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ominal統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ominal統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ominal統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ominal統計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10/06 的新聞,已經走過的路,還要再重新吵一次,心真的很累。 還有,「紓困」跟「振興」根本上就不一樣,望周知。 去年政府的做法,是將用於領取三倍券之1,000元補助撥至低收入戶等弱勢民眾帳戶,協助弱勢民眾領取振興三倍券,第一波預計全國約有109萬人受惠。所以不會有拿不出錢來換三倍券...

  • nominal統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7 19:53:10
    有 1,716 人按讚

    2020/10/06 的新聞,已經走過的路,還要再重新吵一次,心真的很累。

    還有,「紓困」跟「振興」根本上就不一樣,望周知。

    去年政府的做法,是將用於領取三倍券之1,000元補助撥至低收入戶等弱勢民眾帳戶,協助弱勢民眾領取振興三倍券,第一波預計全國約有109萬人受惠。所以不會有拿不出錢來換三倍券的問題。

    發現金補助卻被存起來 日本家庭存款創歷史新高
    https://ec.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3312969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衝擊世界各國經濟,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零售業銷售額回升,在6月就超過疫情前水準,可是日本到了7月還是低於疫情前水準,雖然日本政府發放現金補貼,但一些日本民眾卻將其存起來,並沒有充分用在消費上,數據顯示,家庭消費出現下滑跡象,家庭現金存款在3月底後則是增加30兆日圓,來到歷史最高水準,要如何將儲蓄引向消費,來避免更嚴重的實體經濟下滑,成為日本政府的難題。

    《日經中文網》報導,2020年4至6月日本家庭消費為266兆日圓,比1至3月減少9%,佔名義GDP(Nominal GDP)的52.7%,佔比也比1至3月減少0.5個百分點。而7月的零售業銷售額比6月減少3%。

    眼看歐美等國,透過補貼等方式迎來「報復性消費」,已出現消費復甦跡象,但日本政府4月啟動的總額約12兆日圓、每人發放10萬日圓的現金補貼措施,以及針對育兒家庭和學生的補貼,以及其他補貼措施卻成效不彰。

    報導稱,這些錢並沒有充分用在消費上,而是被存起來,截至6月底,日本家庭現金存款達1031兆日圓,比3月底增加超過30兆日圓,來到歷史最高水準。

    報導指出,消費低迷的狀況,似乎也和網購等環境沒有完善有關,日本還有很多人不習慣網購,根據德國調查公司Statista統計,日本網路用戶中,過去1年內完全沒有用過網購的比例高達16%,是已開發國家最高,更是包含新興市場在內共45個國家內的第4高。

    報導認為,雖然針對旅遊補助的「Go To項目」有發揮效果,但在冬季疫情再次擴大前,實體經濟可能再次下滑,避免更嚴重的實體經濟下滑,需要加快消費的數位化轉型。

  • nominal統計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1 16:58:57
    有 488 人按讚

    最近很常被問到這個幾個問題:『擔憂台灣經濟發展遲緩,下一代工作/上升機會減少,這個又何解呢?還是我們可以看的到台灣經濟再起的曙光?』
     
     
    ▌如何看待經濟成長率
     
    所有的成熟經濟體,2%-3% 的成長率是常態。這點在《拚經濟》的書中,有很好的論述。那種 6-10% 的成長,在人類史上,我們說的是全人類歷史喔,只有「戰後復甦」曾經大量可複製地出現過。連我們認為很猛爆的「工業革命」,翻開 200 年前的資料,其實年均成長都只有 1% 左右。
     
    現在你看到的中國崛起、東南亞崛起,其實也是「戰後復甦」的劇本,只是他們戰後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文革、可能人為飢荒、可能土地改革失敗、沒有跟上海洋貿易潮流,現在認真開始補課而已。
     
    補課的內容,就是台灣曾經走過的路。農業累積資本、輕工業進口替代、勞力密集加工出口、金融與產業政策引導升級。幾乎都是。
     
     
    ▌台灣沒希望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台灣這兩年的經濟狀況很好,經濟數據顯示的確如此,基本工資與時薪也都上升了。
     
    媒體以及刻意帶風向者,努力營造一種台灣沒有希望的感覺,偏偏他們很成功。帶風向的人,一部份曾是執政黨,連自己號稱的統計數據提升都做不到,現在別人執政,數據提升了,卻說那是「運氣」,他「無感」。這其實不是討論國家施政走向的方法。
     
    做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衡量一件事情,指標要固定,不然今天用 CRP 看感染嚴重程度,明天改用「體溫」,後天憑「感覺」,這樣怎麼能有結果?
     
