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medium縮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medium縮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medium縮排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編笑編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關於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別,我想先釐清幾個觀念後,再來談(我認為的)兩種書籍的發展。 1. 載體: 實體書的載體主要是紙張;電子書可以透過電腦、手機、平板或電子書閱讀器等各種電子顯示器來閱讀,目前市面上的電子書閱讀器(使用電子紙),都只能提供灰階的界面,意謂電子紙還沒辦法顯示彩色。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
medium縮排 在 Ben Lee 李鴻賓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15:51:40
枸杞山藥排骨湯 Pork bone soup with common yam and goji berries 山藥排骨湯可說是冬季必備的料理,而一碗順口的排骨湯,其實有許多的小訣竅。 排骨在遇熱後,表面會迅速收縮,所以在燉煮排骨湯前,排骨需以冷水下鍋汆燙,讓骨縫內的雜質在加熱的過程中慢慢排出,...
medium縮排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2 19:16:56
現今社會追求健康生活,有不少都市人都會在空餘時間做運動作減肥或維持身心健康之用,但是你知道運動服其實不能隨便穿嗎?若果穿錯衣服有可能會造成拉傷或生背痘問題,因此立即教你3個挑選運動服的小Tips,讓你做運動時更舒心、得心應手啦~ . 1.排汗透氣 女生們為了鍛鍊身材都會選擇一些高強度的運動,但...
medium縮排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04:05
淺談伸展(Stretching) 關於伸展這方面的研究實在太多,坑太大,而其中研究方法出錯,沒有參考價值的研究也佔許多,更有著一堆不同的名詞定義,故本篇稍微整理一些結果與推論提供給嘗試使用伸展輔助運動表現的人做參考,這裡給出的只是參考方向,不提供伸展細節,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動專項不同、應該伸...
-
medium縮排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9:06:16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
medium縮排 在 Nora 諾菈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2-18 18:00:08::FIND M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norakao_/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orakao456/
email::nora@capsuleinc.cc
::MORE::
拍手拍手!
我居然可以乖乖地照計劃放上連續兩支刷具影片
我實在在內心無限次的摸摸自己的頭
這支影片是剩下來常用的小刷們
不過在剪的時候發現我手邊居然又多出了一些
@@
刷具是彩妝之外無限繁殖的另一個坑啊啊啊
不自覺之下就又添購了很多好夥伴
但必須要說
如果說底妝刷是臉部精緻的關鍵
那這支影片和大家分享的眼影刷就是眼神的關鍵
要銳利、要柔美一刷在手希望無窮啊啊啊
一樣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好的工具可以讓彩妝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甚至可以讓開架的妝效狂打專櫃
和大家分享的也是開架專櫃都有的
可以依照需要挑選
雖然說精細部位的刷子我比較推薦專櫃質量更好
但其實裡面也和大家分享一些不想讓別人混的高品質好刷
其中提到的產品很多
所以我就直接列在下面~
luv u all
,Nora
::PRODUCT::
Cerro Qreen
眉睫刷
(眉刷附眉梳)
Cerro Qreen
螺旋刷
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買有鐵絲的
只要折彎真的是另一個世界!!
*TOPPRO LADYS
高級鋼質兩用睫眉梳
NT$110
唯一支持鋼刷
睫毛糾結,眉毛打結的剋星
*Etude House
My Beauty Tool Secret Brush
神來一筆~局部修飾刷
#130 Countour
NT$280
這只是裡面少數剛用還好,越用越喜歡的
他的毛會越洗越軟所以暈染的越自然
唯一缺點是會小掉毛
SHOUSHOULANG
受受狼
幽藍12支化妝套刷
#中號眼影刷
Make Up For Ever
大型暈染眼影刷
#242
NT$1,250
NYX
DUAL FIBER SETTING BRUSH
專業後台輕質定妝刷
#26
NT$580
*THE TOOL LAB
#160
Blusher Fan
KRW28,000
這支真的用起來又輕又柔,妝感細緻沒話說
愛用到忽略他是最討厭的白色刷毛(拭淚)
價格沒有專櫃遙不可及,但是品質絕對對得起價格!!
*Make Up For Ever
精準打亮刷
#144
NT$1,450
親愛的!這支可乾可濕~
不管是要局部壓蜜粉或是打亮
或是偶爾局部重點位置用妝前、校色都hen棒
WET N WILD
Big eyeshadow Brush
專業手感眼彩刷(大)
NT$ 59
e.l.f
Eyeshadow Brush
USD 2
哈哈哈哈哈哈
這是什麼價格被安排在這些刷子堆裡
但是 e.l.f就是不給人家活啊!!
