcB),都是走這種硬功夫路線。今天所想分享的『全數位軟體模擬』產品,也都涵括在這兩種技術慨念之內。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3 音箱模擬軟體 (Plug in) – 1
在真正進入品項簡介之前,有幾個工作重點,我想要先提出來,簡單說明一下:
(1) 現今在網路上頗有聲量的各廠牌音箱模擬 Plug in,不論是免費或付費形式,我大致都親身試彈過;而今天所分享的『付費式』產品,全都提供了『免費前期試用』的行銷方式,對於宅錄需求的經濟考量,我覺得是非常值得讚許的推廣手法。
(2) 如果你的器材連接路徑,是電吉他直接進入錄音介面來驅動軟體的話,我強烈建議在吉他與錄音介面之間,安插一個具有『Buffer』功能的任何形式效果器 (Pedal) --- 你不需要開啟它的功能,只要讓訊號經過它,這會讓你得到非常清晰乾淨的軟體驅動音色,否則,你很容易覺得軟體的音色在低頻部位一直有一種無法擺脫的『拖泥帶水的骯髒、沈滯』感。詳細的原因在附圖相片中有若干說明,另外~ 請見這個產品說明連結:https://www.waves.com/1lib/pdf/plugins/prs-supermodels.pdf
(3) 對於現今的這類型數位模擬軟體,最讓譬如 Steve Vai 這樣的大師所敬而遠之的主要病因,其實是來自彈奏時,實際撥奏與音色驅動反應呈現之間的『延遲感』(Latency)。為了解決這個延遲問題,通常我們都會將電腦的錄音軟體所設定的工作暫存區域『Buffer Size』調小;但如果你正在一個編曲工作檔案中,你很可能同時還開了許多的軟體音源,如果 Buffer Size 過小,非常容易造成音源的『爆音』或甚至跑不動程式因而當機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在選擇數位模擬音箱軟體的品項時,盡量尋找除了從 DAW 裏呼叫使用的格式 (AU, VST, AAX) 之外,還配置有『外部獨立運作』(Stand Alone App) 格式的產品來工作:我會讓我的 DAW 維持在正常的 Buffer Size 大小 (約略是 512 ~ 1024 Samples),來維持編曲程式的必要運作,這時,我所錄進去的吉他訊號,是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乾訊號』,並且,是不播放出來的;但我會在 DAW 之外的電腦桌面開啟 Stand Alone 的軟體版本,此時,我可以將這個獨立運作的軟體版本 Buffer Size 調到極小 (有時甚至可以到 32 ~ 64 Samples) 來維持彈奏時的手感,並且可以同時與編曲軟體進行同步播放與錄音 (錄進乾的訊號),完成錄音之後,再從 DAW 呼叫同一個音色設置的預設,來對乾訊號進行類似『Re-Amping』的播放,這樣的工作模式,將會大大降低實際錄音時,Buffer Size 對於彈奏手感的困擾。
那麼~ 接下來就簡單介紹幾款近期內我覺得 C/P 值值得推薦的產品:
[壹] Kuassa Amplifikation Matchlock / Vermilion (https://www.kuassa.com/products/amplifikation-matchlock/, https://www.kuassa.com/products/amplifikation-vermilion/)
通常,數位模擬的領域中,Clean tone ~ Low Gain 音色一直都很難真的找到在手感反應與音色動態上能令人滿意的作品;大半年前,我搜尋到了這個品牌的這兩款產品並且實際使用於商業工作案時,它所提供的音色顆粒與直觀的操作方式,甚至超越了同樣是數位建模方式的 Fractal Axe-Fx ll!因此,現在只要是在這種音色範圍的工作需求,我已經很習慣同時混合兩道以上的 (包括了 Fx II 與 上述兩者其中之一,視音樂內容實際需要而決定) 聲音訊號,來得到清楚的弦聲顆粒感與華麗的音場空間。
而且!它的視覺設計真是加分啊!
