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on金牌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on金牌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on金牌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on金牌差別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事情大致明朗了. . 教育部體育署原本發函要求中華奧會,安排教練及選手搭商務艙,而且發了兩次,但是碰到了疫情,2021年3月9日,中華奧會依據「奧運組團工作小組會議」決議,去程採用全團包機的形式,用意在避免接觸. . 2021年6月15日,體育署和中華奧會簽訂契約變更議定書,內容為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imberlyWalford #SBDTaiwan #她已經41歲 SBD Elite Athlete, Kimberly Walford, Women 72kg Class. "The Greatest Deadlifter All Time, regardless divisions." ...

on金牌差別 在 Tony Capatch 柯龍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2:52:53

兄弟,我為了你超級驕傲。不管你今天第幾名在台上,我尊重你的原因因為你的心中一直在追蹤人生的目標和不常走過的路。 我為什麼這麼愛這個運動比賽。這個sport呢? 因為這個sport跟其他比有一個特別的差別 要第一名的話你沒辦法靠著關係 要第一名的話沒有任何天份幫助到你 要第一名的話沒辦法作弊或有接...

  • on金牌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1 09:34:34
    有 3,587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事情大致明朗了.
    .
    教育部體育署原本發函要求中華奧會,安排教練及選手搭商務艙,而且發了兩次,但是碰到了疫情,2021年3月9日,中華奧會依據「奧運組團工作小組會議」決議,去程採用全團包機的形式,用意在避免接觸.
    .
    2021年6月15日,體育署和中華奧會簽訂契約變更議定書,內容為去程包機,非搭乘包機人員搭乘商務艙,回程則安排搭乘一般航班商務艙返國.
    .
    換言之,蔡政府是有想要安排選手搭乘商務艙的,但是包機的方式是不可能每個人都坐上商務艙的,但可以看見,至少沒包機的選手大都搭乘商務艙,說蔡政府違背承諾,實在有待商榷.
    .
    接下來,就是包機內的座位安排問題,7月6日防疫協調官張煥禎召開行前防疫會議,此會議為線上會議,沒有會議記錄,參與者包括體育署、國訓中心、中華奧會等人,「考量防疫安全,建議選手安排在空間較大的經濟艙區域,採嚴格區隔分散安排,以避免傳染.嗣於7月7日中華奧會召開『我國參加第32屆2020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團專案小組第5次會議』討論通過,為確保選手健康安全,以空間較大的區域,分散座位,降低代表團間近距離接觸的風險」.
    .
    7月7日的會議紀錄內容為「機上座位共計商務艙36個、經濟艙267個,依據防疫協調官建議將採取菁英選手乘坐經濟艙第一排、彼此間隔兩個位置,且後兩排淨空方式辦理.其他代表團員以運動項目別區分座位區,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國訓人員、奧會人員亦皆分區域分開乘坐.」
    .
    對此,張煥禎受訪表示,「他的確是此次東奧代表團的防疫協調官,但只有參加過一場防疫會議,時間是不是7月6日要再確認.他說,自從擔任防疫協調官以來,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過經濟艙或商務艙的問題,只談過如何避免選手被隔離,後來體育署怎麼決定他也無法得知.」
    .
    「按照規定,若機上有確診者,前後兩排乘客都必須隔離,因此這次讓選手安排坐在經濟艙前艙,且旁邊無人、前後排無人是國際慣例,跟是不是經濟艙或商務艙沒有關係.」
    .
    這是否和會議記錄上相違背呢?答案可能是不相違背,他可能話說一半,當提出「避免選手被隔離」,避免被隔離就是前後左右要保持沒有人的梅花座,理所當然就會導致「只有經濟艙能達成此需求」的結果.
    .
    張煥禎雖然曾涉逃漏稅,但仍是醫師身分,而參與線上會議還有國訓中心、體育署其他專業人才在,至少我們可以知道,體育署長說的「36個商務艙是隔一起坐,因為防疫協調官建議,選手旁邊若坐其他人,一旦染疫會整個受影響,當時才接受協調官的建議,把選手前面後面左右安排全部沒人,不會影響選手,也不會影響別人,當時是以安全為最大考量」並非無稽之談,而且他是認真考慮防疫官的意見產生的共同討論結果.
    .
    因為道理很簡單,周圍的一名選手確診,其他選手必須被隔離,最好的方式,就是確保選手周圍都沒人,這樣安排還間隔2個位置,分的更開,至少在會議紀錄上是認真討論這件事.
