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妹妹吃止吐藥,發生疑似中風的症狀
小兒急診有時會遇到兒童吃止吐藥 (Novamin) 引起錐體外症候群(EPS)。 最近諾羅病毒疫情激增,噁心嘔吐的病人也增多。
這位妹妹吃了止吐藥後,發生下列的症狀(歪嘴、歪頭、再加上舌頭外吐或捲曲 lingual protrusion),...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妹妹吃止吐藥,發生疑似中風的症狀
小兒急診有時會遇到兒童吃止吐藥 (Novamin) 引起錐體外症候群(EPS)。 最近諾羅病毒疫情激增,噁心嘔吐的病人也增多。
這位妹妹吃了止吐藥後,發生下列的症狀(歪嘴、歪頭、再加上舌頭外吐或捲曲 lingual protrusion),常常會被誤認成中風。(如圖)
當時媽媽及妹妹在兒科急診時,顯現非常焦慮緊張,所以更需要醫師我理性處理及治療,
由於妹妹症狀嚴重,我一開始用了Vena治療,症狀未完全緩解,因此我再加上口服Akineton,之後症狀完全緩解,我、媽媽及妹妹皆大歡喜。
相信有些小兒急診醫師應該沒看過。
#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縮寫 EPS),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其它成因尚有:腦性麻痺、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代謝性疾病。
一、#誘發藥物
由於藥物副作用引起EPS常見的藥物種類包括: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多巴胺拮抗製劑(Dopamine antagonist)及Halopridol等,其中Novamin (Prochlorperazine)及 Primperan (Metoclopramide)常用來治療噁心、嘔吐症狀的改善,但曾經引起EPS的特殊個人體質,仍須留意EPS的發生。
二、症狀
1.急性肌張力不全
發生的位置多在眼部、舌頭、頸背部與四肢,因肌肉持續孿縮,症狀如:眼球上吊、眼球歪斜、牙關緊閉、歪嘴、歪頭、舌頭外吐或捲曲、角弓反張(四肢如青蛙般往軀幹的反方向伸張)、臉部扭曲歪嘴、講話語意不清……。 2.靜坐不能
末梢運動無法停止用動,致使患者坐不住、煩躁不安,不停搖擺或來回踱步。
3.巴金森氏症候群
類似帕金森氏症病人的症狀,約發生在服藥後的三個月內。臨床表現有肌肉僵硬、小碎步、顫抖、表情呆滯(撲克臉)、重複舞蹈性動作。 抗精神病藥物所引起的帕金森症狀,比較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三、治療
治療藥物的選擇會依病患產生的 EPS症狀而有所不同,
如果是 dystonia (運動障礙、肌張力不全)可以選用抗膽鹼藥物 ex. 口服的 Switane或針劑的 Biperiden,或選用抗組織胺藥物 ex. Diphenhydramine。
如果是 akathisia (靜坐不能)則可以選用 BZD類藥物 ex. Lorazepam,或選用 β-blocker ex. Propranolol。
novamin作用 在 媽媽咪呀x我家有隻小潑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該來的還是會來,輪到我打疫苗啦!
分享一下感覺~我自己一個人去打的~
先到櫃檯報到,填寫資料接著醫生評估
評估會問藥物過敏史(打針、吃藥的過敏)
我對novamin過敏,醫生評估沒有關係
食物過敏史(冷凍食品有沒有過敏等等的)
再來就是特殊疾病史,問完沒問題就可以去打
打完在休息區等待15分鐘,沒有不適就可離開
打針的地方不能揉,小黃卡要收好,打下一劑要用
休息結束後,我自己騎著小摩托車
跑去買午餐+飲料,到朋友店裡等奶姬放學
接到奶姬回家,已經過了三四個小時
大概就是覺得肩頸酸痛🤣🤣🤣🤣
所以,自己去打疫苗是沒問題的喔!
不會讓你打完疫苗沒有體力回家(但也不用亂晃)
有馬上出現副作用的,我想應該也很母湯!
novamin作用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醫學】~ 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更新網友推薦的聳動標題:(這個真是太酷了,一定要放第一段)
“媽媽發現小孩吃了藥之後居嘴歪眼斜,原來是吃了「那個」!”
好啦,標題就破梗了...本來是想用個什麼:你知道吃藥之後,可能會像中邪一樣,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嗎? (不過,這種不是我的模式,學不來...)
出來診所之後,已經好久沒看過EPS的個案了 (嗯,一定是看的人太少,所以都沒遇到,老闆不要FIRE我呀!)
前兩天,有個媽媽焦急地帶著國小的小朋友到診所求診,主訴是突發性地頭歪一邊,轉不回來,還合併一直眨眼眨不停!
(如果沒有一直眨眼,你是不是會先猜落枕呢?)