[貳] MERCURIALL EUPHORIA AMP SIM (https://mercuriall.com/cms/details_xtc )
同樣是數位建模原理,這個產品的音色則是涵蓋了從 Low Gain 一直到 Heavy High Gain 的音色領域,並且帶著濃濃的 90s’風味的音箱氣質 --- 你應該會知道這是模仿哪個品牌的哪兩款音箱作品。一般說來,不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原廠設定的音色都很讓人不敢恭維;然而,這個作品的預設音色卻非常容易上手,不論你使用的是單線圈或雙線圈的琴,幾乎不需要什麼費事兒的調整,就能得到相當不錯的音色品質。
我特別想推崇這個產品的『後級音色模擬部件』,它真的讓音色有一種『活起來』的感覺!而『MERCURIALL』這個俄國品牌的其他產品:https://mercuriall.com/cms/ ,從圖例就可以看出各自在師法的具體對象,在嘗試過它們所有作品的免費 Demo 版本之後,我真的覺得各品項的『還原度』非常令人滿意!而整個系列對於『回頭客』都有著價格上的優惠,如果你覺得這些產品的確值得逐項入手,我會建議先購買單價最低的商品,然後再以優惠價格收購其他作品。
[參] STL Tonehub (https://www.stltones.com/products/stl-tonehub-plugin?utm_source=STL+Tones&utm_campaign=353a7a44d6-EMAIL_CAMPAIGN_2019_05_02_11_40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949ede8d45-353a7a44d6-70838879&mc_cid=353a7a44d6&mc_eid=8dae41d5bb )
這個作品就比較像是 Kemper Profile 那一類『音色照相機』式的運作邏輯,它網羅了近代有名的吉他手 (都是樂風比較激烈、極限走向) 所調校出來的音色,做成『音色包裹』在音色平台上運作。如果你還不想額外付費去取得那些樂手的簽名音色,那麼~ 原廠提供的基礎音色其實也還算全面。只是不同於前面那兩款『數位建模』的工作原理,這一款作品的『音箱模擬部件』是無法獨立出來、去支援第三方 IR 檔案的 --- 如果你試過了前面兩款作品,也嘗試過更換第三方箱體 IR 檔案,你就會知道這類型『照相機』式的音色取樣,在功能上會略顯侷限。不過~ 這種工作邏輯的作品音色,通常都有著更『拳拳到肉』的扎實感,或許,這就是不同的市場區隔策略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品牌在前幾年都是提供免費的數位建模模擬音色,你可以從他們的產品線找到一款完全免費的『音箱頭模擬 + 箱體模擬』的套餐,那個兇殘的音色,在金屬界可算是赫赫有名得很啊!
以上。
當然!再一次,這些數位模擬的產品,在彈奏的動態上,目前依然還無法超越實體的器材;然而,如果觀察過去五年數位領域演算法發展的質量,我覺得這個走向完全無法預測它的極限;又如果再加上類比環境所有周邊設備的考量,以及工作時段、地點的機動性,整體說來,我覺得趁現在來瞭解一下這個世界展現的趨勢,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而且!第一,它不用出門就可以取得。第二,你很可能根本不會花到錢。第三 ……
啊~ 放假就是要彈吉他、研究器材、修練武功啊!啊~ 不然勒?
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71130美商ERA不動產飛鷹計畫-Flying Eagle
【前言】
美商ERA不動產所舉辦的《飛鷹計畫》,是針對新進菜鳥與希望能持續精進學習的老鳥,一起分享彼此的成功與失敗案例,藉此教學相長的一個交流會,固定每周四下午4~5點舉行。
只要你加入美商ERA平台,即可享有參與資格,招募菁英說明會於12/13號周三晚上7:00~8:30舉行,報名專線:0986-289-679陳先生。
【學員A-屋主,您在哪裡?】
某間空屋門口張貼「即將斷水電」的通知單,想找屋主,調謄本查詢戶籍地址後,仍舊找不到屋主,該怎麼辦?
