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pbs化學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bs化學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bs化學式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6/21 * 【川普兒子批評暴力抗議者為動物佔領我們的城市:20日,美國疫情蔓延之際,川普首場大型競選集會在俄克拉何馬州舉行。川普二兒子埃里克稱川普政府會「維護這個國家的道德體系」,並抨擊日趨激烈的美國抗議活動是「動物在佔領我們的城市」。 * 【川普現場證明能用單手喝水】當地時間6月20日,川普...
pbs化學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川普兒子批評暴力抗議者為動物佔領我們的城市:20日,美國疫情蔓延之際,川普首場大型競選集會在俄克拉何馬州舉行。川普二兒子埃里克稱川普政府會「維護這個國家的道德體系」,並抨擊日趨激烈的美國抗議活動是「動物在佔領我們的城市」。
* 【川普現場證明能用單手喝水】當地時間6月20日,川普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舉行競選集會。現場展示他能用單手舉起杯子喝水,周圍人群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此前,川普在西點軍校對畢業生致詞時,被拍到無法單用右手把水杯送到嘴邊喝水,被媒體點出他的健康可能出了問題。
* 【川普競選集會外和平抗議者遭警察逮捕並被拖行】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競選集會。當天,一名和平抗議者遭到警察逮捕,起因是她擅自闖入集會場地。然而她自己聲稱有門票,可以看到她身著印有「我不能呼吸」的T恤,隨後她被警察帶離現場。
* 【川普稱新冠病毒為功夫流感]】20日,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川普為爭取連任造勢,發言時高調批評中國之外,稱新冠病毒為「功夫流感」。他還說:「許多人稱它為病毒,但稱它為流感,有何不可?」
* 【川普競選集會前6名工作人員檢測呈陽性:當地時間6月20日,根據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縣衛生部門的數據,該地19日出現至少13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該市單日新冠確診病例最高紀錄,也是連續第5天確診案例上升。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團隊通訊主管蒂姆·莫塔夫表示,俄克拉何馬州競選集會的場館工作人員中,有6人的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莫塔夫稱,這6名工作人員將不會參加20日的競選集會,也不會接觸參會民眾和重要官員。
*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新書正式出版 內文道川普不喜歡法國總統馬克洪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並吩咐讓手下在電視上攻擊杜魯道】CBC:前美國國安顧問波頓將出版的新書中提到,川普不喜歡馬克洪和杜魯道,並曾經指示手下在電視上攻擊杜魯道。他寫道:「川普並不是真的喜歡馬克洪或杜魯道,但他容忍了他們,在會議上嘲弄地與他們交手,直接開玩笑。」
波頓認為馬克洪和杜魯道知道川普的感覺,他們以禮相待配合演出,是因為不與美國總統長期爭執,這符合他們的利益。
波頓提到了2018年的G7峰會,那個針鋒相對的時刻。他回憶自己走進會場時,詳細描述了馬克洪和杜魯道如何向疲憊的川普施壓,要求他接受他顯然不同意的政策條款。波頓還指出,在他看來,川普對G7會議沒有做好準備,也不理解正在討論的問題。
然而G7會議上的緊張關係並未就此結束,當川普發現杜魯道公開抱怨美國的關稅後大發雷霆,發推批評他不誠實和懦弱。波頓稱,川普因此要求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和白宮助理彼得·納瓦羅在電視上攻擊杜魯道。