    不管是用橫向比較、歷史比較,台灣都在很好的狀態。
     
    要讓一個社會感覺自己很絕望,方法很簡單:講福利比北歐,講上層收入比美國,講成長率比印尼,講國家資源調度比中國,當然怎麼比都是輸的。
     
    反過來說,講稅率比北歐,講中下層人民生活比美國,講絕對收入比印尼,講人權比中國,就會知道其實台灣怎麼看都很不錯,而且平衡。
     
    事實上你拿什麼指標去全世界比,台灣多數都能拿到前段班,很多甚至都是前 20 名的。
     
    Rich/Poor 10% by CIA @ 各國收入均衡列表,台灣收入均衡,世界第 8。(2018)
     
    GDP/capita (nominal) @ Wikipedia,台灣實質人均 GDP,世界第 33。(2018)
     
     
    ▌上升機會減少,怎麼辦呢?
     
    至於「上升機會」,人同此心,每一個階層都在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大家說要流動,沒有人希望自己孩子向下流動,都想向上,不是嗎?
     
    在自由國家中,大家獲得資訊的機會,因為沒有極權國家的資訊壟斷與訊息不對稱,大家基本差不多,你有網路我也有,我能讀書你也能。所以社經階級越好,取得資訊與應用資訊能力越好。
     
    相對來說,中下階層的困境越發明顯,這也是每個自由且先進的國家都一樣的。同樣有網路,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與資訊,同樣有書,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深度理解並應用,同樣有工作機會,一些人因為生活其他部分的困境,導致無法有效把握。
     
    日本、美國都是這樣,日本開始出現下流老人、貧窮問題的各種書。美國的話,八O、時O出版的書籍,很多都在講這樣的事情。只是過去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思維,讓我們總覺得美國,或其扶植來對抗蘇聯的小老弟日本,一切都是好的。
     
    這就是成熟經濟體的無奈,社會福利、教育普及、網路與基本建設做好,就是政府該做的補強。所以台灣的健保,根本上就是一個社會福利政策,提供全民「健康的安全網」。廣設大學,以及高速普及的網路,也是這個脈絡下的必然。
     
    至於很多人喜歡說的,「中國」早期很多人白手致富,別忘了,很多的起家,建立在與黨合作、黨特許、黨先不抓你,這基本上是利用資訊與機會的不公平而崛起的,不管在俄羅斯或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都有這樣的黑暗故事。戒嚴時的台灣也是,很多行業,「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在一個自由的成熟經濟體中,「防守」比「攻擊」重要,也就是「不犯蠢」。增廣自己的視野,深思表象後的意義,對世界有更開闊的認知,把這樣的能力分享給你的孩子,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然後,他們會有屬於自己的機會,也只有他們自己看得到,能把握住。我們沒辦法下什麼指導棋。就像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把握,能看清楚,能做好每個適合自己的決定。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一起變更好|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這幾篇文章也很推薦閱讀唷
     
    ➤ 帶著孩子讀紐約時報,步驟、方法與成果分享。
    http://bit.ly/2MLtDn6
     
    ➤ 去麥當勞吃飯,上臉書發文,也能學到生活素養。
    http://bit.ly/31Anrnp
     
    ➤ 6 個在旅行中,對孩子的整體能力培養的小技巧。
    http://bit.ly/2IyRRQd
     
    「素養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沒有邊界,或者我們應該說,「邊界,是自己定義的」,不是課本學門定義的,不是教學進度定義的,不是課本自修定義的,不是考試範圍定義的。
     
    這樣的引導、整合、輔導,很難要求一次要管 30 個小朋友的學校老師幫忙。即使家教老師,跟孩子的相處時間不夠久,也很難去串起這一切。跟小孩一起生活的我們,是最適合的老師。
     
    《素養教育工作坊》,我們將分享,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你可以怎麼觀察自己的小孩,並做跨領域的引導整合。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 【報名倒數】帶著孩子,記錄自己的生活。
     
    🔹 2019/11/30(六)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透過孩子最真誠的書寫紀錄,也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
    🔹 孩子也能透過網路,學會找出最「真確」的事實!
    🔹 報名倒數中!

  • nominal統計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08 12:00:01
    有 769 人按讚


    最近很常被問到這個幾個問題:『擔憂台灣經濟發展遲緩,下一代工作/上升機會減少,這個又何解呢?還是我們可以看的到台灣經濟再起的曙光?』
     
     
    ▌如何看待經濟成長率
     
    所有的成熟經濟體,2%-3% 的成長率是常態。這點在《拚經濟》的書中,有很好的論述。那種 6-10% 的成長,在人類史上,我們說的是全人類歷史喔,只有「戰後復甦」曾經大量可複製地出現過。連我們認為很猛爆的「工業革命」,翻開 200 年前的資料,其實年均成長都只有 1% 左右。
     
    現在你看到的中國崛起、東南亞崛起,其實也是「戰後復甦」的劇本,只是他們戰後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文革、可能人為飢荒、可能土地改革失敗、沒有跟上海洋貿易潮流,現在認真開始補課而已。
     