答:這間房子目前在市場上沒有在賣,A認為若開發到應該有機會簽到專任約,只是單憑「斷水電」通知單,無法推斷屋主缺錢想賣房,建議直接去開發市場上現有物件比較有效率,除非有誠買家指定「就是要這一間」,否則別浪費時間。
另外,關於找屋主,正規的方法包含問鄰居、管理員、調謄本,拜訪戶籍地址、寫開發信郵寄外,別無他法;至於檯面下的作法,會議上有分享,就不文字化了。
【學員B-凡事不要自我設限】
《等新買的預售屋蓋好後,才會比較想賣?》
某屋主已委賣自住房,同時買了預售屋,屋主曾對B表示,要等到預售屋蓋好了→交屋→搬家後,售屋動機才會比較強,B覺得頗有道理,總不能先賣房→搬家租屋→等買的預售屋蓋好後→再搬家吧?
於是B也就不怎麼理會,沒想到,隔沒多久房子竟然就賣掉了,屋主還真的先跑去租屋。
心得:人的想法,時時刻刻都在變,縱使今天屋主價格硬,說不定明天缺錢就變軟,所以要定期關心,如此一來,屋主的心態若產生變化,你才能及時掌握。
《屋主說過,堅持2戶一起賣嗎?》
某物件是2戶打通的產品,屋主堅持兩戶一起賣,某買家喜歡這個物件,但坪數需求和預算考量只夠買一戶,想請B去跟屋主談。B覺得屋主當初就已經說過要一次賣2戶,何況若只賣掉其中1戶,屋主還要重新把牆隔起來,很麻煩,於是婉拒買家。
沒想到,買家竟然透過別家房仲去談,而且還真的只買到1戶而已!
心得:不應自我設限、覺得「不可能」就婉拒,無形中喪失許多機會,買家的購屋「動機/慾望」並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消滅,作為房仲的你,一定要讓買家感受到,你願意去試、願意幫客戶努力過,否則,買家一定會去找別家房仲談。
【學員C-遠距離影本簽名,有其法律效力嗎?】
最近遇到買賣雙方碰巧人都在國外,一個要下斡旋,一個要簽委託。疑問一定要郵寄正本過去,簽名完再寄回來嗎?用傳真簽名回傳,或者是掃描成PDF檔案mail過去,客戶自行列印下來簽名後,再傳回來,這樣不行嗎?
答:依照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去市場買菜,直接現金交易,法律行為也算成立,也不用特別另立契約。因此,不一定要用正本郵寄給對方才算法律上的「達到/到達」,用傳真機將文件傳送給對方,或掃瞄為PDF/TFT/JPG檔之後以email發送到對方的電子郵箱,當然都可以。
不過,當其中有一方要作怪、或想否認契約時,就又回到舉證上的問題了,因此建議要保留當時書信往來的mail紀錄當佐證,最好仍要正式補上一份雙方在同一份紙本上蓋紅印或親筆簽名的契約作為正本,避免爭議。
更詳盡的解說,可參考此篇文章→http://reader.roodo.com/justlaw/archives/18359625.html
【學員D-跟屋主本來就認識,卻簽不到委託?】
D跟屋主本來就認識,算是朋友,有賣屋需求,屋主自售於591售屋網,同時也委託了某家房仲公司,於是D用「多一家委賣,多一個機會」的說法爭取委託,但是遭到屋主婉拒,不解原因為何?
答:如果只有屋主自售,可以理解屋主不想付服務費,但屋主也有委託別家仲介賣,而D與屋主是朋友關係卻簽不到?研判應該是屋主認為D尚是菜鳥,經驗與專業度都不足,因此不放心委賣,建議D做好功課,提升專業度,言談之間讓屋主感受到可以信任,應該就有機會。
【學員E-連續兩個禮拜沒有問題】
跟上禮拜的理由一樣,因為名片還沒拿到,所以還在等,目前仍沒有問題......。
經詢問,發現E連華廈與大樓、透天厝與別墅、什麼是新成屋、新古屋、中古屋都搞不清楚,已要求做功課,下次分享報告。
【學員F-房屋漏水保固期?】
某間房子屋齡7年,買家去年買的,1年過去了,屋內牆壁內的水管(也就是暗管)發生破裂,導致樓下住戶天花板漏水。
問題1:屋齡才8年,未滿10年,房客認為「還算新」,能否向當初建商求償?