* 【巴西股市市值縮水近20% 聯合國:1440萬巴西人或將陷入貧困:巴西衛生部19日下午發佈的數據顯示,巴西確診病例超10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032913例,成為繼美國後全球第二個確診病例超過100萬例的國家。但當地衛生專家判斷,巴西疫情的峰值還沒有到來。巴西貨幣雷亞爾曾一度成為全球貶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股市今年以來市值已縮水近20%。根據聯合國一項研究,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動蕩可能使多達1440萬巴西人陷入貧困。
* 【日本超級電腦模擬飛沫擴散路徑:相鄰而坐比相對而坐安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利用超級人工智慧電腦機「富岳」模擬了嚏噴、咳嗽和說話產生的飛沫如何擴散。專家指出,有的場所會設隔板來降低風險,但隔板高度需達140釐米才有效。而相較面對面,相鄰而坐的人之間的飛沫傳播風險更低。
* 【拒絕為黑人學生提供「考試優待」 加州大學教授被停課並遭死亡威脅】《紐約郵報》:當地時間6月10日,美國一教授因拒絕在考試中給非裔學生「優待」被學校停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Gordon Klein,收到一學生的郵件,希望可以取消或更改期末考試。學生稱是為非裔學生考慮,他們正在為Floyd之死而遊行抗議。Gordon拒絕了該提議,理由不應該用膚色和考試掛鈎。Gordon被學校強制休假到6月24日,並收到死亡威脅。
* 【川普將對H-1B簽證採取限制】福克斯新聞:川普將在周日或週一要求對H-1B簽證採取移民限制措施。
* 【英國發生持刀行凶事件至少3人死亡,此前剛舉行完反歧視抗議,警方稱兩者無關】當地時間6月20日下午7點,英國雷丁市福伯里花園發生持刀行凶事件。多人被刺傷,至少3人死亡,2人住院,情況危急。在事件發生幾小時前,該地舉行了「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但警方表示此突發事件與抗議遊行無關。
* 【倫敦警方在近日示威中拘捕近230人:週六,示威者從倫敦海德公園出發向議會大廈行進進行抗議,這是英國示威者連續第四個週末組織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抗議者們也在警察的嚴密監視下大聲呼喊「黑人的命也是命」。據倫敦警察局稱,警方在近日的示威遊行中已拘捕近230人。
* 【孟加拉國自行車銷量飆升,騎車上班成常態】近日,孟加拉國政府陸續允許工廠復工復產,商店重新開門營業。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為了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同時避免交通擁堵,騎自行車上班或上學正在成為一種新常態。據當地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售價在1萬到2.5萬塔卡的中檔自行車已經基本售罄。而孟加拉國自行車商組裝和進口商協會表示,孟加拉國其他主要城市的自行車銷量也出現了類似的飆升。協會發言人稱,孟加拉國平常每年自行車的銷量在150萬輛左右,今年的銷量預計將增長一倍。
* 巴西單日新增超3萬例:巴西新冠肺炎確診超106萬 里約市暫停所有體育比賽:截至當地時間6月20日18時,根據巴西衛生部發佈的數據,巴西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067579例,確診病例比前一日新增34666例,死亡病例49976例,新增死亡病例1022例,累計康復人數520734人。其中聖保羅州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21萬,全州重症監護床位佔用率為66.5%,里約州的確診數量近10萬,而首府里約市的病例數量就佔了一半多,里約市市長今天宣佈,25日之前所有體育比賽暫停。
* 【日本經濟學家建議取消東京奧運:對經濟刺激作用有限】近日,針對明年東京奧運會的前景,《日刊體育》採訪了兩位日本知名經濟學家,兩人均表示悲觀。荻原博子表示,「明年舉辦奧運會,很多國外觀眾不會觀賽,對日本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森永卓郎表示,「如果在明年舉行,日本的經濟損失將非常大,建議取消或推遲到2022年夏天」。
* 【昔日熱鬧不再,瑞士近四分之一旅遊企業面臨破產: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的影響,瑞士旅遊業正在遭受強烈的衝擊。根據最新的數據,佔瑞士國內生產總值2.9%的旅遊業或將在2020年內遭受高達87億瑞郎的損失,近四分之一的旅遊企業面臨破產的風險。
