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lei貨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lei貨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ei貨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ei貨幣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利世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民媒體】水槍論人仔(C.K. Lei) 我相信,一般男人都試過,有D野想射出黎的時候,你用手「撳」住佢,噴出黎的野只會係你手邊流出黎,無論你幾大力「撳」,都係會流出黎,我指的係男孩子細細過玩水槍的時候情境。 楊懷康幾年前曾經講過一個十分生動的理論——《水槍論》,文抄公其內容:「水槍注滿...

  • lei貨幣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1-16 15:12:33
    有 41 人按讚


    【全民媒體】水槍論人仔(C.K. Lei)

    我相信,一般男人都試過,有D野想射出黎的時候,你用手「撳」住佢,噴出黎的野只會係你手邊流出黎,無論你幾大力「撳」,都係會流出黎,我指的係男孩子細細過玩水槍的時候情境。

    楊懷康幾年前曾經講過一個十分生動的理論——《水槍論》,文抄公其內容:「水槍注滿水,封實出水口,猛力拉扳掣,則必然有水射出來;要不是衝破出水口,便是在某一二較弱的夾縫射出來。總的而言,給封實出水口的水槍加壓,水總還是要射出來的。」當時,他是用來形容歐元;今天,可以用來形容人仔。

    美元加息加上N 咁多個原因,人民幣預期貶值已成為common sense,人民幣就好似水槍裡面的水,受壓後想射出來。好明顯,16年10月入咗SDR後,大陸政府已開始放手俾人民幣有序的貶值,藉此希望可以俾大陸經濟回一回氣,刺激一下出口(97年泰國係金融風暴開始前都係咁諗)。現在的問題是,2015和2016年人仔分別每年已經貶咗約5%,明年或大後年能否亦然可以按劇本安排,有序地貶值?

    Paul Krugman 係好耐之前提供一個理論,指當一種固定匯率的貨幣,產生了貶值預期之後,資金外流就會開始,想穩住的匯率,就要動用外匯儲備(對中國而言,多一招外匯管制),當市場相信貶值不會停止的時候,就會加快流走,直到爆煲為止。政府頂得愈來,動用外儲的金額就愈黎愈大,直到最後外儲燒耗到一個tipping point 後,匯率就會係愈斷崖式下跌。

    類似的情形,1992年英鎊試過、1997年東南亞各國試過,過咗廿年,中國又開始緊上述的遊戲。你會話,中國經濟的總量係世界第二,成隻航空母艦咁,無咁易出事。當年,Titanic 都無人諗過會沉,所以無準備足夠的救生艇,點知撞冰山,隻船入水,之後慢慢沉,突然到某個位斷開兩截,直插海底。

    現時,大陸手持外儲現時有31,200億美金,係currernt account為盈餘的時候,每個月依然以200~400億的速度流失,相信不久就會到tipping point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真讓人擔心,都係打電話同個經紀講,今個星期唔睇樓住了。

    C.K. Lei

  • lei貨幣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19 16:01:56
    有 27 人按讚


    【全民媒體】淺解剪刀差(C.K. Lei)

    剪刀差是指M1同M2的年增幅持續擴大,據央行解釋這現象揭示貨幣政策無法驅使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進行投資(其實較常用的指標是M2/GDP)。為何剪刀差能揭示此現象,應該由M0、M1同M2開始講起。

    M0提指流通中的貨幣,簡單黎講,ATM機裡面的錢M0,直到你將提款卡插入去ATM之後攞左錢出黎,at this moment你提出黎的錢先成為M0。

    再講M1=M0+單位活期存款,姑且將單位活期存款視作公司的活期存款戶口,舉例,如果一間中國企業出口一筆價值USD100萬的運動鞋到美國,人家收到貨付錢的時候,因為中國採用結匯制,經中央銀行結算後再打錢(RMB 680萬)到你活期存款戶口,此時,M1將增加RMB 680萬。值得注意,你用提一個戶口交水電費,對M1不會產生變化(因為只是由一個公司活期存款戶口轉到另一個),然而,你用黎出糧俾員工,則M1會減少,M2會增加 (稍後解釋)。

