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moca醫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moca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moca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moca醫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32的網紅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輕度認知障礙 #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 #認知訓練 #關於老人醫學台灣有很厲害的學術研究以及治療所 🇹🇼台灣在2018年,已經是高齡社會,也就是說,7 個人中就有 1 個是65歲以上長者。 在206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因此10個人會有四個人為長者。 ❗️那今天就來探討老人衰弱的其中...

  • moca醫學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7 11:55:33
    有 42 人按讚

    #輕度認知障礙
    #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
    #認知訓練
    #關於老人醫學台灣有很厲害的學術研究以及治療所

     
    🇹🇼台灣在2018年,已經是高齡社會,也就是說,7 個人中就有 1 個是65歲以上長者。 在206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因此10個人會有四個人為長者。

     
    ❗️那今天就來探討老人衰弱的其中之一問題:輕度認知障礙。

     
    ❓什麼是輕度認知障礙?

    “ 未達失智症前的輕度認知功能損傷,且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的狀態 ”

     
    🔎因此不只有記憶上的問題,像是語言、社交、事件判斷、執行功能連續性...等,這些都是會被影響的。

     
    🙋🏻‍♀️那到底認知功能有哪一些呢?

     
    1. 記憶力
    2. 注意力
    3. 語言能力
    4. 空間定向
    5. 判斷執行

     
    👀而輕度認知障礙,在日常生活的表現上看不出來異狀,通常都需要專業的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做一個診斷。

     

    👀目前對於輕度認知障礙來說,跟阿茲海默症是非常有相關性,因此會作為一個我們去預測可能有阿茲海默症的指標。(Eric G. et al., 2017 )。

     

    🇹🇼台灣來說,根據內政部106年的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中,輕度認知障礙者約佔18.32%,失智者約7.93% 。(途中有簡單分別失智、輕度認知障礙以及正常退化唷)。

     

    🔎在臨床上的初步篩檢,通常會使用操作型的認知評估,蒙特利爾認知評估測驗(MoCA)來做一個初步篩檢。

     

    📍目前臨床上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有:

     
    1. 認知治療:執行過程、推理訓練、處理速度訓練、工作記憶、情節記憶...等
    2. 運動治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Amber 之前有分享過囉)

     
    👏🏻這些在實證文獻都已證實是有效果的唷。

     
    📍老人衰弱在老人人口中是一個我們需要去重視的公衛問題,我們希望能夠去找出預測的因子來避免老人開始有不良的健康問題,像是認知、平衡(摔倒、骨折風險)、內科以及骨骼肌肉問題。

     
     
    📍而認知是心智運作的結構與歷程,如果在認知開始退化,那勢必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那運動介入以及認知介入又是不可或缺的。

     
     
    而前面提過,輕度認知障礙的問題,還需要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等專業醫療人員診斷,有任何需求請到各大院所洽詢唷❤️

     
     
    🔗關於雙重性任務導向訓練:https://reurl.cc/RdK9Wr

  • moca醫學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09 11:00:53
    有 83 人按讚

    #展覽直擊
    在台灣,即使在 #性別議題 上可算是亞洲世界領頭羊,但視覺藝術的領域,則少見將疾病與性別議題結合並深入討論的展演。年輕藝術家 #劉仁凱 於近年開始關注這類議題,並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瘟疫的慢性處方」,探討 #愛滋議題。

    #展訊便利貼
    瘟疫的慢性處方 Interminable Prescriptions for the Plague | MOCA Taipei
    展期|2019.10.05-12.01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 moca醫學 在 目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04 21:55:35
    有 19 人按讚

    瘟疫的慢性處方 Interminable Prescriptions for the Plague | MOCA Taipei
     
    2019.10.05 SAT – 2019.12.01 SUN 10:00 - 18:00 (Closed on Monday)
     
    二十一世紀,遵循民主式公共衛生的教育策略,公民們採取自我保護措施、避免落入父權及專制,使用乳膠避孕套為掩護,以實現自由與理想。健康彷彿是德性的證明,疾病被視作墮落的證據,我們身處在「多疑的社會」——既使再多研究及當權者公開論述「疾病只是疾病,而不屬於任一群體」,相關的隱喻及污名卻從未停止;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遵照醫囑與社會期待,每日吞服抗病毒藥物維繫生命、抑制病毒、杜絕傳染,此舉亦成為其與污名共生之暗示。醫學史學家羅伊・波特(Roy Porter)曾宣告「發生性行為不必負責任的日子結束了」,在所有公民皆視自身為單一血清個體的如今,無論感染與否,所有人似乎都對這場有感的「瘟疫」產出了一套與之共處的「慢性處方」。
     