* 【美國首都華盛頓南方邦聯將領雕像被抗議者拉倒焚燒:6月19日晚在美國華盛頓,抗議者們圍在南軍將軍亞伯特·派克的雕像周圍,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將雕像拉倒,此後點火焚燒。警方包圍了該地區,但似乎沒有進行干預。川普總統則表達對華盛頓特區警察未盡到職責的不滿,要求立即抓捕與破壞行為有關的人。
PBS:https://m.youtube.com/watch?v=EHYgZWAvIIs
pbs化學式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塑膠似乎成為現代人類的上癮物,也成為世紀之毒。美國公共電視PBS特別針對這個世紀之毒拍攝紀錄片"塑膠之毒"The Plastic Problem,他們發現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代,人類還是個講究"物盡其用,不要浪費"(DON'T WASTE)的社會,但問題出在二次戰後的經濟復甦期,這時大眾媒體開始大量宣傳塑膠產品,甚至許多企業用謊言,將塑膠神話為一種"用完即丟"時尚的生活方式,人類還有救嗎? 環保專家說得很真實,他們說,"若你能有個機會認真想一下,你現在用的塑膠吸管,一次用完即丟後,它到哪裡去了?"人類若有機會了解,"塑膠能回收再利用"其實是個世紀謊言的話,也許我們還有逆轉的機會。】
{內文}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海洋"游"在塑膠堆裡,江川被塑膠塞到窒嗆,海岸線成了塑膠集合場,垃圾場被塑膠塞滿,垃圾袋裡全是塑膠袋,塑膠之毒甚至飄在每天呼吸的空氣裡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環境學教授)
想像一下,把9公噸廢棄塑膠鋪平的話,涵蓋的面積是整個阿根廷,或是六倍的加州
塑膠,一個我們好像上了癮的,每天日常離不開之物,安靜卻深藏潛毒是塑膠最大的特色,它的壽命比我們一生之久 更久,我們幾乎忘了它得花上上百年之久才能分解,而且即使分解也不會消失,而是化為微粒子,傷害人類的食物鏈,好像千年倩女幽魂一般的存在。據統計,人類每天用掉5億個塑膠杯,塑膠袋3.3億個塑膠袋,到底塑膠是如何全面進入人類的,人類使用後又去了哪裡,是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的紀錄片,想討論的問題。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代,人類還是個講究"物盡其用","不要浪費"(DON'T WASTE)的社會。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從廢金屬到橡膠 汽油 紙張,甚至動物脂肪(都反覆使用),人們會一次大量購買,並且裝收在車內
問題恐怕出在二次戰後的經濟復甦期,這時大眾媒體開始大量宣傳塑膠產品,並且將"用完即丟"神化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乾淨如魔術)
1955年的Life雜誌清楚可見,Throw away Living成為標題 成為風潮,十年後,1971年出現了"Keep America Beautiful"聯盟,一個由美國飲料與包裝產業成立,並出資的聯盟大力宣傳"塑膠 能讓生活乾乾淨淨"。
(美國廣告)
人類開始了汙染,也該由人類來停止
於是塑膠以一種美麗的外表,全面進駐人類生活,我們養成了一種習慣"用完即丟"。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生態學教授)
全球回收再利用的比率,我們估計只有9%,非常非常的低,而且並無改善的跡象,目前美國的回收使用率最多10%,即使在歐洲 也只約30%,但我認為 目前回收再利用塑膠製品,並非解決塑膠垃圾之途,我想更大膽的觀察是,回收反而讓問題更糟,(回收反而是問題 為什麼),因為即使回收塑膠,你也無法永遠使用它,到最後,你還是把它丟了,所以唯一能降低塑膠垃圾之法,是減少製造塑膠回收才不會變製造更多垃圾
環保專家殘酷的點出一個事實,因為塑膠難以消失,它最後還是會被丟棄。丟棄後它到哪兒去了呢?致力於研究海洋垃圾問題的NGO組織,透過3年深入研究後,發表"南太平洋垃圾帶"報告,因洋流堆積了大量飄浮的塑膠垃圾,面積是美國德州的1.5倍。這是繼20年前科學家發現,位於夏威夷與美國西岸間,面積足足是3倍法國面積大的"太平洋垃圾帶"之後,又一最新的發現。
換句話說,我們以為塑膠一丟眼不見為淨了,其實它流到這兒,我們的海洋成了你我隨手一丟的塑膠"掩埋場"。但最可怕的是,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塑膠製品最後分解而成,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膠",或微小的"塑膠粒",這是整部PBS紀錄片裡最扎心的片段。
