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impostor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impostor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impostor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impostor意思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74的網紅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恭喜Vito出書 #如果是你 #你也會這麼做嗎 這週三的直播讀書會我們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將不適感去污名化」(出自於《魅力學》,什麼意思?​ ​ 人們很常有不適的感覺,不論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 ​ ▌#生理上的不適感​ 可能是你在洽談一個重要的會議,但是身上穿的衣服過於緊繃或是坐在窗邊太陽過...

impostor意思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05:56

想聽我的回答嗎? 上一篇貼文中提到,在上週的Clubhouse 我被問到「你覺得你自己是個過度成就者或者是覺得自己是個 *冒名頂替者嗎?」「你認同裝久了就像了這樣的想法嗎?」「是什麼樣的特質讓你成就了今天的樣子?」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Google一下「*冒名頂替症候群(英語:Impostor ...

  • impostor意思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2 22:46:43
    有 37 人按讚

    #恭喜Vito出書 #如果是你 #你也會這麼做嗎

    這週三的直播讀書會我們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將不適感去污名化」(出自於《魅力學》,什麼意思?​

    人們很常有不適的感覺,不論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

    ▌#生理上的不適感​
    可能是你在洽談一個重要的會議,但是身上穿的衣服過於緊繃或是坐在窗邊太陽過於刺眼,這會在生理上行程不舒服,如果你不跟對方說,你的眯眼、扭動、臉上的不舒服感,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否對他說得話不贊成或是對你產生負面的印象。​

    ▌#心理上的不適感​
    人不喜歡「未知」,例如我們想要趕快知道結果,不想要提心吊膽的等待最後的結果,面試前不知道是否會表現好,簡報前不知道是否會順利,這都會讓自己的有心理上的不適感。比較所產生的不滿、自我批判(尤其是冒牌者症候群*)、自我懷疑都會在心理上產生很大的不適感。​


    針對這些不適的感覺,我們需要需要掃除這些心理障礙,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開頭提到的「將不適感去污名化」。​

    ▌#將不適感去污名化的方法​

    ① 看成一種正常、普遍且沒有什麼好焦慮或見不得人的感受,就能降低它的衝擊力。心裡不舒服或負面情緒,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每個人都經歷過。​

    這件事情很重要,我2018年買這本書的時候,因為這句話深受鼓勵。我以前一直很怕自己不一樣(明明自己也不是什麼太特別的人),但刻意尋求合群、不突出,讓我自己有一度很焦慮。​

    看到這句話之後,我瞬間心情輕鬆了許多,我知道其實我不孤單,我不是唯一的那個,每個人都會有。就算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只要想像每個人都會有我自己就安心了不少。(這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安慰劑效應*」的效果)​


    ② 把它視為許多人共同承擔的重擔,此時此刻非常多人也感受到同樣的情緒,你只是其中一位。​

    如果說第一點是看成每個人「曾經」有的經歷,那麼第二點就是「同時」不只你一個人正在遭受這樣的感覺。例如不知道好或不好的工作轉換、離婚、親近的人過世等等。 ​

    我們的文化常常會告訴我們有負面的想法或是感受是不對的,我們要常保正面的心態,但是這些情緒是千真萬確一定會有的,我們無法避免,我們應該是「阿!情緒來了,那就讓它休息一下,然後再離開吧」。​


    ③ 想看看有誰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特別是你景仰的對象。​

    如果你需要一個也有同樣類似經歷的人鼓勵自己,那麼你可以找找身邊甚至是自己崇拜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這麼喜歡看傳記的原因,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力量,重點不在這些人如何成功,而在這些人失敗是如何站起來的。​


    同時我也在直播中鼓勵大家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你可以寫下來鼓勵大家。​
    我的朋友 Vito就新出版了一本書《#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他在45歲的時候,因為疫情,公司告訴他:如果兩個月內業績沒有起色,那麼只好請他走人。​

    這是所有人在疫情時期時的夢靨,那時候我做了很多職涯諮詢都是受疫情影響,例如每個月無薪假2週,也就是你的薪資砍半,或是前三個月領半薪,後三個月領全新,第7個月開始領1.5個月,也就是把前三個月的半薪,延後半年發,當然也有直接開除人的,不管你過去的業績如何。​

