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paper 2.
總體提示
1.小心判斷文體。不要單憑題目的位置而斷定文體,Q1不一定是記敘,Q2不一定是開放題,Q3不一定是論說;如題目有「試談談你的看法」、「你同意嗎」、「說明如何XX」、「評/論XX」等字句,應以論說文體創作。
2.記得要在封面寫上正確的試題編號,並在內...
Morning, paper 2.
總體提示
1.小心判斷文體。不要單憑題目的位置而斷定文體,Q1不一定是記敘,Q2不一定是開放題,Q3不一定是論說;如題目有「試談談你的看法」、「你同意嗎」、「說明如何XX」、「評/論XX」等字句,應以論說文體創作。
2.記得要在封面寫上正確的試題編號,並在內頁的試題編號方格填寫「X」號,以標示所選答的題號。
3.如果題目給予開首段落/句子要求續寫,為慎重起見,最好在文章開頭抄寫;同樣地,若題目提供收結全文的段落/句子,亦宜於在文章結尾抄寫。
4.不宜以時下流行曲歌詞、電視劇對白、潮流或網絡用語入文。
5.不要捏造名人名字或其說話及事跡。(例如:蘭州詩人古琦曾經說:「時光可變,世界可變,人情亦許多的變遷。」) 6.同學寫作文章時可以引用卷一甲部範文的內容,但切忌胡亂套用,牽強附會,反導致扣題不緊。
7.請盡量避免在行文間加插箭嘴以及「(*)、(#)、(△)」等符號。
8.文首的鋪敘及引入是否有意義,端視乎其與文章內容及意旨有否關聯及呼應。同學往往喜以長篇幅的景物描寫入文,但其放諸任何題目皆無分別、與後文毫無關聯,自會予人堆砌之感。
9.注意段落與段落之間是否緊密連繫、會否出現前文不接後理的情況。
記敘:
1.留意扣題字眼,下筆之前,想想字眼的涵義、應該如何表達出字眼的涵義。例如2014《必要的沉默》,題目明明寫「最後保持了沉默」,部分同學仍然會在文中寫「我」作出力陳己見的表現(離題);亦有同學寫自己力陳憤怒的感受(與「見」的意思有點距離)。又如2017《終於解開了心結》,「我」在「此」之前已經釋懷、放下;或及至文末心中仍有芥蒂、鬱抑,兩者俱非題目所要求鋪寫的內容,也與題目句子的說法背道而馳,偏離題旨。或如2019《這一句話讓我記上一輩子》,「一輩子」指很長的時間,也意味著影響深遠,故考生除交代讓我銘記的說話是什麼、銘記的因由是什麼,亦須具體呈現這一句話的影響所在,呈現對「我」的未來的人生方向、處事方式等如何帶來重大深遠的改變。
2.留意題目句式,當中往往提示了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例如2015《沒有手機的一天》,「……,因而……」標示分句之間存有因果關係,即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必須因沒有帶手機而產生。又如2016《熱鬧過後》,「……,…卻……」標示分句之間存有轉折關係,同學必須交代當中的轉折及落差,且要合乎情理,如呈現個人感受前後的變化。
3.不宜以「愛情」為題材,或者以太政治敏感的議題為寫作背景。
4.注意一些看似minor的字眼,例如2013年要寫「活動」,2014年要寫「事」;「事」與「經歷」不同,「事」指單一事件,「經歷」可以指一連串事件,這與取材息息相關,足以叫人離題;2019年要寫「一句話」,故在文中不應呈現讓「我」記上一輩子的說話多於一句,例如呈現「我」對於老師多年來的各種教誨銘記於心,則並非集中記述「一句話」。 5.宜先判斷題目為線性式記敘文或散列式記敘文。若為線性式記敘文,如2014《必要的沉默》,應集中記敘某一件事情,枝節不宜太多;若為散列式記敘文,如2018《重遊舊地所見有感》,通篇宜以約三個片段貫穿。
6.必須要有昇華,注意事項有三:一、昇華不宜過短,或只抒發感受,而無領悟或體會;二、昇華要與文中所記述的事情或經歷有關;三、昇華要與題目有關,如果昇華可以代入其他題目、故事,就不算是一個好的昇華。
7.如文章涉及轉折,應有足夠情節鋪敘,以營造自然的轉折,當中須交代合理原因說明改變的原因。在「個人所見畫面」與「旁人提醒」兩種常見的觸發點中,以「個人所見畫面」為佳,「旁人提醒」為次選。
8.宜反覆檢查「經歷」與「感受/體會」之間的關係是否緊密,若沒有相關經歷也能出現完全一樣的感受及體會,則有欠理想。
論說:
