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瘟疫使人心瘋狂,但願你不隨波逐流
居家第三十二天,對外的連結大部分都是使用網路社群臉書跟IG,以前會很積極的去看眾家新聞媒體,但如今許多媒體也被特定把持,打開電視就是各說各話,然後互相謾罵,彷彿都是「他」的錯,什麼事情都可以推給別人。
越看越焦慮,於是台灣變成了一個焦慮之島。每個人都害怕確診,...
_瘟疫使人心瘋狂,但願你不隨波逐流
居家第三十二天,對外的連結大部分都是使用網路社群臉書跟IG,以前會很積極的去看眾家新聞媒體,但如今許多媒體也被特定把持,打開電視就是各說各話,然後互相謾罵,彷彿都是「他」的錯,什麼事情都可以推給別人。
越看越焦慮,於是台灣變成了一個焦慮之島。每個人都害怕確診,卻不認真了解確診之後到底該怎麼辦。每個人都希望有疫苗可以打,卻不認真去分析疫苗並不是萬用的解靈丹。每個人都哀嚎工作收入受影響,卻不去了解紓困方案以及改變策略應變當下。
焦慮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焦慮下的產物有幾種:
1.輕易相信假消息
網路世代開啟,許多人都活在同溫層的LINE群組或是臉書頁,當你追蹤的都是同一立場,就很容易忘記另外反對立場。許多人為了讓同溫層更加堅固,就會散發假消息製造敵對立場。一但你沒有辯思的能力,就很輕易相信某人說的都是真的。即使最後假消息被戳破,但很神奇的是「有些人不願意相信真相,寧可活在假消息中。」
2.引起憤怒的氛圍
針對某一個單一新聞事件,用非常劇烈的文字取闡述自己的憤怒,並認為全世界都不公平,用極端的辭彙來攻擊非立場的人,例如「乞丐」,前幾天看到某人轉說「#現在這樣的台灣到底有什麼是值得你驕傲的」真想給他幾巴掌。老罵別人,難到自己就高人一等嗎?很想回「你乞丐,你全家都乞丐」。事後想想,如果我生氣憤怒就落入了機靈人的圈套,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轉發這種文章,你失去的比你想像還要多。
3.攻擊非我族類,並非良善
人人都有立場,尤其是政治立場!每到了選舉時刻就是探討一些永遠無法解決的歷史共業,例如白色恐怖、外省本省、中國議題等等。以前我不太懂為什麼上一代人這麼介意省籍,後來才明白我們這代並沒有經歷成長的壓抑拉扯。如今看來,再大的拉扯也敵不過時間的淡化,但尊重彼此立場的人仍然可以繼續交流跟生活。
不要隨便攻擊別人,更不要去別人家門口潑髒水,例如好幾個再我粉專發文罵人的人,我都直接封鎖!與其讓你發揮潑婦精神,把整個地方變成垃圾場,不如只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瘟疫讓人瘋狂的往往不是病毒,是情緒。在此時,大家需要的安定人心的解藥,謝謝好朋友美國日本,在這麼艱難的時刻將台灣極需要的疫苗給我們,心想未來如果朋友有難,我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幫忙。
良善,不是乞丐行為,而是面對別人的需要,給予最好的幫助。至於那些讓人產生焦慮的新聞媒體、名嘴、電視節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掉。因為關掉,你才能獲的清靜。
家中附近的醫院最近上了頭條新聞,許多人私訊我「你那還好嗎?」答案是「一切安好。」不過受感染的急診室也是外婆剛出院的加護病房,外婆已經做PCR檢測,大家也很關心後續的進度變化,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對瘟疫別心存僥倖,對人性請相信良善,
對別人立場抱持尊重,別口出惡言,因為死後會下拔舌地獄是你。
✈ 冰島 傑古沙龍 大家都需要冷靜一下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疫情閱讀好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MOMO:https://reurl.cc/Xe1O4j
line被封鎖群組看得到嗎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7 父親與我
#家庭問題
#字數多注意
這個文章原本今天寫完
只張貼在我的好友圈。
後來考慮也許可以
帶給相同困境的人一點支持。