    Vito從接到這個消息開始,開了一個粉專 (同書名: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Vito從未公開坦承他是這個粉專的主人,我很幸運,我在一場活動中認識Vito,這場活動是他第一次公開這個秘密,而後,我成為保守這個秘密的人之一。​

    同時因為Vito的年紀根據他本人宣稱可以生出我這個年紀的女兒,所以也不客氣的叫他「Vito把拔」,女兒的壞處就是花錢,所以,去年我舉辦的200個人的日更團創作者派對,他義無反顧到場支持,他甚至是我公布就付費的人,對於這點,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感動。​

    這本書的文字很順,你可以一直看下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道理,也不是要教會你什麼,你會看到一個中年大叔,很坦誠的說出自己在這60天的焦慮、過程、生活中的觀察、變化,是那麼的真實。​

    你會知道,「將不適感去污名化」不只是我們在線上讀書會的一頁PPT,而是一個真實的人生,是每一個人真實的人生。​

    要能夠每天都挖心剖肺的衷心敘述自己的心境其實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內心的心魔比你想的還多。​

    週五的早上,寫給你們。​
    如果是你,你也會這樣做嗎?​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976



    ▌名詞解釋:​
    * #冒牌者症候群 (impostor syndrome) :有能力的人並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成天擔心別人會揭穿他們是冒牌者。​

    * #安慰劑效應 (placebo effect):它是一項假療程,醫護人員給病人實際上根本沒有療效的「假」藥錠,並告知這個藥可以治療他們的疾病。令人驚訝的是,許多病人接受了這種無藥效治療後,病症仍然獲得實際改善。

  • impostor意思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6 16:22:13
    有 441 人按讚

    心得體悟: 亞裔專業人士在美國的職場之路

    昨天我參加了公司一整天的 API summit, API 不是軟體業中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而是社團名字 Asian Pacific Islander,API 包含對象是整個亞洲及太平洋各島國的人。 一整天的講座及活動下來, 我有很多體悟, 整理我一些感想在這裏分享。


    一天的 summit ,一個詞被提到超級無敵多次, 那就是 Imposter Syndrome! 如果你不確定 Imposter Syndrome 是什麼意思及症狀,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冒名頂替者症候群不僅僅是初階人士有, 許多分享的高階主管也都承認自己也常常有 impostor syndrome。 不論是在哪個階段、哪個時間點, 因為工作上總是有新的挑戰,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要在自己沒有那麼擅長的領域、或是專案中做出符合期待以上的貢獻。 又或者你覺得你只是運氣好才得到你目前的工作, 你並沒有覺得你應該屬於你目前的公司...等等。 一切你的自我懷疑,每個人每天都或多或少會經歷, 所以你並不孤單。 亞洲人大部分很謙遜, 但也讓我們常常陷入冒名頂替者症候群的泥沼中。 記得時時提醒自己, 我們已經很棒了, 我們所在的狀態就是我們應該得到的, 我們就是最棒的。 之前一個 Youtube 小女孩的影片是我不時拿來鼓勵自我還有親愛的老婆的影片, 大家可以學習片中小女孩的樂觀開朗。


    Summit 其中一個亮點是請到好萊塢韓裔演員 Ki Hong Lee 李起弘來分享。 李起弘成名的角色像是在電影移動迷宮、 或是影集 Unbreakable Kimmy Schmidt 中。


    李起弘分享到從小他的爸媽就教導他,做什麼事情不僅僅要想到自己,還要想到家人/族,韓國、還有整個 Asia 。 他常常覺得他日常生活肩負著整個美國對亞洲人的期待, 讓他不論是待人接物都覺得要很小心。


