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hpv陽性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hpv陽性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hpv陽性原因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57的網紅市議員李順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18 ~ 06/21] 衛生福利部 及 高雄市政府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21] 衛生福利部 修正雇主聘僱移工防疫指引,明定雇主應落實防疫措施 https://www.face...
hpv陽性原因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18 ~ 06/21] 衛生福利部 及 高雄市政府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21] 衛生福利部 修正雇主聘僱移工防疫指引,明定雇主應落實防疫措施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3201868846222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1 勞動部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M3U4j4AiDxk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7GbUcPehX8g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SD8IU-cAk_M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為促使聘有移工的雇主加強落實防疫工作,勞動部已修訂「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明定下列雇主應辦理措施及建議事項:
一、疫情期間雇主應辦理措施,包括移工的工作區及生活區應分艙分流,同產線移工應住宿於同一地點;不同雇主的移工不得混住、公共區域應依照移工住宿樓層分時段使用、每天進行移工健康監測及記錄移工出入足跡、接觸史與是否群聚等資料,並應備有1人1室隔離空間等。
二、疫情期間建議雇主辦理事項,包括調整產線人員間距,或運用宿舍閒置空間,增加移工居住面積,以保持社交距離;協助移工購買物品,減少移工外出需求;針對有症狀的移工儘速安排篩檢,並於結果出來前預防安排居住1人1室等。
●指揮中心表示,基於近期苗栗縣有電子廠移工群聚感染案件,勞動部再強化移工工作及生活住宿管理,明定部分指引內容具有強制性質,後續將配合法規修正,要求雇主落實防疫措施,避免發生防疫破口。雇主在疫情期間,未依指引規範妥善辦理,將視情節輕重,要求雇主限期改善,或立即依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處新臺幣6萬至30萬元罰鍰;此外,違規情節重大者,將再針對聘僱移工名額予以廢止或不予許可。另雇主如委託仲介公司辦理移工生活照顧,因仲介公司未善盡受任事務,違反防疫措施,將依仲介公司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至30萬元以下罰鍰。
●勞動部已偕同地方政府分階段開始訪查全臺移工宿舍,對於先前待改善的雇主,將於近期辦理複查,並依新修正的指引要求雇主改善。另外,針對違反指引規定的企業雇主,將再與經濟部、科技部合作輔導,加強防疫。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6/21] 衛生福利部 天氣好熱啊!除了繼續過防疫新生活之外,大家也要小心熱傷害唷!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3013288865080
#衛福編編報報 #總柴提醒
●口罩戴好,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都平安健康!
●另外總柴也提醒大家:
○天氣熱,千萬不要將小朋友、毛小孩單獨留於車內!
○不要幫狗狗戴人用醫用口罩,會限制狗狗喘氣散熱,嚴重還可能造成中暑。
#防疫 #COVID19 #熱傷害
~~~~~~~~~~~~~~~~~~
[110/06/20] 衛生福利部 答應 #總柴非必要,別出門!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7377337095342
●若必須出門,記得一定要落實圖上的防疫事項喔!
●照顧好自己是協助防疫,體貼第一線人員很棒的方式!
#戴口罩 #多洗手 #少出門 #不傳假訊息!台灣加油,我們健康!
