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oximeter血氧機使用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oximeter血氧機使用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oximeter血氧機使用方法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家庭醫學】~ 血氧濃度 & 高山症 這個問題幾乎每次都會被問,今天就把它展開來講吧... 有在這個粉專潛水的,或是聽過我演講的,應該都可以認同「高山症」是一種環境適應不良造成的疾病。 就是當你突然離開舒適圈 (平地),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高海拔低氧環境),身體所造成的反應;可能你適應地很好...
oximeter血氧機使用方法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醫學】~ 血氧濃度 & 高山症
這個問題幾乎每次都會被問,今天就把它展開來講吧...
有在這個粉專潛水的,或是聽過我演講的,應該都可以認同「高山症」是一種環境適應不良造成的疾病。
就是當你突然離開舒適圈 (平地),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高海拔低氧環境),身體所造成的反應;可能你適應地很好,幾乎沒出現症狀,也可能一開始有不舒服,在同一高度停留之後就適應了,抑或是一直適應不來,就產生嚴重的高山症了。
一直以來,學者都希望找出可以預測哪些人會出現高山症,提早預防,避免憾事發生;而進到高海拔低氧環境,自然會連想到血氧可能降低,會不會血氧下降,和高山症的發生率或嚴重程度有關?
而除了直接抽血檢驗以外,夾手指的可攜式血氧偵測儀 (pulse oximeter) 就很方便,價錢也落在多數人可以負擔的區間。
然而,相關的研究結果,卻不是一面倒地說這是有效的預測方法。 (如最後所列文獻中,3.5.6這三篇,就採取保留的態度)
當然,有爬過山的都知道,即便是同一座山,不同時間去、不同夥伴去、不同行程規劃,走起來都會有不同感受;同理,因為研究的變因那麼多,做起實驗來,很不容易,更別提連一篇薈萃分析研究都沒有。
另外,可攜式血氧偵測儀,也有很多問題:
* 每台的誤差範圍都可能不同
* 受測者手太冷就測不到,那要多熱也沒個規範
* 環境光亦會影響結果
....等等,我知道有人會說:「丫你講了那麼多,有講和沒講不是一樣嗎?都沒個結論。」
沒錯,我要是那麼厲害,可以發現一統江湖的預測方法,那還在這發什麼文...XD
扯遠了,其實撇開文獻不談,我是很喜歡上山帶著血氧機的。雖然找不到一個大眾通用的通則,那我自己評估每次上山的情況,久了就知道這次行程中的狀況好壞。
※ 在這兒先加註警語:進入高海拔環境後,出現的症狀,在能夠找到合理原因之前,都應該視為高山症,謹慎面對;血氧機只是個輔助儀器,不應該完全影響你對症狀的判斷。(別忘了,只要症狀沒緩解甚至加重,黃金治療原則還是"下降高度")
接下來就是我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心得了。
首先,就是在平地時就偶而測測看,了解自己在舒適圈中的心率和血氧狀況。
正常的SpO2%,應該在95~100%
正常的心率,應該在60~100次/分鐘
上山之後,其實4小時內,還不會有太大波動;再來會開始看到血氧下降一些,然後心率慢慢上升了。
隨著高度的上升,通常在第一天晚上的營地,我會再測一下,往往SpO2就只有80~85%左右,心率在90-100之間游走。這就是身體正在努力適應這個環境的表現:因為血氧的量減少,所以要多打幾次,讓細胞不至於有缺氧的反應。
隔天起床,如果適應不錯,心率會再降一些下來,血氧也會在85~90%間遊走;當然,有些路線是摸黑就登頂等日出的,例如:玉山,因為持續上升高度,再加上在營地休息的時間較短,在山頂測起來,血氧可能只有75-80%之間,而心跳會衝到100多下/分。
這種情況,往往過了山頭,下降高度後就會恢復;可以想像你自己是個慣老闆,叫身體的員工們共體時艱,先撐過這一段。
可是如果這情況發生在你要持續上升的行程中,而且已經開始出現高山症相關症狀時,就應該要好好考慮先停止上升高度,(因為身體已經那麼努力了,還是適應不來)。
畢竟人在演化中已經學會節能,當身體已經盡全力去適應這個環璄,還是趕不上環境的變化,就可能會放棄掙扎了,減少能量的流失。
至於有人問我手錶的血氧偵測準不準呢?我就完全沒辦法回答了,畢竟我也沒買,現在手上這支登山錶並沒有這個功能。我看很多登山YOUTUBER都有合作開箱,大家可以去問問看。或是你自己有,也可以在下面分享給大家了解囉。(不過我相信科技一直在進步,一定是到實用等級才會商品化囉)
最後,不論你上山有沒有血氧偵測,平時就應該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以及高山症的症狀,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早點處置或下降高度;而且退100萬步來說,高山症的診斷基準中,也沒有叫你一定要去測血氧值呀!
※ 延伸閱讀:認識高山症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hotos/a.1896409563923441/1896409570590107
※參考文獻:
1. Roach RC, Greene ER, Schoene RB, and Hackett PH. (1998).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for prediction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69:1182–1185
2. Tannheimer M, Thomas A, and Gerngross H. (2002). Oxygen saturation course and altitude symptomatology during an expedition to broad peak (8047 m). Int J Sports Med 23:329–335
3. O'connor, Terry, Gerald Dubowitz, and Phillip E. Bickler. "Pulse oximetry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5.3 (2004): 341-348. Karinen HM, Peltonen JE, Kahonen M, and Tikkanen HO. (2010).
4. Prediction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by monitoring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during ascent. High Alt Med Biol 11:325–332
5. Chen H.C, Lin WL, and Wu JY. (2012). Change in oxygen saturation does not predict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n Jade Mountain.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3:122–127
6. Wagner DR, Knott JR, and Fry JP. (2012). Oximetry fails to predict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r summit success during a rapid ascent to 5640 meters.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3:114–121
7. Faulhaber M, Wille M, Gatterer H, Heinrich D, and Burtscher M. (2014). Resting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and breathing frequency as predictors for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development: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leep Breath 18:66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