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nanny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nanny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nanny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nanny中文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繼上回的 #托嬰 分享後(見文底連結),熱騰騰但圖文不符的 #保母 篇來摟❤️ 灣區的保母有分住家保母、Au Pair(互惠生)、通勤保母、及共享保母(nanny share)。這當中只有Au Pair一定不是美國人,年紀一定很輕(因為有年齡上限,所以很可能比媽媽小),然後背景有被政府過濾(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一個新手爸媽都說愛哭的小寶寶讓他們睡不著。所以不斷的需要找辦法讓小寶寶不哭。最近我老婆跟我說網路上瘋傳的一些方法讓小寶寶很快不哭!我一開始不太相信,後來看了一些影片就發現真的有這些方法。結果我想要自己試試看到底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影片中有5 種讓寶寶不哭的方法。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沒有用。 #吳鳳 #...

nanny中文 在 北加媽媽日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13:34

繼上回的 #托嬰 分享後(見文底連結),熱騰騰但圖文不符的 #保母 篇來摟❤️ 灣區的保母有分住家保母、Au Pair(互惠生)、通勤保母、及共享保母(nanny share)。這當中只有Au Pair一定不是美國人,年紀一定很輕(因為有年齡上限,所以很可能比媽媽小),然後背景有被政府過濾(...

nanny中文 在 北加媽媽日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10:21:38

這篇獻給在美國的媽媽。不同國家的保母及托嬰中心環境不同,所以無法相提並論。這邊純粹分享媽媽我在掙扎於 #保母 或 #托嬰 兩者間的一些心得。#歡迎爸媽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經驗 身為職業婦女,我目前所碰到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尤其是如果沒有親人支援時,最重要是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寶寶的照...

nanny中文 在 文科太太的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20:25:12

: 今天早餐吃豬里肌起司蛋萵苣三明治,但被手殘媽媽切得好醜啊,別說二犬了,我自己看了都沒食慾哈哈。 昨天介紹了一系列廣義的喜歡,要補充幾個受詞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的喜歡。 be keen on N/V-ing be fond of N/V-ing a big fan of N/V-ing in...

  • nanny中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10:50:38
    有 50 人按讚



    繼上回的 #托嬰 分享後(見文底連結),熱騰騰但圖文不符的 #保母 篇來摟❤️

    灣區的保母有分住家保母、Au Pair(互惠生)、通勤保母、及共享保母(nanny share)。這當中只有Au Pair一定不是美國人,年紀一定很輕(因為有年齡上限,所以很可能比媽媽小),然後背景有被政府過濾(因為是拿簽證進美國)。其他的則通常是美國人(或在美國但沒有身分),年紀稍大(比媽媽大),然後可能必須要靠爸媽自己或仲介來幫忙過濾背景。

    住家保母及Au Pair皆住家,周末放假。住家保母可能周末會回自己原本的家住,Au Pair則是一直住家裡。通勤保母則通常是爸媽上班時間自己開車來家中照顧寶寶。而共享保母通常以通勤保母為主,可能是2-3個年紀相近的孩子在某個孩子家共享一個保母 (在舊金山或人口密度比較高的城市比較常見)。

    我目前試過住家及通勤保母,在此分享一下心得(因為當初只替女鵝找中文保母,所以我的心得僅限這塊市場的,不一定適用於其他非中文保母):

    ✴️ 住家保母
    🎈 保母除了在爸媽上班時照顧寶寶,其他要做的可以互相協議 (例: 保母同時煮晚餐、晚上幫寶寶洗澡、幫洗寶寶衣服、簡單打掃衛生等)

    🎈 必須供給三餐住宿及補貼周末來往的交通費。個人覺得住家環境大而且隔音好的房子請住家阿姨更方便。而且有些阿姨會要求要有自己獨立的衛浴

    🎈 每天和家人一起相處,個性合不合得來、生活習慣及教小孩的方式能不能互相配合是幸福的基礎 (例如阿姨與家長的個性、價值觀、衛生習慣、生活起居有沒有相像等)