    最後,M2=M1+准貨幣 (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可瞭解成放在證券戶口的錢,先簡化不敍)。根據上述定義,如果公司出糧俾員工,公司活期戶口少左錢,員工的個人存款增加,所以就做成M1減/M2增的情況。同樣,如果公司把錢轉到定期存款戶口,M1亦自然會減少,錢就跑到M2那邊。
    所以,M1同M2的年增幅持續擴大,即係代表企業不斷咁將D錢放係活期銀行戶口,不投資,連打過電話轉錢到定期都唔願意做。到底點解會咁?按中國央行盛松成表示,主要原因包括為企業持人民幣待投資、定期存款利率下跌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

    我個人覺得最大原因是企業待投資金額不斷增加,待投資即係暫時缺乏投資機會,待多久不知道,只好放係活期。值得一提,碰巧的是,剪刀差是由去年10月開始,亦即人民幣貶值後數月開始發生,M1亦都可能是外匯管理局審批變得嚴格左,時間耐左,企業走出去的資金只好“宅”左係活期存款戶口,待審批成功後,隨時匯出作海外投資。這是個人的educated guess。

    C.K. Lei

  • lei貨幣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1-25 11:36:54
    有 72 人按讚


    【全民媒體】衝擊聯匯(C.K. Lei)

    先講講背景資料,於回歸後的第二日(1997年7月2日),泰國決定讓泰銖自由浮動,單日貶值17%,之後風暴開始蔓延至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香港開始的時候並没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仲走去幫泰國),97年8月恆指更升到當時的歷史新高16,820點,樓市於97年首10個月內亦升左近五成,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與此同時,卻埋下泡沫爆破的徵兆。

    當時,亞洲地區除左人民幣外,大部份國家都短時間貶值最少10%以上,只有港元peg住美元,没有貶值。這自然引起大鱷來的注意。先不考慮基本因素,聯匯當時本身就有兩個弱點,第一,金融局當時不會主動向銀行體系注入港元,加上銀行港幣的結餘一向都偏低,(例如在1997年8月香港銀行結餘只有約HKD 20億),如果要衝擊聯匯,只要用幾億美元,就可以抽乾銀行體系的港元,抽高隔夜港元拆息。第二,因為聯匯的關係,沽空左的港元,唔會大升,如果衝擊聯匯失敗,最多只係蝕資金成本及價差,唔會蝕到入肉,所以當時沽港元值博率很高。

    在上述提及的背景下,由1997年8月年開始,大鱷已計劃準備衝擊聯匯。到了同年10月,因為當時没有推出任七招(當時只有任一招),金融局不會主動係銀行體系注入港元,大鱷曾一夜間把拆息抽高到280厘,港股即散(故金管局被批没有做好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恆指單日下跌超過1,200點。

    之後,大鱷斷斷續續的對港元進行沽空,直到於98年8月,今次大鱷總結之前的經驗,重鎚出擊,同時沽恆指及沽港匯。據任志剛講,當時對沖基金準備動用超過HKD300億來沽空港元,同時沽空8萬張大期。當時,如果只用任一招,單靠推高港元隔夜拆息來擊退大鱷,就正中大鱷下懷,保住聯匯,但放棄了恆指。所以,最後港府決定入市接貨,最初以為要接HKD300~400億貨,最後接左超過HKD 1,000億 (當時只有約HKD 3,000億外匯儲備),頂住恆指係七千點以上,攪到大鱷無乜肉食。碰巧LTCM爆煲,大鱷後欄失火,故只好撤退。

    其後任志剛推出任七招,金融局作出弱方兌換保證(如果我無記錯,開始時係没有強方兌換保證,係後來2003年才引入),所以,如果有人想沽空港元,金融管可以隨時係買入港元,以維持港元的供應,以及銀行隔夜拆息的穩定。因此,今時今日,如果要用上述方法再賺錢,首先要沽乾銀行體系的HKD 3,600億元,再加沽乾HKD 100億元基礎貨幣,再要沽乾政府持有的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收返黎的港幣,仲未計及外匯儲備,資金起碼要幾千億,點衝啊。因此,宜家想用夾高拆息沽期指的方法, 理論上係feasible,但實際上係impossible,not to mention要衝散聯匯了。

    C.K. Le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