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et快適動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et快適動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et快適動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et快適動能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093的網紅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速成長股的跌幅 這幾年, 越來越多人投資成長股, 尤其是高速成長股,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很多投資人應該只看到高速成長股帶來的漲幅, 卻沒看到另一面. 一位分析師做的研究: 除了dot.com那時候的大跌, 其他時候, 高速成長軟體股的跌幅平均是25-27%. 下圖是截至05/17的...

  • net快適動能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4 07:49:09
    有 74 人按讚

    🌻高速成長股的跌幅

    這幾年, 越來越多人投資成長股, 尤其是高速成長股,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很多投資人應該只看到高速成長股帶來的漲幅, 卻沒看到另一面.

    一位分析師做的研究: 除了dot.com那時候的大跌, 其他時候, 高速成長軟體股的跌幅平均是25-27%.

    下圖是截至05/17的跌幅(未包括SPAC). 是-37%.

    成長股很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也很容易變成動能股. 當動能失去的時候, 就像重力加速度一樣, 跌速跟跌幅會很快很大.

    投資成長股, 尤其是高速成長股, 對我來說, 要不就是佛系, 要不就是練盤感&操作. 可以看適合自己的方法&投資的目標是甚麼(而其實成長股經過去年的大漲幅, 大跌前的估值也已經很高了).

    一位財富已自由的財經名嘴的名言:
    "Discipline trumps conviction." (紀律勝過信念)

    可以跟這句放在一起看:
    "I learned that you may be right, but if enough people believe you're wrong the markets can really hurt you." --BlackRock bond chief Rick Rieder

    至於成長股還能不能買呢? 可以參考下面這兩段:
    While tech stocks have taken the biggest hit from rising inflation concerns, some investors see the recent retreat as an opportunity to buy fast-growing companies.

    “Within tech, there are still some companies that look very cheap,” said Jane Shoemake, client portfolio manager at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If you believe in the longer-term trends supporting these companies, you should be buying.”
    https://www.wsj.com/articles/global-stock-markets-dow-update-05-18-2021-11621323328

    🌻FTCH, FVRR, PINS, PYPL, ROKU電話會議內容已整理好. 可到部落格那邊去看: https://makingsenseofusastocks.blogspot.com/

    之前先錄了一段影片, 解釋我是怎麼做財報內容&電話會議內容整理的: https://youtu.be/vvkrs6CiWdw

    🎯上次有提, 九月份會來做年報財報的導讀. 現在台灣的疫情那麼嚴重, 我有考慮在這個周末來進行, 這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利用宅在家的時間來學習. Anyway. 如果決定提早做的話, 我週四會將訊息貼在這邊.

    🌻關於市場
    Markets are likely to be volatile until additional economic data provides a clearer picture, said Seema Shah, chief strategist at Principal Global Advisors. “I don’t think we could know anything really about which way inflation is going to go until September, but the market is unable to wait that long.”
    https://www.wsj.com/articles/global-stock-markets-dow-update-05-20-2021-11621496568

    🌻關於cryptocurrency
    “[Cryptocurrency] is no longer an asterisk for the general market,” Ms. Krosby said. “It seems like it’s becoming very much part of the general market, and questions whether or not the selloff in bitcoin is representative of concerns over risk-on risk-off over the larger market.”
    https://www.wsj.com/articles/global-stock-markets-dow-update-05-20-2021-11621496568

    🌻營運分析: 如何看一家公司在疫情後有沒有失去競爭力?

    The bounceback was largely to be expected after a dismal comparable quarter last year, when stores had to close due to Covid-19 restrictions. A comparison to pre-pandemic numbers yields a more sober outlook: Measured against the same quarter in 2019, Kohl’s net sales declined 4.2%, while comparable sales at Macy’s fell 10.5%.

    One positive surprise was a turn to profitability for the two department store giants; analysts polled by FactSet had expected a net loss from both. But that was partly thanks to factors outside of the retailers’ control: Port congestion has led to less inventory across the apparel industry, leading to more full-priced selling. Inventory declined 25% at Kohl’s compared with a year earlier and fell 14% at Macy’s.

    Kohl’s shares fell 10% after it reported Thursday, and Macy’s is down around 5% since reporting earlier in the week. Yet they are both trading at prices higher than pre-pandemic levels.

    That seems hard to justify. The truth is that department stores were losing customers before and during the pandemic, and will probably continue to do so after it. While Kohl’s and Macy’s sales remain below pre-pandemic levels, off-price and big-box retailers have seen their apparel sales increase. At TJX’s Marmaxx division, which houses T.J. Maxx and Marshalls, sales in the quarter ended May 1 were up 14.4%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2019. Target’s apparel sales grew 29% over the comparable period.

    https://www.wsj.com/articles/return-to-normal-not-good-enough-for-department-stores-11621530127

    🌻通膨. The magic number 4.

