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ode降版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ode降版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ode降版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ode降版本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屋頂不夠用沒關係 日開發新太陽能建材 突破瓶頸!(03/12/2020 TEIA環境資訊中心) 文:宋瑞文(加州能源特約撰述) 有鑒於太陽能市場的競爭激烈,許多廠商鎩羽而歸的同時,不少同業也陸續開拓新的領域,創造獨特的利基。去年底,日本大成建設與鐘化集團攜手合作,推出耐用年限達30年以上的、用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一集我哋同大家試過4款唔同牌子嘅Mesh Wifi 系統嘅設定介面同埋一般日常使用嘅測速喇,暫時就係Linksys嘅Velop領先。今日就等我搵個死角位,睇下情況又會係點! 首先睇睇如果只用單機Router嘅表現先,睇到下載同上載嘅速度都大幅降低,以 300mbps下載100mbps上載嘅寬頻線...

  • node降版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13 09:16:07
    有 39 人按讚

    屋頂不夠用沒關係 日開發新太陽能建材 突破瓶頸!(03/12/2020 TEIA環境資訊中心)

    文:宋瑞文(加州能源特約撰述)

    有鑒於太陽能市場的競爭激烈,許多廠商鎩羽而歸的同時,不少同業也陸續開拓新的領域,創造獨特的利基。去年底,日本大成建設與鐘化集團攜手合作,推出耐用年限達30年以上的、用於大樓外壁的太陽能板建材,相較於屋頂建材的同類產品,拓展了新的應用範圍,成為業界的焦點。

    據官方說明,產品的開發背景,源於日本企業越來越重視環境、追求永續;加上日本多天災,重視災難應變機制,看重再生能源可獨立發電的特性,因此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設備也日益受到重視。

    然而,因為一般公司屋頂面積有限,使得太陽能板(一般太陽能板或屋頂型太陽能板)的鋪設遭遇瓶頸。為此大成建設把自家的零耗能建築(Zero Energy Building,簡稱ZEB),做為外壁裝設的太陽能板的實際驗證場所,在兼具設計感與發電效率的前提下,開發新的太陽能產品。

    既然要做為建材,自然得跟上一般建材重視的耐用程度,為此產品耐用年限提高到30年以上,超過一般太陽能板的水準。在轉換效率方面也並駕齊趨,達到世界最高的24.37%。

    除了耐用,建材的另一項常見要求、美觀,也是不能不講究的部分。以往部分建材型的太陽能板,會因為電極線的存在而影響外觀,這次在設計上則加以避免。又,一般大樓的外壁,時有透光、採光的需要;因此設計不透光與透光兩種款式,後者可以取代一般窗戶,拓展應用範圍(上圖)。

    在台灣,因為車站等部分公共設施也有裝設太陽能板的關係,民眾遭遇太陽能板的機會並不算少,但許多人仍然陷於迷思,認為太陽能在一般建物只是聊備一格,不足以影響大局。

    不過,像大成建設這樣,經過零耗能建築ZEB的實際驗證就不同了。ZEB的簡單定義為「淨電力收支小於零」(用電量減去發電量小於零)。參考上圖說明,一般房屋(圖左)原本的用電量為相對大的黃色區塊,經節能設計後,用電量縮減至相對上小得多的黃色區塊(圖中),再減去太陽能板的發電量(圖右),為零或小於零的話,即為零耗能建築。

    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襄助下,零耗能建築基本上不需購買來自大型電網的電力,能大幅降低住宅用電的需求。2014年日本政府就已經決定實現與普及ZEB,希望在2020年時,做到新設公共建築ZEB;在2030年時,做到新設建築ZEB。可以想見的是,ZEB若能日漸普及,太陽能板的份量也隨之水漲船高。

    誠如前述的產品開發背景,在政策推廣之餘,民間企業的響應也超乎預期。以100%使用再生能源為目標的國際環境倡議RE100,在引入日本之後,獲得SONY、AEON(日本最大零售通路)、佳能、松下等大型企業的迴響。去年10月,不同於RE100的資格限制,日本民間自發性地成立中小企業版本的RE Action。理所當然地,在資格的認定上,可以計入自家太陽能板的發電。

