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lavender電影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lavender電影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unshineseed (生活品質重要)看板Movie-Score標題[閒聊] 揭開薰衣草夫人...
lavender電影 在 AmberM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9 20:25:19
🦭 . . 食完早餐收拾時見到枱面都是淚水, 突然諗起呢套2000年既電影。 小學只係睇過一次已經印象深刻, 大個睇返身同感受,同時發現原來呢套戲影響左我好多 (至少薰衣草的紫w) 尋晚發夢同米米餃姐過左個好平凡既日常摸摸, 嗯⋯⋯會習慣的。 Btw天使金城武宇宙最強。唯美👼🏻 #HongKong...
板友們想必都對ladies in lavender的配樂十分熟悉
但相信看過電影的還在少數
小弟最近有幸欣賞了電影 寫了點文章
簡介劇情和soundtrack各曲目出現的段落
若有板友聽過配樂後對電影好奇的 希望這些文字能有幫助
部落格板 酌附劇照
http://sunshineseed.blogspot.com/2008/10/ladies-in-lavender.html
小提琴幻想曲演出片段
http://tw.youtube.com/watch?v=WfyN4D-df2g&feature=related
帶回家請按這邊http://sharebee.com/6757a093
----------------------
聽電影配樂這些年,已經從早期「看完電影去找配樂」的習慣變成了「不看電影也敢買配
樂」,但是真正讓我「聽完配樂回頭去找電影」的作品終究是少數,而『Ladies in
lavender』算是一個。
電影『Ladies in lavender』未曾在台灣公開上映,坊間有「薰衣草夫人」、「等愛的女
人」兩種譯名。幾年前無意間聽到這部配樂時,真是有如左右耳機瞬間爆出鮮花般的驚為
天人。以古典小提琴為基底,再用濫情炫技調配提味,讓人不敢相信配樂家火力全開寫出
這樣優美的作品,怎麼會來搭配一部毫無名氣的小製作電影呢?我幾乎是馬上請我姊在米
國幫我訂了這張原聲帶,到手後幾乎是隨身攜帶成為我的荒島唱片。殊不知半年後
SonyBMG引進了這張CD,變得大街小巷都買得到,實在讓人扼腕。
大概知道電影是講一對老姊妹在海灘撿到一位落海的年輕小提琴家,害得兩位女士心中老
鹿亂撞的故事。可是因為音樂真的太醉人,總讓人禁不住想看個電影一探究竟。而且是怎
樣的project可以請到Judi Dench和Maggie Smith兩大影后同台競藝,還能找來當紅小提
琴手Joshua Bell以幾乎是一張獨奏專輯的分量跨刀原聲帶演出呢(這不是約大帥第一次跨
足電影,但絕對是最搶戲的一次)?可惜電影實在頗低調,我直到一個月前才找到,得以
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一睹廬山真面目。
電影以原聲帶的第7軌「On the beach」開場,淡雅的鋼琴伴奏下,年過六旬的姊妹Janet
和Ursula倆在海邊嬉戲,晚上一起打毛線,一同早早就寢,度過再平常不過的一天。而夜
裡的一陣暴風雨為她倆的生活帶來了巨變。她們在海邊發現了落海垂死的年輕男子。她們
趕緊找人將這男子扛回家,並請來了醫生。等到一切穩定下來,Ursula望著床上仍然昏迷
不醒的陌生男子,才注意到他俊美的外表。
姊妹倆發現這男子不懂英文,Janet比手畫腳加上三腳貓的德文終於問出來他叫Andrea,
來自波蘭,想要去美國展開新生活卻發生了船難。情愫暗生的Ursula忽然發現自己有心事
沒有辦法與Janet分享。於是背著姊姊偷偷寫了一疊字卡,準備效法長頸鹿美語來為
Andrea上一堂英文課,這時第2軌「Olga」的旋律油然而生。不同於原聲帶的小提琴獨奏
,電影中改成鋼琴以中快板演奏,更能表現Ursula暗自雀躍的心情。配樂來到第3軌「
Teaching Andrea」,開場的旋律從鋼琴換成了豎笛和小提琴,不諳德文的Ursula和
Andrea終於有了愉快的溝通。
某日,Janet彈鋼琴的聲音吵醒了Andrea,原來他沒辦法忍受爛音樂!這小弟痛苦不堪的
樣子讓姊妹倆母性大作,兩人以為Andrea比較喜歡聽小提琴不喜歡聽鋼琴,於是商請村裡
唯一會拉小提琴的先生來家裡為Andrea奏上一曲。老先生拉的是古典名曲:第15軌的帕格
尼尼威尼斯狂歡節。結果Andrea對這位老兄的演奏尷尬地拍了拍手,伸手接過小提琴拉了
同一個樂段,這果然是LP與雞腿的差異。姊妹倆才發現小弟弟原來是個超強的小提琴家啊
!Andrea閉上雙眼,長弓一揮,經典第4軌「Fantasy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的主
旋律終於登場!