1.留意扣題字眼,由於題目字眼或與推論過程的前設與條件相關,因此須留意字眼與其近義詞之間的分別。例如2016《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傳統」 並不等同「舊事物」;2018《談知己/談敵人》,「知己」的概念並不等同「朋友」。 2.留意題目句式,如因果、條件、選擇、假設、轉折關係等,例如:2014「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為並列關係、2015「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因果關係等,論述時須注意能否回應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3.如果題目提供寓言故事,要求考生就故事所帶來的啟發,撰文探討對特定事理或如何應對某種狀況的看法(如2012《刺蝟的故事》),則同學必須緊扣相關內容發揮論點,不應脫離寓言故事之意。
4.任何情況下,若要取「視乎情況」的立場,則必須留意是否能解釋不同情況下的分別為何,如「視乎問題性質」,應具體解釋所指性質是什麼。
5.「足印/禁區」類及「談憤怒/談知己/談讀書無用」類題目,同學尤其應好好構想全文的立意是什麼、全文或各段想表達什麼、文章中心思想是什麼等,切忌無系統地堆疊所有個人有關題目字眼及關鍵概念的想法,因量失質,忽略整理內容之間的聯繫,或使文章欠缺一個清晰的結構。
6.舉出例子後,必須加入結論,帶出相關道理。同學亦應注意例子是否能與論點互相配合,最重要的是確保彼此之間沒有矛盾。
7.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不宜亂套因果。(同學例子:現今科技發達,不少人都會對他人心存偏見。) #詳細版要登入遵理
minor反義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xcerpt from 表演藝術評論台 review樂評:
“[…] 在今天這場小提琴獨奏會裡,聽著下半場的第一首曲目——易沙意D小調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敘事曲》(Ysaÿe: Solo Violin Sonata No. 3 in D minor, “Ballade”),小提琴家黃俊文獨身站在國家音樂廳的偌大舞台,謙遜、專注、絲毫沒有獨奏家的高傲氣勢,但音準、音群平均度、雙音等等卻皆盡完美,音樂的感染力竟直接從那驚人的技巧中散發。這時,我們明白,黃俊文的琴音不僅重寫了「技巧」的內涵,也喚回了「炫技家」一詞最原初的涵義。
[…]不論先前欣賞過多少位國際大師的演奏,黃俊文的琴音都能讓聽眾驚嘆:原來演奏技巧是沒有上限的。從最基礎的琴音開始,孟德爾頌的第二樂章緩板展現了他對於全音域、全音量的皆盡打磨,即使最輕薄的弱奏都能保持醇美的音色,穿透力直達四樓。第三樂章的無窮動樂段,對於音準、音與音之間細小起伏的控制細膩至微;柯瑞良諾奏鳴曲的終樂章則能「見識」到他對於琴弓的完整掌控(沒錯,真的是用看的),每個弓段、每種弓法都奏得極好,連演奏家的整個身段都漂亮。那演奏的完整性,絕非來自對演奏曲的正面硬練,而是紮基於他深厚的基礎功夫。[…]當凡格羅夫(Maxim Vengerov)絞盡想像力巧思才鋪排出易沙意《敘事曲》的強大戲劇性,黃俊文只將每個音都拉到「好」,不卑不亢,藝術層次難分軒輊的詮釋便水到渠成。即使眼光放眼國際,黃俊文的技巧造詣仍屬頂尖,幾乎和年輕時的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如出一轍。
雖言黃俊文的音樂「一切皆技巧」,我絕非意指他的演奏毫無情感表達;相反地,在前面提過的孟德爾頌緩板、以及法朗克第三樂章不斷重複交疊的抒情中後樂段,他用心、卻不刻意地拉出極長樂句,情緒張力毫無中斷,是能深深撼動人心的演奏。聽過他拉奏的法朗克奏鳴曲以及前幾年獨奏會演出的普羅科菲夫《D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Op. 94),我是真的相信,只要將所有的技巧細節照料好,不必煞費心思或劍走偏鋒,音樂的動人之處會自己生長出來。
在曲終後,黃俊文仍保謙遜之姿,不以言辭感謝聽眾,只偕廖皎含不斷向全場觀眾敬禮致意,並接連獻上三首安可曲,仍是謙遜而完好的演奏。自始至終,黃俊文表裡如一,毫無一絲炫耀或虛飾,一切都服務著音樂。[…]”
minor反義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minor反義詞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嘻哈書寫:#以文字表達嘻哈文化各面目
.