    🎈 爸媽要是常需加班、出差、工作時間不定等,或想去date night及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住家保母相較之下比較能配合時間

    🎈 有住家保母後生活比較沒有隱私,家裡資源要有共享的打算。而且雙薪父母每天下班可能還得跟保母一起吃晚飯,跟自己家人獨處的時間勢必會減少。快樂的秘訣是要能盡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凡事盡量往正面想

    🎈 住家保母待久了,孩子有可能會跟她比跟自己媽媽親。媽媽在請人前最好先衡量這一點,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這點爸爸則通常比較沒有感覺,可能因為保母的角色本身跟媽媽的角色比較重疊而不是跟爸爸

    ✴️ 通勤保母
    🎈 這大概是所有顧小孩選項中較貴的選擇(但要看地區)。同樣得在保母上班時間供餐,有些保母如果覺得通勤時間比較長還會要求加薪來貼油費

    🎈 如果要中文保母的話,灣區通勤保母的供給量很看地區(因為大家都不想開太遠)。有些地方好找(例舊金山),有些就比較難找(例半島)

    🎈 適合想找專人照顧小孩,但家裡空間不大或重隱私的爸媽

    ❇️ 不管是住家保母或通勤保母…
    🎈 保母講求緣分,就像找老公一樣,不用找最好的,但要找最合的。有些保母很愛小孩,有些很乾淨,有些很會煮飯,有些喜歡待在家裡有些愛往外跑等,每個人特點都不同,最好能把握試做的時候好好了解對方

    🎈 我碰過很多保姆都不願意簽合約,曾被兩個保母在開工前突然放鳥,然後幾乎每個合作過的阿姨都很喜歡說以前的家庭對她多好給她多少假跟紅包帶她出去玩等等😭 灣區這邊因為中文保母需求大,所以保母的協議籌碼也很大

    🎈 很多東西最好先說清楚,說得越清楚大家日後相處更愉快。例如假的部份,一年幾天,哪些年假有放,病假怎麼算等。我第一次請保母時傻傻沒先講清楚,結果保母上工三個月後,一開口就是想休一個月回大陸。或是家裡哪些東西可以共享vs.哪些可能自己都捨不得用,例如有次我從台灣帶回來的好茶被保母自行喝完也沒先知會一聲,事後我就決定把不想共享的東西先收到自己房間去

    🎈 建議還是裝個攝影機讓大家安心,而且最好保母來前就裝好,然後光明正大地讓她知道(不要讓她覺得不舒服,畢竟只是為了寶寶的安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畢竟保母只有一個人並沒有三頭六臂。像有次女鵝baby 時期保母給她睡覺蓋被,結果被子把整個臉都蓋住也沒發現,最後是我上班看攝影機看到傳短訊提醒保母的🤦🏻‍♀️

    ✴️ 保母比托嬰好的地方:
    ✅ 小朋友比較不容易生病

    ✅ 小朋友生病會被托嬰退貨,爸媽顧好才能送回去,保母則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之前送大型托嬰時,女鵝甚至因為異膚抓到皮膚流血也被托嬰退貨,說怕她會發炎感染)

    ✅ 需要特別照顧或體質敏感的小朋友,有專人照顧爸媽更放心(例異膚寶寶需要隨時擦乳液、有些高敏感寶寶不喜歡太吵雜的環境等)

    ✅ 省去爸媽每天接送小孩去托嬰的時間

    ✅ 爸媽工作時間不定、非常忙的、或是想偶而去約會的,保母比較能配合時間。如果保母還願意幫忙煮晚餐或做其他家事,爸媽也能因此省掉更多麻煩

    ✅ 如果聘請講不同語言的保母,孩子比較能快學習不同語言。畢竟大多數的托嬰還是以英文為主

    ✅ 如果對小孩的課表、玩或學的東西、去戶外還待室內playtime、整體環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保母是一個比較能客製化的選項。畢竟托嬰照表操課且已經有一定的規範,無法因為一個家長的特別請求而有所變動