    今年初,日本太陽能協會舉辦2020新春交流會,業界政界300人齊聚一堂。據報導,協會代表理事菅原公一勉勵業界,在提高競爭力,讓太陽能在成本效益上與其他電源並駕齊驅之外,還可以開發新的用途與市場。菅原公一同時也是鐘化集團代表董事會長,在政府補助日漸退場或縮小的趨勢下,鐘化集團的這項產品,顯然察覺到了日本能源局勢的變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3387

  • node降版本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2-06 15:35:45
    有 54 人按讚


    之前有關日本輻射的討論,引來了這個回應。雖然我仍然不認為去日本短期旅遊有普遍性的危險,但我其實十分支持這文章的其中一個重點:數據不是一切。順道謝謝在原貼留言的各路英雄。

    【去唔去日本事小,誤解了輻射問題幫左政府就無謂啦】
    ——與梁啟智〈香港輻射高過東京〉一文商榷

    文︰Tam Daniel

    1. 梁啟智兄一文,網上傳播甚廣;或者大家壓力太大,需要更多理由到日本外遊。以下談不上是正式回覆。正式或嚴格的回覆可能要兩三年或更久才有可能寫起(等如永遠不會寫)。現下寫已頗遲,也勉力一試。因為即使我對梁兄的結論沒有太大反對,梁文過程中動用的假設,也是令人太不安。

    如果你願意看這篇三不像,懇請讀完全文。

    2. 梁啟智兄的觀點,若要簡化,就是說︰「大家看完數據後可以放心去日本旅遊!」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其實有很多選擇,包括︰
    a. 好驚日本,好驚輻射,雖然唔多清楚日本有幾多輻射,所以打死唔去(梁文要攻擊的對象)
    b. 日本除福島外其實冇咩輻射,可以照去(梁文觀點)
    c. 日本的輻射危機仲係好複雜,不過是否外遊,就可以自己因應個別處境衡量。

    c就是本人嘗試闡釋的立場。

    3. 梁啟智兄的文章拿官方的背景輻射(或譯「本底輻射」)來與香港比較,然後得出很安全的結論云云,其實意義不大。

    「背景輻射」,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2007年《Safety Glossary》的定義,也不過是non-specified 的輻射而已。輻射固然乃是大自然中大量存在的自然能量,但人工輻射,同時亦計算在「背景輻射」之內。而人工輻射,其實包括︰

    .五六十年代多國數百次核試的輻射落塵
    .全球四百多座核電廠,在日常排放的輻射
    .數量相信逾萬的各種核設施,例如核燃料加工廠,核武零件廠,核子軍艦,大學研究所內的prototype reactor,完全機密的軍事機地的核武開發,已關閉但未完成廢爐的老舊核電廠,低中階核廢料放置場,凡此種種,在日常排放的輻射
    .數百個鈾鑛因開發而排放的輻射,遍布中亞、非洲、加拿大、澳洲等地。例如,澳洲的尾鑛污染問題,也是惡名昭著啦。
    .多次知名及不知名、嚴重或宣稱不嚴重的核災與核事故,所大量持續排放的輻射。
    .戰爭中採用化學武器,所留下的輻射

    有趣的是︰無論哪一個官方機構,它都會強調人工輻射的比例極低。例如,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提及的上述各種來自核工業的輻射,只佔背景輻射少於0.1%。

    你信唔信呢?

    我信的,我信佢的分類有問題,例如像「食物」「泥土」「核工業」,是三類輻射,但食物和泥土裡,幾乎必然有來自核工業的輻射,即統計假設上已混雜了結論。我也信,這種全球測量總計中必然有形式上的限制(例如地點)。何況,這種composition 的內在對比效果(相對性),有相當程度上是無意義的——宇宙射線的輻射再多,也不會令核工業輻射的威脅減少。

    所以,我們要在在明白及提防的是︰「背景輻射」本身這種概念,其訂立與推銷都是帶著強烈的、愚民的政治企圖。

    各國擁核政府就是希望大家覺得,哦,「背景輻射」是「大自然」的東西,本身都好高啦,核災與核工業沒有帶來好多額外的輻射啫。

    亦因此,「背景輻射無害」的感覺是要警惕的。無論背景輻射混和了多少人工輻射,它依然有其健康風險。可參看俄羅斯科學院雅布各夫博士2013年的〈A Review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Dose of Radiation” Concept〉。不少背景輻射很高的地方,其住民都有更高風險,出現癌症、淋巴染色體不正常、唐氏綜合症等疾病。

