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ormal相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ormal相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ormal相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ormal相反產品中有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蔡依橙的閱讀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很重視台灣觀光方面的發展,所以很常分享許多宣傳台灣的旅遊影片跟想法。 尤其台北最近幾年讓我特別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觀光夜市愈來愈進步。你們不覺得現在的夜市環境比以前更有衛生,更整齊嗎? 前陣子我特地帶兩位外國朋友(美國🇺🇸跟日本🇯🇵)一起去雙城夜市走一走。短短的兩個小時,他們也發現現...

normal相反 在 阿舟物理治療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8:54:02

【被內臟拉歪的脊椎】 你知道嗎? 許多人的脊椎 都會歪向某個特定方向 上胸椎歪向左邊 而中下胸椎則歪向右邊 . 在2006年的這篇文獻 「Analysis of Preexistent Vertebral Rotation inthe Normal Spine 」中 Kouwenhoven ...

normal相反 在 ?賭Sir|數學考試專家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11:22:01

唔好再中伏喇!😫⁣ 上次出咗個 post 講 3D vector 平面嘅面向,即係 normal 嘅概念,有同學喺下面留言,提醒我 2022年嘅新 syllabus cut 走咗 normal,其實我有三個重點想講:⁣ ⁣ 1️⃣ 話 syllabus cut 走咗 normal 嘅人,只係講緊 e...

normal相反 在 ?賭Sir|數學考試專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30 16:06:03

Po(λ)、N(μ,σ) 同 B(n,p) 題目應該點答法?🤔⁣ ⁣ Po(λ) 題目一定要提 #Poisson 柏松 、 #N(μ,σ) 題目一定要提 Normal 正態,因為兩者都係 #人工製造 嘅模型🤖;不過,B(n,p) 題目就唔需要提,因為 #Binomial 只係基於一般機率嘅濃縮表達手...

  • normal相反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4:40:59
    有 438 人按讚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 normal相反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11:01:16
    有 143 人按讚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 normal相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6 21:30:56
    有 443 人按讚

    【被內臟拉歪的脊椎】

    你知道嗎?
    許多人的脊椎
    都會歪向某個特定方向
    上胸椎歪向左邊
    而中下胸椎則歪向右邊
    .  
    在2006年的這篇文獻
    「Analysis of Preexistent Vertebral Rotation inthe Normal Spine 」中
    Kouwenhoven 等學者
    統計了50位正常無脊椎側彎的人
    他們發現脊椎都偏向某特定的方向
    .  
    在胸椎第2-4 節有左旋的傾向
    平均左旋角度為1°
    而胸椎6~10節則向右旋的傾向
    平均度數為2°
    男女皆有類似的結果
    .  
    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奇怪?
    因為照理說,脊椎會歪向某一側
    應該跟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像是習慣用哪隻腳翹腳
    或是習慣用哪邊的肩膀背側背包
    抑或是看電腦或看電視時
    習慣看向左邊或右邊
    難道...這些人的習慣都雷同?
    .  
    有趣的是在隔年2007年
    Kouwenhoven 學者
    針對37名無脊椎側彎但有內臟逆位的病人
    做了同樣的實驗和統計
    .  
    【小補充:內臟逆位(situs inversus)】
    這是一種實際存在的
    罕見的非遺傳性疾病
    他們的內臟構造與一般人相同
    不同的是內臟的位置
    與一般人正好左右相反(鏡向對稱)
    舉例來說,一般人的心臟會偏向左邊
    而內臟逆位的病人
    他們的心臟則會偏向右邊
    .  
    實驗發現在內臟逆位的病人中
    脊椎的旋轉方向與一般人剛好相反
    .  
    這就十分有趣了
    莫非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
    不完全是因為動作的習慣
    而是內臟的張力左右不對稱導致的?
    .  
    讓我們思考一下
    5~11節可能會影響的內臟有哪些
    胸椎第5~8節:主動脈
    胸椎第8節:腔靜脈孔
    (靜脈通過橫膈的位置)
    胸椎第10節:食道裂孔
    (食道通過橫膈的位置)

    在這篇文獻中
    學者們認為可能是
    右手慣用手的張力影響
    以及心臟和主動脈的搏動
    導致脊椎旋轉有關
    不過目前依然沒有定論
    .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獻?

    在過去的這幾年間
    我一直都有個疑問
    為什麼許多人的胸椎
    大約在第8節到第10節之間
    他們的脊椎排列總是轉向右邊
    而這個位置正好是橫膈膜的位置
    這也太剛好了
    .  
    而這樣的巧合一直放在我的心中
    直到最近看到了這篇文獻
    才終於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  
    這也告訴了我們
    在考量疼痛與身體的歪斜時
    不能僅僅只察看脊椎排列本身
    也須考量到周圍的肌肉張力
    甚至是內臟的左右張力不對稱
    .  
    #阿舟物理治療師
    #內臟
    #脊椎排列

  • normal相反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5 20:00:50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很重視台灣觀光方面的發展,所以很常分享許多宣傳台灣的旅遊影片跟想法。

    尤其台北最近幾年讓我特別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觀光夜市愈來愈進步。你們不覺得現在的夜市環境比以前更有衛生,更整齊嗎?

    前陣子我特地帶兩位外國朋友(美國🇺🇸跟日本🇯🇵)一起去雙城夜市走一走。短短的兩個小時,他們也發現現在的夜市相當乾淨。而且最有趣的是我當天給他們各一百元!結果我們三個人總共花三百元!

    說實話美國跟日本三百元買不到什麼!但是在台北的夜市完全相反😂 先看我的影片,然後請記得分享出去。疫情時間,大家好好欣賞我們的本土觀光產業,一邊準備未來。等一切恢復正常的時候,台灣一樣繼續歡迎全世界來玩❤️

    I am sure everyone knows that i really care abou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aiwan。That‘s why i keep sharing my ideas and videos about travel in Taiwan。

    I realized how our Taipei night market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Did you notice that?More clean and tidy now。

    Short time ago i invited my friends from Japan and USA to enjoy night market culture with me。We spend two hours in the night market and they really appreciate cleanness of stalls ,streets etc 😊 Besides,we played a game Whether spending 10 USD$ is enough or not for three of us?

    In Taipei night markets with 10 USD$ you can buy many things,but in Japan and USA it is not enough to buy that much food 😂

    Please enjoy my video and dont forget to share it with your friends。Through the days of pandemic we prepare for future and once the world back to normal life Taiwan will continue to welcome everyone to discover its beauty ❤️

    皆さんもご存知の通り、私は台湾の観光を重視しています。なのでよく台湾の旅行に関する宣伝や考えをシェアしています。

    特に台北ではここ何年か私が特別関心を寄せてい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それは観光夜市がますます進歩していることです。現在の夜市は以前と比べてより衛生的に、よりきれいになったと思いませんか?

    少し前に、私は2人の外国人の友達(アメリカ🇺🇸と日本🇯🇵)を連れて雙城夜市へ行きました。短い2時間という時間の中で、彼らも現在の夜市がとてもきれいだと気づきました。しかも1番面白いのは、その日彼らに1人100元ずつ渡して、私たち3人は合計300元使ったこと!

    実を言うと、アメリカと日本では300元じゃ大した物は買えないのです!でも台北の夜市は完全に反対😂まずは私のビデオを見て、その後シェアしてください。コロナ自粛期間中ですので、みんなでしっかりと私たちの本土観光産業を楽しみ、そして同時に未来への準備をしましょう。全てが元に戻った時、台湾はまた同じ様に世界中の皆さんが遊びにくるのを歓迎します❤️


    #台北夜市 #吳鳳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