本文發表於par表演藝術誌2012/3月號
http://par.npac-ntch.org/article/show/1356071815625539
.
◎撰文:茱力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若、本、文、有、未、盡、事、宜,請點本粉專 #置頂各種我獨自經營的平台💖謝謝指教^U^也歡迎理性討論唷!我們是要一起往前走的,不是我,也不是只有你,是一起唷U////////////U)
.
「嘻哈書寫」(Hip Hop Writing)一詞,就像是透鏡一般,詮釋人們看待嘻哈文化的不同面向,並讓「文字」與「書寫」本身,成為傳達表述此類音樂文化的重要媒介。
「嘻哈書寫」的範疇也可大可小。廣義來說,舉凡各種描述嘻哈文化面貌的文字載體都可囊括在內——如最直接的歌詞、聚焦於音樂的樂評、甚至充斥著嘻哈態度與創作者生活描述的小說、影視劇本、傳記、文字紀錄等,本文將羅列幾本美國近年的重要嘻哈書寫著作。
.
◎來自街頭的詩歌——#嘻哈歌詞
.
歌詞,是嘻哈身為一類音樂品種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嘻哈歌詞來自街頭,能夠忠實的反應生活大小事與喜怒哀樂,又具一定的音樂性與豐富韻腳、節奏感,因此,不少文化研究學者如Alan Lawrence Sitomer、Paul Edwards等紛紛用「詩歌」、「詩篇」等文字來形容優秀的嘻哈韻文。
.
嘻哈歌詞通常是簡潔而不失魅力的,透過朗朗上口的韻律
感,直接而明快,比一般媒介文本更能影響眾人。在「嘻哈詩歌與經典」(Hip-Hop Poetry and the Classics)一書中,Alan Lawrence Sitomer 與Michael Cirelli引經據典,將多位英美文學大師(如Robert Frost、莎士比亞等)的名詩韻文對照美國當代的饒舌歌手(阿姆、Notorious B.I.G.等)陳列比較,用寓教娛樂的方式贏得了美國教師的認同。學者Paul Edwards更在「如何饒舌:嘻哈歌手的藝術與科學」(How to Rap: The Art & Science of the Hip-Hop MC)舉出多達四五十位以上的主流與地下饒舌歌手,分析他們歌詞視野、創作架構與內容差異。
非裔美國文學研究者Adam Bradley,也曾在著作「韻腳之書:嘻哈政治學」(Book of Rhymes: The Poetics of Hip Hop)中表示,饒舌樂中充滿了嘻哈歌手對生活、社會甚至世界的見解。更具體來說,嘻哈歌詞中總是有意無意地表達出政治與經濟相關的看法,而世界各地饒舌歌手也經常透過歌詞組織成一個個「故事」,對公眾議題表態,如美國Fort Minor、日本的Shing02都曾藉二次世界大戰歷史題材表達反戰概念,以第三人稱在「Kenji」、「Pearl Harbor」等曲中陳述歷史,知名饒舌巨擘Tupac等人也多次在作品中表達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困境。
.
