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mankiw經濟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mankiw經濟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mankiw經濟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mankiw經濟學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Zen大的時事點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智慧的人會根據機會成本進行決策!~經濟學家Gregory Mankiw 巴菲特則認為,決策的精髓就在於考慮替代選項的機會成本。 考慮過各種替代選項後,選擇效益能夠極大化或能再生產的選項。 拿鐵因子在談的,就是各種選項的機會成本。 假設一天一杯咖啡是必須,第二杯就不必要。 第一杯要花多少錢...

  • mankiw經濟學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3 10:43:14
    有 330 人按讚

    有智慧的人會根據機會成本進行決策!~經濟學家Gregory Mankiw

    巴菲特則認為,決策的精髓就在於考慮替代選項的機會成本。

    考慮過各種替代選項後,選擇效益能夠極大化或能再生產的選項。

    拿鐵因子在談的,就是各種選項的機會成本。

    假設一天一杯咖啡是必須,第二杯就不必要。

    第一杯要花多少錢,才能讓價值極大化?

    超過的部分,都是機會成本的浪費。

    舉例來說,假設一天一杯50元的咖啡是最佳選項(不管是買現成還是自己泡?)。

    若選了一百元咖啡,每天就是損失50元。

    一年就是損失50X365=18250元。

    如果還喝第二杯,就是每天損失150元,一年損失54750元。

    然而,長期來說,損失其實還要加上複利效應。也就是把這筆錢拿去投資,未來能夠不斷產生的利息收益,全部都浪費掉了。十年下來損失不只是182500元/54750元,而是還要加入把錢放到長期投資裡的投報率。

    如果將此一思考機會成本與未來獲利的模型置入腦中,人很難不會精打細算。因為,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浪費,全部加總起來的潛在收益之損失,長期來說,非常驚人。

    財務規劃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擁有將選項換算成金融成本之後,估算出每一個選項的潛在損益,認真想清楚,自己手上有限的預算該怎麼分配,才能夠讓自己專業能力越來越強,主動與被動收入也都越來越高,最後達致財富自由,獲得更多的人生自主選擇權!

    累積金錢,獲得財務自由,是為了讓人在關鍵時刻,能夠保障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自由(比如說,老闆很鳥的盧你盧到超過你的底線時,可以跟他說老子不幹了而不用繼續屈就!),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用來揮霍消費不必要奢侈品,好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有錢人。

    記住,當一個人花掉一百萬時,不會讓他變成百萬富翁,只有這筆錢躺在他的戶頭時,才會!

    財務規劃主題讀書會 10.3台北
    https://zen1976.com/financial-plan/

  • mankiw經濟學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30 05:29:50
    有 13 人按讚


    近期香港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大家忽然對左膠敏感起來,驚覺一些媒體原來有很多膠人膠文,梗有一篇在左近。

    其實,膠這回事是不非上下左右BA的,只是左膠在主流媒體地盤較多,而且勤於寫作、下筆千言,所以令大家有逢膠必左的錯覺而已。

    以膠論膠,我想起以下一篇2014年的超超超舊文。(還記得因為在文中用了很多「膠」字,有評論界前輩在專欄批評,說我堂堂學者這樣有失斯文。當時編輯容許我這個「新晉作家」的「前衛」之舉,實在難得。)

    重讀舊文,見文筆純情又笨拙,我真的很想從頭到尾改一次 ... 但又沒有稿費收,改來把鬼咩!

