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lng氣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lng氣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ng氣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ng氣體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日本在綠氫能源上的發展(08/26/2021 風傳媒) 氫將是人類最清潔的燃料,其燃燒只產生水而不排碳,由於這種對環境的友好性,氫被稱為「完美能源」或「未來能源」。 氫廣存於地球之中,其能源密度極高,且可以氣態、液態及固態的氫化物呈現,以適應各種運儲方式及應用環境的要求,和化石能源相比,其製取更...

  • lng氣體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6 17:50:08
    有 12 人按讚

    日本在綠氫能源上的發展(08/26/2021 風傳媒)

    氫將是人類最清潔的燃料,其燃燒只產生水而不排碳,由於這種對環境的友好性,氫被稱為「完美能源」或「未來能源」。

    氫廣存於地球之中,其能源密度極高,且可以氣態、液態及固態的氫化物呈現,以適應各種運儲方式及應用環境的要求,和化石能源相比,其製取更為方便,不受地區因素的限制,也不會因資源分布不均而引發地緣政治風險,通過可再生能源製氫,將促成碳中和的實現。

    作者:胡僑華

    太陽能製氫是前景最好的製氫法

    目前以化石燃料做為主原料的煤氣轉化法占全球氫製備總量的95%,而以電解水製氫的的比率不足5%,以太陽能製氫的比例更小。其實以太陽能製氫已有40年的的發展歷史,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製氫方法之一,值得繼續努力研發。

    當今全球在建的以可再生能源製氫項目總計80GW(1GW = 100萬千瓦),在2020年新增的項目即達50GW,就像過去十年風能和太陽能的價格成倍下降, 一旦形成規模效應,即大幅降低其LCOE成本(Levelized Costof Energy,均化能源成本)。

    日本百年老店──電氣產品製造商東芝集團(Toshiba)正在全球布置此具「未來能源」之稱的氫能,並以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製取綠氫,做為碳中和時代的解決方案。

    放眼全球,日本是近年來最熱衷發展氫能的國家之一,利用碳捕獲(CCS)實現平價化石燃料的脫碳製氫,以及可再生能源製氫,對能源自給率甚低的日本而言,用零排碳的可再生能源以製取清潔、高效且較易儲運的氫能,無疑是「後福島時代」得以兼顧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目標的理想選擇。

    早在50年前東芝就開始做氫能方面的研發,當時日本的氫路線是烴類或醇類重整製氫,但現在零碳的理念下,近10年已全面提升氫能體系。例如東芝燃料電池體系全部都是純氫製備,其燃料電池系統H2Rex 在日本國內已累計交付了100台以上,這種100KW的模塊化單元,可根據需求做靈活組合,啟動後不及5分鐘時間,高效管道或儲槽中的氫氣轉化為電能和熱能。

    從製氫到氫利用的全程實現了零排碳

    以東芝的新氫能綠合中心為例,利用太陽能電解水製備氫氣,並直接將其應用於東芝的府中工場的燃料電池驅動叉車(Fork lifter)上,不但叉車運轉不排放二氧化碳,且因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製取氫能的燃料,從製氫到氫利用的全程實現了零排碳。當突發災難時,這套小型分布式能源亦可大顯身手,做為一條生命線為300名受災群眾提供一週所需的電力和熱水供應。

    綠氫雖有諸多優點,但在全球範圍內仍為成本高居不下所困擾,在日本要靠政府的政策來支持。此外光伏、風電仍存在間歇性問題,且因電網調峰要求甚大,導致棄風、棄電的狀況經常發生,若將這部分電力轉換為氫能儲存起來,需要時再予釋出,成為最理想可靠的結合。亦即可再生能源與電解質製氫技術綑綁在一起,製造出完全的綠氫。

    在日本國立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的帶頭下,東芝與另外兩家日本企業合作的福島氫能研究基地(FH2R)已於2020年成立。東芝在該領域所長的是對電力系統、電子設備及控制系統的深入了解,及對氫的長期技術累積,目前正與上游製氫企業研討合作。

    在氫能起動階段,東芝呼籲政府對全行業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氫能產業鏈的完善,並儘早明確氫能使用的法律及規範,在此前提之下,氫能成本才能隨著規模效應而快速下降。

    氫能成本的下降有賴於一個足夠大且高速成長的下游市場,東芝正在推動純氫能燃料電池系統H2Rex儘早應用於日本及中國市場,使其成本符合市場潛在的需求,並聯合中國合作夥伴一起開拓市場。