    #如果大家還有甚麼想法或經驗歡迎分享

    ✴️ Daycare 篇:www.facebook.com/calimamajournal/posts/139246508205263

  • nanny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3 11:55:22
    有 111 人按讚



    這篇獻給在美國的媽媽。不同國家的保母及托嬰中心環境不同,所以無法相提並論。這邊純粹分享媽媽我在掙扎於 #保母 或 #托嬰 兩者間的一些心得。#歡迎爸媽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經驗

    身為職業婦女,我目前所碰到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尤其是如果沒有親人支援時,最重要是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寶寶的照顧者,#讓媽媽能無後顧之憂地上班。我這兩年來剛好輪流試過保母及托嬰,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心得。

    🔆 Daycare
    托嬰中心有大型連鎖、中型獨立經營及小型家庭式托嬰。在疫情開始前, 灣區這邊(尤其是我住的半島這),很多有名的托嬰都要非常早就排隊,然後四處都在候補。疫情後比較大規模的托嬰中心人數則降了不少,很多人轉向家庭式托嬰及保母來防疫。

    女鵝一歲時曾先去一個大型連鎖daycare兩個月。那時冬天入學,女鵝前後幾乎都在生病😭 所以疫情一爆發後我就直接退學,想說肺炎前就已經病懨懨的,萬一真的肺炎了媽媽也搞不清楚究竟是肺炎還其他莫名的病。

    而最近因為女鵝被關久了,感覺開始很渴望社交生活交朋友等,媽媽我就把她放到一家網路上蠻多人推的家庭式托嬰(還是很怕大型托嬰的病菌…😣)。目前剛開始上學,但看起來很開心,也還沒生過病,爸媽也因為終於不用再邊看著她邊上班而人生回復到彩色🎉

    🔆 大型daycare 心得:
    🎈老師人手充足(教室隨時都有人看小孩)

    🎈規範比較嚴謹(學校規範寫得清楚,也因為樹大招風怕被告很遵守規範,而且規範不會因為老師不同而改變)

    🎈活動多(三不五時做勞作、慶祝節日、甚至帶孩子到外頭散步等)

    🎈空間通常比較大(我們去的有很大的playground)

    🎈與家長隨時溝通(我們去的每天一定會有兩三張baby的照片,有甚麼問題隨時打給父母)

    🎈人多小孩子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秋冬容易生病的季節灰常恐怖(女鵝去的第一個禮拜就手口足病,接下來耳朵發炎,整天莫名發燒搞不清楚生甚麼病等)

    🎈寶寶在托嬰容易睡不好 (因為大家午睡時間都不同及太亮太吵等,但年紀越大會越好些)

    🔆 Home daycare 心得:
    🎈制度沒有大型的嚴謹,所以每個home daycare的狀況很見仁見智 – 衛生狀況、老師教學方式、活動多寡、空間大小等等比較需要爸媽自己去過濾及其他人的推薦

    🎈灣區這邊大間的托嬰通常是英文導向。家庭式托嬰比較有可能找到純中文的環境,也比較可能認識更多講中文的家長(像女鵝現在去的是台灣人開的,在學校跟在家裡學的中文就能比較一致)

    兩者都試了後,我發現home daycare比較適合女鵝。但家庭式托嬰其實真的很看運氣,畢竟其狀況每個機構都不同,主要是要看經營者/照顧者的理念及空間大小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然後其他家長的推薦也很重要,畢竟自己所見所聞有限,如果能問到在學或畢業家長心得更能安心些。