    更重要的,是我的看法大致沒變。

    Let's say no to 膠。

    (從蘋果日報借來一幅圖)

    **********

    2014年2月14日 信報

    曾國平 經濟3.0

    左右之爭與不膠之論

    從兩位經濟學者曼昆(N. Gregory Mankiw)和梭羅(Robert M. Solow)一場有關收入不均的論爭(見昨文),我聯想到香港近數年流行的「左膠」和「右膠」等稱號。

    曼昆和梭羅辯論的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牽涉的是經濟政策上的所謂左右之爭:收入不均從何而來?高收入是來自高生產力(即社會貢獻)還是尋租技巧(即塘水滾塘魚)?收入不均會否跨代遺傳,造成富二代和窮二代?政府能否以稅制和福利改變收入的分布?政府的行為會否影響工作動機並且造成浪費?兩位學者雖然詞鋒銳利,但始終以說理為主,輔以數據和研究成果,是第一流的學術交鋒,絕無半點「膠」味。

    「膠」也者,其本義不便直言,籠統一點說,指的是低水平言論。至於「左膠」和「右膠」等稱呼,指的是持不同立場的低水平言論生產者。

    綜觀近年香港報上網上的言論,「左膠」似乎佔大多數,其原因不難理解:科技進步帶動的收入不均愈來愈明顯,貧富懸殊加劇,增加了對左傾言論的需求,加上互聯網提供了方便發表言論的平台,降低了生產「膠論」的成本,「左膠」於是得以繁衍,進而成黨成派。相反,「右膠」受意識形態影響,傾向自己顧自己,關注的是私利而不是什麼社會公義,主動發言的動機較低,其「膠」不顯也。與此同時,中港關係愈來愈緊密兼緊張,造就了跟「左膠」和「右膠」有點重疊的「大中華膠」和「本土膠」。

    三條「防膠」原則

    本來,不論左右,不論本土普世,其言論都不一定要「膠」,但何以傳統或網上傳媒「膠」字滿天飛?這現象或許來自不同立場論者之間的攻訐和取笑,更有可能的是,這些言論的質素的確低劣。不知道「經濟3.0」算不算「膠欄」,但我從曼昆和梭羅的辯論中歸納出以下三條「防膠」原則,希望各門各派的評論員參考一下,合力降低香港輿論的含「膠」水平:

    一、言論清晰不含糊

    讀者找來兩位經濟學者的文章一讀,就算全無經濟學的訓練,也能大概明白雙方的觀點;文章於學術期刊刊登,術語難免,但作者以人人讀懂為目標,絕不打算嚇怕讀者。相反,香港傳媒有不少難以讀懂的文章,句子冗長通篇術語,水平差一點的讀者都會看得一頭霧水。清楚的文章對錯分明,但含糊其辭的文章連論點都搞不清,談不上對錯。

    二、以數字說理

    香港的統計數字從來不易找,政府各部門的網頁亦一向難用,但討論起香港的政經議題,不妨花點工夫查閱有關的統計數字。雖則數字可以騙人,統計亦有不少誤導的伎倆,但以數據示人,最少是客觀討論的一個開始。討論政策下的輸家和贏家,與其「估估吓」空泛討論,何不從數字入手,令讀者對影響的大小輕仲有點概念?

    三、不隨便因人廢言

    老實講,曼昆寫的經濟教科書一紙風行世界,頻頻再版,其每年的版稅收入加上哈佛教授的薪水,不難令他躋身美國的最富有的1%之列。低手的辯論,必從此一事實落手,質疑曼昆的文章有保護自己友之嫌。梭羅貴為諾獎得主名重士林,當然不會出此下策,堅持以事論事,不因人廢言。此原則有兩個例外:若果作者可從論點得到政治或金錢上的好處(如受薪支持某類政策),又或作者從來立場飄忽甚至自相矛盾,因人廢言便情有可原。

    長「膠」長有之謎

    以上三個觀點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為何「膠論」依然層出不窮?輿論市場若果運作有效率,何以有質素的評論不把「膠論」逐出市場?從供應方面看,「膠論」的成本較低,有一定的寫作套路可依循,可以大量生產,寫一篇的時間心力耗費有限,加上網絡平台漸多,發表評論的門檻愈來愈低,「膠論」的供應增長強勁不難理解。

    需求方面,香港市民生活繁忙,政經評論不外乎在地鐵或廁所匆匆一看,或靠社交網絡轉載驚鴻一瞥,少有逐字逐句細心推敲的。細心臚列數字、層層推理,沒有幾多個讀者會欣賞。相反,明刀明槍罵人但求痛快或語焉不詳但求啱FEEL的「膠論」,既能印證讀者既有的政治立場,亦能帶來即時的快感,一「膠」兩得,對「膠論」的需求由是大增。

