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et員工服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et員工服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et員工服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et員工服裝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後疫情時代的時尚變化 #以後我們都必須穿得像個太空人?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新聞每日沸沸騰騰播報,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彷彿被下了整整一石化咒般暫時靜止了。口罩、口罩套等防疫配備從民生基本款不斷進化到各式各樣造型花色,甚至連各大精品和時尚設計師品牌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風格口罩,但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在當今...

  • net員工服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4 12:01:54
    有 2,185 人按讚

    #後疫情時代的時尚變化
    #以後我們都必須穿得像個太空人?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新聞每日沸沸騰騰播報,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彷彿被下了整整一石化咒般暫時靜止了。口罩、口罩套等防疫配備從民生基本款不斷進化到各式各樣造型花色,甚至連各大精品和時尚設計師品牌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風格口罩,但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在當今這樣嚴峻情況下,更加能全面抵抗的—「防護衣」。

    大家都知道,新型變異株病毒是藉由空氣傳播,在全台三級警戒之下即便我們配合政策盡量減少出門,仍然有人需要外出工作、採購民生必需品,口罩與護目鏡這個基本套餐能給的防疫力畢竟有限,「防護衣」也許會成為後疫情時代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品。

    就在去年,精品巨擘Louis Vuitton的巴黎服裝工坊投入了數千件防護衣生產,捐贈給六家醫院以補足一線防疫資源,此舉就如同為法國寒冷夜晚點上一盞盞暖黃夜燈。不同於品牌以往推出的產品上大多印有醒目LV字樣與經典Monogram花紋,防護衣改以純白素雅、無Logo造型呈現,也因此被譽為「全球最美的防護衣」。

    另一個法國精品Chloé所製作的防護衣,由 Maison Chloé 工坊員工以義務形式為巴黎當地醫院生產的醫用保護服,以品牌標誌性的柔嫩粉橘色呈現,用以感謝醫護人員的奉獻也期許全民共同度過疫情低潮。

    英國精品品牌Burberry也在疫情衝擊之下,把位於約克郡的風衣工廠改造,用於生產手術類防護衣,全採用標誌性的 Burberry 米色布料,並同時參與資助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除了大品牌的行動之外,歐美女星前仆後繼以兼具時尚度的防護衣穿著,分別在紐約機場與法國時裝周街頭現身,成為了話題焦點,亦引發一波時尚與防疫的高熱度討論。

    台灣當然也不落人後,旅德服裝設計師─黃世舜個人品牌 #DAMUR 於去年臺北時裝週SS21發表的春夏系列,正是因應疫情所設計的一系列時尚風格旅行衣,面料使用台灣醫療檢驗標準CNS P2等級San Gratis,它是在防菌薄膜不織布上直噴數位印花,免紙製程的同時,又能展現更精確的效果。不僅能防病毒,還能防髒、防水、防冷。並且運用與馬里布衝浪品牌Brother Marshall合作的印花設計與大膽鮮豔色彩,剪裁摩登兼顧細節與實穿性;由於防護衣材質無彈性,版型剪裁設計成Oversize加上拉繩輔助,外套、褲子則使用磁鐵釦方便穿脫。清理方式則是用水擦拭髒污或噴酒精消毒即可。這系列設計師與多家本土紡織大廠合作,盼能為傳統產業找到新的出路。

    除了設計師品牌之外,還有大家都熟悉的長榮航空、中華航空也都各自推出防疫新衣。EVA Airways Corp. 長榮航空的「機能防護夾克」在材質上選用特殊面料,除了輕量、防風、防潑水外,它還通過了歐規高等級有害因子阻隔穿透測試,可阻擋液體滲透,也有可拆除式面罩,阻擋飛沫噴濺以隔絕病毒。( 穿起來還挺像太空人,帥氣! ) 最近NET也推出了時尚感十足的「飛行防護衣」,據說一個月內就完售,可見大家對防疫的正向態度正如火如荼地升溫。

