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lg電視投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g電視投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g電視投屏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受惠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需求提升、TDDI漲價,聯詠(3034)有聯電(2303)支援;敦泰(3545)近期受神盾(6462)申讓除股影響;天鈺(4961)有鴻海(2317)的夏普(Sharp)8吋廠支援。 #驅動IC 繼續研究起來! 基本面複習👇🏻👇🏻👇🏻 https://www.faceb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Post76影音玩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兼容近期非常火熱的 Nvidia G-Sync 技術,LG 剛推出的 48 吋 OLED TV 型號系列 OLED48CX 是品牌首款集打機同睇戲於一身的 48 吋 OLED 電視,搭載自發光 OLED 面板,屏幕亦更纖薄美觀,無論座檯或掛牆都能更節省空間,更容易取得批文入屋。CX 系列除對應 D...
-
lg電視投屏 在 Post76影音玩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05 13:59:08兼容近期非常火熱的 Nvidia G-Sync 技術,LG 剛推出的 48 吋 OLED TV 型號系列 OLED48CX 是品牌首款集打機同睇戲於一身的 48 吋 OLED 電視,搭載自發光 OLED 面板,屏幕亦更纖薄美觀,無論座檯或掛牆都能更節省空間,更容易取得批文入屋。CX 系列除對應 Dolby Vision IQ 及 Dolby Atmos,更兼容 Nvidia G-Sync 技術,徹底根治屏幕與顯示卡不同步而導致的影像撕裂(Tearing)或開啓垂直同步(V-Sync)拖尾情況。
如大家能在 6 月内購入 48 吋 OLED 電視 CX 系列,買家更有機會獲得額外禮品,為大家投入 OLED 電視大家庭提供了充分誘因。至於今次評測我地更揾來兩位資深電玩玩家 Kali 及 Jones 同大家分享了對 48CX OLED 電視的睇法,等大家可從遊戲玩家角度多個參考。
⚡️圖文片 : https://post76.hk/news/2020/06/lg-oled48cx-gsync-review/
⚡️討論帖 : https://post76.hk/thread-318701-1-1.html
----------------- ⚡️⚡️⚡️ 精選文章 ⚡️⚡️⚡️ ----------------
?♂️◆最新精華帖◆??
http://bit.ly/2WZa1iC
??♂️◆最新影音報告◆?
http://bit.ly/2FtLbBj
??♂️◆最新熱門帖◆ ✈️
http://bit.ly/2IDflEh
?主站: https://post76.hk/
?網店: https://store.post76.hk/
#Post76玩樂網 #LG #48吋OLED #G-Sync #Nvidia #hometheater
-~-~~-~~~-~~-~-
Please watch: "【好熱戲特備】全港首試『#FOLLOWMi 鄭秀文世界巡迴演唱會』4K UHD 藍光碟 | 實試4K/60p HDR | DTS 24/96 Auro 3D升頻效果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hTYVe4Nz8
-~-~~-~~~-~~-~- -
