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hub縮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hub縮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hub縮寫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詹太太的轉行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IoT與傳產電視的關係(二):4K電視可能是接下來電視新世界的決定版。 因為今年的CPX論壇中,有些科技大廠的專題演講中,隱約透露了一些這樣的玄機。 但這個「決定版」可能跟台灣電視工業毫無關係 (咦?) 這個體悟是來自於高通資深副總裁Rahul Patel的幾張專題演講投影片。他不斷以...
hub縮寫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oT與傳產電視的關係(二):4K電視可能是接下來電視新世界的決定版。
因為今年的CPX論壇中,有些科技大廠的專題演講中,隱約透露了一些這樣的玄機。
但這個「決定版」可能跟台灣電視工業毫無關係 (咦?)
這個體悟是來自於高通資深副總裁Rahul Patel的幾張專題演講投影片。他不斷以電視收看的體驗為例,談到無線傳輸對觀影品質的影響。但我的想法剛好反過來:冰友們該如何從高通(為例)的規劃中,看到電視產業在未來藍圖中的位置?
那先把IoT說的具體些:試想,有一個IoT hub,連結上你家所有的東西,包括各種尺寸的螢幕:從你的4吋5吋手機,10吋12吋的平板,20幾吋pc螢幕,甚至55吋,65吋電視,你家的各種揚聲器,音樂播放系統。你可以用聲音命令控制這一切。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我們有了許多裝置,都在使用各種頻寬。但神奇的是,消費者都不約而同的期待各種裝置在各種情況下,必須完好運作,像是影音(video)。一年前,我們才在談各種畫質。但現在已經不是HD了。而是UHD(註1),4K影片。而且這不是一家裡的單一螢幕,是很多螢幕。」Rahul Patel說。
(Whereabout a year back, it wa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video. Now it’s not about HD. It is Ultra HD, 4K video. And it’s not one screen in the home, it’s multi screen in the home.)
他接著說,這些螢幕都乘載著觀眾對畫質體驗的期待,而這些期待是不能被妥協的。如果我們在無法滿足觀眾對體驗的期待,他們就會棄離而去,最終導致產品傳達時遭到拒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電視就會變得不吸引人(TV becomes less attractive),因為無線網路連通性(wireless connectivity),使電視變得不合宜,造成這結果的並不是因為影像本身,也不是因為螢幕尺寸,而是因為無線網路連通性。
高通目前推出的規格是 802.11ad/60 GHz band以及 2.4/5 GHz 802.11ac MU-MIMO。樂視(Letv)總裁梁軍在2016年年初表示,樂視的串流影音服務,採用了高通提供的傳輸規格。(請參見高通新聞稿:http://bit.ly/1Ur4Lv9)
所以我才會說,或許我們該反過來想這件事:在高通規劃的IoT藍圖裡的電視的角色與功能,可能是像樂視這個樣子的。而且,串流電視影音內容的標準規格,是4K的。
如果國際大廠已經把4K電視與配套內容作為標準規格,那麼「台灣的電視產業」又會在哪裡呢?
為了接下來思考這個問題,先來複習一下畫質規格:
SD: 720x486(—>>這是台灣公視一台)
HD: 1280×720(—>>即俗稱的720p。這是MOD的基本要求,包括UDNTV也是這個畫質)
Full HD:1920×1080(—>>這是台灣公視二台)
4K UHD:3840×2160和4096×2160,即 Full HD的4倍(—>>這是樂視)
SUHD 3840X2160(2160p)(此為三星面板規格,非製播規格)—註2
6K:6144×3160(—>>這是VR/MR的決定版規格,包括FacebookVR,微軟Hololens)
8K:7680x4320,也是UHD的一種。
台灣是在2012年停播類比訊號。電視製播全面從analog轉入digital 。但是別忘了,SD畫質,也可以同樣播出16:9。所以,很多觀眾誤認為台灣是在2012年進入全面FullHD時代。那是誤解。
公視一台是SD,公視二台才是 Full HD 1080i。
而在 MOD上,有些是Full HD,但有些則是HD。
看到上面的列表,就知道台灣的電視工業處在什麼位置了。
4K電視曾在台灣掀起話題。在當時的社會氣氛與政策,也不過就是個曇花噱頭。話說2013年,也就是台灣正式停播類比訊號的隔年,台北Computex展出了一個華碩的4K螢幕。接下來,全球電視工業(同時包括顯示器,攝錄製播技術)在台灣電視圈的不知不覺中,卻出現了一日千里的發展,而這股發展更延伸到手機:
Samsung Galaxy Note 3 LTE,是三星第一款支援4K錄影的智慧型手機,2013年底上市。
Sony Xperia Z5 Premium ,為全球第一款搭載4K螢幕的智慧型手機,2015年年底上市。
那時候台灣的科技評論與電視圈,都只把這種4K手機當成吸引消費者的噱頭,甚至還有許多網友酸酸的說,「有誰沒事會去買4K手機?根本用不到。」
如果現在我們再來對照看高通資深副總裁Rahul Patel的投影片,會不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4K手機在未來的IoT藍圖中,是有一個特定位置的。但許多人根本沒發現。
現在,我們終於發現其實手機能乘載的畫質,根本上說,與IoT的影視產業規劃是連成一氣的。台灣在這個部分,根本連藍圖的第一條線都還沒畫出來。
老同事與韓國太座在CPX期間到台灣來出差,聊起產業動態,才知道目前南韓的一些主流大型電視台,已經開始常規試播4K訊號。當然,大部分南韓家庭的電視機是HD以上,其中FullHD是主流。但也有些厲害一些的好野家庭,開始享受4K電視的美麗畫質。
台灣呢?直到現在這一刻,台灣電視工業,有不少都還在拿「SD16:9」混充「HD」。
註1
UHD是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縮寫,代表「超高清電視」。
2012年8月,國際電信聯盟就已經證實4K電視(3840x2160)和8K電視(7680x4320)都可歸類為UHDTV。
註2
話說2015年,Youtube的影片版上出現了一支號稱「8K」的試驗影片。想看這支影片,沒有「ㄎㄢ攢」的電腦還跑不動。同一年,三星推出了一種叫做「SUHD」的電視。SUHD跟UHD的差別是啥?多出來的那個「S」字叫「Super」,在電視製播規格中其實是個虛字。不過在顯示器面板上的規格就有些差別。按照三星的規格說明,過去電視的面板為 8bit,SUHD TV 超 4K 電視採用的是 10bit 面板,所以光度,彩度的呈現都會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