    這兩年,從人們的穿著打扮不難發現,大眾對於舒適度的講求與日俱增。窄管布的剪裁順下來變寬褲、墊高跟的腳降下來變矮跟,到滿街便於行走的球鞋,「居家、舒服、自在」或許正是時尚的另一種面貌。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不僅講求舒適度,也要保護自己,從防護衣的設計與生產中可以感受到全球與台灣在技術、科技、研發等各方領域不斷地創新與突破,最終目的與希冀都是期待人類在這一次與病毒的拉鋸戰中獲得一線生機。

    與病毒和平共存,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課題。

    (以下圖片取自網路)
    #提醒大家多喝水早睡早起增強抵抗力
    #StaySafe

    ☑️只有成為Y字群才能看到社團內容,現在就加入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5865080880027/

    ☑️立刻追蹤我的IG看更多美圖與即時動態 👉 www.instagram.com/yougunlee

    #ProtectiveClothing #Fashion #Style #LouisVuitton #Burberry #Chloé #MichaelCinco #Damur #長榮航空 #NET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 net員工服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15:38:38
    有 871 人按讚


    2020年5月3日,臺北東區的永福樓餐廳變成了NET服飾。(張哲生 攝)

    下面是2020年4月底出版的《今周刊》第1219期裡頭的相關報導:

    NET不懼疫情在「永福樓」舊址開新館
    東區老房仲揭金店面搶租秘辛

    撰文:張玉鉉、梁任瑋

    歷經半年籌備,位於台北忠孝東路4段的永福樓舊址,變身為服飾品牌NET(主富服裝)忠孝旗艦店,成為台北最大NET門市。在疫情當頭的5月1日,依然無所畏懼,如期開幕!

    去年11月,NET證實與房東簽約12年,以每月320萬元租下永福樓,轟動業界。近年來,這家無懼國際快時尚品牌挑戰,反而加速展店、朝大型化店鋪轉進的本土服飾品牌,卻愈戰愈勇,再度插旗東區。

    儘管如此大張旗鼓,NET卻是神祕而低調,不僅創辦人從不受訪,連在NET工作近30年的董事長特助受訪時,名字也不曝光。

    「選擇永福樓,是因其為東區商圈具代表性地標之一,且樓層坪數夠大、交通便利、方便集客。」特助陳先生透露,房東慎選房客,NET提出建議租金與經營規畫後,房東才點頭。

    隨著商圈人潮往信義計畫區移動,東區的指標型店面陸續關門、遷移時有耳聞,也讓東區沒落之說不脛而走;然而一次簽下12年長約,意味著NET對昔日一級戰區東區仍信心滿滿。陳特助提到NET展店方針為在地、長期經營,簽約以長約為主,只要選定就會戮力經營,因此多年來與各門市房東維持良好互動。

    一位認識NET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文貞27年的東區房仲人士印象很深,1993年,黃文貞相中忠孝東路4段明曜百貨對面、現為屈臣氏的店面,當時NET才剛成立,沒名氣,房東最後選擇租給如今的藥妝店。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也許就放棄了,黃文貞卻鍥而不捨,透過管道找上唯王食品的老闆,頂下原本經營食品雜貨的唯王店面,開設NET忠孝1店,讓外界見識到他插旗東區的決心。

    「他做生意很阿莎力,決策很快。」這位房仲指出,早年黃文貞還親自找據點時,有一次晚上11點向黃介紹一間不錯的店面,「他一聽很感興趣,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就開車去看。」甚至澎湖、花蓮等偏鄉也親自去勘查市場,絲毫沒有身價數10億元大老闆架子。

    去年黃文貞搶下永福樓舊址,其實有段不為人知的幕後。自從永福樓退租後,林姓屋主原本開價每月六百萬元找新租客,由於地點不錯,當時的確吸引不少國際連鎖品牌,包括日本與台灣藥妝店叩門洽詢,但房東對租金的堅持,讓不少品牌商評估後決定縮手,而店面就這樣空置半年之久。