答:很難,因為建商通常對於建案的保固期為1年,好一點的3年,偶爾會有出現地方型小建商保固5年,主要是為了提升知名度、營造好口碑,這已經是最長的保固,一般來講不會超過3年。
問題2:新屋主可以向前任屋主要求賠償嗎?
答:可以,根據民法,房子5年內「發現」漏水(注意關鍵字,是發現,不是發生),並在6個月內通知前屋主,賣方都必須要負責賠償。但,有前提,就是這個漏水,在購買前就已經存在。因此,買家必須要負舉證責任。
如何讓賣方與仲介不要提心吊膽5年?不懂的菜鳥仲介,以為只要寫「現況交屋」就能擺脫一切責任,其實這是無效的約定;而實務上的做法是,在簽訂買賣合約時,買賣雙方約定「賣方於交屋後,願意負起1年(或半年)內的房屋漏水保固責任」即可。
詳細說明,可看此報導→http://estate.ltn.com.tw/article/4278
【我】
《價格預留空間,是為了感動服務?》
某間房出租,月租金1萬元,底價9000元,房客出價8000元,差距1000元。身為房仲的你,你會對房東怎麼說?如實呈報?還是預留空間報低(可能先講7000元)?同樣的,對於房客,你會如實呈報房東底價?還是報高?原因理由為何?
答:關於銷售話術與服務技巧之「操作過程」,已於會議中分享,就不文字化了,重點是,倘若你對於價格上有所「鋪陳」,記得,關鍵在你的「出發點、心態」是什麼?
如果你是為了想要成交賺服務費,你講出來的話,就會是「惡意欺騙」;如果你是為了要圓滿成交,讓房東、房客雙方在討論承租條件時覺得舒服,那就是「善意謊言」。
心態不同,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就會不同,客戶是會感受得出來的,萬一不小心被揭穿,結果也會不同。
《定金多寡,要符合比例原則》
最近成交一個月租金3萬元的租案,整個過程算圓滿,唯獨在簽約當天出現服務瑕疵,導致客戶不舒服。
第一天:客戶已匯5000元定金。
第二天:討論租約內容,並約定好明日晚上8點簽約。
第三天:......↓
白天,房東問,簽約當下房客是否就會補足2個月押金+第1個月租金=3個月,共9萬元?經詢問,房客表示隔天白天再匯,於是,房東開始緊張。
房東認為:簽完約就等於合約生效,但卻只有定金5000元,距離9萬元差距8.5萬,還要等到隔天白天才能收到匯款,覺得沒有保障。
房客認為:若用現金,萬一隔天房東說其中一張裡面是假鈔,怎麼辦?簽約前,房客不可能將房東的匯款帳號申請約定專戶,不論是ATM轉帳還是網銀操作匯款,金額都有上限(頂多5萬),這樣對房客而言,等於是「付定金一次,簽約晚上ATM轉帳一次,隔天白天還要再轉帳一次」總共3次,次數太頻繁,沒有一次到位,房客覺得很煩。而且簽完約之後,房客還沒拿到鑰匙,房東到底在怕什麼?應該是房客比較沒保障吧?何況簽約是晚上,隔天白天再匯款,不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幹嘛那麼急著要錢?
心得:兩邊我都用同理心,兩邊都沒錯,錯在我忙中疏漏、經驗不足,沒有意識到3個月租金9萬元與定金5000元「不成比例」導致房東擔心緊張,因此我學到了,以後在約碰面簽約時,要事先搞懂房客的付款方式,簽約當下付現金?還是簽完約後用匯款?若是後者,房客在簽約前,至少要先匯1個月以上的「定金」讓房東安心。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12/171130era-flying-eagle.html
pdf至少有一個簽名發生問題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實習季節到了,涂閔翔設計師整理了200封求職信,歸納出同學容易在第一刷就被刷掉的原因,真的十分具有建設性,也提供將要踏入社會求職市場的畢業生們參考。
我也想給大家補充一個建議,到公司實習或上班後,不要有一種好像就是坐著等人教的學生心態,應主動表示協助,不會的地方找時機點問資深設計師,或摸索出做法試著做看看,失敗也沒關係,勇於承認錯誤,下次改進,越來越好。相信每個老闆都會喜歡這種討喜的新人。大家加油!
