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自己的履歷》(上篇)2018/11/15
-
2020/10/31 引言:兩年前,寫了一系列職場工作與設計相關技巧的文章。最近想開始在 Instagram 上寫些隨筆,一開始就先放幾篇過去寫過的文章吧。
-
約半年前,我加入 Blink 神人履歷健檢的行列,提供履歷健檢的服務,收費...
《如何修改自己的履歷》(上篇)2018/11/15
-
2020/10/31 引言:兩年前,寫了一系列職場工作與設計相關技巧的文章。最近想開始在 Instagram 上寫些隨筆,一開始就先放幾篇過去寫過的文章吧。
-
約半年前,我加入 Blink 神人履歷健檢的行列,提供履歷健檢的服務,收費為 650 元,而我會在看完履歷後,提供一些我的建議。在看過許多履歷、作品集後,我累積了一些心得,想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徵履歷、作品集、求職信,歡迎寄信到:[email protected],看過之後,我可能會抽空回覆,給予你一些建議,或簡單的鼓勵。
「如何修改自己的履歷」
大部分詢問我履歷修改意見的,多是學生,偶爾也會有一些剛開始求職或準備轉換求職方向的朋友,而領域也多是設計、影像等相關領域,因此也會有作品集的部分。
履歷、作品集,通常是作為求職、接案或單純展示而用。在看過許多履歷和作品集後,我認為有一些基本重點是各求職領域及使用場合都通用的。
先說在最前面,要製作履歷、作品集,你可以不會使用排版軟體,而簡單套用公版履歷,但記得版型選擇要稍微挑選一下,別選太難閱讀或太花俏的版型。
「作品集的頁數多寡」
強烈建議作品集不必超過 20 頁,除非對方有特別要求,否則一般作品集 1~10 頁即可,呈現最好最精華的部分就夠了。對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話,你也可以提供連結讓對方去你的 Behance、Tumblr、Pinterest 或作品集網站上看。
另外我個人不太喜歡透過 issuu.com 來閱讀,但這好像是我的個人喜好問題,如果有人也不喜歡用 issuu.com看作品集的話,可以留言告訴我?(可以讓我曉得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偏好,我會稍微覺得沒那麼寂寞一點)
另外作品集也建議特別為線上閱讀設計一份版本,很多人是用手機或電腦在看作品集的,學生的作品集有些是課堂要求,因此會設計成適用列印出來一本的版本,比起設計成適用在電腦上閱讀的版本,字體往往會比較小。這點可以留意一下。
雖然看求職的作品通常是用電腦在看,但如果是接案上的溝通,很多甲方會直接是公司經理或老闆,那多半會是直接用手機在看作品,因此建議為這樣尺寸的閱讀來設計作品集,可以設計直式 16:9 的內容。(網路上好像只有我提出這樣的想法,但你不妨試試在傳給對方的作品集連結裡包含一份適用手機閱讀的版本,對方或許會覺得你很貼心)
「要怎麼精簡作品集的頁數?」
「作品集類型的選擇」
參考你的求職職缺,不相關的內容可以不用放。
順序上,精彩的內容可以放在最前面。(最最後面也可以放一個還算厲害的作品作為收尾)
「如果是團隊類的作品,記得要寫上分工的部分。」
另外也拜託不要使用一些練習軟體操作的技術成果、教學模版的內容來作為自己的作品,有些公司或工作室會很排斥那種純技術練習或素材感很重的作品。
「網址正確嗎?」
網址給錯,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發生的事,不曉得原因為何,有些人會給出 Instagram 帳號,但可能帳號是設定成「不公開」或是已經改過帳號名稱,因此點網址並連不上。也有些人會純粹給錯網址。建議大家在寄出履歷前,還是至少再檢查過一次網址連結。如果你是使用 PDF,建議把網址也設定成連結,可點擊會省事許多,基本上人資一次要看很多履歷的時候,通常是不會主動打字輸入網址或掃描 QR code 的。甚至連作品集也有可能只看了前三頁就跳掉看下一份。時間太多說不定會看到十頁左右,因此強烈建議精華都放在最前面,也盡可能不要製作扉頁。
如果作品集要連上 Google 雲端,千千萬萬記得開放檢視權限。也記得要控制檔案大小,如果檔案太大,有時候對方是不會想下載來看。
「視覺化」
許多人在技能方面會用百分比、星等比來呈現,但有時候會過於主觀和抽象,更多時候會建議不必將技能熟悉程度透過視覺來呈現。
具體來說,用 90%、50% 或分數來表達你對一套軟體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難理解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科學量化的事情,建議給予「精通」、「普通」、「初學」這樣的等級區分即可。(如果可以,只列精通項目會更好)
「需要有自傳嗎?」
簡單就好。
【待續,接(下篇)】
(歡迎收藏、tag 朋友、分享到限時動態)
pdf檔案轉qr 在 簡報.簡單報 EasyPresentation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單一軟體就能滿足三大軟體的使用需求。
拍攝含文字的圖片後,再運用圖像辨識直接轉換成可供編輯的 Word 文件檔,或是把表格圖片轉換為 Excel 表格檔案,方便直接進行數據處理。
此外,新的「Action」功能可讓用戶更方便處理一些常用的操作,包括把照片或文件轉換成 PDF 檔、用手指簽署 PDF 文件、掃描 QR code 打開文件和連結或是再手機和電腦間傳輸檔案。
看起來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