    他本人在訪問中很搞笑, 讓現場在他回答時每每爆出笑聲。 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他 2014 年被評選上 Sexisest Men Alive 排行榜。 他反應是怎麼不是最好的演員排行, 他比較想要上那個排行榜! 雖然他自己覺得自己很性感了, 但是不需要一個排名來告訴他 LOL。 他話鋒一轉,提到從小到大, 每次去超市,雜誌區的封面永遠都只有白人, 如果說他上了性感的排行榜, 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很多亞裔的小男生看到他上榜可能就會信心大增, 告訴自己說: "如果李起弘都可以上性感男人的排行榜, 我比他更帥一定也可以"。 很多時候, 亞裔在美國就是需要一個激勵, 讓自己有目標可以努力。


    李起弘的話讓我很有共鳴, 我寫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也是類似的出發點。 許多人看到我這樣什麼都不懂、半路出家的半吊子一路可以在矽谷站穩腳步, 再到 FAANG 之一的 Facebook 做軟體工程師,許多人比我更優秀、更有經驗, 他們想要做類似的事情一定也可以做到!


    在整天的 summit 中,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與的同事,不得不順便稱讚一下公司的鼓勵政策。 在 summit 之前幾個月,全公司的經理都有接到這次活動通知, 如果組員有意願參加, 經理應該要支持。 所以這次許多同事從西雅圖、紐約、奧斯丁、或是更遠從歐洲、亞洲辦公室特地飛來參加活動。 在活動中許多同事的發言、還有一些討論時候的互動, 讓我發現許多人其實都是在美國出生長大, 他們的英文比我好 100 倍、對美國文化了解比我深刻 100 倍。 但他們也是不辭辛勞的參加這類型的活動。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 在亞裔群體裡彼此幫忙, 在職場上得到更好提攜, 有更好的發展。


    在你說話的時候, 你注重多少心力在你的詞彙中(多少 %)? 多少在你的語調中? 多少在你的肢體語言? 請你先暫停 30 秒, 想好你的個人狀況, 再往下讀。


    對我而言, 我認為我的詞彙注重是 40%、語調是 50%、肢體語言 10% , 但研究顯示在真正的言談中, 詞彙只佔 7%、語調佔 38%、而肢體語言佔到了 55 % 的影響力。我們是否常常花費大量心力在真實影響沒有那麼大的地方溝通, 導致事倍功半呢?


    亞裔在美國職場中常常不敢表達意見, 或是被感覺我們不會有什麼意見。有幾個亞裔女性同事詢問說: 我的同事曾說我太多話了 (talktive) , 但我僅僅只是在會議上問了一個問題而已!我們備受挫折後就不敢再會議上發言了。 行為研究學發現, 如果你用某個方式做一件事 3 次, 你很有可能以後一直都會用同樣方式來做事。 如果你一直不表達意見, 以後你就真的不敢了。 而你如果不表達意見, 你覺得你的同事或老闆真的覺得你有參與會議嗎?


    各個 panel 分享的主管都要大家接受自己, 不要認為自己不重要, 你的同事應該要接受你亞裔背景及你的專業意見,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們不能接受, 是同事們的問題!


    在活動最後, 講者請大家想像自己在籃球場上, 你的隊友在場外準備傳球進場內。 這時候有一個隊友在很離場外隊友很近的地方伸出手要球, 另外一個在稍遠處伸手要球。如果你要你的隊友傳球, 你要怎麼樣才可以讓你的隊友知道要傳給你呢? 如果你目光沒有向著你場外的隊友、手沒有張開要球、所處的位子不是開闊之處沒有被對方隊友防守的位子,也沒有特別出聲要球,你有可能有得到傳球嗎? 在職場上, 亞裔專業人士常常覺得只要自己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就好,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就像在籃球場上你不發聲的話的隊友不知道要傳球給你, 職場上沒有適當展現自己做出的貢獻,沒有自己主動告知自己的目標、自己想要什麼升遷, 真的沒有人會知道你的想法並且幫你。


    從今天起, 每次和你的經理 1 on 1 記得多講講自己想要什麼, 可能是一個升遷、可能是一個新的挑戰、可能是一個工作型態的改變。 多講講自己想要什麼, 你的經理才能理解你, 一起和你討論,制定幫助你達成目標的計畫。


    祝福大家在美國職場都能步步高陞、發光發熱!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11/AsiansInUSCareer.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