#是說都劇透光光以後要刷人就增加更多難度了_笑
此篇回饋給今年應徵實習生的同學們~
今年收到了200多封的實習生應徵信件,雖然已經順利找到了第一階段合格的人來面試,但我更在意與擔心的,是那些佔更多數,沒有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生問題,這段期間也收到了很多有心的學生來信,詢問自己沒入選的原因。
為此,我花了一天的時間,整理了這200多個應徵者普遍犯的錯誤,並針對這些錯誤,給予個別建議,我希望即便他們沒有通過,也能經過這次的投件,得到一些收穫,讓未來不論再次應徵實習生,或是正職工作,都能更加順利。以下我將應徵者在投履歷時,會遇到的三個階段來分述:
【一、應徵email的內容】:
佔大多數的人會把應徵的重點擺在作品集,而忽略掉了email的內容,但其實email反而是公司認識你的第一步,因此email的內容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包含-
A.別小看書信禮儀
現在因為通訊軟體發達,學生經常使用臉書或Line進行溝通,這樣的溝通模式也流於隨性且輕鬆,讓很多學生忘了傳統書信禮儀的觀念與存在的意義,由於文字表達是沒有語氣的,若沒有顧慮到基本書信禮儀,將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因此我會建議,用email投履歷,別忘了基本信件主旨、稱謂、問候語、結尾敬語、簽名檔、附件檔名是否完整命名(有些學生的檔名仍採”未命名”),這一切的細節若有掌握好,至少會讓聽不到你語氣的人,初步感覺至少是良好、覺得被尊重的。
B.錯字很扣分
我重視每一個來應徵的人,因此我會仔細閱讀email的所有文字內容,當中最誇張的當然就是把公司名字打錯、我的名字打錯(如圖老師、塗老師、徐老師....),我認為錯字是反應出一個人不嚴謹的態度,公司會因此懷疑你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更擔心未來你就職後,工作上是否也粗心大意,影響產出的品質,錯字這看似很基本的問題,卻仍有不少人還是會犯。
C.字型、樣式與段落方式要注意
大家學的是平面設計,會在書籍或海報編輯上講究字型與段落樣式,但到了email書信上通常就不管它了,但對於要閱讀這麼多篇信件的公司,連email都能打的美美的,反而才會容易吸引人的目光!以字型來說,我個人是認為選用黑體字,12級大小最適中,而我看過的樣式問題,包含使用標楷體、字級大小不統一、文字顏色太多種、斷行問題(例如字首是逗號,最後一行留一個句號),而email中的文字顏色,更不建議用紅色表現(會讓閱讀者有被恐嚇的壓迫感)。
【二、履歷表的內容】:
履歷表是公司用最快的速度認識你的方式,因此它絕對是和作品集同等重要的,我甚至藉由履歷表的編排設計,就可以判斷得出這位學生的能力與是否用心,而我認為好的履歷表應注意以下內容-
A.大頭照要清楚
大頭照是讓人第一次看到你的媒介,它不需要像證件照那麼正式,非得要襯衫、白背景,但至少是要給人看的是清楚的、專業的、舒服的。從投稿的履歷中,我看過問題包含「自拍、畫素不足、看不到五官、誇張的鬼臉、背影、從合照截圖」,雖然公司不會以貌取人,但上述這些情形影響的會是一個人的形象與觀感,是非常不適合在履歷表中出現的。
B.簡潔明瞭的自我介紹
由於應徵信件眾多,自我介紹是簡單明瞭就好,我認爲100~150字是比較剛好的數量,可以花10~20秒就可讓人讀完,內容可包含你的目前狀況、興趣、人格特質、生活態度、目標願景。
C.版面經過編排設計
既然是應徵平面設計的公司,若還使用人力銀行網站的制式化履歷表,那真的會嚇到人,尤其制式化的表格有太多不重要的項目,填了沒必要,不填該項後面又是空的,因此一定要針對自己量身定做履歷表,呈現你想讓公司知道的優勢、基本經歷、特殊事蹟等。而履歷表要如何設計得好看,可上網搜尋「履歷表設計」,就會得到很多解答。