    .
    然後選手和非選手又要分區,「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國訓人員、奧會人員亦皆分區域分開乘坐.」人少的一方自然分到商務艙,人多的一方又要梅花座,自然分到經濟艙,商務艙緊鄰,沒有梅花座的問題,防疫的角度來看,自然是風險高的坐一起,與風險低的分散坐區隔比較洽當.
    .
    我不認為,這個張煥禎醫師,為了想坐商務艙,或者,想讓6個官員坐商務艙,所以編出了這麼一套把戲,然後防疫只是藉口,故意犧牲運動員,這也太超乎常理,壞人做壞事也要考慮代價,如果只為了一架班次商務艙的利益,動輒召開會議,修改辦法,然後還要背著冒犯一干運動員的風險,又要精心計算,設想一個不一定能成功的梗,迂迴婉轉地達到目的,這若不是太蠢,就是太壞,其他人若要懷疑,應該查查參與決策者是否有其他醫療人員.
    .
    而神父覺得最誇張的是,總統居然要因為這件事道歉,只為了選手坐到經濟艙,依此邏輯,敗燈不知道要道歉幾次,不管其他寫手名家怎麼凹,正例變成反例,美國奧委會也是提供一張經濟艙機票,然後要升級就是自己出錢,或者依靠民間或協會贊助.
    .
    「This particular ERA (Equality in Row Assignment) appears to be a nation-by-nation battle. USOC communications chief Patrick Sandusky said U.S. teams, regardless of sport or gender, are given one economy-class ticket per athlete, coach and official. (U.S. teams fly on official sponsor United Airlines.) Individuals can choose to upgrade on their own dime if they wish, he said.」
    .
                     from Espn
    .
    因此,金牌選手會不會坐到經濟艙?答案是會的,美國拿下金牌的男子冰壺隊選手,回程時,想升等,被拒絕,過往,你也會看到一些奧運花絮,例如有許多選手在經濟艙上面載歌載舞,在旅途上苦中作樂.
    .
    至於有人說難道LbJ會去坐經濟艙嗎?這我不知道,不過至少,美國男子籃球隊,在前幾年前往西班牙的班機上,坐的也是一般的座位,你會看到一眉道人把自己塞在一個小位子上,然後Kyrie Irving摸著陽春的把手,還有其他人因為腳太長,位子不夠寬,所以乾脆腳擱著扶手,直接踩在前面的牆壁上,留下大大的腳印.
    .
    當然,你會找到更多選手搭商務艙的例子,但是他們就是一般飛機成功升等,這一點,台灣如果不是包機的情況,其他人也可以做到,而且還是政府出資.
    .
    政府有沒有讓包機以外的選手坐商務艙?有,一開始的規劃也是坐商務艙,包括戴資穎,但是遇到包機的情況,就沒有辦法,我認為包機模式選手坐經濟艙是完全沒有問題可言的,教練和其他人員分區坐商務艙,也沒有問題,唯一有問題的就是6個官員,也許他們不應該上包機,去坐另一班,這樣這個莫比烏斯之環就可以解決了,但我不確定選手和教練下機以後,不用一個官員還是奧會代表去跟當地組織接洽,或者,隊醫們會懂這個事情.
    .
    而包機本身就是優越的待遇,不只包機,醫生還建議行李箱準備一堆防疫物品,酒精、肥皂、N95口罩、濕紙巾、體溫計,其他還有指紋式的鎖、吹風機、集流器、水壺、帽子、太陽眼鏡、扇子、迷你真空壓縮器、旅行壁櫥,我不認為有多少國家可以做到這個程度,至於你包機又要坐商務艙進行梅花座,這根本強人所難也不切實際,沒包機的商務艙會勝過有梅花座隔絕一般旅客的經濟艙嗎?我可不這麼認為.
    .
    這起事件,你可以說體育署溝通不足,雖有行前說明會說明,請教練轉達給選手,但仍然有選手不知道,你也可以說中華奧會和體育協會過於惡名昭彰,所以導致這個事情被不當歸因,但是搞到總統得出來道歉,官員要下台,這就有點太過了,而至於群眾開始用有色眼光來檢視所有選手居住地、便當盒,這根本就是大家來找碴的遊戲,心中有定見,看什麼都有問題,連大倉東京酒店的便當,都能貶低的一文不值,說是便利商店的便當,又稱什麼不營養,不符合選手需求,實在莫名其妙,到時候送的是低卡路里的便當,會不會又正中他們下懷,稱這是窮人吃窮酸貨?
    .
    乃或是拿選手的居住地做文章,說住的地方只有三星,價格只有三千塊,更有勝著,拿著PTT搜出來的烏干達、中國隊住海景飯店,多豪華,台灣選手只能住骯髒破爛的飯店,把三星經過東奧防疫認證的房間,貶得一文不值,中國人喜好奢華,認為住房間越大越爽就好,那樣的地方離場館的距離,開車要一小時半,這會比只要8分鐘就能到場館練習的旅館好嗎?如果是對於一名立志要奪牌的選手而言.
    .
    只能說,台灣有些人的觀念和中國人挺像的,而這樣捧中貶台的風潮,跟蘇啟誠大阪事件挺像的,一群瘋狂究責大阪辦事處,說中國有派車到關西機場,台灣沒有,然後因為現場民眾自我中心的解讀「聽到辦事處一聲冷笑」,又有PTT上的人傳了一堆中國的假訊息,拿中國派15量巴士對照大阪辦事處的公告相對比,結果,被證實是假的,中國根本沒巴士,害的官員自殺.
    .
