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說明書
Q:如果是今年高一的學生,暑假能夠做什麼?
A:好好玩吧!相信我好好玩,先不要煩惱學習歷程,之後他會讓你痛苦很久ಠ_ಠ 況且你也只剩下這個暑假能夠好好放鬆了
Q:自主學習可以做什麼?自主學習的主題?
A:可以上線上課程平台(IOH、磨課師、Ewant)尋找自己有興趣的線上課程...
#學習歷程說明書
Q:如果是今年高一的學生,暑假能夠做什麼?
A:好好玩吧!相信我好好玩,先不要煩惱學習歷程,之後他會讓你痛苦很久ಠ_ಠ 況且你也只剩下這個暑假能夠好好放鬆了
Q:自主學習可以做什麼?自主學習的主題?
A:可以上線上課程平台(IOH、磨課師、Ewant)尋找自己有興趣的線上課程,或是跟同學一起做科展、小論文等等。
主題的話就看你想要研究什麼樣的內容都可以!
再給個建議就是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連結自己有興趣的科系或是相關類科,不僅僅是為了在多元有好看的表現而已,更重要的是提早知道自己想要的、喜歡的是什麼,算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吧(⸝⸝⸝´ч`⸝⸝⸝)
Q:寫一篇英文作文也可以放進去是真的嗎?
A:是的,課程成果就是你想要放什麼進去都可以,只要老師認證通過即可!
但說真的這樣會讓你的課程學習成果看起來很空ㄛ,建議再加上一些英文學習單或是簡報,讓整份成果更完整。
Q:生物化學之類的科目可以做什麼呀?理科老師也不會出報告怎麼辦?
A:生物化學在課程成果的介紹有說明~
如果老師不會出報告也可以自己找有興趣的主題來探討,不然就是去詢問老師對於課程成果有什麼樣的建議!
Q:生物除了科展、小論文外,還能做什麼放學習歷程?
A:實驗、報告或上課中寫的學習單也都能放入學習歷程,在這裡建議把課程所有的成果彙整成一個檔案!清楚標示日期,如果是小組作業也要標出自己負責的部分。
Q:如果是想往醫學方面發展,推薦學習歷程裡面放什麼?
A:醫學營的營隊參加心得、能夠凸顯個人特質的報告、生涯探索成果、生物化學等理科相關課程成果
Q:製作檔案推薦程式&word/ppt模板連結?
A: PowerPoint或word都很好用,如果要存上雲端也可以用google的做,只是google做出來的可能沒有那麼精緻。上網查ppt模板就有很多免費模板可以用囉!
想要學習排版可以去YouTube上面觀看教學影片,裡面有提供很多讓版型更好看的小方法ㄛ
Q: Word 那些技巧是什麼?
A:基本上就是縮排、更改字體、排版這樣,ppt的話就還有更改投影片大小。
基本上字型跟字體大小在同一份報告還是用相同的比較好,畢竟乾乾淨淨的也方便老師們閱覽。
Q:一定要用筆電嗎?不能用手機或是平板取代嗎?
A:我跟三毛都比較習慣用筆電,畢竟手機、平板的排版有時候傳到電腦會跑掉、在編排上也不方便調整,教授還有老師們在看成果也是用電腦,所以我覺得用電腦的便利性還是較高的!
如果家裡經濟情況不允許的話,可以考慮到市立圖書館的電腦使用~把資料存在google雲端硬碟就不用怕不見囉(ノ´∀`)
Q:去國外當志工該如何呈現成果?
A:可以使用簡報的方式來呈現,內容可能可以包含工作內容、服務對象、為什麼自己想擔任這個志工、在這項服務學習中學到的、最後則是自己參加後的心得和感想~
排版上建議用一些活動圖片穿插在旁邊,才不讓整份報告看起來有點呆板!基本上橫式或是直式都可以,如果有服務時數或是證書也記得放在一起(●´ϖ`●)
Q:公私校資源相差太大,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幫助自己?
