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ikea羽絨被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ikea羽絨被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ikea羽絨被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ikea羽絨被臭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116的網紅吉爾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的38歲、我的第7年:我們的前程似錦】 其一:澳洲初抵 ──── 那年我們相遇時,丹尼爾才31歲,我則23歲。我在台灣突然辭掉一份錢多又穩定的工作,不顧家人反對、老闆罵到臭頭,只為了想追尋一次典型雙魚「不去會死的浪漫」。 「我真的好想好想去西方國家,一圓我對西方國家綺麗的夢想,但我不知道什...

  • ikea羽絨被臭 在 吉爾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7-18 12:02:22
    有 372 人按讚

    【你的38歲、我的第7年:我們的前程似錦】

    其一:澳洲初抵
    ────

    那年我們相遇時,丹尼爾才31歲,我則23歲。我在台灣突然辭掉一份錢多又穩定的工作,不顧家人反對、老闆罵到臭頭,只為了想追尋一次典型雙魚「不去會死的浪漫」。

    「我真的好想好想去西方國家,一圓我對西方國家綺麗的夢想,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了。」2011年梅雨季節,我和前女友(是的,我交過女朋友。)在IKEA逛街時隨口聊到我心底的惆悵。「那幹嘛不去?」「我現在有這麼好的工作,以後再說吧……。」「我覺得現在是最好的時候。」前女友堅定簡短地對我說。

    由於那一句話,我如一尾在池塘泥淖中瀕死的魚,奮力一跳,噗通一聲掉入了一片廣闊無垠的未知大海,追尋我的「不去會死的浪漫」。

    我原本計畫去美國西雅圖,那裏有位我熟悉的波音工程師朋友,料想他肯定能為我的初抵帶來些溫暖與照料。

    「不准,妳哪都能去就是不准給我去美國。」當我告訴父親,他知道女兒的執拗比他還深,最終他只能以父威下達命令來保護頑固的女兒。當時美國恐怖攻擊正盛,軍方還在企圖捉拿賓拉登中。

    我到了語言學校高雄分中心。一位氣質陽光的男子前來接待我。

    「我們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分校,妳想去哪裡?」「我其實很茫然,因為本來打定去美國了,但我爸因為恐怖攻擊而反對,這下我不曉得……。」瞧著我困惑的臉,男子哂笑起來。「這樣吧,去澳洲如何?布里斯本很適合妳,他的氣候和高雄差不多,陽光之城。」

    就這樣,兩個月後我拿著僅有的積蓄,上了飛機,憑著雙魚糊裡糊塗的直覺降落在布里斯本難得冷冽的寒冬裡。期間,我滿懷期待地前往我的寄宿家庭,暗許自己「奮力地和他們練英文」。然而,迎面而來的是一對菲律賓夫婦,還有他們三個青春期的孩子。他們說著生硬的英文,我有些疑惑:「咦?原來澳洲寄宿家庭不一定是母語為英文的家庭。」這也是我人生頭一遭對多元民族的初體驗。(台灣相較起來還真是單一多了,我心忖。)小小的兩層樓家庭,三個臥房,其中一個小房間租給了我和另一位韓國女生,另一間則是住了位安靜的日本女孩,菲律賓夫婦和自己的三個孩子則擠在一間不比我們房間還大的主臥室裡,我們共用一間衛浴。

    菲律賓夫婦生活看得出來並不寬裕,先生在城裡工作,太太則在附近的賣場裡幫忙清潔。我們沒有足夠的保暖被單(房間沒有暖氣外,我躲在自己的睡袋外加一件羽絨外套,卻還是天天被凍醒);每天的三餐(八個人!)都非常簡單,有時我幾乎是挨餓的:晚餐通常是炸魚(骨?)、幾顆水煮蛋、一只烤雞(八人分);偶而則是硬梆梆的小圓麵包搭配傳統的菲律賓炸餃子。我時常餓得狂吃他們水果盤中最多的橘子。不過依著他們菲律賓家庭樂天的性格,假日家中時常有其他菲律賓朋友拜訪,一同大唱KTV,那溫暖的情景總讓我暫時忘卻寒冷的嚴冬。

    每天我們總要走上15分鐘去搭公車,然後再等上半小時的路程到達語言學校;澳洲公車不是那麼人性化,不如台灣總會提醒:「下一站…」,我和韓國室友遂必須伸長頸項、全神關注地死盯著窗外,就深怕錯過牌子不醒眼的目的地。

    「太棒了,我在課堂上可以好好練英文了。」既然寄宿家庭裡沒有那個環境,我就把握課堂時間吧。

    然而,下課時間放眼望去,學校裡一半的學生幾乎都是臺灣人/講普通話的人口。處處聽得到此起彼落的中文。「我要當怪胎,才不講中文哩。」我心想。

    然後我馬上踢到鐵板——大家還是比較習慣和自己相似的族群群聚瞎晃。哥倫比亞辣妞們和法國帥哥、或瑞典女孩們一起走開了;日本同學更是馬上找到自己的國民,上下課總團結地聚在一起,若我企圖用英文和他們聊天,他們總是靦腆地回答簡短的句子後就噤口不言了。最後我不得不回到普通話團。所幸我遇到一位叫Kit的女孩。Kit來自澳門,普通話幾乎不會說,所以她是在學校唯一能和我練習英文的同學;我的韓國室友M則是其二能和我練習的人,因為她有數不盡的戀愛困擾。每天聽她用英文說著被某某同學搭訕的內容都讓我覺得人生有趣極了。(後來因為M,我也認識了來自台灣大學的男孩K;語言學校結束後,他們感情維持了好一會,K隔年更因為愛而申請到韓國,和M在同所學校當交換生。可惜,在K赴韓國前和M的感情已告吹。)

    我申請的語言學校為期只有一個月。眼看兩週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我開始感到焦慮:除了課堂老師外,我到哪去跟人家練習英文?更遑論想體驗地道的澳洲/西方生活了。

    某天,我在MSN上遇到了我的大學同學P。大學時她除了主修心理外也同時副修英國文學,她的英文之溜常讓我好生羨慕。我焦急地敲了敲P:「我該怎麼在課外和人練習英文啊?」「簡單,去夜店啊!」嗄,這個主意可行不通。一來我不喝酒,也不喜歡酒味;二來我連在台灣都沒去過夜店,簡直俗爆了……這下要我去嘗試澳洲夜店,不免有點冒險。

    P頓了頓、歪著頭想了想:「那麼,也許妳還可以嘗試另一個方法……。」

    ────

    這是我和澳洲締結關係的第一個7年,沒有男女關係中的7年之癢,卻有著許多感恩與期盼;在今天,我突然想回顧一番,也作為丹尼爾38歲生日前的一個鋪陳。

    內容有點冗長,但當我寫下每一個字句時,7年前的情景和感覺又再度湧現:那種迷茫、焦慮、未知…。如果妳/你讀來有所共鳴,也歡迎你/妳透過分享給我更多鼓勵與回饋;對我而言,治療憂鬱症一個很大的方法,便是把回憶傾吐成文字,然後分享,讓字句為他人帶來共鳴與鼓勵。

    【你的38歲,我的第7年:我們的前程似錦】第二部份我大概這兩天會生出,現在要去當煮飯婆。

    敬請期待:)

    #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