lg電視投屏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4-17 06:57:00N首爾塔N Seoul Tower俗稱首爾塔/南山塔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龍山區的南山,高236.7米,始建於1969年12月,斥資近15億韓圓於1971年建成。最初被用於電視發射塔。1972年的4月和8月韓國文化廣播公司和韓國放送公社分別開始通過該塔發送電視信號。1975年7月,首爾塔的展望台竣工,1980年10月首爾塔正式對公眾開放。1990年5月,首爾塔的遊客人數達到1000萬人。 1991年11月,SBS成為第三家通過首爾塔發送電視信號的電視台。2005年首爾塔耗資15億韓圓進行7個月的改裝工程,於2005年12月9日重新開幕,並易名為N首爾塔。塔上燈光將按季節與主題而變動。塔上設有旋轉餐廳、咖啡室及展望台,可以鳥瞰整個首爾。首爾塔至對公眾開放以來,已經發展成為首爾的一處著名景點和地標。N首爾塔附近有南山公園和南山谷韓屋村等其它旅遊景點。一般遊客去N首爾塔都是乘坐南山纜車。夢幻般的夜景燈光是N首爾塔的亮點。用於燈光照明的投資高達15億韓圓。塔上安裝了70多套可以隨風舞動的「蘆葦燈」,另外如果放入100元韓幣,淋浴噴頭就會有光噴薄而出,形如沐浴。 N首爾塔的燈光利用最新LED技術設計,不同的季節和每個不同的活動照射塔外觀的色彩和曲線都會不同。每天晚7時至12時整點N首爾塔還會呈現建國大學鄭教授設計的「首爾之花」燈光作品,從各個角度向天空發光在首爾的夜空中演繹盛開的花朵。位於N首爾塔PLAZA第二層的的屋頂露台是欣賞首爾美景的愜意地方。這裡鋪著巨大木地板充滿著異國情調。許多戀人們在此約會。戀人們在欄杆上掛滿的同心鎖,也成了N首爾塔的一道美麗的風景。觀景台是眺望漢江和欣賞首爾夜景的好地方。站在觀景台上首爾全景盡收眼底。數位化觀景台裝有32部LCD屏。遊客在這裡還可以了解首爾的悠久歷史。在N首爾塔下還有一家泰迪熊博物館。博物館由「歷史館」和「特別館」構成,通過各種泰迪熊玩具展示首爾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可愛的泰迪熊扮成成為韓國古代的君王,為遊客展現一個美麗可愛的古代首爾。清溪川、明洞、仁寺洞、東大門等現今首爾的旅遊景點也都被精巧細緻的描繪出來。遊客在此可以一眼看遍首爾。
( 2016-05網頁有關OLed資料)LCD面板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成本更低。放眼目前的市場,你會看到相當多配備高品質LCD面板的廉價設備,比如摩托羅拉的Moto E。當然,LCD的低成本也很快就拉低了4K電視的售價。在相同的解析度下,LCD螢幕看上去經常會比OLED更清晰,這主要是因為顯示屏生產商在應對OLED面板所存在的問題時採取的策略。對於OLED面板而言,不同顏色的LED不僅壽命不同,亮度水平也不一樣。相比使用常規紅綠藍子像素模式的LCD顯示屏,OLED通常需要變得更加「動態」。舉個例子,Galaxy Note 4的像素並非由3個常規子像素構成,而是通過紅-綠-藍-綠組成了2個像素。它們的形狀也並不一樣:紅色和藍色子像素是菱形的,而綠色則是橢圓形的。這種像素排列方式被稱作PenTile,它會讓像素更少的OLED看上去有些模糊。由於解析度的提升,這種效果在近幾年的手機當中大體上已經消失。而LG的OLED電視並不需要使用這種技術,因為他們使用的是色彩濾光器而非彩色LED。OLED面板的可視角度接近完美,儘管它們從側面看經常會出現略微不同的色調。舉個例子,Galaxy Note 4就顯得有點偏藍。而LCD面板的可視角度主要取決於它們所使用的顯示技術。比如說,大量低端顯示器、筆記本和手機所使用的TN屏可視角度就很糟糕,但IPS面板在色彩還原和可視角度方面都擁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它也成為絕大多數智慧型手機、大部分顯示器和部分電視所選擇的面板。最新的LCD面板可呈現出極為自然的色彩。當正確校準之後,IPS和VA面板的色准都能達到很高的程度——iPhone 6s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但TN屏經常會顯得有點泛白。OLED的色彩表現潛力要比最佳的LCD面板更高,但問題在於如何駕馭這種能力。這類面板有能力還原出比電影/軟體生產標準更多的自然色譜,但如果沒有正確校準的話,看上去就會顯得過於濃艷。面板廠商正在想盡辦法突破LCD的能力限制。OLED在未來幾年裡要做的是降低成本,而LCD則會偏重於技術發展。