#COVID19 #防疫
#感謝繪師 #Daily_Doodles_of_Jessie
~~~~~~~~~~~~~~~~~~
[110/06/20]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提醒民眾待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行安排接種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2423452257397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0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rMYXx8kKMh4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YKrLO2nqf_w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OLibV8gYywI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為保障國人接種COVID-19疫苗權益,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截至2021年6月19日止,國內接種AZCOVID-19疫苗共計1,446,608人次,其中314,487人次為75歲以上長者。目前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已收到67例接種AZCOVID-19疫苗後死亡之報告。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昨(19)日接種後死亡案件新增18件,皆於接種後4日內發生,15例為75歲以上長者,死亡個案大多數為高齡且有慢性疾病。此外,目前已有9例死亡案件送司法相驗解剖,經初步研判,部分個案死因與心血管疾病(包括粥狀動脈硬化、主動脈瘤破裂及心肌梗塞等)或慢性病史(如支氣管性肺炎)相關。截至目前為止,死亡個案雖在時序上與疫苗接種相近,但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後續仍待司法相驗解剖或回溯檢查等更精確資料,以釐清死因。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偵測安全疑慮,並適時對外因應。
●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近期天氣炎熱,考量長者身體狀況,也建議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另外,現在已開放診所及衛生所可接種疫苗,建議民眾就近前往接種,並注意防曬、補充水分。
~~~~~~~~~~~~~~~~~~
[110/06/20] 衛生福利部 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COVID-19疫苗將於今(20)日傍晚抵臺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2393518927057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0 #臺美友好美國在台協會AIT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rMYXx8kKMh4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YKrLO2nqf_w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OLibV8gYywI
●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COVID-19疫苗將於今日傍晚由華航專機運抵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並於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值此全球疫苗供不應求且疫情艱難時刻,對於美國即時援贈COVID-19疫苗,給予臺灣國內疫情防治極大幫助,指揮中心毋任感荷。
●陳時中指揮官謹向美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謝忱,同時重申臺美雙方將在去年簽署之合作瞭解備忘錄下,持續深化臺美醫衛、科學創新合作,共同對抗COVID-19疫情之威脅。
~~~~~~~~~~~~~~~~~~
[110/06/21] 衛生福利部 4招抗癌兼抗疫 全民一起來~「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69-1.html
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及(10)卵巢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
[110/06/21] 衛生福利部 食藥署啟動「110年現場調製冰品稽查抽驗專案」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68-1.html
夏季天氣炎熱,許多民眾選擇吃冰來消暑解渴,為持續維護消費者夏季享用冰品之衛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近日將啟動「110年現場調製冰品稽查抽驗專案」,會同地方政府衛生局針對現場調製之冰品店進行作業環境稽查及產品抽驗。
~~~~~~~~~~~~~~~~~~
[110/06/19] 衛生福利部 已接種一劑AZ COVID-19疫苗之民眾,可陸續完成第二劑接種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60-1.html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將自今(2021)年6月23日起,陸續配發AZ COVID-19疫苗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先前已接種第一劑AZ COVID-19疫苗的民眾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
~~~~~~~~~~~~~~~~~~
[110/06/19]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 供民眾居家自我篩檢有所依循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59-1.html
為便利民眾居家自行檢測,迅速找出疑似陽性個案,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於今(19)日公布「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下稱本指引)供民眾依循。
~~~~~~~~~~~~~~~~~~
[110/06/19] 衛生福利部 乳房X光攝影檢查降低乳癌死亡風險4成 呼籲民眾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55-1.html
乳癌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新診斷出14,217名乳癌個案,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雖然如此,乳癌並非不治之症,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接受乳癌篩檢是最重要的健康保護,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有效防治乳癌。女性朋友只要符合年齡資格,亦即今年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二親等具乳癌家族史婦女,可以憑健保卡至符合國民健康署資格審查之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接受檢查,定期篩檢以確保自己的健康。
~~~~~~~~~~~~~~~~~~
[110/06/18] 衛生福利部 感佩醫事人員疫情期間付出 衛福部擴大提供相關人員津貼及醫療機構獎勵
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54-1.html
衛福部表示,因應國內疫情持續中,在此對全國醫事人員、醫院清潔人員及醫療院所的付出,表達高度肯定及感謝,並於近期新增醫院清潔人員及46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專責協調人員津貼。為體恤醫事人員辛勞,衛福部針對照護疑似或確診病例之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人員等,依據其照護班表,核發每人每班新臺幣(下同)1萬元津貼。
~˙~˙~˙~˙~˙~˙~˙~˙~˙
[110/06/21] 高雄市政府 梅雨鋒面靠近!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50058748389056
●今(21)天週一起,梅雨鋒面靠近台灣
●深夜開始,西南風帶來的水氣會逐漸影響南部地區,可能有局部豪雨。
●市府水情中心6/207時30分三級開設,相關單位人員均已進駐,並持續監控防範災情發生。
●提醒市民朋友
●此次滯留鋒面夾帶中尺度對流,降雨量及雨區具高度不確定性,高雄各地都可能發生短延時強降雨等劇烈天氣。居住在低窪地區務必嚴防積淹水,山區則要防範坍方、落石災情,隨時嚴加留意,如有災情傳出請立刻撥打119通報,市府將第一時間前往排除。
●最新氣象資訊 https://bit.ly/3d6eEAe
●高雄市水情資訊網 https://wrb.kcg.gov.tw/WRInfo/
~~~~~~~~~~~~~~~~~~
[110/06/21] 高雄市政府 250萬劑莫德納疫苗今(20)日傍晚抵達。感謝與臺灣患難兄弟般情誼的美國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49972701730994
●就像美國在台協會AIT酈英傑處長常說:臺美是「真朋友·真進展」。
●高雄市疫苗施打策略:從高齡長者,按年齡依序施打疫苗。
●從流行病學角度進行風險評估,就重症或死亡風險而言,年齡層越高、重症風險越高、住院後的致死率越高。
●疫苗接種對於防疫來講是最有效工具,符合施打對象者,要把疫苗打好打滿,建立群體免疫。
●高雄市疫苗接種Q&A
○老人打疫苗很危險嗎?