    Mackintosh 表示,經濟復甦提高通膨也有利股市,聯準會 (Fed) 在這個階段也很樂意忽略通膨,因為經濟成長正是政府想要的。但當通膨進一步上升,壓縮到股票報酬率時, 4% 通膨率將成為關鍵點。

    據統計自 1957 年標普 500 指數創立以來,美國曾有 9 次通膨率高於 4%,這其中的 8 次,股市在 3 個月後下跌。只有 2005 年突破 4% 又隨即回落,因而未影響大盤。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47748

    WSJ原文在此:
    https://www.wsj.com/articles/inflations-magic-number-is-four-11621355006

    🌻附上本周發表財報的公司一覽表(在下方留言處)

    🌻專門介紹美國豪宅的YouTuber。宅在家沒事可以欣賞一下。
    https://m.youtube.com/user/enesyilmazer

    Pictures: from earningswhispers.com; It's always a pleasant surprise when animal friends visited. This time, three in a low.
    一次有三隻鹿來拜訪.
    影片: https://youtu.be/TxLTGe9IdWA

  • net快適動能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3-23 22:06:35
    有 48 人按讚


    前幾天分享的推薦書單之一《Value Investing》,整理了一下之前的筆記分享。

    什麼是價值投資?若以《證券分析》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價值投資是買入價格低於價值,具有安全邊際的股票。簡單來說,「用五毛的價格買進價值一塊的資產」,而價值投資人藉由價格與價值的差異或得報酬。

    更進一步來說,價值投資是一種全面的投資哲學,應將所有可能影響價值與價格的因素納入考量。因此,投資人必須進行深入的基礎分析、抵抗從眾心理、控制風險,並追求長線的投資結果。

    股海茫茫,這本書提供投資人建立框架的步驟,包含篩選的標準與評估的方式,以便於進行價值投資的決策:

    1. 尋找合適的股票。
    2. 衡量每檔股票的基本價值。
    3. 計算每檔股票的安全邊際。
    4. 決定投資組合的股票數量,以及每檔股票的資金配置。
    4. 決定何時賣出股票。

    如何蒐尋價值股,我們可以從幾項變數來評估:

    1. 基本面變數:這是指公司的經營表現,而不是指經營表現與股價之間的關係。

    通常我們會用ROE、ROA,每股盈餘成長、銷售成長、資產成長或利潤率來判斷公司的獲利能力。這些指標越高,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佳,但是否就代表這家公司可以馬上投資?

    以統計數據來說,通常低ROE或收窄的獲利率的公司股票,反而給投資人帶來更高的收益。「In search of disaster.」(尋找災難)是一個好方法,當一家好公司,發生了倒楣事,導致股價大幅下滑時,或是有任何非預期因素發生,導致公司在短期之內受到影響,而投資人審慎評估後,可以確認不會影響公司的本質及長期經營展望,那麼投資人就可以考慮買進該公司的股票。

    2. 股價變動:依據股價的變動選擇股票,而不依據基本面的數字。

    很多人將之稱為「動能」投資,「Don’t fight the tape.」意思是趨勢是你的朋友,跟隨趨勢進出。不過動能有時結束的很快,投資人在當下的反應就相當重要,在買進的時候就應該先規劃出場機制,才不會在行情突然反轉時驚慌失措。

    另外一個重點是,「sell your losers and let your winners run.」賣出你手上的輸家(虧損股票),讓獲利自己照顧自己。這其實是一種違反人性的做法,但是卻非常重要,一般人總是喜歡握著手上的虧損的股票,認為沒有賣出就不算虧損,相反的,迅速了結手上獲利的股票,到頭來反而看到這檔股票持續上攻而扼腕。

    3.評價指標:例如本益比(P/E)、股價淨值比(P/B)、股價/現金流、股價/營收或股價/股利等指標。

    這些指標告訴我們,價格處於低估的價值股,相對於其他高價的股票,可以獲得更好的收益。

    4. 市值:市值是影響股東報酬的重要變數,通常市值較小的股票,帶給投資人的收益愈好。

    在市值這個部分可能每個人的想法會有不同,市值小的股票,確實在長期有可能具有較大的上漲潛力,但同時受到經濟或其他因素的影響相對敏感,因此波動較大。在衡量小公司的股票價值時,更應謹慎以對。而市值大的公司雖然不一定可以帶來顯著的收益,但大公司的缺點有時也可以作為它的優點,在適當的價格水準下買入,可以享受穩定的獲利,也不失為一件好投資。

    「便宜是硬道理」是價值投資的最高法則,在評估一檔股票的時候,參考上述的所有參數,相互衡量與比較得出最佳的選擇,買入便宜的股票,長期來說可以帶來滿意的超額報酬。

    以下兩點再度與我們平常理解的一些投資「常識」有所矛盾,我們可以在這邊稍為討論一下

    1. 高報酬必須伴隨著高風險?

    以價值來說,若投資人已經計算出公司的真實資產價值,並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股票,你的風險是可以說是有限的。以葛拉漢的Net-Net投資法來說,可以提供最客觀的數據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即便公司進行清算,應該也可以得到對等的報償。但是,某些估值方法若是牽涉到預測的成分,則會提高投資的風險,因為預測也有可能會不準。

    2. 你那麼聰明,為什麼還沒有成功?