    乃至於有名嘴說,難道不能找又近又豪華的飯店嗎?神父必須說,這還真的不簡單,你去搜尋東奧場館附近的旅館,就多是3000元左右的價格,而合格的認證的防疫旅館,並不多,更別提還會有其他國家去搶,拿幾張照片對比估狗來的商業照,中國海景新聞照根本是一種混淆視聽的做法,就跟昔日拿中國辦事處的公告,來比較大阪處的公告一樣,牛頭不對馬嘴,挑起人心的相對剝奪感而已.
    .
    對於泛本土派或者台派來說,有不少人是義憤填膺的,可以理解他們對於體協的沉痾,與對運動員的憐憫,然而,如果不考量「謠言的沃土」,終究只會讓問題失去焦點,清不到體制內的毒瘤,反而看到本土政權被清算,外頭的人眾口鑠金,是一回事,如果裏頭的人全盤接受,而沒有一點反駁的聲音,那就只剩下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事情好像無可挽回,只因為一群人決定了「就是那樣」,曾參殺人,就算三個人說他殺,依舊不會有信度,就算一群中姦選民說他殺,他依舊無法構成真實的一點邊,但若曾母相信了,那曾參大概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這屬於被命定的真實,是「造真」而非「求真」,而,事實是如此嗎?我不這麼認為.
    .
    我只看到台灣政府,顯得如此脆弱而且卑微,如果這就是要改變體制的力量,我只看到這股力量被稀釋而已.
    .
    此次決策,由中華奧會提出,體育署以防疫角度考量處理,高規格的防疫導致包機座位分配的問題,溝通不足造成選手誤解,又,中華奧會和體協過往的事蹟,使人們印象惡劣,這使得一個防疫的安排,被解讀成惡意.
    .
    我想,只要政界和商界的裙帶關係,取代專業任命,這樣的事會層出不窮,因為這些人本身沒有信度,到哪都無法取信於人,又依靠裙帶關係添居大位,平時不正常的事做多了,導致連正常的事都會因他們參與而被視為不正常.
    .
    而這些人的惡名,卻由執政黨來背負.
    .
    奧會協會乃民間團體,政府就算不能直接介入,但就算是協會,仍然必須服膺人民團體法相關法規,日前修出國體法,第二十七條開宗明義就指出「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華奧會)為法人,係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際奧會)承認之我國奧會代表。中華奧會之組織、任務及成立宗旨,應符合奧林匹克憲章,並受中華民國法律之規範。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後三個月內,中華奧會應檢具會章、委員名冊及年會會議紀錄,報中央主管機關許可登記,發給法人登記證書;其解散,應報中央主管機關許可.」
    .
    而第三十九條則針對體協明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擔任特定體育團體之理事長(會長)、秘書長:
    一、經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二、受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三、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
    四、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
    這些依靠政商關係擔任的奧委會長、協會理事長,顯然,現行仍不足以切斷政商任命,既然如此,立委諸公不如修得更嚴格些,針對各協會理事長排黑條款,加更高的門檻,例如不用加什麼但書「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也不用「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凡有案底者,一律不得擔任理事長、秘書長,乃至於延伸至奧會會長,畢竟奧會會長,代表國家和國際進行對外聯繫,更應該要有使命感以及有更高的道德標準檢驗,而奧會會長只有一位,這樣的改革影響範圍小,對於本次事件的因素之一-社會觀感和主席信度問題,也較為契合.
    .
    而政客和商人與一般人的區別,也就差別在有沒有案底了.
    .
    我相信對於奧會會長以及協會理事長,最基本的沒有犯罪經歷的要求,應該是最基本的.
    .
    名譽問題,名譽解決,觀感問題,觀感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
    盧梭說,「天生萬物是美好的,一經人手就變壞.」
    .
    這話,不只適用在人們怎麼看這個防疫安排下的經濟艙中,也適用隨同上機的官員和會長們給人的觀感,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變態小松鼠 #名為變態的紳士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敲開認知的枷鎖】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on金牌差別 在 Tony Capatch 柯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5 19:02:47
    有 236 人按讚