    正當無人聞問之際,黃文貞透過熟識永福樓屋主的一位林姓仲介聯繫遠在日本的房東,表達承租意願,並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更驚人的是,黃文貞一口氣向房東砍到4百萬元,最後用「前低後高」方式,前期每月320萬元、後期每月4百多萬元的租金條件拍板。「大家聽到NET以這麼便宜的價錢租到永福樓,整個東區房東都驚呆了!」知情人士透露,「你不得不佩服黃文貞,很懂得抓住房東不耐久無租客的心情,他也許不會第一個出手,但一出手絕對不會讓標的跑掉。」

    熟悉黃文貞的這位房仲分析,20多年過去,東區商圈零售品牌潮起潮落,但NET可說是碩果僅存,是從未離開過東區的店家之一,如今更集中火力投資永福樓舊址,力拚對街即將開幕的H&M與UNIQLO,精神頗令人佩服。

    NET門市遍布一、二、三線城市。都市外,也注重經營中南部鄉間,像全台最大門市即落腳屏東,將近八百坪。「長期以來,NET展店布點的原則就是不斷追求進步、調整體質。」陳特助堅定地說。

    NET於1991年創立,歷經香港服飾品牌街頭林立、歐美與日本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29年來屹立不搖。即使11年前試圖進入中國市場,以失敗收場,仍從中學習經驗,更堅定台灣是NET的重要根據地。

    至5月1日,NET全台總店數共148家,年營業額近80億元、員工約3千人,遠超越其他本土服飾品牌。

    黃文貞出身雲林東勢鄉農家,今年70多歲,高中畢業、退伍後,曾至報關公司工作半年;接著進入貿易公司服務長達7年,主要負責出口美國的成衣部門。「後來董事長離職創業,在現今東區NET大安一店處開設小超市。」創業以來因資金與經驗不足,有半年時間經營得不順,直到「偶然在冰店看見2位女士,提著兩大袋『津秋外銷成衣』的戰利品,開始注意到此產業。」

    當年獲爭鮮創辦人支持  一腳跨進成衣界

    黃文貞開始進行服飾產業市調,巧遇舊識陳津秋(津秋成衣、爭鮮創辦人)並獲他的支持,自此跨進成衣服飾業。「陳津秋不僅讓黃董事長自由挑選款式販售,並採先售出後結算方式,無須切貨買斷。」陳特助回憶。這對當時財力不足的黃文貞是一大助力,不用積壓太多資金在進貨上,周轉上也大為寬裕,也因此讓原本的小超市,在1979年順利轉型外銷成衣的主婦商場。

    然而,隨工資、原物料與土地成本逐漸上漲,台灣外銷成衣廠漸漸外移,黃文貞面臨第二次轉型,決定朝自有品牌發展。當時黃文貞一夫當關,「董事長交叉比對國際品牌成功經驗,擬定NET發展方向:全客層定位、商品款式豐富、價格實惠。」陳特助提到。

    對黃文貞來說,企業經營必須與時俱進、滿足消費者需求,這點也充分體現在NET品項選擇與展點策略上。先看品項,從休閒服飾、都會風格的男女裝,陸續拓展兒童、鞋包配件、家居等,滿足一站式購足消費者。

    「NET的商品策略,是製作讓顧客每天都想穿的衣服。」陳特助直言,商品與價格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因此款式多外,始終堅持平均單價落在3到4百元間,用CP值緊拴家庭、小資上班族等的心。

    直到現在,NET每季有高達2千種款式,黃文貞皆參與其中,競爭對手推出的服飾樣式、風格市場接受度如何,均走在第一線觀察,保持對市場的靈敏度與學習心態。

    NET布點上,搭配一站式服務得到加乘效果,因偏鄉購物選擇不多,一家人到NET能滿足各式購衣需求;偏鄉門市穩定的業績,反倒成為NET在都會區迎戰快時尚品牌的堅實後盾。「展點上以方便集客為優先,傾向在交通便利地點開店。」陳特助強調。

    近年NET則以關小店、開大店的策略積極布局,於2015年在新北淡水開出首家旗艦店,樹立大型店鋪模式。「為完整陳列豐富款式,5年前陸續在各縣市開設4百坪以上新型態店鋪。」陳特助解釋。

