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p-51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51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51台灣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5的網紅日安 我是溫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作咖啡廳圖鑑》 P.51 信義安和/ Congrats Cafe ⠀ #適宜工作指數 :💻💻💻💻 - 低消一杯飲品 - 不限時 - 有Wi-Fi / 插座很多 - 一樓偏暗,二樓自然光明亮 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最愛的工作咖啡廳之一。但上次去的時候時機可能沒有很好,做到的位置兩邊的人都在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錶哥學良Edgar J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品牌REC第一次登陸台灣,發表全新P-51腕錶,源自1960年代福特野馬汽車的設計,面盤取自當年古董車的車身鋼板打造,每一件都具有獨一無二的質感與紋理。...
p-51台灣 在 吃貨憨娜ᴴᴬᴺᴺᴬᴴ??♀️生活?美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19 23:39:20
#hawkeyetaipei 這次來到一家很特別的餐酒館🍻 推開酷酷的貨櫃造型大門後 裡面是以戰鬥機為主題的美式風格裝潢 因為老闆很愛飛機✈️ 所以隨處可見二戰飛機模型、掛飾 牆面上還有帥氣又有點可以的鯊魚戰鬥機壁畫✨ 如果喜歡美式復古感的一定會很喜歡這裡😍😍 __ 既然來到餐酒館那重點當然就是酒阿...
p-51台灣 在 sam de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04 05:13:14
昨天與友人聊到,球鞋在台灣的普及程度真是相當可觀,也許是我們的流行文化正好與球鞋的發展軌跡疊合,在美國也許有牛仔風潮、歐洲有歌德,就是非常在地的穿著風格;而我們似乎對於球鞋特別情有獨鍾,日本人蓋了的、美國人轟爛過、中國人來修理的總統府具體而微的反應了這裡的狀況,日本從歐洲引入的巴洛克風格被P-51炸...
p-51台灣 在 日安 我是溫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工作咖啡廳圖鑑》
P.51 信義安和/ Congrats Cafe
⠀
#適宜工作指數 :💻💻💻💻
- 低消一杯飲品
- 不限時
- 有Wi-Fi / 插座很多
- 一樓偏暗,二樓自然光明亮
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最愛的工作咖啡廳之一。但上次去的時候時機可能沒有很好,做到的位置兩邊的人都在交談比較熱鬧,小小可惜。
本來想再找機會去一次,看有沒有不同的感受,結果蹉跎著就進入三級,現在看著好懷念坐在咖啡廳工作的時光啊!
﹏﹏﹏﹏﹏ᴀʙoᴜᴛ ꜰooᴅ﹏﹏﹏﹏﹏
𖠚ᐝ台灣式咖啡 120$
酸味很明顯,綿密的泡泡口感很有趣
𐂐˖* 肉桂捲 90$
濕潤糖蜜多,口味濃郁。捲體是走膨潤Q彈型。
﹏﹏﹏﹏﹏﹏﹏﹏﹏﹏﹏﹏﹏﹏﹏ ⠀ ⠀ ⠀
·相關推薦 ☞
#溫室裡的台北 #溫室裡的信義安和
#溫室裡的珈琲屋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 ◡̈)/看看 @bonjour.onshitsu
給你更多咖啡廳與旅遊景點提案𓇼𓈒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その他 ☞
#台北 #信義安和 #咖啡廳 #台北咖啡廳 #信義區咖啡廳 #不限時咖啡廳 #肉桂捲 #台北下午茶 #工作咖啡廳 #讀書咖啡廳 #カフェ巡り #台北カフェ
p-51台灣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在是令人感傷的一年
摘錄:『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航空史上最重要的傳奇人物之一、首位突破音障的人類,美國二戰英雄葉格(Chuck Yeager)在當地時間7日逝世,享壽97歲。』
『葉格在1923年出生,其天生就擁有非常好的視力,1944年投入二戰歐洲西線戰場,他駕駛P-51野馬式(Mustang)戰鬥機曾單日擊落5架德機Bf-109,成為美國陸軍航空隊在西北歐戰區的第一位「單日空戰王牌」(擊落5架敵機),二戰期間他總共創下12.5次的個人擊墜紀錄。戰後成為試飛員,1947年10月葉格駕駛實驗機「貝爾X-1」(Bell X-1)突破音障的限制,當時他最高速達1.06馬赫,是在有確切監控記錄的情況第一個突破音障的人類』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74841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p-51台灣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以為乖乖跟「祖國」效忠輸誠,一定可以保平安發大財?