    兄弟,我為了你超級驕傲。不管你今天第幾名在台上,我尊重你的原因因為你的心中一直在追蹤人生的目標和不常走過的路。

    我為什麼這麼愛這個運動比賽。這個sport呢?
    因為這個sport跟其他比有一個特別的差別

    要第一名的話你沒辦法靠著關係
    要第一名的話沒有任何天份幫助到你
    要第一名的話沒辦法作弊或有接近方式
    要第一名的話,不管多少好運,幫不到你
    要第一名的話coattails也不會給你冠軍

    要第一名就是要努力認真訓練。必須要有鐵意志力和中心才能有一點成功的機會。天天吃那麼辛苦的營養食物,要控制所有任何生活方面才能有機會上台比賽。不能撕夜完,喝酒,不管睡眠不足。
    下面我直接用了英文因為這個話題感覺在我的母語比較強。要的話可以翻譯但意思可能會差喔。

    Everyone sees the result, but nobody sees the sacrifice, hard work, iron will and dedication it takes to be a champion. Nobody sees the disproportionate amount of hours spent on your craft working your ass off until you want to puke. Nobody sees you wake up at 5am to start your day and begin contest prep training.
    These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winner and a loser. The sacrifice and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mediocre or average, those that choose to settle for a life of comfortability and mediocrity vs those who choose to walk the path of a dreamer.
    Keep your head held up high and your goals even higher. It’s never over until you win. 💪🏻🏆 我尊重你因為你不管是不是在台上冠軍了沒,你的中心就是。在我的心裡都是。挺胸抬頭,我們明年繼續努力加油💪🏻一起上台比賽拿到那個金牌🏅
    #proud #proudofyou #champion #champion #heartofachampion #nevergiveup #neverquit #bodybuilding #ifbb #ifbbpro #physique #men #mensphysique #abs #respect #hardwork #dedication #兄弟 #家人 #夢多 #success #台灣 #健體 #辛苦了 @mondo0718 love ya buddy

