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magical thinking心理學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magical thinking心理學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站內MLB標題[分享] 控制的幻覺 Illusion of ...
投手能否投出無安打比賽、完全比賽與電視機、電腦前的球迷完全無關
但仍有許多球迷認為應該要低調?
這篇文章解釋這些球迷的心態,並且提出論證與延伸討論
本文翻譯、改編、改寫自記者、心理學家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請直接參考文末連結
---------------------------------------------------------------------------
人們總是高估對事件的控制能力?
------
Langer 1975:控制的幻覺,人們總是傾向高估控制事件的能力,認為可以影響他們實際
上無法掌控的事件。
你今天挑了一顆蘋果,蘋果很好吃,所以你就認為自己挑蘋果的技術很好。實際上,整籃
蘋果都很香甜,不管挑哪一顆,你都會覺得很好吃。
你買了一張彩券,結果中了頭獎,所以你就認為是因為挑了幸運號碼。實際上,樂透號碼
是隨機跳出的,無論選哪個號碼都無法影響開彩結果。
------
Magical thinking:有的時候,這種幻覺會以魔幻思考的形式呈現。
Pronin 2006:研究人員請一個人玩迷你籃球,並試著投籃;同時,研究人員請實驗參與
者在一旁觀看,並請參與者灌注意志力使那個正在投籃的人投進。如果球進了,參與者會
認為有一部分是歸功於參與者自身,即便球會不會進跟實驗參與者一點關係都沒有。
------
控制的幻覺也是有好處的?
控制的幻覺有的時候會讓人們負起責任。像是,當我們被診斷出某種疾病的時候,我們會
藉由服藥、改變飲食或是其他生活習慣,試著控制病情。
Egan 1990:可以自行調控服用止痛藥劑量的醫院病人,相較於只能依照醫師處方籤劑量
服用止痛藥的病人,服用的劑量會比較低,同時卻也能達到相同的止痛效果。
------
能夠掌控事件的感覺可以促使我們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如果一開始就抱著決定權不在我
身上的心態,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應徵獲選機率很低的工作。沒錯,確實決定權不在我們
身上,但是如果連試都沒試,那麼肯定不可能應徵上。所以,我們還是會提起精神、準備
好求職信,並且練習面試技巧。
------
控制的幻覺的壞處
經濟市場中的交易人常會高估自己的掌控能力,認為自己可以打敗市場。O'Creevy &
Nicholson 2010 研究人員發現,當交易人越高估自己的掌控能力,實際的表現就會越差
。
更常見的是,控制的幻覺阻止我們從錯誤中學習,使我們忽略周遭的意見回饋。當我們感
到自己可以掌控一切、當家作主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忽視周遭可能的危險信號,而那些訊
息、事件正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Fast 2009: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權力越大,控制的幻覺就越強。
------------------------------------------------------------------
為什麼運動賽事的球迷喜歡買幸運小物?