走過熱鬧繁華的臺北街頭,很難想像七十年前,從中山北路、延平北路、長安東路,到北投、三重、石門等區域,這座城市的精華地帶,好幾處價值連城的土地,全都是由一位名叫黃添樑的企業家一人所有。不過,現今這些土地建物已經不再屬於黃家,這些房地產不是歸政府單位所有,就是早已出售給民間單位營建。細究私人地產轉移到政府手上的原因,生活在民主法治社會的我們,可能會直覺聯想到政府徵收,或是黃家捐官等途徑。但是,殘酷的歷史真相卻告訴我們,這批土地是黃家一夕之間散盡的家財,也是獨裁政權對人民財產權的典型迫害。
黃添樑於1913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年紀輕輕而善於經商,不到四十歲就為自己累積了豐厚的身家,並擔任臺灣省商會聯合會理事長、臺北市商會理事長等職。1950年蔣介石及其國民黨政權被殲滅逃竄來臺,他為了表示效忠、歡迎「祖國」,發起了「一元獻機運動」,除了自己捐錢以外,還號召了全國捐款購買軍武,在1954年獻給蔣介石十二架P-51野馬戰鬥機。
如此大費周章的宣誓效忠,卻沒有讓他收到任何來自「祖國」的善意。更諷刺的是,就在獻機運動的同年,他借錢給時任《公論報》總經理的好友陳其昌,而陳其昌又將這筆錢轉手借給朋友黃培奕。誰料黃培奕竟然是臺共黨人,就因為這層關係,黃添樑被國民政府認定「資助匪諜」,依《懲治叛亂條例》判處十年有期徒刑。根據《檢肅匪諜條例》規定,黃添樑辛苦打拼而得的三百一十五萬元鉅額家產,相當於現今的三億元,除了「酌留其家屬必須之生活費外」,其餘全數沒收。政府至少沒入了黃家兩百多萬元、相當於今日的兩億元的財產。
黃添樑案在今日看來,無疑是個典型的冤案。尤其,因為《檢肅匪諜條例》明文規定,被政府沒收的匪諜財產,其中三成將做為告密檢舉人獎金,另外35%則做為承辦出力人員之獎金及破案費用,其餘再沒入國庫。承辦人員將黃添樑構陷入獄的動機,十之八九是因為覬覦他的土地財產。
這就是白色恐怖時期的「法治」,以「依法治理」四字,掩蓋黨國共犯結構中,國庫通黨庫、上下交相賊的貪婪。七十年後的今天,臺灣終於邁向真正的民主法治,開始正視過去威權政府對人權的剝奪與侵害。在轉型正義的浩大工程中,處理不當黨產成為了必要的課題,「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隨之成立。一年多來,在專家學者的努力發掘之下,那些被國民黨沒收充公的「不當黨產」,在一百六十萬頁的政治檔案中一一浮現,黃添樑一人被沒收的土地,就佔戒嚴時期被充公土地的279筆中的73筆,除此之外,柳營望族劉明電的51筆土地、其他如高砂鐵工廠等等,也都是黨國一面高舉著「檢肅匪諜」的大旗,一面大肆掠奪的民脂民膏。
然而,正在努力追查歷史真相的促轉會與黨產會,卻反遭當年加害者集團及其支持者攻擊為「東廠」,指控他們在「選後清算」、「政治鬥爭」,甚至有政客以假中立之姿宣稱 「現在好好的 管它過去幹什麼」 。任何一位尚有良知的人,豈能接受這群人如此泯滅人性的惡劣作為竟然活生生上演?
而遭紅色勢力滲透的政客及其支持者,不斷灌輸你「一家親」「效忠祖國平安發大財」的話術,歷史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延伸閱讀:
1950.5.23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告密檢舉可分紅
http://www.twmemory.org/?p=12605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4063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