A:
(1)最簡單的就是去買或借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來充實自我,再來就可以上網找一些教學影片、資料等等。
(2)主動跟老師索取補充資料或詢問老師有什麼推薦的補充教材!
(3)現在網路都很發達嘛,想要什麼東西基本上網路都能找得到,只要肯上網找,一定能找得到許多有用文獻的
(4)多參加校外活動,在校外活動中學習人際互動、提升自己口語表達能力
(5)還有還有一定要問,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要擔心問別人上傳什麼會很奇怪٩( ᐛ )و
因為如果你的眼光只有在自己、同班同學的成果上,只會顯得自己像井底之蛙一樣
最後補充一個不錯的介紹: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333
ioh學習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章分享】留美醫生:為了工作而學習,除了專業,我們還剩下什麼?
人們總愛說選科系最好要選那些會賺錢、有頭路的「專業」科系--電機、法律、醫學、資工等等,而那些美術、音樂、哲學、天文還是留給那些「有個富爸爸」的。然而專業,真的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嗎?一篇名為「太多專家的危險」的時代雜誌評論指出:「美國社會對於專家、專業、鑽研於單一職業的執著,到頭來反倒讓人民缺乏不同角度思考和觀察的能力」。
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之外,出了社會後,其實我們都是龐大社會體系的小螺絲釘。學會如何放下專業的光環,努力了解社會不同的面向是更重要的人生議題,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真正地與各種背景的人溝通合作,擁有看世界更寬廣的角度。
造訪 IOH → http://bit.ly/ioh_tw
#IOHrocks
ioh學習單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是世界母語日
#你的母語是甚麼?
一直非常重視台語教學這塊的優質團隊
新作《呆呆學台語 - 台灣料理》配合世界母語日,在App Store、Google Play上架了,內容是完全免費的,可以讓大人、小孩一起透過猜謎遊戲來學台語。
《料理救援隊》台語動畫也持續在YouTube頻道播出,如果喜歡作品,也請幫忙分享、推廣,非常感謝!
・預告片:http://bit.ly/2SMO1IA
・APP簡介漫畫版:http://bit.ly/2V4LtHA
・動畫播放清單:http://bit.ly/37gMpvJ
《呆呆學台語 - 台灣料理》 APP預告片搶先看👀
✨2/21世界母語日・App Store、Google Play 雙平台免費上架✨
iOS 版本➡️ https://apple.co/2SKf3Ak
Android 版本➡️ http://bit.ly/2V7w8Gc
這次的App配合料理救援隊動畫的主題,故事中出現的台灣料理,都會在阿光、阿月、小草、小雪和鼠老闆的謎題當中登場喔!
這擺ê App配合著料理救援隊báng-gah ê主題,故事當中出現ê台灣料理,攏會佇A-kng、阿月仔、阿草、A-soat和鳥鼠仔頭家ê謎猜當中出場喔!
【產品特色】
✏️ioh謎猜 / 猜謎遊戲:
由烏肉老師出謎題,搭配資深聲優 - 佼子老師與牛奶老師的趣味配音,在遊戲中訓練台語聽力、動腦猜猜看這是什麼食物?
