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53基因檢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53基因檢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53基因檢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53基因檢測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11的網紅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什麼我們會老?切絲蛋白-1把老化細胞變大了 為什麼我們會老?繼發現長壽基因後,陽明交大再發現細胞衰老的基因與分子機轉,讓延緩老化有更多的想像。 細胞老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個細胞老化在生物學上的特徵是染色體端粒結構逐漸耗損、細胞增生速率逐漸下將,以及細胞型態逐漸扁平擴大。這些老化的細胞老而不...

  • p53基因檢測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11:05:58
    有 64 人按讚

    為什麼我們會老?切絲蛋白-1把老化細胞變大了

    為什麼我們會老?繼發現長壽基因後,陽明交大再發現細胞衰老的基因與分子機轉,讓延緩老化有更多的想像。

    細胞老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個細胞老化在生物學上的特徵是染色體端粒結構逐漸耗損、細胞增生速率逐漸下將,以及細胞型態逐漸扁平擴大。這些老化的細胞老而不死,繼續留在生命體內,讓我們逐漸老化甚至凋零。肉眼可以看到變老的過程,但造成細胞衰老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分子機制?也就是說,細胞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讓它開始老化。

    型態改變是細胞老化最直觀的特徵之一。由於肌動蛋白是構成細胞骨架的元素,由陽明交大、台北馬偕醫院、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及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比較人體與動物的年輕與老化細胞發現,老化細胞比年輕細胞有更多的應力纖維,細胞形態也比較大。研究團隊接著從17個形成細胞骨架的肌動蛋白中,發現磷酸化後的切絲蛋白-1(cofilin-1),影響細胞內肌動蛋白的聚合與解聚速率,最終造成老化細胞的形狀擴張現象。

    這項發現在利用基因剪輯技術剔除切絲蛋白-1後,可減少老化細胞的型態變化而獲得證實。調控切絲蛋白-1通常伴隨著p53、p16INK4、p27kip1基因表現,過去普遍認為p53與p16INK4與老化有關,但這項研究證實切絲蛋白-1其實是調控著p27kip1,延緩了細胞生長週期的停滯。

    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李易展表示,切絲蛋白-1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很常見,在動物模型中我們觀察到切絲蛋白-1調控p27kip1在腦、肺、肝、腎的訊息傳導路徑,當切絲蛋白-1被抑制時不僅減少細胞型態改變,也減緩p27kip1引發的衰老細胞週期停滯現象。

    李易展說,除了自發性老化,切絲蛋白-1也可在一些氧化壓力或是致癌基因誘發的的老化細胞中被偵測到。事實上切絲蛋白-1在老化細胞中,一直被認為與疾病有關,包括阿茲海默症等相關神經系統的疾病,我們先前也與長庚大學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合作發現,在休克及急性腎臟傷害的病患者的尿液中就可以檢測到切絲蛋白-1。而末期的腫瘤細胞也會有比較高表現量的切絲蛋白。切絲蛋白如何同時影響老化與癌化的拮抗機制可能是一有趣的議題,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來釐清。

    如果抑制切絲蛋白-1,是不是就可以讓細胞回春,讓生命返老還童?目前的研究結果是可以短暫恢復細胞生長速率及降低老化相關標記,但過度抑制該蛋白仍會使細胞生長停滯。因為年輕細胞也有基礎的表現量,因此預期是能使老化細胞的切絲蛋白降低到正常細胞的量即可。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Aging Cell》。基於該研究結果,我們也用於中草藥萃取物的篩選,發現確實有部分藥物可抑制老化細胞與小鼠組織切絲蛋白的量並降低老化標記表現。這部分結果也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並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也正申請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專利中。

  • p53基因檢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7-04 17:38:33
    有 35 人按讚


    核食眉角蹊蹺多 專家研究受倚重!!! (07/02/2017 民報)

    文/宋瑞文(專欄作家,環境資訊中心、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等專欄)

    讀者問:「跟輻射有關的事情好像很複雜,有沒有核食專家可以請教呢?」有的,在日本有一位自核災後持續到現場檢測的學者,是專攻放射化學跟環境化學的東京大學助理教授小豆川勝見,著有放射線測定專書,多年來常接受媒體專訪,帶大家認識核食。