    話雖如此,部分有要求的讀者何以未能發揮市場力量,減低香港輿論的「含膠量」?電視節目質素低劣跟市場壟斷有關,但評論文章「膠」味十足又跟輿論市場的結構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一點也不「膠」,讀者不妨想一想。

  • mankiw經濟學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9 22:46:39
    有 58 人按讚


    「例如1812年美國對英國宣戰就是同樣荒謬的一次 -- 美國政客自稱是因為英國對美敵對惡意海上貿易政策所以要宣戰,但可笑的是英國政府已經正式取消該政策,美國政府依然宣戰,而且 #還是在英國國力遠高於美國的當時。」

    然後就搞出白宮變成黑宮(X)的事情,順便催生後來的美國國歌。

    英國金融時報:「為何矽谷對於與中國的冷戰冷感?(Why is Silicon Valley so chilled about the cold war with China?)」

    重點摘錄:

    1. 以Apple這家巨無霸來說,不僅主要生產線都在中國,大中華地區本身也貢獻了Apple 1/5的營收--$540億美元/年。

    Tim Cook上週才指出大中華地區購買Mac電腦的3/4是首次購買用戶;iPad則是2/3為首次購買。對Apple而言是個尚待開發的潛力市場。

    2. 五家美國主要晶片公司--Nvidia, Texas Instruments, Qualcomm, Intel and Broadcom -- 均有25%~50%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

    3. 更甭提許多規模較小的美國企業,如今很多主要收入來源也是中國。例如遊戲NBA 2k Online在中國有5千萬註冊用戶;IPG Photonics販售工業用雷射設備,49%營收在中國。

    甚至Facebook雖然被中國政府封鎖而不能在當地營運,但根據其年報揭露與該領域專家推估,中國卻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每年貢獻FB幾十億美元廣告營收!

    ------------------------
    我的看法:

    目前世界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在目前的品質、產量、速度與價格上容納Apple在中國的供應鏈。

    經濟學大師Armen Alchian 1959年一篇於美國知名軍事顧問公司RAND公司撰寫的鴻文「Cost and Output」揭櫫有別於傳統經濟學(如Paul Sameulson或N. Gregory Mankiw 教科書)的成本觀念可知,如果美國政府越急於與中國經濟脫鉤、急於美系企業移轉供應鏈至非中國地區,則生產成本(包含移轉成本)反而可能以等比級數方式快速飆升。

    更進一步說,美國政府加速脫鉤中國的結果不但美國企業無法維持目前產品服務價格,甚至還會更快喪失多數項目的大部分競爭力。

    況且,美國政客強制禁止美國科技公司與中國公司往來,則如此規模的商業損失又該怎麼算?誰來承擔?

    以Qualcomm為例,目前中國60%國內銷售手機均已具備5G功能,可能是現階段世界上最大的單一5G終端裝置市場。若美國政府強制禁止Qualcomm對中國企業銷售5G相關晶片,不只該公司存貨、投資可能從資產轉為損失,甚至在5G競爭中也被迫提早出局!(尤其考量某些複雜的專利訴訟策略下,無法供貨的Qualcomm可能失去某些訴訟優勢)

    這又回到最早我對中美貿易戰的一個主要看法:中美經貿脫鉤對雙方的成本都十分巨大,絕非美國政客單方面可以違背自然規律行事。

    然而中美雙方政客都有誘因敵對妖魔化對方,尤其美式民主制度下,政客的利益相當高概率會與人民利益相悖。這在歷史上也重複發生無數次,例如1812年美國對英國宣戰就是同樣荒謬的一次 -- 美國政客自稱是因為英國對美敵對惡意海上貿易政策所以要宣戰,但可笑的是英國政府已經正式取消該政策,美國政府依然宣戰,而且還是在英國國力遠高於美國的當時。

    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這種政客洗腦謊言聽聽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