○慢性病患者或其他高危險群,可以打疫苗嗎?
○疫苗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新聞稿 https://bit.ly/3j8AJ7d
●高雄市疫苗接種Q&A https://bit.ly/2UmCpzt
●服務不分偏鄉,感謝醫護同仁用心與耐心,體貼長輩需求。
#左營區 長輩打完疫苗後休息30分鐘時,醫護立刻遞上自製的衛教大字報,細心提醒打完疫苗後注意事項。
#六龜區 旗山溪洲醫院團隊派了十幾位醫護,奔走數百公里,為育幼院工作同仁施打疫苗。
#杉林區 特別安排會講客家話的醫師,以長輩習慣的語言問診,讓長輩更安心。
●感謝「藝起陪伴-高雄疫苗接種站現場音樂演出行動」的藝術家們
#小提琴家黃奐瑋 #鋼琴家陳澐禎
#手風琴演奏家陳沛 #大提琴演奏家薛珮薰
#緣龍文化體驗戲館 #明華園 #天字戲劇團 等在地歌仔戲團隊,結合宣導社交距離、高雄好家載
●提醒大家,第三梯COVID-19疫苗明天要施打囉!
●6/21高雄市社區長輩疫苗接種站 https://bit.ly/3iYnJAK
●錯過時間可到附近社區施打站或高雄市5個大型接種站施打 https://bit.ly/2SDlybi
●明天還沒收到通知書或需預約接送請洽區公所 電話→https://bit.ly/3qaauhT
~~~~~~~~~~~~~~~~~~
[110/06/21] 高雄市政府 西南風與鋒面來臨 請農民加強防範及注意搶收安全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F7D3807C1A2B9831
本市因西南風影響,19及20日已有局部豪大雨發生,21日起因鋒面接近,局部有強降雨及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農業局提醒農友多加留意,做好田間排水並注意搶收安全,以減輕損失。
為防強降雨影響,正值採收期的芒果,請農友採收時注意自身安全;木瓜、番石榴等果樹,適度修剪枝條並清除田間殘枝落果,以免影響田間排水;其他適逢收穫期之蔬菜及果品,可適時採收;已屆收穫期的水稻若遇倒伏,須注意田間排水,減少穗上發芽,以減少損失。為防範本次西南風及鋒面的影響,請本市農民朋友多加注意田間排水、做好各項防災準備及注意雨後疫病防治,以減少農作物災害及財產損失。
農業局強調,未來持續注意相關天氣變化及農損情況,亦請農友加強田區灌排水溝渠通暢,於雨勢趨緩時加強田間排水,搶收時注意自身安全;於天氣放晴後,注意蟲害及疫病發生,以減少作物受害程度,並籲請公所加強查報;農友若因豪雨造成農作物損失,也請向當地區公所通報,以利公所查報。農業局將隨時掌握資訊,展開應對。
~~~~~~~~~~~~~~~~~~
[110/06/18] 高雄市政府 炎夏消暑聖品高雄金煌芒果進入盛產期 六龜農會「防疫時果箱」 夏日熱帶風情一次品嘗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1B381D6110125B08
進入六月同時也進入高雄金煌芒果的產期,表皮金黃、果實碩大的金煌芒果在豐富的水果品項中特別搶眼吸睛,不僅果肉飽滿多汁、口感也相當細緻滑順,是高雄自豪的在地優質特色水果。六龜區農會特別於產期推出「防疫時果箱」,包含金煌芒果箱與時令水果箱兩種,提供民眾滿滿的防疫能量。