    4. 輻射監測無論是否有作弊,它也有很大限制,它能反映的信息其實不多。特別是官方的輻射監測信息。

    每個地點的輻射,與其環境因素有極大關係,包括風向、風速、濕度、降雨等等。按上述提到雅各布夫文章引述,切爾諾貝爾研究顯示,污染地區的電離輻射水平,一年之間可以改變一萬次。

    同時,亦因此,輻射在短至數十米的距離內,已會有相當大的差異。VICE拍攝的紀錄片《來自福島的最新報告——與核共舞》中間有過這麼一節︰在福島一所學校裡,官方的輻射監測儀器的讀數為每小時0.164微希,走出幾十米,讀數便變成每小時3.5微希,足足是官方讀數的20倍。

    這種巧妙的「作弊」操作,顯然是因為日本政府曾刻意在每個官方輻射監測據點認真除污之故。香港天文台理應沒有作弊動機。不過,這已經反映,輻射監測在技術上之複雜性及限制。

    輻射監測,作為長時期的定點監測,它的主要意義只是一種區域性指數(包括自然與人工),聊勝於無,同時,透過監測碘131,理論上可以檢視附近有否核事故導致的大量輻射排放。

    事實上,正如天文台明確表示,這種「輻射監測」只包括伽瑪射線(gamma rays)監測,即,數百種放射核種之中,貝他射線(beta rays)及阿爾發粒子(alpha particles)的監測,技術上便無法或不易做到。就像「輻射地圖」往往只標示銫137水平一樣,測量本身就是有強烈的限制。即監測指數,可能在某種情景下,遠遠不能反映風險。

    5. 那麼香港有沒有貝他射線或阿爾發粒子呢?按照天文台出版的《香港環境輻射監測摘要2013》表示,雖然在東平洲自動伽馬譜法系統錄得的數據中,2013年「全年並沒有探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然而,在其他地方,一樣發現銫137、鍶90、鈈239等等放射核種。

    它如是說︰

    「二零一三年在部份土壤及沉澱物樣本中發現微量的人工伽馬放射性核素銫137,活度均在BRMP(Background Radia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範圍之內。」

    「二零一三年在部份大氣、水及食物樣本中發現微量的氚,活度均在本底輻射範圍之內。」

    「二零一三年在部份大氣、食物及土壤樣本中發現微量的鍶-90,活度均在本底輻射範圍之內。」

    「二零一三年在部份海藻、潮間帶土及海床沉澱物樣本中發現微量的鈈-239,活度均在BRMP範圍之內。」

    天文台的解釋是︰這統統是數十年前的核試殘餘。氚的解釋還包括了「宇宙射線」。

    這一方面可能是對的(部分輻射半衰期極長),另一方面也是錯的。因為政治上,誰都看得見,總之香港若有人工輻射,就必然與大亞灣核電廠無關,與嶺澳核電廠無關,與中國任何核設施無關,與福島核災無關——即使每年單單大亞灣核電廠已「合法」排放以 terabecquerel 計的氚進海洋(tera就是10的12次方),而且法定上限多年來一再提升,仲未計香港人不關心的4座嶺澳反應堆。

    那麼,現在不妨再回帶看看梁啟智的三段論︰

    .香港輻射高過東京?用背景輻射讀數衡量的話,對呀。
    .背景輻射高小小,也沒有大問題?介乎對與錯之間,要視乎放射核種、曝照形式,和究竟有幾高。
    .所以,東京不像傳聞那麼危險?介乎對與錯之間,要旁及其他因素(後文會嘗試整理一部分),但肯定不是「所以」。

    而無論如何,我們在理解的過程中,要記得,「背景輻射」整個概念的操作,就是為了抵賴。核工業冇責任,一切是宇宙的錯,歷史的錯(太平洋核試)。

    6. 至於對讀數的詮釋,梁啟智用了多個方法。姑妄逐一說明。

    首先,他舉了吃香蕉做例子。香蕉的自然輻射,人體會嘗試平衡。而且,香蕉的輻射是鉀40,不同的放射核種的健康風險十分不同。美國有個科學新聞記者Maggie Koerth-Baker,幾年前寫了一篇〈香蕉具輻射—— 但這不是解釋輻射曝照的好方法〉(Bananas are radioactive—But they aren't a good way to explain radiation exposure),不算是好專業或好完整,但也值得一讀。