便宜又好用
Make Up For Ever
中型圓弧眼彩刷
ROUND SHADER BRUSH - MEDIUM
#240
Make Up For Ever
中型精準上色眼影刷
PRECISION SHADER BRUSH - MEDIUM
#228
MISSHA
Artistool Shadow Brush
彩妝大師專業眼影刷
#306
NT$ 150
THE TOOL LAB
Eye Smudge Brush
#205
KRW18,000
Make Up For Ever
小型圓弧眼彩刷
#210
NT$850
MISSHA
Artistool Shadow Brush
彩妝大師專業眼影刷
#305
NT$ 175
e.l.f
EYE CREASE BRUSH
USD 4
NYX
PRO SMUDGER BRUSH
專業後台精巧筆刷
#34
NT$ 450
Make Up For Ever
中型精準眼影刷
Medium Precision Smudger Brush
#212
*MISSHA
Artistool Shadow Brush
彩妝大師專業眼影刷
#303
NT$ 150
雖然刷在眼皮上面有一點點刺刺的
但是我必須要說他的切角做的真的很剛好
也很容易上手
不管是眼尾、眼下、眼頭,拉線條都很好用
Make Up For Ever
DEFINER EYELINER BRUSH
#256
THE TOOL LAB
Eyeline Definer Brush
#221
KRW16,000
Etude House
My Beauty Tool Brush
神來一筆~造型修眉刷
#351 Eyebrow Brush
NT$160
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M Y S K I N T Y P E::
油肌、遺傳性酒糟
T字部位+下巴極油
雀斑、痘疤、毛孔、粉刺人類臉上有的我都有
特別喜歡強迫大家看高清毛孔😂
/ /HOPE YOU ENJOYED AND SUBSCRIBE / / -
medium縮排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9-16 19:00:06#記得打開CC字幕 #掌聲鼓勵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02:23
註1:
中國最近正在非法排放 CFCs,被國際警告了,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可能會造成臭氧層恢復延期十年。
註2:
CFCs 的替代品雖然能解決臭氧層破洞問題,但卻會強化溫室效應,成為了另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各節重點:
00:44 臭氧層為什麼會破洞?
02:02 蒙特婁公約的效果?
03:04 《 蒙特婁公約 》的成功秘訣⋯⋯?
04:04 《京都議定書》的困難是⋯⋯?
05:59 我們的觀點
07:10 提問
07:29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Medium 劉哲瑋|紫外光與臭氧層破洞成因:https://bit.ly/2lQwUaQ
→ 環境資訊中心|聯合國報告:臭氧層破洞已停止擴大:https://bit.ly/2lLToda
→ 維基百科|臭氧層空洞:https://bit.ly/2kG31d6
→ 公視|臭氧層破洞以每10年約1%-3%速度修復:https://bit.ly/2mbgcTP
→ 環境資訊中心|回首25年前 《蒙特婁議定書》如何為臭氧層撐起保護傘:https://bit.ly/2lQd13X
→ 環境資訊中心|保護臭氧層 各國成立多邊基金補助第三世界國家:https://bit.ly/2mhclVr
→ 環境資訊中心|臭氧層保護公約 第一個全球批准的環保協議:https://bit.ly/2lTdT80
→ 維基百科|蒙特婁議定書:https://bit.ly/2HgTFNB
→ 維基|京都議定書:https://bit.ly/2kzKFuA
→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COP大事件-《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https://bit.ly/2HtrIDk
→ 轉角國際|巴黎氣候會議:後《京都議定書》的時代轉捩點:https://bit.ly/2lQddAd
→ 臭氧層保護在台灣:https://bit.ly/2klZS2c
→ 環境資訊中心|2004回顧:京都議定書2005年初生效 台灣也將跟進:https://bit.ly/2lVcvRW
【 延伸閱讀 】
→ 報導者|【投書】官方數據沒提的高碳排放量、高電價:德國能源轉型的挑戰:https://bit.ly/2lNv9vk
→ 維基百科|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https://bit.ly/2JCnPwn
→ 維基|巴黎協議:https://bit.ly/2GL0nZA