    本展覽由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共同主辦,由宿主計畫〈Humans as Hosts〉計畫主持人劉仁凱進行策劃,並與台灣數個HIV(愛滋)倡議機構與團隊共同合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研究者於該議題中進行探索及揭露。以MOCA Cube、廣場、電視牆及大廳為實驗場域,以多元展演活動解析展題,企圖以藝術跨越疾病,與參與民眾協同建立雙向交流平台;展覽閉幕將於世界愛滋日(十二月一日)發生,在對話、致敬與歡慶中落幕。
     
    In the 21st century, contemporary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campaigns follow the democratic model. The latex condom has become a cover-up for self-protection against patriarchy and autocracy to fulfill freedom and ideals. We live in “the society of suspicion” where healthiness is somehow perceived as the proof of morality, while disease as the proof of corruption. No matter how many studies and those in power publicly state that “a disease is just a disease and does not belong to any group,” the related metaphor and stigma never end. To maintain life, suppress the virus and prevent infection,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ake their prescription continuously under a doctor’s advice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This also implies that they must coexist with the stain of a virus that the world still regards as a kind of moral failure. As the medical historian Roy Porter once announced: “The days of sex without responsibility were over.” Infected or not, since each citizen treats themselves as one serological monad, it seems that everyone comes up with their own “prescription” in coexistence with this perceptible plague.
     
    The exhibition is presented by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and Taiwan HivStory Association. It is curated by Kairon Liu, the artist-curator of Humans of Hosts. He cooperates with Several HIV initiatives and teams, and invites artists and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plore and disclose the issue. Taking the MOCA Cube, plaza, TV wall and activity hall as the experimental fields, the exhibition attempts to step across the disease with art and establish a two-way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ith the participants. The exhibition closing will be held on World AIDS Day (1st of December), ending in dialogue, tribute and celebration.
     
    ———————————
    ◎開幕暨記者會 | Opening Reception
    2019.10.05 (SAT) 14:00-17:00
     
    #派對 #導覽 #演唱 #瑪格麗特范庫克 #開放工作坊
    #伊蓮娜拉德利 #認識藝術家
     
    ◎世界愛滋日聚談暨閉幕演出 | WAD Talk & Closing
    2019.12.01(SUN) 13:00-18:00
     
    #世界愛滋日 #視覺愛滋 #座談 #論壇 #放映 #鄭淑麗 #詩作朗誦 #布拉德沃爾隆德 #台灣露德協會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臺灣感染誌協會 #戶外劇場 #林季鋼
    ———————————
     
    ◎策展人 Curator| 劉仁凱 Kairon Liu
     
    ◎參展藝術家 Artist|
    布拉德.沃爾隆德 Brad Walrond
    陳敬元 Chen Ching-Yuan
    簡莉穎 Chien Li-Ying
    莊志維 Chuang Chih-Wei
    伊蓮娜.拉德利 Elena Redaelli
    感染誌 HivStory
    潔西卡.琳恩.惠特布德 Jessica Lynn Whitbread
    畢七月 J Triangular
    劉仁凱 Kairon Liu
    李紫彤 Lee Tzu-Tung
    羅智信 Luo Jr-Shin
    林季鋼 Macaca Sapiens
    瑪格麗特.范.庫克 Marguerite Van Cook
    鄭任翔 Sean Chen
    鄭淑麗 Shu Lea Cheang
    台灣露德協會 Taiwan Lourdes Association
    詹傑 Zhan Jiean Jie
     
    ◎協同創作藝術家 Collaborative Artists|
    艾利森.蜜雪兒Allyson Mitchell
    爾德鴻 Katharina Eckert
    摩根.M.佩姬 Morgan M Page
     
    以及所有參與本展覽計畫的社群志工與創作者!
     
    ◎更多資訊 Read more|
    https://hiv-story.org/ipftp
    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瘟疫的慢性處方
    https://reurl.cc/GkdM7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