量子點可以說是近期最吸引人的一種LCD顯示技術。它並不會使用白色LED,而是使用藍色LED和不同大小的「量子點」,後者可通過改變光線的波長把它們轉換成不同的顏色。亞馬遜在今年CES展上所展示的部分Kindle Fire HD平板就使用了這種技術,三星所發布的旗艦SUHD電視系列也同樣擁有這些時髦的納米粒子。量子點是LCD顯示屏達到UHD Premium標準並滿足HDR要求的主要方式之一。不管你是打算購買手機、顯示器、筆記本還是電視,如果預算有限,那你最終肯定會選擇一款配備LCD顯示屏的產品。對於廠商而言,這是一種相當容易應付的技術。但就圖像品質而言,LCD卻顯得更加麻煩,特別是和OLED對比而言。不過在過去幾年裡,好在有IPS這樣的面板技術來撐場面。OLED的製作非常困難,這一點也體現在了相關產品的售價上。但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視,OLED面板都能為你呈現最抓人眼球的圖像品質。憑藉著技術公司的長期投入,這項螢幕技術也不會是曇花一現。
lg電視投屏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受惠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需求提升、TDDI漲價,聯詠(3034)有聯電(2303)支援;敦泰(3545)近期受神盾(6462)申讓除股影響;天鈺(4961)有鴻海(2317)的夏普(Sharp)8吋廠支援。
#驅動IC 繼續研究起來!
基本面複習👇🏻👇🏻👇🏻
https://www.facebook.com/Capt.industry/posts/454766509249930
📝聯詠(2021.04.24)
✔️隸屬聯電集團,國內最大、全球第3大LCD驅動IC廠(市占25%)、全球最大TDDI廠、中國最大行車紀錄器晶片廠。
✔️客戶:友達(2409)、群創(3481)、京東方、華星光電、三星(Samsung)、LG、蘋果(Apple)、宏達電(2498)。
✔️蘋果iPhone/iPad第2大驅動IC供應商。
✔️車用面板驅動IC打入特斯拉(Tesla)、賓士(BenZ)供應鏈。
✔️TDDI透過中國面板廠打入華為、小米手機供應鏈。
✔️AMOLED驅動IC打入京東方、華星光電、LG、華為(Huawei)手機供應鏈。
✔️T-Con時序控制器將獲Tesla採用,現正認證中。
✔️開發5G手機用三合一晶片(光學式屏下指紋辨識+面板驅動+觸控)、Mini LED驅動IC。
✔️光學指紋辨識IC預計Q2開始放量,並順利攻入中系品牌市場。
✔️前年EPS 13.03元。去年EPS 19.42元。今年1月EPS 2.66元。
✔️今年3月營收95億2,900萬元,連續3個月創新高,月增9.35%、年增63.96%。
✔️產能吃緊,部分產品價格調漲,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下半年。
📝天鈺
✔️鴻海集團(持股約34%),IC設計公司。
✔️產品:TDDI、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
✔️快充識別IC切入中國努比亞(Nubia)供5G手機應鏈,並已經開始放量出貨。
✔️SSD電源管理IC打入中國供應鏈,目前進入量產出貨階段。
✔️與亞馬遜廠合作開發智慧音箱用小尺寸面板驅動IC。
✔️4K電視的時序控制(T-CON)晶片,已獲日系、中系電視品牌大單。
✔️2019年EPS 1.92元,2020年前3季EPS 1.38元。11月單月自捷1.03元,法人預估明年賺??元
✔️下半年除驅動IC營運恢復成長動能,去年開發eDP 1.4 FHD NB低功耗時序控制IC,以及投影儀專用顯示驅動IC等產品,年底將小幅貢獻營收。
✔️客戶主要為群創30%、京東方、彩晶(6116),而Power客戶很分散。
✔️經營團隊:總經理邱淑慧來自義隆(2458),具有強勁的開發能量。
✔️2020年第3季產品組合:DDIC 80%~85%(70%大尺寸、15%中小尺寸),Power 15%~20%。在GM方面,Power : 高壓、低壓、快充,GM 35%~40%;DDIC:TV GM 20%上下,Mobile GM 20%~25%。
追蹤半年,續創新高,恭喜大家!