    🔆 托嬰比保母好的地方:
    ✅ 有些保母只收現金,有些要你幫她報一部分的稅…等,托嬰通常都走正當付款路線並附收據

    ✅ 托嬰中心都得立案並受法律規範,不像保母的來源百百種又很難追查其歷史,有些保母甚至是跳機根本沒身分。相較下托嬰對於父母來說其實是比較有保障的選擇

    ✅ 托嬰中心有許多孩子及不同的老師,孩子每天受到的刺激比較多,也能更快增長社交及語言能力

    ✅ 托嬰中心有自己的玩具及設備,會設計自己的課表或準備活動。請保母的爸媽則必須靠自己購買或準備所有要孩子玩樂或學習所需要的東西

    ✅ 在托嬰的孩子還是會把爸媽當成主要照顧者 vs. 有保姆的可能會比較黏保母

    ✅ 孩子送托嬰不像家裡有保母,生活隱私或習慣等需要大家互相磨合

    ✅ 托嬰休假時間是公開而且固定的,而保母則是每個人狀況都不同得用談的。而且托嬰老師萬一病假會有其他人替補,保母一旦有任何狀況就沒有人了

    下回再來分享保母篇!
    #如果大家還有甚麼經驗或想法歡迎分享

  • nanny中文 在 英國的另類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1 04:33:01
    有 60 人按讚

    【育兒筆記】YBB 加固1個月小記

    話咁快Y BB在前日已經7個月大了。
    今年有很多朋友都成為媽媽,
    對於加固也有很多期待和擔憂。
    就讓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小經驗,
    給大家參考參考。

    一直以來我對育兒資訊都很有興趣。
    在好幾年前已留意到Baby Led Weaning (BLW) 開始受關注。
    這是一種強調讓bb自主進食,探索食物的加固方法。

    Weaning, 中文是斷奶。
    但其實嬰兒在1歲以前,
    仍是依靠奶作為營養的主要來源。

    千萬不要以為加固了便自行減去BB一餐奶。
    也不用太在意加固後有多快可以代到一餐。
    同一體積的奶絕對比固體食物有更多能量和營養。
    "Food before one is mainly for fun! "

    傳統上一般在BB 4-6個月大便會逐漸引進固體食物,
    主要是打成糊狀(puree) 的水果蔬果泥、米糊、粥仔等。
    由照顧者用匙羹一口一口的餵食,
    BB無須咀嚼,直接吞下肚。

    但BLW的不同之處在於提供食物的「原形」,
    不再打爛食物,只會原個、切條,
    生/蒸/煮(煎、焗、烤) 後直接給BB拿住吃。
    在學會吞前先學會咀嚼。
    流質食物則pre-load在匙羹給他拿著吃。

    一般在滿6個月大 (26周) ,
    BB能(signs of readiness) :
    1)坐直 (只提供少量/無輔助下)
    2)維持頭的位置
    3)對食物有興趣
    4)能自主把東西拿起送到嘴裡
    5)口腔有咬/咀嚼的動作

    但BB還未出牙? 如何咀嚼呢?
    其實BB單靠牙齦(gum) 已經足以把食物壓爛,
    加上口水,足以令食物變得夠軟可以吞下肚。
    關鍵是食物本身不能太硬,以可用2指壓爛為恰當。

    給這麼大件的食物,BB會噎親嗎?
    這便要分清Gagging vs Choking。

    Gagging (臉會發紅)
    嬰兒有gag reflex的保護機制,
    口腔裡有異物便會引發「乾嘔」的反應,
    令異物吐出來。
    隨住年齡增長,
    gag reflex 的觸發點會愈來愈後,
    所以到大了要「扣喉」,才會引發嘔吐。

    Choking則發生於氣道完全被阻擋,
    影響呼吸引致窒息。(臉因缺氧而變藍)
    食物卡住了無法透過咳/嘔去吐出來。
    主因是食物的形狀,
    硬而圓的食物是高危,
    因為它們太易在不小心滑進氣道後卡住後不上不下。
    避免方法是把食物切成長而幼。

    為甚麼我會選擇BLW呢?
    這要從我自己小時候說起。

    我的瘦底除了基因,
    也因為我是個蠻偏食的小朋友。

    曾經在考某名小學時,
    老師問我昨天吃了甚麼午餐,
    居然不懂得回答。。。
    因為是婆婆追著餵的 🙈
    吃了甚麼也不太清楚。
    (老師這招很高明)

    含飯在口不吞下去,
    食一餐飯要食1,2小時,
    未試過的食物絕不嘗試。
    這些通通是我。

    這裡不時成為美食台,
    也是因為我經常要想辦法引起食慾。
    好吃的東西食得超快 😆

    也令我決心找方法令歷史不要重演!