    第二個例子,照X光。照一次肺的X光大約20微希——也順帶一提,原來直至上世紀中,歐美仍是很流行照X光,連買鞋子也會照,名叫fluoroscopes。後來被禁止了,因為發現了X光的輻射的危險性。發現當中危機的流行病學家Alice Stewart,正正是指出低劑量輻射的危險(下文會再簡述)。而除了X光外,我們還有別的醫學上的儀器,例如CT scan 的輻射是2至16毫希,即2000微希至16000微希,超出了所謂國際安全標準(每年1毫希)2至16倍。

    梁啟智用日常生活來說明輻射「平易近人」,這樣的修辭手段固然危險。更危險的是︰他的寫法,其實正在假設輻射的劑量是可以輕易測度並量化的,而此量化為「milisievert」後的劑量與風險有清楚的正比關係。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就不是我能夠提出嚴格異議了,因為在科學的學術領域上,這仍舊是一個爭辯中與探索中的問題(然而低劑量的風險,卻幾近是所有獨立科學家的共識)。

    7. 最後一個梁啟智用來說明輻射劑量的例子,是十分離譜的。他說︰「美國政府對核作業者的規定,是每年不多於50,000微希伏特。」

    這是甚麼呢?這是一個剝削工人健康的規定,縱容核工業的存在。立場擁核的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規定是——公眾的輻射劑量標準為每年1毫希,超出此一水平便會有健康風險。這種所謂安全標準其實是假設輻射有其「安全閥值」(threshold),在過去二三十年已面臨巨大挑戰。

    更何況,梁啟智這裡引述的美國核工業人員標準︰50,000微希,即是50毫希,即是超標50倍。

    即,為了大家可以有核電用,有核武可以發動戰爭或外交施壓,美國政府就設計了這類規定。核電工人就是超人,可以承受比正常人多50倍輻射。這就是所謂「職業健康」的神奇概念。

    當然也不止美國,ICRP也是這樣,只是沒有美國離譜。ICRP的規定是︰核工業人員每年的輻射劑量標準是20毫希。你只要是小超人,你便可以做核工人。

    一言蔽之,這種標準在科學上是毫無意義的。這種標準只是為了得出「核工人工作時輻射劑量沒有超標」的結論,以便核企業能拒絕所有索償。

    美國核能協會(ANS)的福島核災報告便提到,日本還有「緊急輻射劑量上限(emergency dose limit)」這回事︰

    「日本核工人的標準劑量上限是每年50毫希,及5年內不可超過100毫希。福島核災前,緊急劑量上限是每年100毫希,但意外發生後,這個上限提升至每年250毫希,以便工人能回應這次嚴重的意外。」

    又述及︰

    被曝照至最高劑量的其中一個工人紀錄,為670毫希(即公眾 670年 輻射劑量的安全標準),另外6個工人超過了緊急劑量上限(250毫希),408個工人也超過了每年 50毫希 的上限。

    這是官方紀錄,你信唔信只有四百幾名工人超標?單是核災頭半年,便有18,000名工人參與救災了。(切爾諾貝爾核災有60萬名工人參與救災。)何況,唔超標的咪做半年,超標咪做兩個月囉,大超標咪做三日囉。總之,用到你盡,而事實上,所謂「多勞多得」,工人也很可能不甘心做三日咁短,唔超標的工人,最終都會做到超標。這種健康的消秏,是百分百不 sustainable 的。這種職業健康的標準設定,是極端 unethical 的。

    信唔信都不重要,梁啟智用這點來解讀輻射讀數,只想借用其「你睇下丫美國佬話50,000微希都唔死得人呀(日本咁小小駛乜驚)」的效果,而不明確說明這個例子的背景,就算不是誤導,也至少是嚴重的遺缺了。