🏆2021 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夏季班(4月~6月):https://reurl.cc/Q75Q6Z
✔️下半年班(7月~12月) :https://reurl.cc/e9GYxb
lg電視投屏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Unwire.hk】畫面評測 OLED熒幕睇HDR靚片
作為十週年紀念作,iPhone X 除了植入 FaceID 臉部辨識功能,以及附帶 Face ID 而生的 Animoji 動態表情符號外,改用全屏 OLED 熒幕也是 iPhone 系列的一大重要變更。iPhone X 在規格表上標明為對應「HDR 顯示」,艾域就決定將它與 iPhone 8 Plus,與及 Dolby Vision Android 代表 LG G6 作同場比較,看看 iPhone X 的 OLED 熒幕究竟是否較為優勝。
從介面已可看到 OLED 優勢
在電視機層面上,不少人都視 OLED TV 為次世代電視技術,主要原因是 OLED 屬自發光顯示技術,可以帶來絕對純黑的畫面表現。當然,iPhone X 絕非第一部使用 OLED 熒幕的智能手機,但由於屬 iPhone 系列中首次,蘋果忠實擁躉自不然有所寄望。
艾域親手試用 iPhone X,並拿來 iPhone 8 Plus 與之比較,發現正面觀看熒幕時,比較用上白色背景的 Apps 標誌,可發現兩者的光度接近,但 iPhone X 的暗位(例如背景圖片頂部的海洋),就明顯較為紮實而且有更分明之細節,從而令整體的畫面對比度較 iPhone 8 Plus 更高。另外,由於像素密度數值上,iPhone X 達 458 ppi,較 401 ppi 的 iPhone 8 Plus 更高,因此細心觀看畫面的文字,亦會發現 iPhone X 更為圓滑紮實,令整體畫面觀感更為銳利細緻。受惠於 OLED 技術,iPhone X 熒幕的可視角度亦明顯較 iPhone 8 Plus 更廣,在側面觀看畫面亦不會顯著變暗,單計介面、日常一般使用以至觀看相片,已可體驗到改用 OLED 熒幕的好處。
觀賞 HDR 影片分野更大
事隔個多月再試用全新 iPhone,艾域就發現 iPhone X 及 iPhone 8 Plus 的 iOS《Netflix》app,都已與 LG G6 的 Android 版本《Netflix》app 一樣,在支援高動態範圍之影視內容的簡介文字旁邊,會帶有 Dolby Vision 標誌,但在播放時就不會像 LG G6 般可以選擇顯示模式。以 3 款智能手機串流試播 Netflix 平台的 Dolby Vision 影集《怪奇物語 2》及《星空奇遇記:發現號》,可以發現 iPhone X 在光位輸出力度上屬 3 者之中最強,而黑位亦是最紮實的一部,不過當 LG G6 設定為「標準」或「亮度」模式時,則可以呈現 3 者中最豐富的暗位細節,但當設定為「電影化」時,則與 暗位表現則與 iPhone X 接近。
其後,再以 iPhone X 及 iPhone 8 Plus 串流試播從 iTunes Store 購入的 Dolby Vision 版本《神奇女俠》及 HDR 10 版本《皇家特工:間諜密令》,感覺 iPhone X 在光位力度、顏色豐富度上都明顯更為理想,令整體畫面更具立體感。而在暗位細節層次的清晰度,以至黑位的紮實程度,iPhone X 都較 iPhone 8 Plus 更佳,也突顯了 OLED 顯示熒幕的優勢。
iPhone X 是唯一支援「HDR 顯示」iPhone?iPhone 8/8 Plus 只是效果有所不及也。
Apple 在規格比較表上只標示 iPhone X 擁有「HDR 顯示」功能,而引起不少人爭論同樣標明對應顯示 HDR 10 及 Dolby Vision 訊號的 iPhone 8/8 Plus,是否其實並非真正支援 HDR。艾域個人看法是,iPhone 8/8 Plus 以及 iPhone X 在支援顯示 HDR 訊號上,其實與影音層面的 HDR 電視或投影機沒有分別,但正如電視機及投影機亦有高低級別的產品,顯示 HDR 影像時的表現亦有高低,但你總不能說這些入門產品就不是 HDR 顯示裝置,而同樣道理在 iPhone 8/8 Plus 上也可套用,兩款智能手機只是 HDR 顯示效果不如 iPhone X,而非不設「HDR 顯示」功能。