而當場景置換到台灣,重視本土意識的饒舌歌手如大支、張睿銓,都曾在歌曲「19470228」、「囝仔」中加入對歷史事件的描述與反思,拷秋勤(Kou Chou Ching)也在「灰色海岸線」中唱出對環保議題的重視,蛋堡(Soft Lipa)也在「雨沒停過」一曲中,隱晦提及小林村事件。
.
◎傳播媒體中的嘻哈書寫——報導與紀錄
除了嘻哈文化領域的平面著作之外,近二十年來,嘻哈已晉身為美國主流音樂,隨之出現的電影文本如Boyz n the Hood、Juice、Menace II Society、 Notorious、Get Rich Or Die Tryin'等,也一一現身。
.
此類電影的主角群通常由非裔美國演員飾演,並忠實穿插主流與素人饒舌樂,。擔任電影劇本寫作的多半是電影業界人士,並不限於非裔血統,顯示出美國近年對嘻哈媒體文本的重視也已經漸漸拋棄種族偏見。而台灣坊間較知名的中文授權嘻哈音樂電影則有「街頭嘻哈客」(Hustle &Flow)、以及阿姆(Eminem)的半自傳電影「街頭痞子」(8 Mile)等。
.
而在針對嘻哈現象的專論探討、音樂深度介紹、專訪紀錄方面,嘻哈雜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青少年與青年閱讀層中頗受好評、較專注於音樂與文化介紹的雜誌,則有Hip Hop Connection, XXL, Scratch, The Source and Vibe,每年都有不少新刊物浮出市場。這類雜誌近年也紛紛成立電子版與網站,以節省人事成本、與線上社群同步結合,日本的BMR雜誌就是其中一例。
而台灣則仍以部落格、網站與網路社群為主,由素人網友自主刊載嘻哈演唱會觀賞紀錄、訪談、音樂評析、心得等,如網站Groove War、Milk Crates便以類數位雜誌的排版與風貌、輔以優雅文字評述嘻哈音樂,而另一線上網站「Underground Celebrities」則是完整批露與嘻哈創作者的獨家專訪。線上綜合型網站「THINK TAIWAN」則擅長以全英文的介紹方式,將部份台灣本土的嘻哈創作者介紹給世界各地的讀者,其中不乏大篇幅的歌詞翻譯與音樂解析。而嘻哈音樂廠牌How We Roll也曾推出過一頁純文字免費雜誌「Rollin’」介紹自家廠牌藝人,但專屬嘻哈文化的非商業雜誌目前仍罕見,而商業誌中的「嘻哈」印象多半以塗鴉藝術、刺青藝術、商業服飾置入性介紹為主,並以視覺攝影型態為主,並不那麼依賴文字作為媒介。
.
◎當嘻哈文化踏進文學殿堂——文學作品與傳記
.
美國綠木出版社(Greenwood)編輯Tarshia L. Stanley曾收集多種嘻哈文本,編撰成「嘻哈文學百科」(Encyclopedia of Hip Hop Literature),她也明確將所謂的「嘻哈文學」定義成一種都市虛構小說(Urban Fiction)與街頭文學(Street Literature)。Tarshia L. Stanley認同的嘻哈寫作範疇更廣,隱含許多文化觀察、自傳參考、歌詞,無法與社會脈絡情境切割。而此書也邀請了不少嘻哈業界工作者(設計師、音樂創作者、導演、作家)一同來提供其對嘻哈書寫的見解。
維基百科對嘻哈文學的定義也並不狹隘——「不論是虛構小說或非虛構小說,嘻哈文學屬於都會文學,並同樣來自於非裔美國文學領域。」(維基百科,2012)而美國專門出版此類都會文學的出版社多半成立於九○年代晚期。1992年,首部獲得藝術性認同的嘻哈文學著作,則是Ricardo Cortez Cruz的「出走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與美國嘻哈團體N.W.A.的其中一張專輯同名),是一本描述黑人主角Rooster在美國洛城黑幫群聚區生活的嘻哈小說。而Ricardo Cortez Cruz的另一本小說「血流五日」(FIVE DAYS OF BLEEDING)出版於1995年,同樣獲得各界肯定,讓嘻哈小說終於登上文學殿堂。
.