我發現替說不出來的人
講出他內心的話,
那些人的內心就會得到療癒,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看悲劇小說
和催淚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因此分享至粉專上,特此批註。
---------------------
幾個小時前,我進入了每個月一次的低潮期,
這個狀況我熟到不能在熟,
莫名哭泣、鬱鬱寡歡只是基本的狀態。
情緒像是高峰和低谷,
如果你的人類圖是像我一樣的情緒權威,
也可以注意一下,
自己是不是周期性的在快樂跟悲傷之間
不斷運轉。
但我發現低潮期時也是療傷的時期,
這時這代表你的情緒會低到
你最黑暗負面的回憶之中。
因此你只要在這時好好的
寫出內心心裡的感受,
並且讓自己或是別人看見(不要酸民或吃瓜群眾,不然會傷更重)
當你可以描述心中的痛苦
就可以用寫作自療創傷。
把低谷逐漸填成一個淺淺的水坑。
之前在多次低潮期的寫作,
解開霸凌的創傷後,
我現在要來解最難的東西,
就是來談談我對我父親的印象。
我必須先說明,
我對我父親的印象,
很可能只是我片面的理解和解讀。
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
也許他並不是這個意思,
是我誤會他是這樣一個人。
我現在低潮,
所以你不會看到我在那邊稱讚
我父親好棒棒的地方。
事後打電話來關切的長輩們,
也不需要,只會讓我覺得很煩想封鎖你而已。
安靜的看完,就是對我最大的溫柔和幫助,
謝謝。
#那麼開始了
從小到大,我和家人只要不同意父親的觀點、跟他爭執,他生氣到極點的時候,就會咆哮罵三字經、並且對著家人摔杯子、摔桌椅、摔門,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跟任何人說話,接著就會在收攤後離開家裡,不知道去哪裡。
今天下午的進行式。
可是他對外人卻非常的溫和又重義氣
是親戚和朋友眼中的好好先生,
而且父親覺得不能拒絕朋友的要求,
一拒絕就有非常大的罪惡感,
好像對不起他家祖宗十八代似的。
我想他應該是把大部分的溫柔,
都留給了外面的人吧?
當他的朋友
可能還會比家人還要幸福。
之前的三級警戒時期
我們家一直在吵架。
原因是媽媽的親戚
接二連三的來我們家,
剛開始來第一位時只覺得是例外。
直到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的時候,
開始感到不對勁
後來我發現每家的防疫規範
不大一樣,我們家顯然是比較高的那種。
所以我做了份聲明,
告訴親戚和我的朋友們,
我們只能接受外帶,不能內用
更別說是入內吃東西了。
當時我還問了母親,
要不要也告知父親那邊的親戚一下,
免得人來了,又不好意思拒絕。
然後人走後再吵架一次。
母親跟我說:
「別傻了,人家在北部呢!
離這麼遠,怎麼會來找我們。」
直到最近父親的親戚朋友,
來找父親聊天
甚至連來好幾天的時候,
我想著,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就發生給你看。
我們的內部衝突越來越高,
父親認為只要告訴親戚們
現在不方便接待他們,
就是「感情永遠壞了了!」、「你姐結婚宴客時就不要請他們來!」(這是情緒勒索對吧?唉,拿一個我不怎麼在乎的關係情勒我妹,我也是醉了)
老實說,我想吐槽的部份
多到不知道從何吐嘈起,
不管是想吐槽老爸腦袋進水、
還是邏輯是抽象畫老師教的,
都不及我想說的萬分之一。
父親也不知道,因為他的原因,
讓我小學被霸凌之後
長大至成人的過程,
因為得不到他的肯定和鼓勵,
經他無數次的澆冷水和批判中長大
的過程加重我的心理創傷。
我成為一個很難相信別人讚美,
也不敢拒絕別人、不知道怎麼說話,
把自己封閉成一人交友圈的人。
他也不知道,
在我做設計把自己的腰坐到壞掉,
回家裡工作時的2018年,
每次把鋼製的攪拌鍋
抬上抬下後沒多久,
我的下肢就會逐漸僵硬和疼痛,
然後一跛一拐的的去開攤,
常常躺在床上熱敷無法坐起來
也是家常便飯。
我從沒抱怨過什麼,
那時我常常跑健身房訓練和復健
希望我年底時可以參加鐵人三項。
我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我知道自己需要一個
成功的經驗,為自己重新建立信心,
幫助自己不要心理崩潰。
儘管父親沒說什麼,
我想自己應該真的很努力了吧?