    福島事故讓東芝不得不脫鉤核能

    實際上東芝對於 「終極能源解決方案」的認知,在福島核能事故之後,出現了徹底的轉變,東芝曾是全球核能領域的重要領先者,旗下擁有歷史戰績輝煌的美國西屋電氣公司。但2011年發生的福島核能事故,使全球核電技術放緩,建造成本陡增,西屋電氣申請破產保護等諸原因,東芝最後選擇脫鉤核電資產。

    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净零排放,這標示做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及第五大排碳國的日本,在氣候議題上的立場有了巨大的轉變。

    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中,至少有80%來自能源範疇。二氧化碳零排放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呼聲,早在〈京都協議書〉及〈巴黎氣候協定〉且更早以前,就進行了與此相同的探討。

    福島事故改變了全球滅碳的思路,2011年之前,日本及歐洲都將低碳發電目標寄望於核能,但現在已轉變為寄望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除了氫能之外,東芝還有其他頗具競爭力的的能源業務和碳捕獲及儲存技術,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與與特徵,進行靈活的組合,無論在水電領域、光伏領域及地熱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該項目建有全球最大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10 MW(1萬千瓦)級製氫裝置,正在驗證清潔低成本的製氫技術,在此所產生的氫氣不僅使用為平衡電力系統,還為固定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及移動的氫燃料電池車輛(汽車、巴士)等提供動力源。

    日本的綠氫發展可供台灣借鏡,台灣現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僅20%,卻以進口液化天然氣以支持50%的氣電 ,與其如此,不如投資於光源充足的澳洲建立液化綠氫廠,並進口台灣以取代LNG(主成分為排碳的甲烷)以供發電,達成低碳及無排碳的能源承諾。

    本文作者胡僑華為工程專業經理人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75207?mode=whole

  • lng氣體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23:06:55
    有 272 人按讚

    【外木山填海造陸案環評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補正再審】​
    守護海洋和美麗生態仍然艱辛。​
    拒絕填海造陸,需要更多公民站出來!​

    目前連署已經來到4000多人,我們還需要更多人持續為不能說話的海洋發聲💪!​
    🙅🙅‍♂️拒絕聽海哭的聲音,一起揪愛海朋友來連署 👉 https://forms.gle/Sr4oyGDvxoiyU9eT7

    我們非常支持協和機組重油改為燃氣機組、持續支援北部供電,然而,目前協和電廠為了「附屬」的天然氣發電設施——天然氣兩座16公秉儲存槽、接收站碼頭與LNG氣化設施,協和電廠始終不願意評估利用已經旁邊五座要除役的儲油槽和廠內既有空間(並可以搭配FSRU浮動式碼頭),要填海造陸18.6公頃(等於是443個籃球場面積),還要興建綿延數百公尺、高14公尺的巨大防波堤,工期長達10年,正在環評中。​

    7月9日(今)下午14:00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外木山協和電廠填海造陸案),在許多關心海洋公民上線幫海洋和珊瑚生態發聲,多數環評委員們也抨擊台電計畫草率,並針對協和計畫中新機組的發電效率過低、空汙排放量過高、溫室氣體減量規劃低,同時大幅低估海洋生態之於觀光與漁業等經濟價值,以及未審慎評估替代方案等缺失,要求開發單位於 #2021年9月30日前 #補正 於專案小組審查。​

    雖然爭取到一點時間, 但是我們 #完全沒有樂觀的空間。​

    由於環評法規定,在環評案件中,專案小組(多半是有專業背景的學者組成)審查的次數不得超過三次,也就是說,在下一次9月30日前的審查後若無法退回此案,則進入到有「官派」委員組成的環評大會中,填海造陸案很可能帶著「國家重大建設」的「傲慢」、不願完整發包評估影響較小的替代方案,而強勢通過環評。​

    一旦環評通過,除了大幅度改變當地海流、影響外木山漁港,更趕走經常來此覓食的保育類綠蠵龜,並會在七萬多株外木山珊瑚和以珊瑚維生的豐富生態系填上灰暗的土方,等於直接毀掉基隆西岸的漁業和觀光業,讓我們再也無法從白米甕砲台遠眺廣袤海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灰暗的人造設施和遮擋視線巨大堤防。​

    而這永久且毀滅性的破壞,只是為了一個用不到20年的附屬設施(天然氣是化石燃料、碳排放非常高,不符合國際與台灣2050前能源淨零碳排的目標,且倚賴進口,對於能源自主無益)。​

