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廣角是拍風景不可或缺的鏡頭種類,而其中又以螺口鏡頭與燈泡鏡頭兩種形式做劃分,通常比16mm更廣的鏡頭大部分為燈泡型鏡頭,顧名思義前玉擁有巨大的隆起,看起來就像一顆電燈泡一般,而螺口鏡頭則是常見的前玉有螺牙可以裝圓形濾鏡且前玉平整的鏡頭。
說到螺口鏡頭上濾鏡可能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但很多風景攝...
超廣角是拍風景不可或缺的鏡頭種類,而其中又以螺口鏡頭與燈泡鏡頭兩種形式做劃分,通常比16mm更廣的鏡頭大部分為燈泡型鏡頭,顧名思義前玉擁有巨大的隆起,看起來就像一顆電燈泡一般,而螺口鏡頭則是常見的前玉有螺牙可以裝圓形濾鏡且前玉平整的鏡頭。
說到螺口鏡頭上濾鏡可能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但很多風景攝影師為了追求更廣泛的視野,選擇了燈泡型的超廣角鏡頭,才發現濾鏡無法安裝的這個大問題!
近年來NiSi濾鏡品牌已經著手開發了許多燈泡型鏡頭適用150mm系統支架,代號S5/S6,而這150mm說的是支架玻璃的長寬各是15乘以15公分的大小,在我長期的使用下,S5系統支架夾具擁有穩固強大的鎖緊力道,在拍照移動過程中也不會脫落,安裝方便快速,優質輕強的鋁合金結構,還附贈濾鏡收納包,讓用戶可以安全的收納NiSi的任何組件。
介紹完支架系統後,另一個重點就是鏡片啦,鏡片的款式繁多,從基本的CPL偏光鏡ND鏡到標準漸變鏡、軟式漸變、硬式漸變、反向漸變等種類一應俱全,鏡片材質用的也是優質高透光度的玻璃,在抗耀光、反光、鬼影、色散、色偏等都有很大的壓制力,當然有拍過照的朋友都知道每顆鏡頭都有屬於自己的耀光,不會說裝上濾鏡他自己就會消失,所以這是非戰之罪,應該要理解這個原理。
說起CPL偏光鏡,NiSi用的是風光版的特殊偏光鏡,會讓拍攝風景的顏色更加飽和鮮豔,偏光鏡不只是能消除反射光,也能做增強,拍水面瀑布鏡面玻璃等,就可以依照個人喜好來調整是否需要反光效果。
ND減光鏡,從號數ND8/64/1000都有,我個人相當喜歡ND1000帶來的效果,平時出門旅遊大多數都是白天甚至日正當中,沒辦法每一個景點都是想要的晨昏效果,這時候使用ND1000不僅能在大白天曝光30秒或更長時間把水面拍的柔美,還可以控制在最佳光圈呢!而晚上呢!?拍城市夜景也可以有很大的作為,使用ND1000拍攝城市夜景,長達3-5分鐘以上的曝光時間,不僅能把走動的行人車流都剔除掉之外,車軌光軌意外的豐富且顏色飽滿不過度曝光,雲的拉絲效果也非常具張力,如果場景是在森林溪流,則可以使用ND64,避免再過暗的環境使用太長秒數的曝光時間導致植被全都是搖擺虛晃的狀態。
最後說說漸層濾鏡,當使用了前兩種濾鏡拍攝風景時,還可能遇上一個問題,光比太大,那該如何是好呢?這時候依照不同情況用上不同種類的漸層鏡片,能有效直接壓制天空的高光部分,我個人最喜歡用的則是標準漸層鏡片,特別設計的漸層帶讓光線壓得立即且穩定,同時兩片上下使用還可以模擬暗角效果,想參加比賽不後製的朋友,這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
總結一下,一套良好的濾鏡系統可以替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後製時間,也可以讓作品更有畫龍點睛的功效,俗話說,前期拍的好後期沒煩惱,如果有想多瞭解濾鏡方面的朋友也可以跟我互相討論一下資訊,近期很榮幸能成為NiSi的官方合作攝影師,如果想購買任何NiSi產品的朋友們都可以跟我詢問,會有給粉絲們的回饋價格唷!
——————————————————
如果想看NiSi-V6(100mm)系統支架的,未來我也會儘快撰寫相關心得做分享唷!
@nisiglobal
@nisiitalia
@nisifrance
nisi偏光鏡 在 Photonews 攝影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年唔少人去拍風光大片,少不免要用到ND、漸變或CPL等濾鏡,為方便,很多人都轉用夾片式濾鏡系統,令呢種濾鏡又再流行。行內主要有Cokin同LEE兩個老牌子,近年亦有不少新晉品牌,如Nisi,究竟邊隻好用啲呢?駐上海嘅英國風光攝影師Paul Rieffer最近就寫咗佢嘅試用心得,在易用程度、漏光情況、偏色情況同耐用度四方面作比較,佢講明係「唔科學」地咁打分數,大家又估下邊隻最高分?入去睇下啦!
http://www.paulreiffer.com/…/photographic-filters-nisi-c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