詢問最近的病史發現,前幾天剛因為急性腸胃炎就診,藥剛吃完;相信有藥理知識的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止吐藥造成的錐體外症候群。給了抗組織胺後,症狀就緩解了。(在醫院的時候,應該最常是在急診遇到這樣的病患)
聽起來好像還好,可是如果自己家人遇到一次,相信每個人都會嚇到,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吧,不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遇到了。
※ 病因
錐體外症候群,也常被稱為是「藥物誘導的運動障礙」,主要和「中樞作用的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有關。產生的症狀多樣,故被稱為症候群。
50%的個案,發生在藥物暴露後的48小時內;約90%的病人,在暴露後5天內會發生。
※ 症狀
A. 肌張力異常 (Dystonia):亦為主要的急性症狀
無法控制的肌肉收縮,導致異常的姿勢或重複性運動。例如:眼歪、嘴斜、斜頸、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姿勢。
B. 靜坐不能 (Akathisia)
從體內發出的不安感覺,所以一定要動來動去來緩解。例如:走來走去、腳抖來抖去、二郎腿要一直換邊等。
C.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面無表情等。
D. 遲發性運動障礙 (Tardive dyskinesia)
常見於臉部、嘴巴和舌頭肌肉的無意識的運動,而軀幹和四肢則較少。例如:一直捲舌頭、嘟嘴等。
※ 哪些藥物會造成EPS?
A. 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 neuroleptics
B. 抗憂鬱藥物:SSRIs, TCA
C. 止吐藥:metoclopramide (primperan), prochlorperazine (novamin)
※ 結論
其實在診所會遇到的,應該以止吐藥物為大宗;只要藥物暴露史能確定,診斷及治療上都不困難。(其實不嚴重的個案,止吐藥吃完了,症狀就自己改善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吃到止吐藥都會有這樣的副作用,或是你正在使用上述任何一種藥物,也不用很緊張馬上停藥,可和你的醫師及藥師討論。
如果有發生過EPS的人,記得在就醫時向醫生提醒,或直接標註在健保卡上,以免誤用相同的藥品。
novamin作用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醫學】~ 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更新網友推薦的聳動標題:(這個真是太酷了,一定要放第一段)
“媽媽發現小孩吃了藥之後居嘴歪眼斜,原來是吃了「那個」!”
好啦,標題就破梗了...本來是想用個什麼:你知道吃藥之後,可能會像中邪一樣,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嗎? (不過,這種不是我的模式,學不來...)
出來診所之後,已經好久沒看過EPS的個案了 (嗯,一定是看的人太少,所以都沒遇到,老闆不要FIRE我呀!)
前兩天,有個媽媽焦急地帶著國小的小朋友到診所求診,主訴是突發性地頭歪一邊,轉不回來,還合併一直眨眼眨不停!
(如果沒有一直眨眼,你是不是會先猜落枕呢?)
詢問最近的病史發現,前幾天剛因為急性腸胃炎就診,藥剛吃完;相信有藥理知識的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止吐藥造成的錐體外症候群。給了抗組織胺後,症狀就緩解了。(在醫院的時候,應該最常是在急診遇到這樣的病患)
聽起來好像還好,可是如果自己家人遇到一次,相信每個人都會嚇到,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吧,不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遇到了。
※ 病因
錐體外症候群,也常被稱為是「藥物誘導的運動障礙」,主要和「中樞作用的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有關。產生的症狀多樣,故被稱為症候群。
50%的個案,發生在藥物暴露後的48小時內;約90%的病人,在暴露後5天內會發生。
※ 症狀
A. 肌張力異常 (Dystonia):亦為主要的急性症狀
無法控制的肌肉收縮,導致異常的姿勢或重複性運動。例如:眼歪、嘴斜、斜頸、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姿勢。
B. 靜坐不能 (Akathisia)
從體內發出的不安感覺,所以一定要動來動去來緩解。例如:走來走去、腳抖來抖去、二郎腿要一直換邊等。
C.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面無表情等。
D. 遲發性運動障礙 (Tardive dyskinesia)
常見於臉部、嘴巴和舌頭肌肉的無意識的運動,而軀幹和四肢則較少。例如:一直捲舌頭、嘟嘴等。
※ 哪些藥物會造成EPS?
A. 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 neuroleptics
B. 抗憂鬱藥物:SSRIs, TCA
C. 止吐藥:metoclopramide (primperan), prochlorperazine (novamin)
※ 結論
其實在診所會遇到的,應該以止吐藥物為大宗;只要藥物暴露史能確定,診斷及治療上都不困難。(其實不嚴重的個案,止吐藥吃完了,症狀就自己改善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吃到止吐藥都會有這樣的副作用,或是你正在使用上述任何一種藥物,也不用很緊張馬上停藥,可和你的醫師及藥師討論。
如果有發生過EPS的人,記得在就醫時向醫生提醒,或直接標註在健保卡上,以免誤用相同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