    8. 輻射沒有安全標準,低劑量也有健康風險。

    第一,所謂「國際安全輻射劑量」,即現時所採用的「每年1毫希」,其整套流行病學上的風險計算,其資料分析是建基自廣島研究。廣島研究是美國對日本廣島及長崎倖存者的研究,政治企圖昭然若揭(一方面是核武實驗下集,另一方面就是要講到冇咩事,以便全球推銷「和平原子」)。對廣島研究的批判,平易近人的版本可參見Gayle Greene的《The Woman Who Knew Too Much: Alice Stewart and the Secrets of Radiation》第9章〈Tak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Nuclear Regulatory System〉,最主要的觀點是指出廣島研究其實是一個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的偏頗紀錄。(嚴格的版本可看MSK三人組寫的漢福核武廠工人健康研究,我舉手,未看過,所以建議大家看上述的平易近人版)。

    第二,低劑量風險的研究,早就開始。由1978年Karl Morgan 的〈Cancer and low level ionizing radiation〉,到Gofman的《Radiation-Induced Cancer from Low-Dose Exposure: An Independent Analysis》,或Alice Stewart的漢福核武廠工人資料分析(1977及1993),他們均指出,輻射沒有安全劑量這回事,餘不一一。

    9. 回到最中心的問題︰去日本外遊安全嗎?

    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知道以下原則,和僅有的資料

    .懷孕女士及小童,radiosensitivity明顯較高;理論上通常年紀越大,radiosensitivity 越低(但老人家又因為身體開始衰弱,免疫力下降,所以輻射傷害都未必不大)。

    .除污未善的實際情況,一定比官方所說的嚴重。

    .輻射污染的風險,不但包括「背景輻射」、空氣或泥土中的輻射,還包括食物。

    .按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報導(題為〈【追蹤福島核災】那須希望之砦——日本民間輻射檢測有Know-how〉),台灣民間團體日前赴日了解,其中,也拜訪栃木縣民間檢驗單位「那須希望之砦」。

    .檢測數據相當不理想。報導指出︰8月來自福島縣金山町的四個樣本,全數驗出放射性銫,三個超標至1倍或2倍以上;4月栃木縣產20個樣本,過半驗出銫,六個超標1至4倍不等。以2015年度而言,菇類跟山菜類過半驗出銫,魚肉近半,果實類1-2成,米跟果實都在一成以下。此外,土壤類幾乎全部驗出銫,部份遠遠超出中央政府標準(每公斤8,000貝可)。

    大家請去報導的網站,看看貼出來的劉黎兒拍下的照片,那是一份結果整理報表,右面統統是紅色(超標)。

    .報導亦指出︰2016年9月,日本中央政府抽驗結果,超標率約0.01%。但這套結果,不包括鮟鱇、竹莢魚、海膽等水產物,而且官方只驗銫137,沒有驗鍶90(部分民間通路有加驗)。

    .有大量輻射的污水排出太平洋的新聞,仍舊此起彼落。福島核電廠附近的地下水的輻射污染水平持續大幅上升。例如︰

    2016.06.26 七百萬貝可beta核種污水洩漏
    2016.03.23 二十億貝可銫污水洩漏
    2015.12.15 二號反應堆地下水鍶水平上升十倍
    2015.12.12 福島核電廠底層存留水銫水平較去年上升四千倍
    2015.11.09 七十二億貝可beta核種污水洩漏

    可參考︰http://fukushima-diary.com/fukus…/contaminated-water-crisis/

    .福島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比正常高50倍。有專家估計,白血病、乳癌及其他癌症個案會上升。東京醫師三田茂認為他所檢驗過的病人,血液變異的情況嚴峻,選擇離開東京,遷往關西。

    .即使從來沒有核災意外的數十座歐洲核電廠,要安全廢爐,也動輒要數十年,開銷以十億美元起跳。切爾諾貝爾核災現場,用幾十萬人生命換來的原有石棺,經過這30年已屆限期及嚴重退化,新的 shelter 正剛剛開始動工。他們在買時間,宣稱新的 shelter 能買100年回來,完成廢爐工作。福島面對同樣難題,可能永遠也沒有廢爐的一天。事實上,不要說廢爐後的部件,根本沒有核廢棄置場可以處理,單單是除污後出現的大量放射性表土,現時也沒有處置方法,只是堆在福島。簡而言之,這很可能是解決不了,甚至極可能會惡化下去的問題。