身體漸漸復原的Andrea被女僕抓去幫忙削馬鈴薯皮,第12軌「Potato」的逗趣樂段出現!
接著Andrea參加了村里小酒館的聚會,小展神技奏了一曲第10軌「波蘭舞曲」博得滿堂喝
采。在這個場合,他也遇見了神秘的美女畫家Olga,她是村裡頭唯一會說流利德文的人。
眼看著Andrea已經不再需要她們的照顧,姊妹倆卻已經把他當成了家人。而Ursula漸漸藏
不住她旖旎的心事。她對Andrea孺慕的舉動不知所措,一廂情願地做了她自己也不相信的
解讀--第3軌「Teaching Andrea」重現。
年輕貌美的Olga的現身讓兩姊妹十分不安。這時Olga寄來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哥哥是名
傑出的小提琴家,她看出Andrea有極高的天賦,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接觸。第9軌「the
letter」刻劃了兩姊妹對Olga不明意圖的焦慮,兩人決定把這封信藏起來不讓Andrea知道
。苦等不到回音的Olga仍然寫了信給倫敦的胞兄,告訴他這裡有個來自波蘭的音樂天才。
書桌前Olga清癯的身軀與海邊Andrea獨奏的背影,搭配了第11軌「Stirring」小提琴謎一
般的旋律線,洽似Ursula心底的春潮,昭示著即將來到的巨變。
掩不住情思的Ursula終於向Janet問起她塵封的回憶。原來Janet原本有機會嫁人的,只可
惜她的愛人參加戰爭葬送了性命,Janet的幸福也就此被終結。因著這段久遠的愛情,
Janet面對Andrea的青春魅力時能夠回想起昔日愛人的美好,Ursula卻只能憑弔她從未找
到對象付出的真愛。
Andrea和Olga談話時,終究還是發現兩姊妹藏了那封信。Olga的哥哥發了封電報要她即日
帶Andrea到倫敦去。在Olga的催促之下,Andrea連再見都來不及說就被迫搭上火車。而此
時Ursula正望著窗外等著Andrea回家吃晚餐。面對Andrea的不告而別,Ursula從美夢中被
敲醒,她形容枯槁地在第14軌「The broken heart」伴奏下追悼著早凋的愛情。
未久,兩姊妹收到倫敦來的包裹,裡頭有一幅Olga所繪的Andrea畫像,紙箋上除了道歉的
字句,也提及了自己即將和Olga哥哥指揮的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並在廣播節目播送。
Ursula把畫掛在Andrea以前住的那間房。
演奏會當天,全村的人都集合在她們家為Andrea打氣,但卻是女僕當家接待。Janet與
Ursula決定親自到倫敦去欣賞Andrea的演出。本片的主題音樂第4軌「Fantasy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在此壓軸上陣。眼前的Andrea梳著西裝頭,身著燕尾服,早已不
是從海邊救起時憔悴的模樣。隨著樂音不斷地攀高,回憶海浪般拍打著Ursula的內心。她
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碰觸他的喜悅、失去他的痛苦,彷彿都在琴音中一併釋放了。
慶功宴上,喜見兩姊妹的Andrea被眾人簇擁著,只聊了幾句旋即被拉走。Ursula知道
Andrea不會忘記她們,是放手的時候了。她默默地與Janet相偕離去。片尾,第15軌「
Two sisters」浮現,Janet與Ursula再次在海邊散步、談笑,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Ladies in lavender』也算是則關於老女人的童話故事。被沖上岸的王子終究屬於另一
個世界,白髮蒼蒼的人魚公主這次沒有自不量力,決定回頭過自己平淡的生活。這樣的劇
情是標準的起、承、轉、合四步曲,故事單純且人物突出,非常適合在舞台劇演出,但是
搬上大銀幕就略顯單薄。即使兩大影后演盡內心戲,還是撐不開整齣戲的格局,甚至還有
那麼一點「習作」的感覺。而是什麼讓這部電影充滿了餘韻,就是音樂啊!好的配樂可以
把電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Ladies in lavender』的配樂家Nigel Hess儘管名氣不大,
卻作了最好的示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9.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