近年來,由於美國饒舌歌手紛紛在主流市場上取得了成功,他們的私生活與經驗談也成為讀者們感興趣的部份。如已故的傳奇饒舌歌手Tupac(2pac)的昔日手稿,已在2009年被出版成半自傳詩集「生於水泥的玫瑰」(The Rose that Grew from Concrete),讓讀者一窺他成名前的創作世界。
.
美國商業歌手與製作人Jay Z前兩年也撰寫出半自傳性質的著作「解碼」(Decoded),將他的往事、喜愛的嘻哈歌曲一併書寫成韻腳短詩,展現人生故事與音樂的高度結合,並獲得亞馬遜五星評價。日本有「嘻哈天皇」之稱的傳奇饒舌歌手Zeebra(横井英之),也曾在2008年親自執筆、出版自傳「ZEEBRA自伝 :HIP HOP LOVE」,他將年幼往事到近年生涯心得等面貌完整呈現,然而,樂迷的反應則相當兩極,褒貶不一。
.
◎推薦閱讀:#關於嘻哈與黑人音樂文化的中譯書籍
.
儘管台灣的饒舌創作者不斷在歌詞創作上展現高度的藝術性,但屬於台灣本土的嘻哈文學小說仍尚未出現,此類市場更有待開發。不過,只要將範疇放寬至「嘻哈書寫」領域,台灣樂迷仍有許多翻譯好書可以閱讀。例如十年前由商周出版的「嘻哈美國」(Hip Hop America)便是被台灣嘻哈社群奉為圭臬的著作。
.
「嘻哈美國」不但為「美國書卷獎」得獎之作,更是「美國國家書評獎」的決選作品。而譯者何穎怡更在翻譯過程中做了許多考證,將非裔美國人的生活態度與嘻哈精神逐一忠實呈現。
.
若年輕的讀者認為「嘻哈美國」一書較為龐雜艱澀,還有許多商周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可供選擇,如《嘻哈星球筆記》、《嘻哈黑話字典》、《20世紀最後的草根藝術︰嘻哈文化發展史》,等都是不錯的解析與工具書。《等待藥頭》則從歷史脈絡解析音樂發展與音樂場景中的各種文化思考,《酷派當家》更從「酷」一詞延伸至歷史情境,從新觀點看待美國黑人音樂文化,並對青少年的思想與生活有著深刻有趣的觀察。
.
參考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
http://www.goodreads.com/…/sh…/781522.Straight_Outta_Compt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p-hop_literature
http://www.amazon.com/Encyclopedia-Hip-Literat…/…/0313343896
http://www.amazon.com/Decoded-J…/…/0812981154/ref=pd_sim_b_2
http://ja.wikipedia.org/wiki/Zeebra
http://www.amazon.com/Rose-that-Grew-Concr…/…/ref=pd_sim_b_3
http://www.amazon.co.jp/ZEEBRA%E8%87%AA%E4%BC%…/…/4835617207
Encyclopedia of Hip Hop Literature [Hardcover]
.(若、本、文、有、未、盡、事、宜,請點本粉專 #置頂各種我獨自經營的平台💖謝謝指教^U^也歡迎理性討論唷!我們是要一起往前走的,不是我,也不是只有你,是一起唷U////////////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ORI6Fuqpg
.
CREDIT:我家柴犬,這次應該不會再有酸民說要強暴他要射在他臉上要殺他了吧?發文前多想9秒,不認同可以靜默,歡迎理性討論,但任何仇恨言論我肯定會截圖並嘴對方告對方9年喔^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