    想實行BLW 的媽媽,
    要有面對凌亂場面的強大心臟,
    也要做好功課如何正確準備食物和急救的方法。
    與家人也要好好溝通,
    因為他們絕對會有很多疑問。

    斷斷逐逐實行了1個月,已經嘗試了很多不同食物~

    水果類:
    香蕉,牛油果,啤梨,蘋果,紅綠黑提子,蜜瓜。

    蔬果類:
    紅蘿蔔,翠肉瓜,西蘭花,豆角,甜心高麗菜,燈籠椒。

    肉類:
    火雞、雞胸、牛扒、魚。

    其他:
    蛋、多士、豆腐、乳酪、bb餅、cream cheese。

    也嘗試了open cup approach 讓bb從玻璃杯喝水。

    對於餐具他也毫不抗拒,很自然的會放入口。
    把沾有cream cheese 已經撕成bite size toast 拮在叉子上他也能準確的放入口。(much less mess!!)

    初加固試了香蕉、牛油果和紅蘿蔔(蒸) ,
    不知是否腸胃未適應奶以外的食物,
    突然腸道蠕動密了很多,
    有如new born時一樣!
    連續幾天poo poo 5,6,7,8 次!
    嚇得我停了幾天再開始。

    部份食物會"see you tomorrow",
    觀察到的有紅蘿蔔、西蘭花、提子皮和高麗菜。
    但這也讓我知道他吃了多少下肚~

    雖然食物大多都只吃到幾口,
    但「玩」正正是重點~
    明顯看到手眼協調、咀嚼、吞嚥每天都在進步!

    有媽媽朋友分享說寶寶一開始也吃得蠻好的,
    但愈大就開始愈挑食,
    退化了似的。

    這是一場長久的戰爭哦!

    現今世代,
    比較怕變成痴肥多於過瘦,
    營養均衡最重要呢~!

    我相信,吃是人得本能,
    培養進餐時的好習慣最重要。

    Reference:
    Gagging vs Choking
    https://www.srnutrition.co.uk/2020/04/gagging-vs-choking

    Baby Led Weaning Hapa Family playlist: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dIZMnmUhOo53sUtxf9zh9iHhOUGiQrky

    Kids Eat in Colour
    準備蛋的方法: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45389372408529&id=1883693531911455

    鼓勵小朋友吃不同顏色蔬果的方法: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3104282851368&substory_index=0&id=100044553934379

    Super Nanny Jo Frost拯救只吃餅乾的偏食男孩:
    https://youtu.be/Kkhv_jB_uq4

    超級奶爸
    BLW 攻略:
    https://youtu.be/9dqQrAyB6Ec

    食飯問題的管教策略:
    https://youtu.be/2lszV3HJIFw

    Books:
    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
    Baby led weaning By Gill Rapley

    #blw #babyledweaning #加固 #育兒筆記

  • nanny中文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2-30 19:04:03

    每一個新手爸媽都說愛哭的小寶寶讓他們睡不著。所以不斷的需要找辦法讓小寶寶不哭。最近我老婆跟我說網路上瘋傳的一些方法讓小寶寶很快不哭!我一開始不太相信,後來看了一些影片就發現真的有這些方法。結果我想要自己試試看到底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影片中有5 種讓寶寶不哭的方法。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沒有用。

    #吳鳳 #台灣女婿 #新手爸媽 #嫩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