✏️料理圖鑑:
收錄超過50組台灣特色料理,精美的圖卡對應台語發音,提供漢羅台文、白話字、教育部羅馬字、華文,讓你學習正確的台語文。
台灣料理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令我們感到驕傲的獨特文化。
台語也是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的語言,但它正在慢慢地消逝中。
希望家長與孩子們,能夠透過我們的作品,將這片土地上珍貴、美好的事物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
動畫和台語教室影片連載中,還沒看的趕快去補進度吧🏃
🔔訂閱+小鈴鐺➡️ https://youtube.com/c/呆呆伙伴DaiDaiFriends
ioh學習單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識大學校系的5個資源 #適合高中生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延後開學,意味著高中生有更多自主運用的時間。非常推薦要走個人申請的高三生,利用這多出來的兩個禮拜,了解自己的落點,認識校系,以及進行備審的資料蒐集與製作。至於高一及高二生,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未來大學想往哪個方向發展,也很適合利用這段時間多加了解與探索。
今天要來介紹5個網站,都是很適合了解大學校系的網站。
⚡️1 #IOH
https://ioh.tw/
「IOH 主旨是要 Democrat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意同於將個人經驗大眾公開化。我們認為每一個人的經驗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像是一本書,IOH 想要作為一個圖書館,收藏大家的經驗,讓每一個人不需要有關係、有人脈才可以獲取這些經驗。以海內外就學、工作的人來作為耳目,提供台灣年輕人一個看世界的窗口、培養國際觀的管道。」
IOH會邀請海內外各校系的學生/畢業生利用影片來談談他們的大學生活,讓對這些校系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更加瞭解未來可能會遇到的課程,或是學習狀況。而且IOH涵蓋的校系很多,不怕找不到有興趣的系在做什麼。除了有校系介紹,IOH也會找社會人士來聊聊他們的工作,讓對這些領域有興趣的人可以認識更多。
IOH大部分都是以影片為主,有時候無法馬上找到想看的部分,所以可以先利用影片底下的文字概要,先大概瀏覽過,確定自己想看的部分,再來觀看影片,時間利用會更有效率。
除了有各式影片,上面也有關於申請大學、備審、面試等的文章,很適合高中生上去逛逛,找到自己對哪個領域比較有興趣,對未來有更多瞭解與想像。
⚡️2 #UrSchool
https://urschool.org/
UrSchool有提供一些大學的教授上課評價,供大學生做選課選擇。除此之外,它左上方的選單有「就讀心得分享區」,這裡可以找到一些大學校系的學長姐分享文,可以把UrSchool想成文字精簡版的IOH。
⚡️3 #大學問
https://www.unews.com.tw/
這個網站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群/地區/註冊率/入學管道來查詢大學校系,可以查到該校系的一些基本資料,像是學費、招生人數、入學方式、學系介紹等。除此之外,它也有入學管道的介紹,或是各種關於升學的文章,可以供學生以及家長做參考。
⚡️4 #漫步在大學
http://1058763.wit.com.tw/
這個網站是由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所管理,內容跟大學問有點像,不過他的整體介面比較陽春一點,但是他的資料更加詳細與齊全,可以查到學校簡介、院系現況、入學管道、費用、設備、膳宿情況、社團等。
⚡️5 #104升學就業地圖
https://www.104.com.tw/area/freshman/seniors
104升學就業地圖利用圖表整理各校系的畢業生,在畢業後都去了哪裡,是選擇繼續深造或是投入職場。若是深造的話,是到台灣哪些學校,或是到海外留學,以及選擇哪些系所。若是投入職場的話,是在哪些領域,做哪種類型的工作,而且還有第一份工作、畢業後2-5年、5-10年,以及10年後的調查。我個人覺得這很猛XD除此之外,他還有平均月薪可以供參考,可以想看看自己讀完大學之後,投入職場大概身價如何。最後則有這個科系的畢業生,大多擁有哪些證照以及技能。
除了上面這些資源,想要各系所也都有自己的網站,那些網站也很適合上去逛逛,可以獲得更多細部且深入的資訊哦!
選系不選校,是我一直以來都跟學生講的,畢竟興趣才是真正可以支持一個人走得長遠的東西。若是進入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的系,大學四年只會讀得很痛苦,而且因為沒興趣也不會想好好讀,成績應該也不會太好,要轉系的可能性就會很低,就這樣痛苦四年真的太累了。因此,介紹這些網站就是希望幫助高中生,能夠更加了解不同校系在做些什麼,好好在高中階段探索,去找到自己想要發展的領域與方向,照著興趣去選擇科系,未來大學才會念得開心,念的如魚得水。
#凱蒂英文 #學測 #個人申請 #興趣 #面試 #備審 #一階 #二階 #英文 #高中 #輔導室 #星期五 #凱蒂帶你來進補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reurl.cc/Gkko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