父親不知道,
他無意間挑了我雞毛蒜皮的小事,
像是「醬料沒有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應該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知道客人的狀況」
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冷靜不要生氣,
我學了冥想,這能讓我覺察自己的生理狀態。
我流下的眼淚,只是因為我的生理機制容易分泌淚水;我有時會抓著胸口莫名喘不過氣,只是因為我沒有學會好好呼吸;我的身體在顫抖,只是因為我太不冷靜。
直到有一次,
父親看到我慢吞吞的用旋轉的方式,
把瓦斯桶吃力的移到油鍋旁,
他可能不知道我的腰在痛。
當他指責我,做事情那麼怎麼那麼慢,我告訴他我的腰在痛,這時他告訴我一句經典的話:
「腰痛的話,就是你的脊椎骨頭凸出來,只要多走路把它磨掉就好啦!哪有痛那麼多次的。」
這句話簡直超越了小時候他跟我說:
「我完全找不到你的任何優點」
還有升大學唸設計系的時候:
「我了解我的女兒,你是一個沒有創意的人,你沒有那個才能,進奧美公司工作」
以及我告訴他我想學投資,他嗤的一聲跟我說:「你懂全部的上市公司嗎?那不是你玩的起的」
榮登第二名的經典
題外話,第一名是我跟他說
我要比鐵人三項時,
他沒聽我講完劈頭就一句:「你一定會淹死!」
我發覺自己沒辦法壓低自己的聲音,忍不住揚聲問他:「那你為什麼痛風會復發?不是吃藥就好!為什麼痛那麼多次不能走路?多走路不就好了嗎!?」
母親聽到我們的爭執衝了過來,
原本要責備我沒大沒小
(她原本的教育方針是「以和為貴,對長輩大小聲就是你不對」,謝天謝地,在母親被父親氣了很多次抓狂以後,終於不再這麼要求我和妹妹要做到這件事)
聽到我講述的內容之後,母親選擇站在我這邊。
當我問父親:「我這麼多次在你面前一跛一拐走來走去,難道你都沒看到嗎?」
父親沉默了一會,回答我說:「我沒看到。」
當下我聽到自己的心裡響起
一個「啪嘰!」什麼斷掉的聲音,
我終於清楚了父親沒把我放在心上。
在工作的空檔和收攤後,
他的眼睛牢牢的黏在電視和手機上,
即使我從他眼前走過去,
我的身影也沒有映入他眼簾。
他在乎的是他肚子餓時,有沒有東西自動出現在他眼前、有沒有乾淨的衣服穿;他在乎的是電視和Line的群組笑話;他在乎的是他的親戚朋友來拜訪時開不開心。
我從來就不是父親心目中的前幾名順位。
隨著內心某種斷掉的東西響起,
我喪失了部分感覺。
我再也笑不出來,對父親也沒有了期待。
當晚我趁著家人睡著,
偷偷去了男友的家裡,
在他的懷裡哭泣,
這是我在感覺撐不住時
常常做的事情。
只有他會溫柔的擁抱我,
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
「我都在,我會一直支持你」
母親允許我在快情緒崩潰時
瞞著父親去男友的家,
因為我的恐慌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
沒有結婚是不可以隨便去男方的家,
只有這個是例外。
在2018年的那年,
我除了要面對身體的問題進行復健和治療,
以及在反覆疼痛的日常中,進行運動訓練參加鐵人三項。
但我從來沒有在粉專提過的是,
我時不時還要面對父親和我的衝突、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康復的不安和幼年精神創傷、以及學著和我唯一的朋友「群」
進行正常的人際互動。
我學著和群一起運動、一邊分享書籍的內容給她聽,在群和男友的身邊,我才感覺到自己是個正常會笑的人。
這些事都攪在一起,同時並行著
有時擦乾眼淚,笑著去找群運動聊天,
回家繼續面對還在生悶氣的父親。
就這樣結束我的2018年,我成為了鐵人。
到了2019年,我留給自己休息專心復健,繼續閱讀、面對父親、學日文經營粉專、和群說書和運動。
經過10個月每個禮拜去復健兩次,師傅終於宣佈我康復,這時我決定出去找設計的工作,再也不想跟父親有太多的接觸。
然而我卻失敗了,我被老闆指出東西無法做成商品,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還能做什麼呢?