    實體戰打30年轉進電商 用人策略「從不挖角」

    去年8月,NET從實體門市進展至電商品牌。「隨科技進步,電子商務成為必爭之地,因此決定成立電商品牌NU V(NEW VALUE簡稱)。花1年籌備,定位全客層。」陳特助分享。

    疫情加速虛實通路整合,「NET累積近三十年成衣生產經驗與設計資源,使NUV能較靈活快速生產自有商品。目前月營收穩定成長中,且四月業績較上個月成長5至6成;主要購買年齡落在21至45歲。」陳特助透露,因疫情激發團結、對台土地認同,將推出一系列台灣美景與人文特色T恤。

    至於展店所需人才與倉庫,陳特助表示,NET從不對外挖角,選擇基層培育,凝聚向心力。去年7月啟用的雲林物流中心約七千坪,整合NET與NU V倉儲需求。

    NET另一個深植人心的形象是公益。「黃董事長小時候常穿哥哥留下的衣服,有年除夕夜,因沒有過年新衣而哭鬧,黃董事長母親深夜還到街上已打烊的衣服店敲門,買了一條卡其長褲。」陳特助透露。

    有這樣深刻的兒時記憶,黃文貞自2012年起,每年捐助全台家扶中心愛心提貨券,舉辦門市封館贈衣活動,讓弱勢家庭能穿新衣過年,至今已累計約百場、投入逾億元。

    「當時接到NET打電話來說要提供50萬元提貨券,彷彿天上掉下來禮物,今年甚至提高至70萬元。」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語帶感激。

    然而,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里長鄭秀郎觀察:「現在東區人潮減少超過一半,至少要幾個月才能恢復。」疫情下逆勢開店,考驗品牌生存力,對此陳特助樂觀表示:「NET看好台灣內需市場,會延續既定開店策略,盡力做到最好。」充分反映黃文貞面對市場挑戰所秉持「謙虛以對、身體力行、量力而為」的原則。

    NET(主富服飾)
    成立:1991年
    負責人:黃文貞
    資本額:5.6億元
    主要業務:服飾

  • net員工服裝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2-06 16:00:00
    有 34 人按讚


    【豬年新景象】時裝業的可持續發展覺醒

    時裝或許是當今最好的能夠幫助人類表達自我、獲得愉悅的產業,而如今它卻成為世界上污染最為嚴重和最浪費的產業之一。2018在時裝世界中關於行業可持續性的討論聲可謂此起彼伏,現代傳播集團時裝編輯總監、可持續發展創意機構YehYehYeh創辦人及BoF 500成員葉曉薇稱,「時裝產業再也無法迴避人們對氣候變化、資源短缺、人口壓力等全球緊迫性問題的意識和關心持續加強;時尚圈人也要因為沒有季節、全球化市場、新世代去改變自己的生產模式。」

    價值3萬億美元的時裝產業確實成為影響環境的「緊急事件」。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時裝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了國際海運和航空業的排放量總和。到了2050年,時裝產業不僅每年產生的碳排放將佔全球總量的1/4,以及逐漸凸顯的困擾全球多數快速時裝(Fast Fashion)和奢侈品品牌的不道德勞動行為,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時裝產業無法規避的未來話題。

    關於可持續發展,首當其衝的就是皮草產業,2018年底Chanel正式加入由Gucci、Versace、Bottega Veneta、Coach、Stella McCartney、Michael Kors等當下最主流的奢侈品牌陣營,成為國際零皮草聯盟的成員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奢侈時裝電商集團Yoox Net-A-Porter也表示希望在可持續發展和零殘忍時裝方面更進一步,承諾將未來以動物皮草製成的所有產品全部從其網店下架。

    另外,「焚燒經濟學」早已成為時裝品牌保持價值的一大秘密所在。H&M早前爆出2013年以來在丹麥焚燒了60噸滯銷衣物,平均每年12噸,引起業界廣泛議論,面對嚴重指控和質疑;奮力維持「奢華和高級」的奢侈品也難辭其咎,Burberry不惜在2017年一年的時間內總共燒毀價值超過2860萬英鎊的滯銷產品。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顯示,在過去五年中,該品牌已經燒掉了9000萬英鎊的產品,並遭股東質疑和環保人士抨擊。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 peace)的Lu Yen Roloff抨擊道:「儘管價格如此高昂,但Burberry一點也不尊重自己的產品以及它們所消耗的自然資源。」
    有分析報告稱,普及的可持續時裝的必要性或許是影響人們去了解的第一步。Global Fashion Agenda的執行顧問及營運總監Caroline Chalmer在「由美至善」可持續時裝論壇上說,可持續是與環境、社會以及道德三方面息息相關的,不只存在於時裝行業的供應鏈,同時包括生產、銷售時裝如何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當然還有消費者如何消費時裝。