(洛奇曼\多倫多大學 生態學教授)
團隊發現"微塑膠"在每隻魚體內,(每隻魚啊) 每隻魚,他們把每隻魚和胃部做了標本,每隻胃裡至少都有一個微塑膠,這個發現,我大為震驚,我對此已經研究了超過十年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這代表魚不是唯一吃下微塑膠者,如果人也吃魚,是否我們也將微塑膠吃入體內了,洛奇曼的研究 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方法是剖析魚體。
(洛奇曼\多倫多大學 生態學教授)
對於人體,目前所知甚少,有些研究者已經開始著手這領域,在我的實驗室裡我們試著釐清,微塑膠如何進入食物鏈裡,是否是透過藏身於動物胃部,而人類將曝露於風險,是當吃下魚腹或牡蠣類時,還是微塑膠將轉變為其他形式,再進入食物鏈裡,就像其他化學汙染物,這是我們還在釐清的部分,(所以我想問的是,就妳目前所知),(那麼妳還吃魚嗎),我還是吃魚,我還是吃,因為還有龐大未解的未知領域,
另一個我仍然吃魚的理由是,沒錯,魚會吃下微塑膠,但是我知道在飲水裡,在空氣裡塵霾(也有微塑膠),這和我把魚吃下肚裡,其實並沒什麼太大差別
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產出幾乎無法消滅的"怪獸",最終反噬的還是人類自己,2017年6月,愛爾蘭的研究證實,可以搭載病原體的微塑膠約等於細菌的大小,換句話說,它能穿透人體的細胞與器官。這使得各國已經開始啟動相關塑膠政策。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小島嶼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禁止所有一次性的塑膠容器,包括發泡膠,蘇格蘭全面禁止塑膠棉花棒,盧安達全球第一個禁止塑膠袋之國,已經改變了全地景觀。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生態學教授)
4成塑膠製品是一次性使用的,(4成啊),所以若我們能戒掉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品,我認為我們就能解決4成問題
人類還有救嗎?環保專家說得很真實,"若你能認真想一下","你現在用的塑膠吸管 一次用完即丟後","它到哪裡去了","又將造成什麼毒害",一點點的思想改變,龐大塑膠王國 就有改變的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1qBthKk48
pbs化學式 在 苗可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塑膠似乎成為現代人類的上癮物,也成為世紀之毒。美國公共電視PBS特別針對這個世紀之毒拍攝紀錄片"塑膠之毒"The Plastic Problem,他們發現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代,人類還是個講究"物盡其用,不要浪費"(DON'T WASTE)的社會,但問題出在二次戰後的經濟復甦期,這時大眾媒體開始大量宣傳塑膠產品,甚至許多企業用謊言,將塑膠神話為一種"用完即丟"時尚的生活方式,人類還有救嗎? 環保專家說得很真實,他們說,"若你能有個機會認真想一下,你現在用的塑膠吸管,一次用完即丟後,它到哪裡去了?"人類若有機會了解,"塑膠能回收再利用"其實是個世紀謊言的話,也許我們還有逆轉的機會。】
{內文}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海洋"游"在塑膠堆裡,江川被塑膠塞到窒嗆,海岸線成了塑膠集合場,垃圾場被塑膠塞滿,垃圾袋裡全是塑膠袋,塑膠之毒甚至飄在每天呼吸的空氣裡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環境學教授)
想像一下,把9公噸廢棄塑膠鋪平的話,涵蓋的面積是整個阿根廷,或是六倍的加州
塑膠,一個我們好像上了癮的,每天日常離不開之物,安靜卻深藏潛毒是塑膠最大的特色,它的壽命比我們一生之久 更久,我們幾乎忘了它得花上上百年之久才能分解,而且即使分解也不會消失,而是化為微粒子,傷害人類的食物鏈,好像千年倩女幽魂一般的存在。據統計,人類每天用掉5億個塑膠杯,塑膠袋3.3億個塑膠袋,到底塑膠是如何全面進入人類的,人類使用後又去了哪裡,是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的紀錄片,想討論的問題。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代,人類還是個講究"物盡其用","不要浪費"(DON'T WASTE)的社會。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從廢金屬到橡膠 汽油 紙張,甚至動物脂肪(都反覆使用),人們會一次大量購買,並且裝收在車內