高雄金煌芒果的種植面積約881公頃,今年產量約7,380公噸,而揚名海內外的金煌芒果母樹就在高雄的六龜區,鄰近六龜區的地方,包括桃源和杉林等地都有大片的金煌芒果園,其中六龜區及桃源區是金煌芒果的重要產地。金煌芒果外觀呈橢圓形,色澤金黃搶眼,在眾多的芒果品種當中亦極具辨識度,而且果實碩大且核薄,堪稱「芒果之王」,其滋味清甜爽口,口感纖細滑順,吃過之後絕對難以忘懷,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農業局表示,夏季是高雄金煌芒果的盛產期,多汁清甜的金煌芒果是消暑良方,放進冰箱冷藏後再品嚐更是一絕。除了可以在「高雄首選電商平台」現上購買金煌芒果之外,六龜區農會同時推出包含4種當地果品的「時令水果箱」,包括金煌芒果、紅龍果、鳳梨及木瓜等四種水果,不僅直接鮮食相當美味,入菜作為蔬果沙拉,也與各種食材相當對味,輕爽的口感可以提振夏季萎靡的食慾,未來也將依產期更換當季水果。
農業局張清榮局長表示,今年相較去年雨水偏少,雖然個頭不若往年大,但在空氣及水質優良的環境條件下,加上農友的用心栽培,今年的金煌芒果品質仍然相當優秀。他強調,防疫期間可以上「高雄首選電商平台」購買水果,喜愛金煌芒果的民眾可以購買「金煌芒果箱」(A級、6公斤/箱),或者選擇有4種水果的「時令水果箱」,每箱都是600元(含運),疫情期間,只要在家動動手指,美味水果宅配送到家,讓你輕鬆防疫免出門。
高雄首選電商平台:https://www.khagri.org.tw/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81159042339178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426606505047913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衛生福利部 #高雄市政府 #公告
hpv陽性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我熟識的人,
大概都知道我是個容易對身體任何小症狀就疑神疑鬼的人
一有小症狀,就會先上網查
然後再嚇自己
最後去看完醫生確認沒事才安心😅
我也都會提醒周圍的人,健檢的重要性!
只是他們都會說,又沒有覺得身體不舒服,幹嘛健檢
但等到身體不舒服再去檢查,通常就是比較嚴重了!
雖然說健檢不能保證百分百準確
但你至少有努力顧好自己健康了
意外我們無法掌控,但至少能對自己身體負責
講了那麼多,其實我是要分享我上一週去打 #子宮頸疫苗九價 第二劑
就先跟婦產科醫生閒聊
問說 #卵巢 是否也是要每年檢查
因為我之前看到報導說卵巢癌發現都是晚期
一般人很少特別去檢查
我猜大概是因為要用內視鏡
我其實也沒做過,所以當天也麻煩醫生幫我檢查
如果你也沒檢查過,或很少檢查
我會建議
每年固定找一天,一次檢查以下三樣
✔️ #子宮頸抹片 + #自費HPV + #卵巢超音波
一次就可以檢查好三樣,CP值很高👍🏻
接著可以安心一整年
如果可以,不管你幾歲、男女生
都推薦去打 #子宮頸疫苗9價 喔
再來就是我為什麼要打這篇的原因
因為想說去年暑假檢查乳房時,
醫生就建議我半年做一次檢查
我是有家族史的人
所以我從大學的時候,就開始陸陸續續都會檢查
這次想說都去醫院,就一起檢查
當天下午檢查的時候
醫生說因為看到有個小小鈣化
我本來還笑嘻嘻的跟醫生聊天
聽到這個,瞬間心跳加速、緊張起來!
馬上說有什麼問題嗎?
醫生說:「就保險起見,有疑慮我們就切片,預防萬一」
接著護士要我先去批價拿麻藥
拿藥的時候我已經開始上網google查資料,好緊張了!
第一次在胸部上麻藥、切片
麻藥是用打針的,前後打了應該有7.8針
我覺得整個過程是緊張大過於痛
尤其抽取瞬間,聲音超大!
醫生可能看到我臉都僵了
馬上跟我開玩笑,但是!!!
當下我都笑不出來了😂
當時問醫生說會是癌症嗎?
醫生說「機率很小,只是為了保險起見」
但這對我來說喔,醫生這回答就是有可能是了啊
第一次覺得離死亡那麼近😯
完成切片後,要先止壓
護士、醫生一出去
我居然就害怕的哭了起來😭
感覺充滿著無助感!
