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impact factor怎麼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impact factor怎麼算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impact factor怎麼算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iangbi (liangbi)看板PhD標題Re: [問題] conference為什麼不能...


※ 引述《PyTorch (citations至上主義教室)》之銘言:
: 小弟也是EECS領域 以前曾經收到review邀情
: 信里開宗明義就列了以下
: When reviewing the paper, keep in mind the following IEEE Access qualities:
: 1. The article must be technically sound.
: 2. The article must be original writing that enhances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in the given subject area.
: However, review articles and surveys are acceptable if they add value, even if
^^^^^^^^^^^^^^^^^^^^^^^^^^^^^^^^^^^^^^^^^^^^^
請看清楚 這句的重點在於 這裡 他們接受 Review/Survey 型的論文。
對我來我說這類型的論文,對於我了解一個新的領域的 State of the Arts很有幫助!
幫忙整理也是很有貢獻的一件事情。

: new data/concepts are not presented.
: 3. Practical articles are acceptable if they are useful to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on
^^^^^^^^^^^^^^^^^^^^^^^^^^^^^^^^^^^^^^^^^^^^^^^^^^^^^^^^^^^^^^^^^^^^^^^^^^^^^^
實務也是很重要的! 至少在工程領域,一堆數學式跑模擬,卻無法落實?
這會對人類社會有進步嗎?

: how to demonstrate a technology that may not be novel.
^^^^^^^^^^^^^^^^^^^^^^^^^^^^^^^^^^
這個也是很有幫助及貢獻的,幫助我了解如用應用技術在一個系統上。

: 4. The references that are provided must be applicable and sufficient.
: 5. The title is applicable and appropriate.
: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view process and scope of IEEE Access can be found at http://ieeeaccess.ieee.org.
: 這樣看起來要上這期刊好像不需要很大貢獻
^^^^^^^^^^^^^^^^^^^^
我認為上述的觀點也是有很大的貢獻,貢獻的點不一樣罷了。


: ※ 引述《liangbi (liangbi)》之銘言:
: : 不一定,一切看AE,我之前有一篇IEEE Access,4月17日投稿到11月15日才正式接受發表。
: : 中間經過三次revision。
: : 我也有上過大家口中的傳統IEEE 頂刊,Full Paper一個月就接受了,投論文就是運氣運氣。
: : IEEE Access給7天review,但是現在許多傳統期刊IEEE Trans. 也都向IEEE Access致敬,
: : 時間都縮短了,像是手邊邊審某些IEEE Trans從 5 weeks 縮到 2 weeks
: : IEEE Access 給7天 review 不完全硬性規定7天,很多國外的reviewer都會要求展延,
: : 相信大多數的AE也都會同意。
: : 話說我不相信審論文需要那麼久的時間,也都是放在那邊,在最後一刻才會看,審得快的
: : 也不見得比較差。審得比較久的傳統期刊品質不見的比較好,對我而言IEEE Trans.
: : 傳統期刊跟IEEE Access我都是花一樣的時間一樣的標準在審查。
: : IEEE Access強調跨領域的研究。
: : 不一定都收,我也有遇過還沒有外審,直接在AE退稿的情況。我目前改投到傳統
: : IEEE Trans Under review中。
: : 在電資領域算是高了 Q1。 它如果算低的話,其他的Q2-Q4期刊如何是好?
: : 見人見智,我是看好Open Access,這是未來的大趨勢。
: : 我也看我不少頂級研究發表在IEEE Access。
: : 像是這一篇跨國太空衛星研究計畫,台灣團隊有幾個可以做到這樣的研究?
: :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372453
: arXiv上也有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得獎論文
: 因為作者個性古怪所以不投數學期刊(他也沒去領獎)
: 但這也不代表arXiv是嚴格審查 reviewer水準高的
: 出版品
: 別人在乎這個出版品把關好不好是看他的下界而不是上界
^^^^^^^^^^^^^^^^^^^^^^^^^^^^^^^^^^^^^
把關是看AE 看 Reviewer,每個出版品都有它的使命及目的,都有他的讀者群。
活在"別人""在乎" 不是很辛苦嗎???

IEEE Access 存在本來就是有別於傳統期刊所設置的,我也有IEEE T/J的期刊論文,
也有IEEE Access的論文,但是我不會覺得誰好誰不好,我也沒有那個資格去批判。
每種期刊本來就有他感興趣的主題,有的重實務,有的重理論,有的重創新性,
有的重應用性。 只要是認認真真做的,不要是做假資料假數據。
我都認為它們都是有貢獻的,可能對你沒貢獻,但是對別人卻是很有幫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144.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618108957.A.703.html
kusionlion: 博士生不該只幫忙整理和展現工程應用吧...沒有發展基 04/11 11:19
kusionlion: 礎科學的貢獻和學碩士學位的技師有啥差別.. 04/11 11:19
mmonkeyboyy: 不是每個領域都有基礎科學貢獻的@_@" 04/11 12:09
liangbi: IEEE 全名是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旗下期刊不應只是為 04/11 12:43
liangbi: 博士生而存在,也包含產業界、工程學生及教職員等。 04/11 12:43
liangbi: 整理好的研究成果及工程應用更應該是博士級該具備的能力 04/11 12:45
liangbi: 這是"工程"領域跟一般純基礎科學領域不一樣的地方。 04/11 12:47
saltlake: 沒轍,有些人,尤其本版和博後版某些人,滿腦子就是學術 04/11 19:44
saltlake: 研究最高,甚至唯有學術研究有價值,其他都是渣 04/11 19:44
saltlake: 有些人始終沒有或不願認清,社會運作需要各方面人才產出 04/11 19:46
saltlake: 而成品的價值是需求的反應 04/11 19:46
paladin499: 博士班畢業條件確實是不包含review這類文章 04/11 22:23
paladin499: review通常是編輯邀請PI寫的 04/11 22:23
psychicaler: 博班三年寫兩篇工程應用(發明)和一篇原理分析(發現) 04/13 21:50
psychicaler: 兩種都有寫過,對業界工作中解決問題幫助不小 04/13 21:51
psychicaler: 原理分析那篇還沒用到,但跨領域學到的觀念已可應用 04/13 21:5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