問題恐怕出在二次戰後的經濟復甦期,這時大眾媒體開始大量宣傳塑膠產品,並且將"用完即丟"神化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乾淨如魔術)
1955年的Life雜誌清楚可見,Throw away Living成為標題 成為風潮,十年後,1971年出現了"Keep America Beautiful"聯盟,一個由美國飲料與包裝產業成立,並出資的聯盟大力宣傳"塑膠 能讓生活乾乾淨淨"。
(美國廣告)
人類開始了汙染,也該由人類來停止
於是塑膠以一種美麗的外表,全面進駐人類生活,我們養成了一種習慣"用完即丟"。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生態學教授)
全球回收再利用的比率,我們估計只有9%,非常非常的低,而且並無改善的跡象,目前美國的回收使用率最多10%,即使在歐洲 也只約30%,但我認為 目前回收再利用塑膠製品,並非解決塑膠垃圾之途,我想更大膽的觀察是,回收反而讓問題更糟,(回收反而是問題 為什麼),因為即使回收塑膠,你也無法永遠使用它,到最後,你還是把它丟了,所以唯一能降低塑膠垃圾之法,是減少製造塑膠回收才不會變製造更多垃圾
環保專家殘酷的點出一個事實,因為塑膠難以消失,它最後還是會被丟棄。丟棄後它到哪兒去了呢?致力於研究海洋垃圾問題的NGO組織,透過3年深入研究後,發表"南太平洋垃圾帶"報告,因洋流堆積了大量飄浮的塑膠垃圾,面積是美國德州的1.5倍。這是繼20年前科學家發現,位於夏威夷與美國西岸間,面積足足是3倍法國面積大的"太平洋垃圾帶"之後,又一最新的發現。
換句話說,我們以為塑膠一丟眼不見為淨了,其實它流到這兒,我們的海洋成了你我隨手一丟的塑膠"掩埋場"。但最可怕的是,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塑膠製品最後分解而成,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膠",或微小的"塑膠粒",這是整部PBS紀錄片裡最扎心的片段。
(洛奇曼\多倫多大學 生態學教授)
團隊發現"微塑膠"在每隻魚體內,(每隻魚啊) 每隻魚,他們把每隻魚和胃部做了標本,每隻胃裡至少都有一個微塑膠,這個發現,我大為震驚,我對此已經研究了超過十年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這代表魚不是唯一吃下微塑膠者,如果人也吃魚,是否我們也將微塑膠吃入體內了,洛奇曼的研究 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方法是剖析魚體。
(洛奇曼\多倫多大學 生態學教授)
對於人體,目前所知甚少,有些研究者已經開始著手這領域,在我的實驗室裡我們試著釐清,微塑膠如何進入食物鏈裡,是否是透過藏身於動物胃部,而人類將曝露於風險,是當吃下魚腹或牡蠣類時,還是微塑膠將轉變為其他形式,再進入食物鏈裡,就像其他化學汙染物,這是我們還在釐清的部分,(所以我想問的是,就妳目前所知),(那麼妳還吃魚嗎),我還是吃魚,我還是吃,因為還有龐大未解的未知領域,
另一個我仍然吃魚的理由是,沒錯,魚會吃下微塑膠,但是我知道在飲水裡,在空氣裡塵霾(也有微塑膠),這和我把魚吃下肚裡,其實並沒什麼太大差別
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產出幾乎無法消滅的"怪獸",最終反噬的還是人類自己,2017年6月,愛爾蘭的研究證實,可以搭載病原體的微塑膠約等於細菌的大小,換句話說,它能穿透人體的細胞與器官。這使得各國已經開始啟動相關塑膠政策。
(PBS紀錄片<塑膠之毒>)
小島嶼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禁止所有一次性的塑膠容器,包括發泡膠,蘇格蘭全面禁止塑膠棉花棒,盧安達全球第一個禁止塑膠袋之國,已經改變了全地景觀。
(蓋羅嵐\加州大學 工業生態學教授)
4成塑膠製品是一次性使用的,(4成啊),所以若我們能戒掉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品,我認為我們就能解決4成問題
人類還有救嗎?環保專家說得很真實,"若你能認真想一下","你現在用的塑膠吸管 一次用完即丟後","它到哪裡去了","又將造成什麼毒害",一點點的思想改變,龐大塑膠王國 就有改變的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1qBthKk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