接著就是等一週後看報告
回家後馬上查一些相關的文章
越看越害怕,一整週可以說是魂不守舍、心神不寧的程度
不管做什麼事,突然想到就害怕緊張
因此還做了好幾晚惡夢了😨
加上最近疫情變嚴峻
想到如果不幸得到,小孩該怎麼辦
反正就心中小劇場一大堆就是
今天是回診的日子
我一大早送小孩上課就睡不著了
忐忑不安的等待著下午看報告
一到診間,叫我名字時
我真的心臟跳到要從嘴巴跑出來了
一進去馬上跟醫生說我好緊張
然後醫生很慢很慢的找我的報告
我都緊張死了,差點想搶走他滑鼠來按了
他第一次還開成我婦產科的報告
找到後,默默小聲的說「是良性」
當下我聽成陽性,我馬上說「陽性不就是癌症」
他才說「是良性、良性、不用擔心」
我這才真的體會到,什麼是喜極而泣啊
當下居然哭了出來,總算安心了!
有問醫生要不乾脆把他拿出來保險
但醫生說目前沒必要,要我固定檢查就可以了!
今天很快就看完了!
帶著很愉快的心情回家~~
可以好好規劃接下來的計畫💪🏻
上一週整個可以說是魂不守舍啊!
什麼事都不想做
我常說「#媽媽健康也是對孩子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我覺得也是 #孝順父母的一種表現
這一次我去檢查,我都不敢告訴我家人,也是怕他們擔心
雖然說健檢常常會因為我們的無知
變成自己嚇自己
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
#真的要對自己身體負責、#定期健檢
祝福我們大家都要一直健康、平安
也希望疫情趕快過去,還我們一個安心的環境啊!
hpv陽性原因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如何重開經濟 是全球最重要決定
全球Covid疫情仍然嚴峻,確診個案衝破200萬宗,死亡人數超過13萬,但增速已有點放緩(但要小心南半球)。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西歐重災區,這一浪的峰頂已過;第一大災區美國亦已進入高峰期,每日新增個案逾2萬宗,死亡人數高達2500!
為了抗疫,全球各國採取了前所未見的封鎖政策,國際旅遊完全停頓(旅遊業佔全球GDP約10%)。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面對某程度的社交隔離,石油需求大跌30%,油價暴跌是意料中事,即使OPEC跟俄國達成減產協議,仍未必能解決問題。
最熱門話題,不再是疫情,已轉為如何重開經濟。中國和韓國已逐步開始恢復內部經濟,幸而仍能嚴控第二浪疫情。歐洲小心翼翼,亦已開始計劃重開。最焦急的特朗普,當然想盡快解封,自稱有重開全國經濟的絕對權力,但各州長同意嗎?他承認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決定。何止他,這亦是全球最重要決定。
美死亡率最高是低收入黑人
不少人認為為了疫情,全球作出了過於巨大的經濟犧牲,死亡人數只「區區」十多萬,根本不值得數萬億(美元‧下同)的GDP損失,股債市的損失更高達數十萬億。美國更有政客,說寧願犧牲多些人命,也必須盡快重開經濟。得州共和黨副州長Dan Patrick (白人,70歲)「偉大」地說,他們這一代人,為了拯救國家經濟和下一代的未來,「樂意」犧牲自己性命!聽起來有點感動,但他仍是在慷他人之慨,大部分受害者確是長者,但死亡率最高的是低收入黑人,高白人兩倍有多。
即使不從道德批評這論調,也須先弄清楚問題的邏輯。最嚴重謬誤是以死亡人數來計算經濟代價,正確方法當然是以因抗疫措施而避免了的估計死亡人數來計算是否值得付出的經濟代價。以美國為例,現在最新的估計死亡人數約6萬,證明過去一個月,遲來的隔離措施,尚算成功。如特朗普堅持己見,拒絕採取任何封鎖措施,估計死亡人數可高達200萬至300萬!若以類似環保的成本/好處分析來計算,防止這死亡人數的價值,高達10萬億至15萬億,即GDP的45%至60%!有些較冷血的人,爭論有多少為所謂「excessive deaths」,意思是部分人即使不死於Covid,在同期間也將死於心臟病、 癌症或其他原因,有多少是額外的?沒有準確答案,但即使額外死亡人數只約100萬,價值也有5萬億,約25%的GDP。
共識估計美國第二季GDP大跌30%以上,但全年僅將下跌5%至10%,所以到現時為止採取的措施,絕對值得,簡直有賺!當然每個國家都不一樣,較窮國家就未必能負擔長期社會封鎖。
講到環保,無可否認,今年空氣汚染大大減少,不止香港藍天白雲,洛杉磯霧霾也大大改善,PM2.5跌40%,印度北部城市Jalandhar,30年來首次能看見200公里外的喜瑪拉雅山脈!每年全球因空氣污染而死亡人數高達460萬,今年將減低多少,又值多少錢?我曾以全球暖化比喻為地球發熱,撫心自問到底人類跟Covid,誰是病毒,誰是白血球?貼切?