    答案是「偏誤」(bias)。不管是一般投資人或是機構投資人,都可能因為偏誤而使他們為贏家付出過高的價格,或是對輸家投入過小的注意力。不過也是因為偏誤,讓價值投資人可以有機可乘。

    偏誤的類型非常多,比如說,許多基金經理人由於規定,不能投資小型公司的股票;或是小公司根本無法吸收基金的大量資金。分拆(spin-off)就是典型small company bias的一種,母公司分拆出其中一家子公司,導致新的公司股票被拋售。這些拋售事實上與公司本身的經營表現或未來展望無關,製造出低價買進好股票的機會。還有一項偏誤則是人類心理,例如群眾心理、過度自信或錨定等等,這在很多書中都有討論,就不再贅述了。

    價值投資者是不斷的在搜尋股票,其價格與內在價值,或是價格與未來的價值存在差異,藉由價格回歸到價值的過程中獲取回報。下一篇則開始實際進入「估值」的領域,討論估值的原則與方法。

  • net快適動能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09-13 13:08:55
    有 267 人按讚


    Joe:「台灣的相對便宜勞動力,只要企業主懂得如何整合周邊資源,放在適當的產業,效果其實蠻好的,例如日本老闆和台灣員工,放在遊戲產業,這也是引導產業升級的一種方式。」

    台灣遊戲產業在二、三年前,面臨產業結構改變造成的裁員潮,但就在短短一年之間,一向只愛用國貨的日本人,也紛紛跨海來台,在台設立研發、營運據點,吸收台灣遊戲人才,除了日系大廠Sony旗下的台灣碩網So-net、日本遊戲大廠卡普空CAPCOM、艾鳴紛紛來台灣設立研發據點,另外至少還有6、7家以上的廠商也已來台搶灘,台灣遊戲人才的功夫底子厚、國際化、對遊戲包容度廣,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程度高,當然,薪水相對較低也是一大誘因,台灣遊戲人才的好和性價比高,再加上台灣在地利優勢和華人血統,往往成為日商進軍大陸的跳板,台灣遊戲人才的好,被一向挑剔的日本人看到了,但細究原因,可有下列幾個要素。

    無論是台灣的玩家或是產業從業人員,台灣對於各國遊戲的接受度高,使研發人員對各類型、各國風格的遊戲都有全球化的概念,在各國遊戲洗禮下的研發人員所開發的遊戲,當然最適合銷售到全世界,當然,玩家對異國風格遊戲接受度高這一點,也適用在國外遊戲在台灣發行可獲得大成功的要素之一,而相對於日本,日本玩家封閉,礙於語言等因素,日本玩家只玩日系遊戲;中國玩家的喜好也很固定,武俠類、東方風格的遊戲充斥,多元性不足,這樣的條件下,要開發多元化的遊戲較困難,至於台灣,以目前盤踞在國內熱門遊戲排行榜前幾名的端遊和網頁遊戲,包括來自美系、日系、韓系以及台灣廠商自製的MIT遊戲都有,可見台灣遊戲市場對各國遊戲的包容性高。

    日系業者分析,日本遊戲市場已發展了30年,對遊戲這個娛樂活動已顯出疲態,不少老玩家甚至對遊戲產業厭倦感,玩遊戲對日本人來說僅是殺時間的功能,在遊戲中取得成就感或競賽心理的比重成份較低,就算有新遊戲出現也沒有人關心,相對而言,只有少數的遊戲(如;鋼彈系列)相關才會成功,但台灣遊戲產業以及對遊戲的熱情則未減退,日廠認為,台灣便利商店仍有許多遊戲產包和雜誌上架,近幾年來在國際電競賽事上也有好成績,在在都顯示出台灣人對遊戲仍充滿熱情,有熱情的基礎上,才有製作出好遊戲的先決條件。

    相對於高薪資/高物價環境的日本來說,來台灣設立研發據點更是划算的方案,據業者估算,若以同一款遊戲的開發成本來說,考量到所有的費用(人事、辦公室租金以及其它固定費用開銷),在台灣開發一款遊戲的成本僅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在能力部分,台灣遊戲人才最厲害的地方是美術製作能力,有很深厚的底子,日系廠商擅長腳本和故事設定、企劃能力,兩邊可以有很好的互補性,經過研發動能的累積,日系業者坦言,在效率方面,台灣遊戲人才開發遊戲的速度很快,多量化,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把遊戲做出來,這是很好的優勢,相對於日本人的嚴謹保守,在動態萬千的遊戲市場,台灣人才顯得更有調整的彈性。

    日系廠商來台灣設立研發子公司,再把台灣人才的擅長處與日本母公司結合,取兩國在遊戲產業裡的優勢,共同完成遊戲的開發,也成為一種日系廠來台的新切入點,也更凸顯出台灣遊戲人才的價值,但一刀兩面刃,台灣遊戲人才的價值不只被日商看到,當然也被陸商所看中,未來服貿協議過關後,肯定將吸引更多陸廠來台設研發廠,台灣遊戲人的功力,恐怕未來只有在其它國家所發行的遊戲中,才看的到其中的精華之處了…。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