  • on金牌差別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3 15:37:30
    有 269 人按讚

    【06/23 星期二 絕對音樂】

    「『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人生,一半是披荊斬棘,一半是急流勇退。
    水火本不相融,但造字者 卻巧妙的將二者融會貫通在一起,
    揭示了『淡』的真味:剛柔並濟…」
    SO~~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的『進』,也不是一味的『退』,
    而是順其自然,一切隨緣。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被自卑拖垮?那就去認識真正的『自己』吧…》

    沒有人不自卑。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把自卑太當回事。
    恰如其分的自卑,是一定要的啊。
    我認識這麼多以表演為工作的人,他們當中比較被認可的,幸運地得到了「明星」的頭銜,再誇張一點,他們會被稱為「女神」「男神」。起碼我認識的十幾位「女神」「男神」,沒有一個不自卑。
    但他們沒有把「自卑」當成一塊揹不動的石頭,他們不介意開自己的玩笑,讓別人清楚地知道,他們自卑的點在哪裡。當然,我相信他們也深藏了一些嚴重自卑的事,是沒辦法拿來開玩笑的。那是他們的地雷,踩到會爆炸。
    但即使是藏在他們口袋裡的那些自卑,也沒有沉重到拖住他們無法起飛,反而可能促使他們更用力的展現自己。那些石頭,一定曾經很重,重到小時候的他們,被拖到舉步維艱。但隨著自己長高長大,相對的,那些口袋裡的石頭,就不那麼重了。
    關鍵在於:我們要長大,而不是讓那些藏在口袋裡的石頭,越長越大。
    我有個朋友,是位明星,也被某些人稱為女神什麼的。她確實很漂亮,但跟任何漂亮或不漂亮的人一樣,她也永遠有煩惱。
    「我跟他分手了。」她說。
    我一邊品嘗著我的大蒜披薩餅,一邊覺得西方食物不太冒煙這件事,實在是缺憾。此刻有人要講分手的故事,那麼桌上的食物就一定要冒煙啊,那就是人間的煙火滄桑啊。
    「我以為他對你很好。」我說。
    「我跟他在一起,壓力好大。」她說。「他所有朋友學歷都好高,不是紐約這個大學的博士,就是倫敦那個大學的碩士⋯⋯。」
    「你是跟他交往,又不是跟他那些朋友交往。」我說。
    「⋯⋯其實我以前也好想出去念書⋯⋯。」她說。
    「你現在很好啊,想念書,將來再找時間出去念就行了吧。」
    「⋯⋯他媽媽,也瞧不起我。」她說。「他們那種家庭,覺得我們這種表演的工作,很丟臉。」
    「嗯嗯,聽起來也就是個人云亦云的太太。你跟他媽媽就互相看不順眼吧,又怎麼樣呢?」
    「行不通的,時間久了,他一定會被他媽媽和那些朋友影響的。⋯⋯唉,長大了,很難單純的談戀愛了,對不對?」
    「你如果加入別入已經玩到一半的遊戲,當然就要照別人的規矩。但你也可以開始一盤你自己的遊戲啊。戀愛,本來就是一次開始的機會吧。」