社會封鎖也有健康和生命代價。長期困在家中加上經濟問題,可導致精神病、酗酒、濫藥、家暴、自殺,甚至謀殺上升。但美國有研究顯示,失業率上升1%,確導致自殺率上升1.3%,但交通意外死亡率則大跌3%,整體死亡率反輕微下跌0.5%!跟醫生朋友傾談,他們指出今年一方面,因為大部分人都注重個人衛生和社交距離,其他呼吸管道病症大減,但所有擇期手術亦被推遲,恐怕因此而死亡的人數將上升。
什麼情况下,才可安全重開經濟?首先必須明白一點,在可見將來,不可能真正「回復正常」,我們只可走向一個「新(不)正常」!旅遊仍將困難,球賽和音樂會等大型聚集仍不適宜,簡單至上餐館,都仍需保持社交距離。
重開經濟必須按部就班,有周詳計劃。前設是必須疫情受控,新增個案很低,不容許因重開就馬上導致第二浪大爆發。美國看來即使到5月初,每日新增個案仍必過千宗,實在懷疑是否適合重開。即使局部重開都很困難,因為極難限制州與州之間的人口流動。邏輯上,其實應先重開感染率已很高,有點群體免疫力的地區如紐約,但政策上極可能背道而行,先重開感染率較低的地區,或是更危險的錯誤。如出現第二浪疫症爆發,又會否如香港和新加坡般,願意再度實施更嚴厲措施?
美股表現暗示絕不再封經濟
其實美股表現,已間接給出了答案。近日強力反彈,收復超過一半失地。聯儲局無限QE,連垃圾債都買,財政上,數萬億且陸續有來的拯救計劃,向企業派錢,變相MMT和UBI都出齊。加上美國投資者非常愛國,每晚多看CNBC就會明白。除此,美股表現正告訴大家,今次史無前例的經濟停擺,可一而不可再。即使有第二、第三浪感染爆發,也誓不會再度封鎖經濟!
當然不至於什麼也不做,必會嘗試模仿香港、韓國等地,企圖保持某些社交隔離措施,增加測試,對病人採取家居隔離(無效反連累家人,Chris Cuomo和Boris Johnson是例證)。蘋果和Google在研發「接觸者跟蹤」技術,但仍未知成效。
按倫敦帝國學院報告,第一浪疫情時控得愈嚴,即使有效壓扁感染曲線,反愈未能形成群體免疫,當一放鬆措施時,將出現更嚴重的第二浪感染。香港和新加坡正是這情形。香港第二浪感染個案,是第一浪的9倍,新加坡更慘,30倍!美國第一浪採取較鬆措施,群體免疫可能高一點,但仍不足,第二浪應不至於是第一浪的10倍,但相信也不可能控制得如中國和韓國般好。可能第二浪跟第一浪差不多,但已可帶來數十萬宗新病案。帝國學院建議,最理想是按ICU容量,靈活toggle(撥動)紓緩政策,當預見到緊張情况,就重新加強隔離措施。華府會否願意這樣做,不得而知。估計加州和紐約州等民主黨地區將願意,但特朗普和共和黨州份則必然抗拒,到時又必有一番爭議。
測試方面,歐美想法比我落後兩個月,但終於明白隨機抗體測試的重要性,有多樣好處。首先可知道感染率水平,是否已接近HIT(群體免疫臨界點)。其次如感染率已很高,亦即是IFR遠低於高達6.5%的CFR,最少心理上好過點。有人更幻想可用抗體測試作為復工標準,有抗體證明書才可上班。
這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德國Heinsberg進行隨機抗體測試,發現15%人口有抗體,以此計算IFR只0.37%,傳媒馬上慶祝,說只略高於流感。看似好消息,但想清楚就明白沒這麼簡單。德國CFR較低,約2.7%,但如把德國的0.37%IFR放到CFR高達13%的意大利,即使假設感染率是更高的20%,IFR仍必高於1%。跟流感比較亦不公平,經常提到的0.03%至0.1%應為CFR,其實IFR可能同樣低90%,只有0.003%至0.01%。事實是Covid的IFR可能比流感高100至300倍!即使對比SARS,所謂9.5%死亡率也是CFR,IFR應低很多,最後跟Covid相若。