    「寫信告訴我,以後,外木山的海是什麼顏色?」
    我們都希望可以留下這片美麗的外木山海岸,讓往後我們的孩子可以跟我們一樣,擁有富饒的海洋資源、享受美麗的海景,因為蔚藍而健康海洋生生不息。​

    所以,請大家持續分享給還沒有連署的朋友,在還來得及以前,一起為海洋戰鬥🌊✊!​
    👉 https://forms.gle/Sr4oyGDvxoiyU9eT7

  • lng氣體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8 23:59:49
    有 921 人按讚

    【從能源高速公路看出「沒知識藍」本性】
    文:Tzu Yu Chen

    有些人大半輩子都享受光環,一旦被質疑就暴跳如雷,趙少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之前拋出沿著西濱快速道路建構「從八里到八股」、「延台61線連接西部主要城市」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主要港口設天然氣碼頭」、「集天然氣、水、電纜、通訊纜共構於一身的管線」,遭外界批評後,趙少康在媒體專欄上以中國為例(果然又是拿中國比台灣),表示俄國輸氣到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跟輸氣到歐洲「北溪二號」都長達數千公里,「中國那麼大」台灣「小巫見大巫」。

    這種用「中國大,台灣小」作為論證手法,本身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繁榮進步,台灣只是二三線城市」的老哏翻版;趙少康作為第一位參選2024年總統的中國黨政治人物,立論忽略了多項實際問題,正可顯示,中國黨宣傳了幾十年的「知識藍」神話真相,其實是「沒知識藍」,全黨的腦袋,其實都和韓國瑜相去不遠。

    ■#視安全於不顧 #意圖再度殘害高雄

    不管是「西伯利亞力量」或「北溪二號」,從路線圖都能清楚看出,長歸長,但沿途盡量避開人口稠密地區,特別是「北溪二號」一大段是走波羅的海海底,是世界最長的海底管線。之所以不走陸上,原因在於會經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波蘭這四個國家,增加政治不確定性。

    但趙「西濱快速道路接林園工業區」,中間經過多少聚落?更不用提如果要沿著「台17線西濱公路」路接到林園工業區,也就是從左營段接中華路經過中央公園、大立精品、IKEA等,然後通過前鎮(乙烯外洩地點附近)、小港。高雄市區的工業管線遷離都來不及了,還要加這一條「縱貫線」?

    趙少康的文章中,最要命的論點,在於將「能源高速公路」定調為就是「資源共構幹管」,把「水、電、氣、通訊共構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工業用跟民生用混在一起,任何一項出問題其他三項同步毀滅,怎麼可能不危險?

    ■#完全忽略資源儲存問題

    趙少康提到,要用「翡翠水庫解決中南部缺水問題」,卻忘記光是一個曾文水庫,有效容量就是翡翠1.5倍,北水南運要掏空翡翠水庫都不夠用。台灣南部缺水問題是降雨量隨季節與年份波動過大,就算是要直接把北部多下的雨儲存起來,也應該是送到南部的「水庫」儲存,而不是不分季節「直送你家」,那就等於要打通中央山脈,興建比高屏溪越域引水長數十倍的管線,想也知道會造成多大的生態與地質災難。

    ■#多此一舉脫褲子放屁

    說到「#南電北送」,已經是進行式,且有不只一條超高壓線路,走的都是避開人口稠密區的路線。興建國道七號,或捷運林園線,都知道為了安全要特別避開高壓電塔了,趙少康卻要放棄這些現成電網不用,特別沿著西海岸精華區域,沿著公路多建一條跟天然氣、水管在地面或地下「共構」的高壓電輸電線,如此天才想法存心是要浪費你我稅金,還製造公共危險。

    ■ #陸管天然氣和現在進口的LNG不同
    「西伯利亞力量」和「北溪二號」等陸管,運輸的是「氣態」天然氣,從氣田接出來加壓運送。而台灣無法直接從氣田接管,目前仰賴的LNG是「液態」天然氣,體積僅氣體1/600,可以儲存在儲存槽。當然,LNG氣化後就可以再用陸管運送,但除了損耗問題,成本問題,而且還不能儲存,無法替代接受站。興建這樣一條比現有管線粗兩倍,長度十倍的幹管,預計從用地取得、環評更要十年以上,根本無法解決現有困境。

    這種天龍國視角的糟糕政治論述能力,加上跟來賓一言不合就終止錄影的氣度,黨主席都不合格了,還想選總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