當我們感覺到對事件的控制力低落,又強烈渴望想要掌控事件的發展的時候,我們就會傾
向購買一些幸運小物。
例如:有個球迷上次看球賽的時候喝百事可樂,結果支持的球隊贏球;之後,他可能就會
繼續喝百事可樂,儘管他比較喜歡喝可口可樂。之所以產生這種條件化的迷信行為,是因
為球迷希望幫自己支持的球隊增加優勢。
越想要掌控事件的進行,同時也越明白自己實際上對事件控制力的渺小,就越可能購買幸
運小物,並試著將幸運小物與事件的順利進行作連結。一旦條件化的迷信行為產生連結,
我們就會對未來事件的結果產生控制幻覺。
所以,投手是否能完成無安打比賽、完全比賽,與電視機、電腦前的觀眾是否提前點破完
全無關。這只是球迷因為極度渴望看到完全比賽、無安打比賽而產生的迷信行為。
在這裡談的是沒有用的幸運小物,接下來要談的是有用的幸運小物。
------------------------------------------------------------------
進一步談魔幻思考與迷信之間的關係:注意!如果你還希望自己的幸運小物發揮效用,請
勿繼續閱讀
Ray Allen 從不改變賽前的例行準備工作:11:30 ~ 13:00 午睡,下午 2:30 午餐吃雞肉
與白米,3:45 在體育館做伸展操,接著很快地剃個頭,4:30 開始練習投籃。每天都在同
樣的定點投籃,投籃的數量也是固定的。
在其他運動員身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儀式或是例行公事。打擊狀況不佳,沒辦法擊出安打
的時候,Jason Giambi 會繫上一條金色的皮帶 。Nomar Garciaparra 繁複的打擊準備動
作也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這些迷信的行為除了看起來很古怪,甚至可能成為一種病態的行為。教練、球員還有球迷
絕對不認同這是迷信行為,他們會科科笑,同時搖著頭說:「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這麼簡單
。」
Lysann Damisch 最近的研究顯示,或許這些迷信行為真的能幫助我們的表現。
------
魔幻思考的定義是:一個物品、行動、情境在邏輯上與一個事件的發生、進行及結果無關
,但卻能影響這個事件。
既然在邏輯上無關,當然不可能對事件產生影響,所以魔幻思考是一種思考謬誤。然而,
研究人員卻發現,有的情況下,魔幻思考居然會成真!
研究人員請實驗參與者練習高爾夫推桿,計算在同一位置進行十次推桿的進洞次數。研究
人員告訴有的參與者,你拿到的是一個幸運球;同時,告訴其他的參與者,你拿到的球只
是一顆普通的球,其他的人都是用這顆。實驗結果很驚人,只是暗示手中的高爾夫球是幸
運球,就讓參與者平均來說,多推進了兩次。
當然,這絕對不是因為這顆球真的帶有什麼幸運魔力。
研究人員之後進行了另一個實驗。研究人員請實驗參與者帶著自己的幸運小物來到實驗室
,並且進行一個與記憶力有關的測驗。參與者有的時候在有幸運小物的房間作答,有的時
候在沒有幸運小物的房間作答。在作答前,研究人員會請參與者評估自己的能力,衡量自
己的信心。
在有幸運小物的房間作答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成績,而且作答前也有比較有自信。
------
為什麼藉由信運小物提升自信可以影響表現?
在有幸運小物的房間作答,參與者會預先設定較高的目標成績,也對測驗展現較高的持續
力,花更多的時間解決問題。
------
這個心理學實驗帶給我們什麼啟發?開始動身尋找四葉幸運草?每天早上開始工作前,作
一些怪異的行為,並讓它成為例行公事,藉此增加生產力?
很遺憾地,如果你相信這篇文章的說明,幸運小物就不會帶給你任何好處!幸運小物要發
揮功效,使用者必須相信它本身的魔力。如果你發現幸運小物的功效是來自於大腦機制的
變化 (自信、設定較高目標、持續力),而不是來自於這個物品本身神秘不可知的特性,
幸運小物對你來說就完全無效了!
當你了解自身的表現不受外在神秘不可知的事物影響,而是由自己與自己的能力控制的時
候,幸運小物的功效也就消失無蹤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帶著你的幸運小物,並且忘記剛剛讀過的文章。
[請不要跟我說,你已經回不去了 ~"~ 在這個段落開始前,我已經善盡告知的義務:)]
------
參考資料: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are there benefits to being self-deluded? by Jeremy
Dean 2013-02-22 http://goo.gl/5Afio
Why "magical thinking" work for some people? by Piercarlo Valdesolo
2010-10-19 http://goo.gl/ExFy97
Illusion of control: Why sports fans prefer 'lucky' products 2013-05-14
http://goo.gl/wtV6RW
------
推薦閱讀:
怪咖心理學 (二版一刷 2013-09) p.109:http://goo.gl/Q074uZ
科學家觀察新幾內亞小島上的原住民行為時發現:迷信讓居民在面對無情命運的明槍暗箭
時,有種掌控感,更為心安。另一項在戰地的研究發現,在高風險地區的人會比低風險區
的人,產生比較迷信的想法與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2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