#科技
lg電視投屏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時頭條】蘋果新款iPhone使日本供應商成為焦點
iPhone的成功轉變了十幾家供應商的命運,包括玻璃製造商以及生產用於切割金屬殼的機械人的製造商等等。
現在,隨著蘋果準備引入配備OLED螢幕的新型智能手機,一家以連鎖加油站聞名的日本石化公司即將加入這份名單。
出光興產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了有機發光二極體試驗,在全球石油衝擊後,該公司尋求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現在, 不管是谷歌最新的Pixel智能電話、還是三星的Galaxy,這些手機OLED螢幕上的藍色畫素點都很可能是利用出光興產的材料或專利打造。
隨著影象更明晰、更省電的OLED顯示屏的應用更加廣泛,讓直至目前與iPhone的銷售幾乎沒有關聯的日本供應商成了焦點。譬如,Canon Tokki Corp.在生產OLED螢幕的大型真空機械領域幾乎達到壟斷地位。大日本印刷和凸版印刷都是精細金屬濾網的領先製造商。此類金屬濾網是印刷OLED畫素點所必需的材料。
「三星採用OLED螢幕已經有幾年了,但是蘋果的加入,大大推動了此類螢幕,」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技術分析師Alberto Moel說,「這讓其他所有人都希望做同一件事。」
知情人士透露,在iPhone誕生十周年,蘋果計劃今年至少推出一款配備OLED螢幕的新型iPhone。據行業預估,蘋果使用OLED顯示屏將促使對後者的需求增加數億塊。IHS Markit預估,今年在智能手機面板方面,OLED顯示屏的應用將超過液晶顯示屏。
OLED數十年來都是生產更優質顯示屏的前景所在,即使液晶顯示屏占主導地位。OLED顯示屏可以更輕薄、更節能,顯示更加深沉的黑色,因為其有機畫素點能夠自發光,而液晶顯示屏則需要背光光源。OLED顯示屏還可以採用柔性塑料來製造,從而形成多種形狀,擴大應用範圍。OLED顯示屏面臨的挑戰是以足夠低的價格生產能長時間使用、亮度足夠的顯示屏。
當出光興產於1985年開始該技術研發時,OLED只不過是一門有前景的未來科學。在十年裡,這家日本第二大的煉油企業難以讓該材料的持續時間超過數秒,直到一項突破性地進展,延長了其持續時間。該技術讓先鋒得以在1999年將全球首個商用OLED顯示屏配備到車載音響上。
「我們從一開始就參與了,」出光興產電子材料研發中心的首席研究員Yuichiro Kawamura說。
之後該技術取得了更多進展。韓國顯示屏生產商投入巨資,開發生產出在價格上能與液晶顯示屏競爭的OLED顯示屏。三星將其智能手機的未來押注於OLED,目前佔小尺寸OLED螢幕市場份額的絕大部分。LG Electronics Inc.在2009年與出光興產結盟,側重於電視機螢幕。
「我們持有所有重要專利長達十年,」出光興產負責電子材料部門商業策略的總經理Takamitsu Nagase說,「但僅在過去三到四年的期間,該技術才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業務。」
雖然出光興產在開發OLED技術方面取得先發優勢,但是陶氏化學、默克等其他競爭對手都加入了該領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以期找到更佳的方式來製造有機材料。撰文/Pavel Alpeyev、Takako Taniguchi
#新iPhone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