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obike購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obike購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obike購買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53的網紅每天關心黃昭順跳蓮池潭的進度,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可能看到淋雨排隊的人就受得了吧。 「不過口罩販賣機並非24小時營業,平日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半至晚上6點半、假日上午8點半至中午12點。」 非24小時或離峰營業的自動販賣機,就想問這樣上班時間買不到的上班族到底便利了多少?很多人6點半還塞在回家的路上好嗎? 還有因為無法限制一次的購買人數,有的人拿...
obike購買 在 每天關心黃昭順跳蓮池潭的進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可能看到淋雨排隊的人就受得了吧。
「不過口罩販賣機並非24小時營業,平日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半至晚上6點半、假日上午8點半至中午12點。」
非24小時或離峰營業的自動販賣機,就想問這樣上班時間買不到的上班族到底便利了多少?很多人6點半還塞在回家的路上好嗎?
還有因為無法限制一次的購買人數,有的人拿五張健保卡一次領,後面排隊的人是淋雨淋爽的嗎?
再來,自販機就有補貨問題,是每天只補一次,還是賣完就補?這樣不是造成人民更無所適從,只能沒事去碰碰運氣?
智商157說口罩盲目擴廠的,都不知道政府簽約時就簽好到時可以拿產線跟口罩廠換口罩。
現在口罩自動販賣機設置,之後口罩供需平衡了,誰會在非24小時營業的自動販賣機買口罩?當然是去摳死摳買整盒的啊。那自動販賣機變廢鐵的問題智商157想到了嗎?還是像OBike失敗一樣怪市民素質不好?
說實在真的沒想到都採用自動販賣機這種模式了,居然會去限制營業時間,只能說智商157比較重視機器的人權。無法限制一人代購張數的問題早就知道會是最大的bug,結果似乎也沒有想解決就趕快推上路,說難聽一點如果社區阿嬤有閒早起,可以排第一個幫整條巷子的人領,這樣即使你排第二個,也是買不到(請參閱周星馳購買張學友演唱會門票片段)。
by泥編
obike購買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都別人錯?oBike慘敗收場 柯文哲竟扯:國人水準未到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5854397.A.382.html
oBike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我們暫且不論這家公司所提供的自行車品質是好是壞。單就服務的完整性來討論,並思考其可行性及其面對的風險就好。
oBike的服務機制比你我想得簡單許多。你付一筆押金900元給公司,然後就可以用會員機制,開始租車。它沒有任何服務站,你在市區內看到任何一台,都可以透過APP上申請等功能,直接取用該單車。並且於使用完畢之後,同樣由APP上的功能作申請,結束這次的租用服務。
聽起來很簡單,但有幾個關鍵的問題。
首先,單車上並沒有GPS及通訊功能。所有定位功能之所以能使用,全都是由上次退租時手機的定位功能來記錄。因此當你打開oBike,上頭雖然有提供地點資訊的提供,但經常出現現實地點和系統地點不符的情況。這種爛服務,讓公司自己搞不清楚,公司的自行車資產到底分布到哪裡去。
再者,因為公司也搞不清楚單車的位置,所以更不可能針對個別單車做維護和清潔。就算公司有那份心力,卻也沒有相應的機制,能將在外流浪的oBike給逐一回歸市區使用。
oBike的機制非常不完全和不可行,任何一個有心人若是想要破壞其服務,只需要隨意找台oBike搬上發財車,然後運到荒郊野外即可。但為什麼沒人拿回家分解呢? 因為這台車爛得不可思議,根本沒有部件或原料是有利可圖的。但為什麼UBike品質不錯卻仍沒有人偷去分解呢? 因為當初政府就知道有這種風險,所以UBike的所有零件都是特規的,並不適用於捷安特其他車系的使用。為了規避可能被偷的可能,oBike的做法是把車子做得很爛,UBike的方法是把車子做得很特殊。兩種方法,高下立判。
也正因為oBike的服務太過沒有制度,導致台北市當時到處都是亂停的oBike,而且有些還被停在根本不像是停車位的地方,有人則是為了惡作劇則將這些單車放置到奇怪的高處、水溝、河流或是沙灘裡。
是台灣人水準太低嗎? 我舉個人盡皆知的例子就好。
齋友們聽過誠實商店吧,就是那個人人從商店裡拿取自己所購買的東西,然後誠實的投入正確金額到收銀箱中。這做法非常理想性,也正是因為社會對信用和道德有期待,所以才萌生這種機制。但即便使用者中已經有95%的高道德使用者。只要仍有剩下那一點點的低道德者,這整套機制就會被破壞。那人會偷取商店中的財物,甚至是收銀箱的金錢,破壞了整套機制。
oBike的狀況就很類似於這樣。越是一個道德平均更高的社會,環境道德的平均水準就更高,也就越經不起這種低道德者的破壞。
與其說國人水準不到,所以無法使用這種機制,還不如說oBike這種機制在民主社會這種會有貧富差距的制度中,難以實際運作,反而在均貧的共產社會,還有可行的可能。
obike購買 在 簡榮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年”共享單車”是資金追逐的風口,有很多的創業者都投入。
但風潮過去,成堆的單車被棄置,除了資源浪費之外,景象更令人觸目驚心。
但緬甸有位創業者Mike Than Tun Win ,他發起了「少走路」(Lesswalk)運動。
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購買oBike、ofo和摩拜停止運營後閒置的單車來幫助仰光的貧困學童。
把單車送給他們做代步工具,節省了每天走路十公里上課的時間。
做好事,非常棒的運用!
https://mp.weixin.qq.com/s/Zoze49ZzVlSk_kn4pw4g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