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線上課程介紹:Linux 命令列訓練營:從初學者到高階使用者 本課程目的是把你變成一個命令列的強大使用者! ============課程內容: 簡短介紹============ 這門課程涵蓋了大量的內容。 這裡是對關鍵點的簡短總結。 向下滾動以獲得更深入的解釋。 ✅ 學習幾十種強大的命...

  • 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5:27:34
    有 8 人按讚

    ✍ 線上課程介紹:Linux 命令列訓練營:從初學者到高階使用者

    本課程目的是把你變成一個命令列的強大使用者!

    ============課程內容: 簡短介紹============

    這門課程涵蓋了大量的內容。 這裡是對關鍵點的簡短總結。 向下滾動以獲得更深入的解釋。

    ✅ 學習幾十種強大的命令(見下面的詳細介紹 )
    ✅ 理解大局:所有的命令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 透過將多個命令串聯起來建立複雜的資料管線 ( pipelines )
    ✅ 掌握命令列瀏覽和 Linux 資料夾結構
    ✅ 建立、刪除、移動、複製和重新命名檔案和資料夾
    ✅ 解讀和操作 Unix 檔案的權限
    ✅ 使用強大的搜尋命令,如find, locate和grep
    ✅ 掌握標準輸入、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的重定向功能
    ✅ 從頭開始編寫你自己的客製化命令
    ✅ 客製化 shell:編寫你自己的有用的別名,調整提示等
    ✅ 掌握 Bash 的擴充套件和替換功能
    ✅ 使用 cron 和 cronjob 自動完成繁瑣的任務
    ✅ 使用 nano 直接從命令列編輯檔案
    ✅ 掌握鍵盤快捷鍵以提高你的命令列效率

    講師是 udemy 熱門講師,課程特色就是他把實體的訓練營搬到 udemy 變成線上課程,課程內容跟實體課程是一樣的

    對這門課有興趣,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請參考底下留言區

  • 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08:00:07
    有 129 人按讚

    本篇文章是一個技術探討文,探討 Docker 是如何使用硬碟空間以及當維運人員發現空間不足時應該要如何清理系統上的空間。

    Docker 的便利使用方式使得開發人員可以非常簡的透過的 Container 的概念來運行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這中間牽扯包含 Image 的建置,抓取以及透過其產生出一個運行的 Container。
    隨者時間愈用愈久,系統內可用的空間也會愈來愈少,這時候可以透過 docker system df 來觀看一下目前系統上的空間資訊,主要包含下列四種類型,而每個類型也會包含目前使用量以及可以回收的量有多少
    1. Images
    2. Containers
    3. Local Volumes
    4. Build Cache(只有 docker 18.09 後使用 buildkit 才會有)

    當 Contaienr 被創建時, /var/lib/docker 底下會有很多檔案以及資料夾都被創建出來,譬如

    - /var/lib/docker/containers/ID (資料夾):如果 container 使用的是預設的 logging driver,則 log 檔案都會以 JSON 的格式存放於這個資料夾底下。
    所以要注意,當 contaienr 有太多 log 時,其會透過這個方式影響節點檔案系統的容量
    - /var/lid/docker/overlay2 (資料夾): 這邊包含了 containers 本身的 read-write layer 的檔案,大部分 Linux 發行版預設都會使用 overlay2 來管理。此外 contaienr 內如果有存放任何額外檔案於系統中,實際上都會放這節點上的這個資料夾內。

    接下來作者透過一個實際的範例,讓一個全新的 contaienr 內透過 dd 指令來產生一些檔案,並且觀察上述資料夾的變化以及 docker system df 的結果,最後介紹 docker prune 以及 docker rm 針對 contaienr 的處理。

    關於 image 的部分,除了常規使用的 Image 外,還有
    1. Dangling images: 不再被參考使用的 image,譬如 ID/Tag 都是 None 的
    這邊可以透過 docker image ls -f dangling=true 的指令

    文章後半部分還有介紹 docker volume 以及 build cache 的部分,這篇文章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除了基本使用外還會介紹底層 docker 實際上用到的資料夾,有了這些概念未來對於如何清除 docker 環境就會更有概念,知道要刪除哪些資料夾以及為什麼要刪除。

    https://betterprogramming.pub/docker-tips-clean-up-your-local-machine-35f370a01a78

  • linux刪除多個資料夾 在 哪裡好吃哪裡去:神秘的水原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13 03:36:41
    有 4 人按讚

    雖然同屬於群暉品牌的NAS 陣列資料可以無損的轉移到不同型號的機器, 不過還可能會遇到檔案系統的問題... 原因是因為比較低階的NAS型號只支援linux原生地ext4 只有中高階的款式才能使用新的btrfs(B-tree file system, B-tree FS) 不知道是市場區隔還是效能考量? 畢竟btrfs格式比較新, 功能比較多, 但一般評價就是效能比起ext4略差 只是別家品牌的NAS對於入門款的NAS也支援btrfs的說... 這次將NAS升級容量, 原本水哥也想說維持ext4就好 不過, 考慮到升級原本就是希望資料能更安全的緣故... 加上目前勒索病毒防不勝防, 所以還是希望NAS可以支援快照功能 而ext4最討厭的部分就是無法使用快照... 加上ext4無法使用Virtual Machine功能套件 最後還是決定要升級到btrfs 其實btrfs看起來好像很厲害 但我需要的其實很單純XD 就姑且參考看看吧... 只是現實沒有那麼美好 這個檔案格式是無法直接轉換升級的... 最笨的方法就是需要你把資料都複製出來後, 重新將陣列砍了, 之後再重新建立btrfs的檔案系統 然而這個肯定耗日費時 倘若你的NAS還有其他空的插槽, 水哥會比較建議先插入新的硬碟去建立btrfs的檔案系統陣列 再到控制台中 把共用資料夾的檔案, 一個個將資料搬到新的陣列上 利用空插槽就可以建立新的空間儲存集區 選擇新空間後按確認, 系統就可以幫你將指定資料夾的東西搬到新空間 並且停用需要停用的服務...可以簡單轉換新檔案系統 但水哥的NAS已經擴充空間滿了@@ 所以就只能將資料複製出來後刪除空間重做... 只是這樣子, 就會發現沒辦法直接刪除 囧 很多在跑的應用程式或服務就會卡住...只能一個個手動去調整解決了(淚) 整個都處理好後 移除按鈕才能點 而刪除服務也是需要一些時間 據說是因為群暉的DSM系統是安裝在所有硬碟上? 所以才這麼複雜? 清空之後就...很乾淨@@ 趕快點新增吧!! 儲存空間點選新增後會出現熟悉的模式選擇 如果你想要搞標準的RAID陣列就是選自訂, 不然就是SHR囉 然而水哥選擇群暉的緣故就是為了想用SHR, 感覺硬碟調整會比較彈性 [ 72 more words ]
    https://mshw.info/mshw/?p=1999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