    例如2015年他受訪時便指出,儘管栃木縣林業振興課表示:「每個月都有到各級地方做一次檢查,超市跟公路休息站也有,體制是一模一樣的。」但經過他實地檢測,發現超標的菇類不算罕見,「福島縣以外的地方政府對食物的放射線檢查的測定次數較少,對於可能出現超標食物的危機意識也比較低。」

    而今年接受〈週刊女性〉訪問時則表示,儘管市面上流通的食品幾乎沒有超標,但小豆川助理教授可以測到0.003貝克/公斤,按此標準的話現在幾乎全部都還有。有的人不介意,也有的人想盡量減少輻射被曝。總的來說,食的安全雖然大致恢復了,但是想要了解食品裡輻射污染的真實面貌則變得困難。

    「磐城市到去年夏天為止,檢測過的出貨的農作物,96.6%在檢出下限值以下,超標的只有0.1%。可是不是拿去流通的、自家用的食物,卻有9.4%超標。」「簡要地說,農產不是沒有放射性銫,是因為透過精細篩選分成『出貨用』、『自家用』,而流通的銫比較少。如果只看『出貨用』,會誤以為『銫的值好像下降了』。」

    筆者補充:還有網友檢視官方資料後發現,福島縣的桃子,在縣外檢查驗出銫的比例,是縣內的21倍,其他農產也有類似現象(註1)。又,福島縣政府對於自家用食品的檢測,絕大多數是用相對簡易的非破壞性檢測(まるごと測定);若是都用破壞性的、檢測下限值更低的方式,數據應該會更高。

    〈週刊女性〉還訪問了另一位國會也倚重過的輻射內部被曝專家、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內部被曝(把人工放射性核種吃進去)是集中性的發生,所以歐洲放射線風險委員會(民間組織)的標準有低到每公斤大人8貝克、小孩4貝克的。日本標準(100貝克/公斤),沒有考慮到集中性的電離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因為它是奠基於低估內曝的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標準(多半國家採用的標準)。」

    「311後,國立重症情報中心的資料顯示,患者數加速增加,對身體弱的人出現影響。訂定一個標準,把標準以下的值一律當作沒問題,完全是割捨性命的行為。」(註2)

    在台灣,很少人會去管輻射容許值低估內部被曝的問題,在日本,則不算是罕見的提醒。除了矢崎克馬,其他像是前北海道癌症中心名譽院長西尾正道等,也曾形容為「低估內部被曝,是最大的敷衍。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的假設是全身平均暴露在放射能下,同樣劑量的話內部被曝和外部被曝是一樣的。」西尾正道具有歷時30~40年、3萬人以上的癌症治療經驗,著有放射線治療專書。

    在〈週刊女性〉的核食專題裡,還有福島米所謂全袋全量檢查等問題,在此不再贅述。〈週刊女性〉是日本銷售25萬份左右的通俗雜誌,加上關心核食的人不斷網路轉載,可以說,若你在日本想關心核食,找得到重要的相關資訊來判斷,但在台灣,一般人可能完全不知道,甚至這已經是遲了幾個月的報導了,也缺乏媒體注意。資訊上的如此落差,顯然台灣消費者的處境,和日本大不相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更新。

    註1:見「厚生労働省の発表(17)を見ると、この中でセシウムが見つかっているのは福島産モモだけす。2014年から16年の福島産モモの精密検査結果を厚生労働省(17)の発表でみると福島県外の検査 検査 19件中4件のセシウム入り(全体の21% )福島県の検査  検査288件中3件のセシウム入り(全体の1%)出自

    註2:對於輻射敏感的弱者,可參照台北市仁愛醫院輻射防護委員會顧問張武修的《戰勝輻射》一書:「要了解哪些人對輻射會造成的傷害特別敏感,遠非易舉,但是在制定一般法規劑量標準時,卻常常疏忽這部分(個體差異)。....初步估計,在一般人中,有3%到5%屬於這類P53突變異基因胚子的人,其對於輻射可能產生的健康損害,可能數倍到數十倍於所謂的『一般人』(標準假定的影響對象),非常值得注意。」

    註3:本文正文內的日文翻譯,承蒙劉靈均先生二校。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檔案:
    http://www.peoplenews.tw/…/dbd7a107-d42f-4cd2-801d-396d26e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