我已經盡全力的努力了,卻活的像是垃圾。
於是,在最谷底的絕望中
2020年,我在群的幫助下,
搭上前往桃園的火車,
認識了影響我一生的老師-銀快
也是最神奇的轉折點。
好了~
看了那麼長的文章,
我想你也累了,我也寫到歪樓了,
因為故事最後有了好的結果。
現在我身邊
圍繞很多自媒體的小夥伴和朋友,
也有很多人因為我分享的知識受到啟發,
也有很多人因為我的故事笑過和哭過,
我覺得很幸福。
原本想問問大家,
一個男人情緒化時會對老婆小孩摔東西,
其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麼....
因為我老爸在下午對我媽翻桌後,
剛剛跑出去了。
我媽和我妹最近還在為了我爸
招待他的親戚的事在生氣,
還有對於我爸的
「反正該中的都會中,沒差吧!」
表現高度的不認同
沒想到寫成這麼長,
整整3個小時,這真的不是我的本意。
但我心情真的好多了。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line被封鎖群組看得到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瘟疫使人心瘋狂,但願你不隨波逐流】
居家第三十二天,對外的連結大部分都是使用網路社群臉書跟IG,以前會很積極的去看眾家新聞媒體,但如今許多媒體也被特定把持,打開電視就是各說各話,然後互相謾罵,彷彿都是「他」的錯,什麼事情都可以推給別人。
越看越焦慮,於是台灣變成了一個焦慮之島。每個人都害怕確診,卻不認真了解確診之後到底該怎麼辦。每個人都希望有疫苗可以打,卻不認真去分析疫苗並不是萬用的解靈丹。每個人都哀嚎工作收入受影響,卻不去了解紓困方案以及改變策略應變當下。
焦慮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焦慮下的產物有幾種:
1.輕易相信假消息
網路世代開啟,許多人都活在同溫層的LINE群組或是臉書頁,當你追蹤的都是同一立場,就很容易忘記另外反對立場。許多人為了讓同溫層更加堅固,就會散發假消息製造敵對立場。一但你沒有辯思的能力,就很輕易相信某人說的都是真的。即使最後假消息被戳破,但很神奇的是「有些人不願意相信真相,寧可活在假消息中。」
2.引起憤怒的氛圍
針對某一個單一新聞事件,用非常劇烈的文字取闡述自己的憤怒,並認為全世界都不公平,用極端的辭彙來攻擊非立場的人,例如「乞丐」,前幾天看到某人轉說「#現在這樣的台灣到底有什麼是值得你驕傲的」真想給他幾巴掌。老罵別人,難到自己就高人一等嗎?很想回「你乞丐,你全家都乞丐」。事後想想,如果我生氣憤怒就落入了機靈人的圈套,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轉發這種文章,你失去的比你想像還要多。
3.攻擊非我族類,並非良善
人人都有立場,尤其是政治立場!每到了選舉時刻就是探討一些永遠無法解決的歷史共業,例如白色恐怖、外省本省、中國議題等等。以前我不太懂為什麼上一代人這麼介意省籍,後來才明白我們這代並沒有經歷成長的壓抑拉扯。如今看來,再大的拉扯也敵不過時間的淡化,但尊重彼此立場的人仍然可以繼續交流跟生活。
不要隨便攻擊別人,更不要去別人家門口潑髒水,例如好幾個再我粉專發文罵人的人,我都直接封鎖!與其讓你發揮潑婦精神,把整個地方變成垃圾場,不如只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瘟疫讓人瘋狂的往往不是病毒,是情緒。在此時,大家需要的安定人心的解藥,謝謝好朋友美國日本,在這麼艱難的時刻將台灣極需要的疫苗給我們,心想未來如果朋友有難,我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幫忙。
良善,不是乞丐行為,而是面對別人的需要,給予最好的幫助。至於那些讓人產生焦慮的新聞媒體、名嘴、電視節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掉。因為關掉,你才能獲的清靜。
家中附近的醫院最近上了頭條新聞,許多人私訊我「你那還好嗎?」答案是「一切安好。」不過受感染的急診室也是外婆剛出院的加護病房,外婆已經做PCR檢測,大家也很關心後續的進度變化,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對瘟疫別心存僥倖,對人性請相信良善,
對別人立場抱持尊重,別口出惡言,因為死後會下拔舌地獄是你。
✈ 冰島 傑古沙龍 大家都需要冷靜一下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疫情閱讀好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MOMO:https://reurl.cc/Xe1O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