    .輻射是能量,是無法被「消滅」的,唯一「消滅」的方法,是等,等到放射核種再也沒有放射能,即理論上,是半衰期的10倍。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即300年才完成衰變。切爾諾貝爾核災27年後,2013年的意大利果醬,仍被驗出銫137超標。2010年,俄羅斯Bryansk地區的樹林火警,導致輻射四散,莫斯科的銫137濃度上升24倍。這些樹林,當年就是正正被切爾諾貝爾核災污染。日本土地的除污會否比蘇聯徹底很多?難以推斷。

    10. 本文不是賣弄道德高地,也不是推銷苦行僧式清教徒情緒,鼓吹空洞的忿世嫉俗。如果問我去唔去日本?咁梗係去啦,香港咁鬱悶。我已38歲,且不見得往後會有小朋友。有咩問題,最多係社會少了一粒寄生蟲,大家冇眼屎乾淨盲啦。

    在福島的問題上,大家都支持日本朋友。但無論大家去唔去外遊,這種正面的支持,唯一合理的立場展現,仍然是堅決反對所謂「復興」論調,警惕一切指向「遺忘」的語言。這種語言只會 trivialize 受害者的痛苦,縱容日本政府拒絕承認責任,為日本重啟核電提供政治能量。如果日本政府說「強制撤離區」任何一處已除污妥當,已安全,福島人可以回去住喇,我們也不必「鄧佢地高興」,這裡的意思就是,冇咩政治壓力,國家不會繼續支援你喇,食自己啦。根本,一切大小問題,以核災的日程計,仍然是現在進行式。

    我對梁啟智從來沒有甚麼偏見,但他作為一個開放、親民主、敏感於民情、表達能力優秀的學者,引用看似中立的數據,即便結論沒有偏幫政府的意識,其立論的過程,對「數據」的倚重態度,所透現的說服力與感染力,實在不問可知。

    因此,上述爭論,我最想最想指出的粗淺結論是︰Alarmism 當然不理想,但「數據」本身,往往有極大限制。因為,數據必然有其建立的語境,而那個語境的信息內容,不一定會公開,更不一定會正確。我們越能夠輕易得到、流播甚廣的官方數據,它往往越大機會經過權力的細心挑選與嚴謹結構。而且幾乎必然會為政治服務,為權力服務。民間也會有它的數據,但往往難免是遺缺、非系統性、掛一漏萬的。

    今天流行的「小小輻射唔駛驚」「核電廠也是減碳選項之一,唯一問題就是核災,香港不是地震帶,邊有咁橋,中六合彩咩」,其實就是歷史產物——先有廣島研究,再有1950年代世衛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的協議,限定除非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意,否則世衛不可出版任何關於輻射健康風險的研究。

    如果認真呼吸,好好想像輻射的無色無味、難以監測,普通人的無助,歷史岔路的縱深,擁核與產核機構的橫向的寬闊,勾結的盤根錯節,部分學術界的 systemic corruption,未來的不可知——我們便明白,這種技術的多向度發展,其實遠遠超出我們能夠控制與理解的範圍。誰有資源做這樣的研究?或,輻射的影響與健康的correlation,真的可以研究嗎?

    例如,掛在核電廠工人身上的任何警報,能夠測量到那名工人工作時 inhalation 中的輻射水平嗎?以萬計的外判底層工人,其健康情況,能夠做到長期 tracking 嗎?當發現身體有問題,才去搜證,會否太遲,到時還有沒有可能再「紀錄」身體承受過的輻射,劑量、時地人?而反核、討償、說明核工業與健康問題之絕對因果關係的論證責任,卻偏偏落在受害與沒有資源的民間一方。

    我們既不用全盤採信 alarmism,也不用每事排斥官方數據與論述。然而,在軍事與國家的權力面前,我們的責任,是分析及還原官方謊言的脈絡,進而正視「陰謀論」的正義,看見它的理性與真誠。否則,若一時貪口爽,找個騎牆的臨時支點,成為了官方假設的幫兇,也是無謂了。

    (ps 行文匆匆,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 )