    2018年,90後及00後對奢侈品市場的整體增長作出貢獻。年輕一代逐漸接受花更多錢購買具有可持續或符合道德的產品趨勢,奢侈品品牌無法否認年輕一代的觀念影響。

    彭博新聞社也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可持續性會成為服裝購買決策時的重點所在,服裝零售商必須在這個問題上隨時做好準備,而不是把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隱藏在年度報告之中。」時裝機構Thredup的報告就進一步印證了產品的「可持續性」決定顧客的購買行為能否發生,有2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不再購買快速時裝服飾,其中大部分為年輕消費者。

    全球消費者的一步步覺醒,奢侈品品牌也在隨時順應這種趨勢,可持續領軍企業開雲集團(Kering)早在16年前就專門設立了可持續發展部門,並承諾在2025年前把環境影響降至40%;為了評估和追蹤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2015年首創了環境損益表(Environmental Profit & Loss)這個開源概念,它將環境影響換算為貨幣價值,從而得出環境損益,其評估範圍涵蓋了從原材料到生產製造的整個供應鏈;LVMH集團也逐步於院校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並在節能減排方面簽訂相關承諾協議,H&M不僅大力推廣「舊衣回收」,且制訂2030年實現100%使用再生或其他可持續來源的材料的計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Make Fashion Circular項目倡議負責人Francois Souchet用迴圈經濟(Circular Economy)理念分析可持續時裝面臨的資源環境與發展模式問題:「再迴圈經濟當中主要有三個原則。第一個是從一開始的設計環節就要避免污染和浪費;第二點就是增加產品的使用率,這也能帶來更高的利潤;第三條原則就是進行迴圈不斷的再生,並且將自然的資源能夠反覆的利用、迴圈利用。」

    開雲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兼國際機構事務主管Marie-Claire Daveu告訴《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對我而言,可持續是奢侈品行業中最核心的一環,不僅要生產出質量非常高的產品,同時也要保護地球,奢侈品和可持續發展是環環相扣,不可分割的。」
    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品牌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戴塔娜談起中國消費者在可持續消費的觀念和進展上指出,「回到中國文化本身,你會發現中國人其實從歷史上來說,節儉、物盡其用、物盡其美是一種美德,所以00後或者成熟的人,骨子裡還是有這種內容。」

    Marie-Claire Daveu對此表示:「中國的90後及00後,他們正在尋求更多關於『透明度』的答案,包括產品的可追溯性,原料的來源,產品的質地,以及是否遵循了動物福利。」

    奢侈品線下零售門店也見證時裝業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變化,2018年11月,出生於烏拉圭的紐約設計師Gabriela Hearst在紐約麥迪遜大街開設了一家同名「一切都可持續」奢侈品門店,將零售設計的可持續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門店裝修及裝飾全部使用環保材料,所售賣服裝所使用的羊毛材料都來自家族牧場,產品包裝採用100%可分解塑料製成。Gabriela Hearst在彭博新聞社採訪中談到,「時裝品牌向員工和客戶展現出實行可持續發展的自豪感,人們同時也會尊崇這些品牌。」

    此外,「可持續發展不意味著要停止消費,而是要以更好的方式去消費,從而延伸出以更好的方式去生產,它不是限制,而是巨大的機遇,」 Marie-Claire Daveu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撰文/耿川迪
    #時裝業 #可持續 #發展 #覺醒 #動物權益 #皮草 #H&M #Kering #Greenpeace #Gucci #Versace #BottegaVeneta #Coach #Stella McCartney #Michael Kors #LVM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