→ 圖文不符|【 史上最狂總統川普,再次讓全世界 75 億人都驚呆!】:https://bit.ly/2lQ7slU
→ 報導者|周澄/為何沒有「實效」的巴黎氣候協議仍是一大進步?:https://bit.ly/2qL9FvV
→ 關鍵評論網|惡化「臭氧破洞」的元兇找到了,中國「不減反增」年排放7000噸CFC-11:https://bit.ly/2kKFM1I
medium縮排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別,我想先釐清幾個觀念後,再來談(我認為的)兩種書籍的發展。
1. 載體:
實體書的載體主要是紙張;電子書可以透過電腦、手機、平板或電子書閱讀器等各種電子顯示器來閱讀,目前市面上的電子書閱讀器(使用電子紙),都只能提供灰階的界面,意謂電子紙還沒辦法顯示彩色。
無論是網路書店或電子書平台通常都會提供手機app或電腦網頁界面以利讀者購買與閱讀;部分平台也會推出電子書瀏覽器,如mooink、kindle或一直不來臺灣賣閱讀器的kobo。甚至有像遠流推出金庸電子書套裝,連同閱讀器捆包販售。
2. 格式:
實體書排版通常用indesign,數位製版印刷。電子書主要分作epub跟pdf兩種格式,可以隨意調整字級大小、行距、字體的,就是epub格式;只能像是圖片那樣進行頁面縮小放大,版型是固定不動的,就是pdf檔。然後專業粉絲說kindle是用mobi格式(這我真的很不熟對不起QQ)。
3. 成本考量:
實體書有紙張、印刷、運輸等費用是電子書所不需要;電子書則有轉檔費用是實體書所沒有。(需要轉檔是因為現在市面上多半的電子書,都是先有實體書,再有電子書,中間就有排版檔轉epub檔的工作流程。)
4. 通路:
實體書的通路分作實體書店(包含連鎖書店、獨立書店跟所有街頭巷尾可以販售書籍的商店)跟網路書店兩種;電子書販售則是在網路書店(如博客來跟讀冊)及專售電子書的平台(如Readmoo、kobo或亞馬遜)。
───
這邊談述的差別,比較是客觀描述的,至於電子書比較環保、實體書要砍樹比較破壞環境之類的,我覺得還有討論的空間,畢竟製造一台機器要花費的自然資源未必比較少。或是油墨味道的迷人、紙張質感與指尖摩挲的快感等可能涉及個人主觀、價值觀的考量,就不列入比較了。
我先坦承我是實體書派的,主因是第1點所述,目前電子紙還沒有發展到可以顯示彩色;用手機或網頁的話雖然可以克服這個問題,但卻相對消耗眼力;另一方面是epub格式對於圖片與文字的伸縮排列並不是那麼「美觀」。但如果是純文字書,我倒覺得用電子紙閱讀其實比較方便,因為眼力衰退如我,連網頁都要放大125%,可以放大字級的epub實在比較友善一點。
最後談一下市場地位。
老實說在書市如此低迷的現在,無論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只要能多賣一本,對出版社來說都是好事。
不過由於台灣人的閱讀習慣跟電子書平台的整合目前都還在發展階段(我認為啦),尤其是「跨平台閱讀」這件事,讀者如果在A平台購書,想在B平台專賣的載具上閱讀,可能還得費力轉檔;或手上擁有A平台載具,但想買的書卻只有B平台上架;或是喜歡的書根本沒有推出電子書版本。
各電子書平台間的整合老實說我目前想不到方法(如果想得到我就不用在這邊當編編了),畢竟這之間可能有複雜的商業考量跟成本計算需要從長計議。
另一方面,出版社製作電子書、上架販售的舉動,目前來說還是充滿「被動性」,如敝社幾乎都是電子書平台有提出需求,我們才會製作某書的電子書。其實歸根究底,就是市場考量,因為市場需求還不足以支撐起每一家出版社、每一本書都投入成本製作電子書。顧客的需求少,製作的書種便不多;反之,製作的書種少,可以滿足的顧客相對也就有限。一來一往之下造成的循環,也就造成目前電子書不普及的原因。
再者,也無須將實體書與電子書放在二元對立的比較當中,似乎電子書的成長必須伴隨著實體書的衰退(或反之,認為實體書的衰退,應該帶來一部分電子書的成長)。對我來說,電子書與實體書應該視為各有長處的載體,電子書讓閱讀變得更加輕便、有彈性(我指得是文字可以放大縮小這點),也讓不喜歡在書本上劃記的我,有可以畫重點的機會;實體書則能善用版型變化、紙張選用、裝幀設計、顏色觸感等電子紙目前無法企及的特點,讓書籍變得更精緻,畢竟科技使得知識的傳遞變得更輕鬆,實體書除了做為知識傳遞的載體以外,也能是一項藝術品才對。
最後的最後,就出版社的立場來說,當然是希望無論實體書或電子書,都能獲得讀者青睞,唯有在銷售成績上獲得回饋,出版社才有財力、心力去投入製作更多種類的書。雖然我們常以出版是文化產業的立場自居,但說穿了出版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大家不買書編編就沒飯吃。在自由市場的體制下,出版社怎麼可能靠著熱情抱負就能長長久久,是必須仰賴消費者(讀者)才能繼續存活營運的商業活動啊!
★來編笑編哭的提問箱問問題:http://bit.ly/2J30cxZ
本文同步發布:
https://lihi.cc/oytLd Medium
https://lihi.cc/cdJCS SOSreader
#編答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