    補課的內容,就是台灣曾經走過的路。農業累積資本、輕工業進口替代、勞力密集加工出口、金融與產業政策引導升級。幾乎都是。
     
     
    ▌台灣沒希望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台灣這兩年的經濟狀況很好,經濟數據顯示的確如此,基本工資與時薪也都上升了。
     
    媒體以及刻意帶風向者,努力營造一種台灣沒有希望的感覺,偏偏他們很成功。帶風向的人,一部份曾是執政黨,連自己號稱的統計數據提升都做不到,現在別人執政,數據提升了,卻說那是「運氣」,他「無感」。這其實不是討論國家施政走向的方法。
     
    做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衡量一件事情,指標要固定,不然今天用 CRP 看感染嚴重程度,明天改用「體溫」,後天憑「感覺」,這樣怎麼能有結果?
     
    不管是用橫向比較、歷史比較,台灣都在很好的狀態。
     
    要讓一個社會感覺自己很絕望,方法很簡單:講福利比北歐,講上層收入比美國,講成長率比印尼,講國家資源調度比中國,當然怎麼比都是輸的。
     
    反過來說,講稅率比北歐,講中下層人民生活比美國,講絕對收入比印尼,講人權比中國,就會知道其實台灣怎麼看都很不錯,而且平衡。
     
    事實上你拿什麼指標去全世界比,台灣多數都能拿到前段班,很多甚至都是前 20 名的。
     
    Rich/Poor 10% by CIA @ 各國收入均衡列表,台灣收入均衡,世界第 8。(2018)
     
    GDP/capita (nominal) @ Wikipedia,台灣實質人均 GDP,世界第 33。(2018)
     
     
    ▌上升機會減少,怎麼辦呢?
     
    至於「上升機會」,人同此心,每一個階層都在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大家說要流動,沒有人希望自己孩子向下流動,都想向上,不是嗎?
     
    在自由國家中,大家獲得資訊的機會,因為沒有極權國家的資訊壟斷與訊息不對稱,大家基本差不多,你有網路我也有,我能讀書你也能。所以社經階級越好,取得資訊與應用資訊能力越好。
     
    相對來說,中下階層的困境越發明顯,這也是每個自由且先進的國家都一樣的。同樣有網路,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與資訊,同樣有書,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深度理解並應用,同樣有工作機會,一些人因為生活其他部分的困境,導致無法有效把握。
     
    日本、美國都是這樣,日本開始出現下流老人、貧窮問題的各種書。美國的話,八O、時O出版的書籍,很多都在講這樣的事情。只是過去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思維,讓我們總覺得美國,或其扶植來對抗蘇聯的小老弟日本,一切都是好的。
     
    這就是成熟經濟體的無奈,社會福利、教育普及、網路與基本建設做好,就是政府該做的補強。所以台灣的健保,根本上就是一個社會福利政策,提供全民「健康的安全網」。廣設大學,以及高速普及的網路,也是這個脈絡下的必然。
     
    至於很多人喜歡說的,「中國」早期很多人白手致富,別忘了,很多的起家,建立在與黨合作、黨特許、黨先不抓你,這基本上是利用資訊與機會的不公平而崛起的,不管在俄羅斯或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都有這樣的黑暗故事。戒嚴時的台灣也是,很多行業,「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在一個自由的成熟經濟體中,「防守」比「攻擊」重要,也就是「不犯蠢」。增廣自己的視野,深思表象後的意義,對世界有更開闊的認知,把這樣的能力分享給你的孩子,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然後,他們會有屬於自己的機會,也只有他們自己看得到,能把握住。我們沒辦法下什麼指導棋。就像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把握,能看清楚,能做好每個適合自己的決定。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一起變更好|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這幾篇文章也很推薦閱讀唷
     
    ➤ 帶著孩子讀紐約時報,步驟、方法與成果分享。
    http://bit.ly/2MLtDn6
     
    ➤ 去麥當勞吃飯,上臉書發文,也能學到生活素養。
    http://bit.ly/31Anrnp
     
    ➤ 6 個在旅行中,對孩子的整體能力培養的小技巧。
    http://bit.ly/2IyRRQd
     
    「素養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沒有邊界,或者我們應該說,「邊界,是自己定義的」,不是課本學門定義的,不是教學進度定義的,不是課本自修定義的,不是考試範圍定義的。
     
    這樣的引導、整合、輔導,很難要求一次要管 30 個小朋友的學校老師幫忙。即使家教老師,跟孩子的相處時間不夠久,也很難去串起這一切。跟小孩一起生活的我們,是最適合的老師。
     
    《素養教育工作坊》,我們將分享,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你可以怎麼觀察自己的小孩,並做跨領域的引導整合。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 【報名倒數】帶著孩子,記錄自己的生活。
     
    🔹 2019/11/30(六)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透過孩子最真誠的書寫紀錄,也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
    🔹 孩子也能透過網路,學會找出最「真確」的事實!
    🔹 報名倒數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