    在交往中感到自卑,當然很辛苦。
    感到自卑時,不要只檢討自身的條件,而不檢討別人評鑑你的標準。如果你只顧著檢討自身的條件,那是檢討不完的。因為只要評鑑的標準有問題,再怎麼好的人,也永遠不夠好。
    那個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的標準,到底是誰訂的?
    恐怕就是我們自己訂的。
    我們從小不斷被鼓勵要有夢想,要向偉人看齊,要嚮往一個精采的人生。這些種籽埋在我們的心裡,如人所願的話,會養成一個有意志力的上進者,但也免不了,會同時在這個上進者的心裡,樹立一個再怎麼用力伸手,也永遠搆不著的完美標準。
    這個從小懸掛我們腦中的完美標準,成為我們一輩子想要做到的「理想的我」。只要跟這個「理想的我」一對照,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各種不夠好:不夠高、不夠會賺錢、對人不夠熱絡,皮膚不夠白,生的孩子不夠傑出,名片上的頭銜不夠響亮⋯⋯沒完沒了。
    我們就是不會滿足。
    人類能生存到現在,靠的就是「不滿足」,能弄到多少吃的,就盡量弄到,能控制多少土地,就盡量控制。其他動物當然也會盡量的吃、盡量繁殖。只是人類的花樣多,除了吃與繁殖之外,我們還給自己找了很多任務,每項任務我們都不會感到滿足,所以人類遠比動物更上進,也遠比動物更自卑。
    從小藏在腦中的那個「理想的我」,如果迫使我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那我們就會同時收到鞭策與自責,鞭策使我們一直努力,自責則終於演化為自卑。怎麼樣?我們是不是簡直想逼死自己?不但要努力,還被設定為不能誇獎自己、不能認可自己。
    看著在圓輪裡不斷跑、沒完沒了的跑著的松鼠,我們會忍不住發噱,直到我們領悟:我們是在看自己。

    在關於自卑的故事當中,我最不買帳的一個故事,是安徒生童話的《醜小鴨》。醜小鴨從小生活在鴨同伴中,因為和其他小鴨長相不同,而受到排擠。醜小鴨去流浪,也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而受到排擠,故事結尾,醜小鴨遇到一群天鵝,卻不但沒遭受排擠,反而受到歡迎,因為醜小鴨其實根本就是一隻天鵝!
    呃,第一,長大並不會使一隻鴨自動變成鵝,不會使燒鴨變成燒鵝,也不會使醜小鴨變成大天鵝。醜小鴨長大,只會成為醜大鴨。第二,如果故事是一隻小鴨,從小長在天鵝群裡而受到排擠,後來終於回到鴨群得到接納,這樣起碼有「我不是異類,我只是從小沒對到組織」的寓意。
    但由小鴨長大才「發現」自己是天鵝,這純屬運氣好、背景硬、血統強。這故事安慰不了人。

    快被自卑拖垮的人,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把「理想的我」這四個字,去掉一半,它只是「理想」,不是「我」。然後,把真的「我」組裝齊全—主要是把「我的缺點」都組裝進來。真的「我」就跟炸雞是一樣有優點也必有缺點的,要又香又脆,那就一定同時有這麼多脂肪;要享受小狗的可愛,那也就要準備好塑膠袋親手撿小狗拉的屎。
    我們是完整的人,不是超級市場裡去了骨的肉片,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很可能缺點遠多過優點。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不是高科技中心研發出來完成特定任務的機器人。
    我們來活這一遭,是來感受生命,不是被派來參加奧運或月入四十萬的。如果我們在感受生命的同時,發現參加奧運或月入四十萬,能令我們更強烈的感受生命,那我們就往這樣的方向努力。但如果吸引我們的,不是奧運金牌、不是四十萬月薪,而是把別人打扮漂亮、或是想辦法把海水變成可飲的淡水,那我們就往那樣的方向努力。
    我們腦中的那個「理想的我」,天曉得是小時候哪部動畫、或是哪個長輩,無意中塞進我們腦子裡的。那很可能是「異物」,會引起身體排斥的。
    面對這樣莫名寄居體內的異物,不去檢討它,反而以它為標準,檢討我們自己,這當然不是「愛自己」,也不是「做自己」。這叫「接案子」「出任務」,它是合約上的甲方,我們是乙方。完成不了的話要不要賠款還是切腹?
    也許有人擔心,萬一拋開了腦中這個「理想」,而真的「我」,卻只想終日躺在床上追劇吃零食,難道也可以嗎?唔,這不關我的事。我既沒資格,也沒興趣評斷別人感受生命的方式。只要那人的方式不傷害別人,那我就與那人相安無事。
    如果躺床上追劇吃零食,能夠深刻的感受到生命,或者,是那人盡力判斷之後,為自己決定的感受生命的方式,就沒道理逼迫那人去賺四十萬月薪、或研究海水變淡水啊。
    如果躺床上追劇吃零食,是那人某階段的生活方式,那人這樣活到四十五歲,忽然接收到所追之劇、所吃之食、或所臥之床的啟發,而一躍下床寫出了空前出色的劇本、或是調配出空前美味的零食,或者構想出空前舒適的床墊⋯⋯誰知道呢?
    誰知道那個人會不會四十四歲就死了,於是那人是否四十五歲會躍下床,永遠沒人能推斷。或者,那人要八十歲才一躍下床,人稱本世紀的姜子牙,又有誰會知道呢?