    那須希望之砦——日本民間輻射檢測有Know-how
    http://e-info.org.tw/node/201461

    VICE︰來自福島的最新報告——與核共舞
    http://www.iqiyi.com/w_19rs1n7mdp.html

    Alexei Yablokov: A Review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Dose of Radiation” Concept
    http://www.journalhealthpollution.org/…/10…/2156-9614-3.5.13

    Rosalie Bertell: Limitations of the ICRP Recommendations for Worker and Public Protection from Ionizing Radiation
    http://www.ccnr.org/radiation_standards.html

    Bananas are radioactive—But they aren't a good way to explain radiation exposure
    http://boingboing.net/2010/08/27/bananas-are-radioact.html

    The Insane Cancer Machines That Used to Live in Shoe Stores Everywhere
    http://gizmodo.com/the-insane-cancer-machines-that-used-to-…

    《香港環境輻射監測摘要2013》
    http://www.hko.gov.hk/publica/rm/rm034.pdf

    Fukushima Daiichi: ANS Committee Report
    http://fukushima.ans.org/report/health-physics

    Fukushima Diary: Contaminated Water Crisis
    http://fukushima-diary.com/fukus…/contaminated-water-crisis/

    20160813 RSKラジオ 三田医院 三田茂院長
    https://matome.naver.jp/…/2140370981635…/2147167581503793103

    Decommissioning a Nuclear Plant Can Cost $1 Billion and Take Decades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idUS178883596820110613

    〈切爾諾貝爾核災30.保護罩到期
    需阻輻射外泄.新「石棺」進度落後〉
    http://news.mingpao.com/…/art…/20160426/s00014/1461608438911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UNSCEAR Report upon Fukushima
    http://www.psr.org/asse…/pdfs/2014-unscear-full-critique.pdf

    John Gofman: Radiation-Induced Cancer From Low-Dose Exposure
    https://ratical.org/radiation/CNR/RIC/contents.html

  • node降版本 在 王伯達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9-15 12:00:00
    有 474 人按讚


    今年五月寫了一份長式報告給客戶,說明中國外匯儲備、人民幣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現在看起來,這份報告價值不斐啊 XD

    想知道前因後果的也可以閱讀下面這篇
    這是遞延三個月,等事件發酵後才公開發佈的濃縮版本。

    延伸閱讀: 進退失據的中國經濟
    http://www.digalpha.com/china-got-bogged-down-in-economy/

    "8月末,中国央行口径和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刷新历史最大单月降幅纪录,且为连续第三个月双双下滑。
    相比之下,中国8月外汇储备同样创下历史最大单月降幅记录,环比下滑939亿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3527

  • node降版本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8-29 13:58:17

    上一集我哋同大家試過4款唔同牌子嘅Mesh Wifi 系統嘅設定介面同埋一般日常使用嘅測速喇,暫時就係Linksys嘅Velop領先。今日就等我搵個死角位,睇下情況又會係點!

    首先睇睇如果只用單機Router嘅表現先,睇到下載同上載嘅速度都大幅降低,以 300mbps下載100mbps上載嘅寬頻線測試,最後就只有51MB下載同17MB上載,都真係幾死角,唔怪得睇片會窒啦。好喇,到咗 Mesh Wifi 系統出場嘅時候喇,今次嘅測試,唔同牌子嘅表現就真係有好大差別,下載嘅速度介乎於93MB到173MB,呢個測試以 Linksys Velop 嘅 173MB 下載速度最好。


    試咗設定同埋在唔同情況下嘅速度,另一個要關心嘅就係價錢喇。以2018年8月中腦場嘅價錢比較,今次測試入面用嘅 Netgear Orbi RBK43 賣緊 $2999、華碩 Lyra Trio 賣緊 $2899、TP-Link Deco M5 賣緊 $1899、Linksys Velop Dualband 賣緊 $1699,而高一個版本嘅Triband Model就賣緊 $2999,咁睇來,Linksys Velop Dualband 嘅價錢好似係最實際! 提提大家,如果你成日要串流影片又或者下載同上載大檔案之類,可以考慮買有獨立頻道俾每隻Mesh Node溝通嘅 Triband 三頻系統架!

    綜合四個唔同嘅測試,今次 Linksys Velop嘅表現真係最突出,而且性價比超高!想入手Mesh Wifi系統? 大家不妨參考下我哋嘅結果!

    《Z世代達人》
    麥卓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