【三、作品集】:
A.呈現方式的建議
現在能上傳作品集的平台相當多,如issuu、behance、pinterest ,到底該選哪一種?對於要瀏覽這麼多履歷的公司來說,「我們只會想要用最快的方式看完你的作品」,所以閱讀的方便性是最重要的!我個人認為最方便閱讀的方式,還是issuu線上閱讀,雖然現在有滿多人會使用Behance,但畢竟Behance在瀏覽時,需要一個個去點閱,每個作品又需要花點時間讀取,因此,要看完你所有的作品資料夾,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瀏覽起來是比較沒那麼順暢的。
除了issuu外,現在也有很多平台,可以讓你直接建立一個客製化的作品集網站,而且是免費的!如這兩年由Adobe所創立的 Adobe Portfolio https://www.myportfolio.com/features ,其他還有 Squarespace https://www.squarespace.com 、Wix https://www.wix.com ,都是能讓你製作一個簡單的個人作品集網站平台。因此,我會建議在提供作品集時,可以同時附上「PDF檔、issuu、個人網站」,讓閱讀的人,可以自由選擇,對他來說比較習慣的瀏覽模式。
另外,也避免附上一個好幾百Mb的PDF檔案,放雲端讓人下載,因爲收件人不可能在那乾等它下載完,一定是繼續看其他人的履歷,而當你的作品下載完了,也有可能已經忘了,而忽略掉你的作品。最好的方式我建議讓檔案控制在20Mb左右,並以附檔方式夾帶在email當中,而有些公司甚至會限制收件的容量在10Mb以內,這時候你可能得配合再縮小容量。
B.作品該有的內容與數量
我認為大半的學生作品數量都太少了!以至於公司很難判斷你的能力,來應徵實習的人大部分為大三升大四的學生,我認為以商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大三生來說,作品集至少要有60頁以上的內容,當中還需包含Logo與標準字設計、VI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插畫、攝影,這些都是商設系和視傳系應有的專業課程與能力,因此都必須涵蓋在內。
【補充(給非商設系、視傳系的應徵者建議)】:
即便我的公司是以視覺傳達設計為主要營運內容,但在眾多應徵信件中,有佔了1/3的其他設計科系來應徵,如建築系、工業設計系、動畫系等。由於這些科系並沒有商設和視傳系的完整課程,因此,作品內容和那些人比起來,勢必處於劣勢,這類的同學,首先我會建議你反而要在你的專業上表現更佳傑出,因為這是才你的優勢!如果你在你自己的本行都不傑出,平面設計也贏不了視傳系,那是很難被錄取的。再來,就是你必須加倍展現你的誠意,和想學習的心,針對公司是否有做點功課,表現出你了解多少,而我上面提到的email禮儀務必要做到,另外也可以提供你其他的優勢,來彌補你專業條件上的不足,我有收到工業設計系的學生,作品集中雖然都是產品設計,但編輯的功力一點也不輸視傳的學生,我仍然可以從編輯、配色、攝影品質,來判斷是否sense有夠,有這個機會往平面設計發展,也因為他在工業設計作品就很出色,所以加上有好的編輯,整體感就會顯得非常的好。
-
「設計,是一個需要懂的站在別人立場著想的行業,才能為別人解決問題。」除了要有好的作品,你是否有站在公司的角度著想?準備時要不斷思考,「如果我是審核的人,什麼樣的文字語氣感覺讓人較舒服?什麼樣的作品集可以方便被閱讀?」細節造就整體,如果你能注意到這些種種細節,相信你下次可以更順利的進入到面試的關卡。
以上這些問題,不只是針對應徵實習生的人,其實收過很多應徵正職員工的人,也還是會發生上述問題,我希望藉由這樣的整理,能對這些應徵的學生有所幫助,讓大家未來就業能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