    反正,感受生命的方式,沒有標準範本。如果你以為有標準的範本,那是誤會。
    既然沒有標準範本,就不那麼容易自卑了。我們還是可以常常自我檢討,但那是根據自己的目標,而檢討我們的活法,檢討那是不是我們能替自己選出的、最能感受生命的活法。那是以「做自己」為標準,而不是以「完美理想」為標準的自我檢討。基於這樣的檢討,而產生的不滿,是有方向的不滿,而不再是莫名的自卑了。
    我的女神級明星朋友,如果為了感受生命,而覺得沒有出去求學,是一個缺憾,她就會為了「做自己」,去彌補這個缺憾,但不是因為不相干的人,用他們設定的評鑑標準來壓迫,而感受到自卑。
    自卑,是「做自己」的絆腳石,別再把這石頭放在自己的口袋裡了。醜大鴨自有醜大鴨的生命感受,不必得到天鵝們的了解或認同。
    感受生命的方式,沒有標準範本,也不需要別人認同。

    作者:蔡康永
    (文章來源: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7140?ref=fb)

    ***************************

  • on金牌差別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7-17 14:10:18

    #KimberlyWalford #SBDTaiwan #她已經41歲

    SBD Elite Athlete, Kimberly Walford, Women 72kg Class.
    "The Greatest Deadlifter All Time, regardless divisions."
    The Queen is Back!!

    7 times world championships, 6 times back to back. Kimberly just missed last year (2018) since her federation change.

    She came back this year, representing Virgin Islands (ISV), took her 7th world championship title!! We love Kimberly so much~~

    (Women 72kg deadlift world record is still on Kimberly's 243kg.)

    -Squat
    175kg
    185kg (X)
    185kg (X)

    -Benchpress (Bronze Medal)
    105kg
    110kg
    112.5kg

    -Deadlift (Gold Medal)
    230kg
    237.5kg
    242.5kg - New M1 World Record

    -Total (Gold Medal)
    535kg - New M1 World Record.


    SBD全球菁英運動員代表之一(SBD Elite Athlete),已經41歲的健力傳奇,來自美國的Kimberly Walford,在今年2019世界盃健力經典錦賽,獲得了他生涯的第七次世界冠軍。

    從第一屆IPF世界盃經典賽,連續六年世界冠軍,只有去年因為轉換國家代表聯盟缺席,今年是她參加的第七次世界大賽,強勢回歸,順利奪得冠軍!

    他的強項硬舉,也打破了M1世界紀錄!242.5KG!!(世界紀錄則是她自己所締造的243KG)

    誰說長青組(Master1)不能留在公開組破世界紀錄?Kimberly完美示範了健力跟年齡沒有關係,只差別在願不願意挑戰!😎實在太帥!

    -蹲舉
    175kg
    185kg (X)
    185kg (X)

    -臥舉 (銅牌)
    105kg
    110kg
    112.5kg

    -硬舉 (金牌)
    230kg
    237.5kg
    242.5kg - 新M1世界紀錄

    -總和 (金牌)
    535kg - 新M1世界紀錄

    #SBDAPPAREL #SBDEliteAthlete #SBDTaiwan #為你撐腰 #Deadlift
    #Powerlif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