以抗體測試作復工標準不可靠
Covid出現不到半年,此病毒非常陰險狡猾,危險性一直被人低估。病理上很多疑團,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氣管道病,且不停出現基因突變。初時專家都認為Covid比SARS毒性輕很多,湖北以外CFR只約0.3%,他們充滿信心預測隨着發現更多輕症病例,CFR必逐漸下跌。這猜測完全錯誤,全球個案急升,但竟然CFR不止未被分母急增拉低,反而攀升至6.5%,且仍未遏止!這亦非全因醫療系統過度負荷,連準備頗充足的瑞典、比利時和荷蘭等,死亡率都升至10%以上。另一修訂是R0,原來估計是1.4至2.5,最近美國CDC把中位R0估計提升至5!
Covid有點不尋常,本來傳染度極高的疫症,一般死亡率會較低。現在逐看清Covid(SARS2)的真面目,傳染度極高,比SARS1高一倍以上,同時CFR也直追SARS1!這駭人結合下,再講什麼群體免疫已沒意義。中位R0高達5,即HIT需高達80%,跟全體感染無大分別。死亡率太高的疫症,亦不會有人願意出席疫症派對!
以抗體測試作復工標準亦不太可行。假如發現只約5%至10%的人有抗體,怎辦?另一建議是只容許較年輕的人上班(45歲以下),其他人就需要隔離(人權何在?) 但現在發現較年輕的也極受影響,50歲以下佔住院人數35%以上,死亡人數也不斷上升。傷風感冒無所謂,但誰願為群體免疫而住院或甚至捐軀?
最近更有令人擔心的新醫學發現。近日發現少數核酸測試呈陰性康復者,一段時間後再測試呈陽性。可能是測試不準,亦可能是病毒未完全清除。但亦有人懷疑這些Covid康復者未能產生足夠長期免疫力,所以再受感染。如復元病人未必能產生免疫力,將打擊群體免疫論,甚至對疫苗研發都有影響。
無症狀者播毒 小心如愛滋
相關而令人更擔心的是「asymptomatic carriers」(無症狀帶病毒者),從4月初中國開始分類報道,現約有7000人。英國醫學刊物BMJ,估計高達78%的Covid病例屬無症狀,傳媒又誤解為好消息,代表更低IFR和更接近HIT。
其實是壞消息。最直接憂慮是無症狀但如仍能播毒,更防不勝防。除此,無症狀但核酸測試呈陽性,更令人費解。我推測有三個解釋。第一是部分病人仍在潛伏期,過一段時間仍將發病。第二,在康復中,殘餘病毒暫未完全清除,日後將會。
最差可能性是部分Covid個案,可如HIV(愛滋)、HPV(導致子宮頸癌病毒)、HSV(皰疹)和HBV(乙型肝炎)等病毒,長期潛伏在人體內(viral latency),成功避開免疫系統,甚至藏於免疫或神經系統內!Covid除主要襲擊上下氣管道和肺,亦會襲擊其他主要器官包括心、肝、 腎、腦和神經系統,甚至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最新發現Covid也可像HIV般,反而襲擊免疫系統的T-cell白血球!萬幸的是暫時研究顯示Covid不會如HIV般,利用T-cell複製自己。HIV至今仍未有疫苗,患者需要終生服藥。香港醫生常用Lopinavir和Ritonavir兩種HIV藥來醫治Covid,很有效,巧合?
我希望這猜測完全錯誤,無症狀潛伏期只屬短暫,而非終生。Covid傳染度已這麼高,經飛沫、按鈕都可感染到,毒性這麼強,CFR已接近SARS,如不幸證明可像HIV般成為長期病患,就實在太恐怖了!即使經濟重開,誰敢出外消費?經濟又如何復蘇?
(中環資產持有蘋果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