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我眼中的六堵》 今天早上畫的
-
明天就不用
06:00起床
06:30出門
06:56趕火車
07:30搭計程車去工廠
08:00開始上課
12:00去吃營養午餐
12:30拉窗簾狂睡午覺
13:00被叫醒上課
17:00站在門口搭便車
的日子了
-
今天報告到最後講著講著直接哭出來
真的是莫...
圖《我眼中的六堵》 今天早上畫的
-
明天就不用
06:00起床
06:30出門
06:56趕火車
07:30搭計程車去工廠
08:00開始上課
12:00去吃營養午餐
12:30拉窗簾狂睡午覺
13:00被叫醒上課
17:00站在門口搭便車
的日子了
-
今天報告到最後講著講著直接哭出來
真的是莫名其妙(大家大笑)
每次要離開一個地方就會哭
畢竟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會不會回來
-
廠務生產倉管工程QAQC確效技術服務部
這12天說學習好像也沒有很認真
但很真實的體驗了工廠的種種
很多的第一次
-
第一次一大早就看到所有工廠主管
第一次徒步走到A級區腳踩天藍色地板
第一次從廢棄物專用門走出來
第一次發現環安衛除了我姐也有人念
第一次吃基隆最好吃的三明治
第一次第二天實習就在火車上睡過頭
第一次看到六堵林志玲
第一次上凍乾就睡著
第一次聽課聽到自然閉上眼睛還抖一下
第一次穿無塵衣
第一次一天穿兩次無塵衣
第一次穿D級服再穿C級服有夠悶
第一次看到艾胃逆服本人怎麼做出來的
第一次試吃新產品結果吃起來像牙膏
第一次看針劑異檢 結果什麼都看不出來
第一次看錠劑不良品跑考結果全部猜錯
第一次去倉庫結果看到一堆課本上的東西
第一次發現TFDA真的很雞掰
第一次在天花板之間走來走去
第一次爬到每一棟的頂樓看風景
第一次發現我有勇氣爬上梯子(我懼高)
第一次覺得鍋爐很香(很像烤箱)
第一次發現自己那麼會吃餅乾糖果
第一次要求去空的廠房結果真的什麼都沒有
第一次戴工程帽還有使用電鑽(cosplay)
第一次用自動的硬度計然後雙手不協調
第一次看到藥分上的一堆儀器
第一次看到11台HPlC一起動
第一次看到一大堆菌超不舒服
第一次報告報到哭出來
(本人本日最丟臉)
第一次為了打卡下班下車結果鞋子還在車上一腳踩進水窪
-
在六堵也是一堆荒謬事
主管跟大家對我們都好到不能理解
每天吃午餐吃到很爽
還會有人自動把飯菜倒到我們便當盒裡面
(我還是吃光光)
沒有兩個肉+甜湯+鹹湯+水果的日子我會不會不習慣
沒有很滑的走路很大聲的地板我會不會不習慣
沒有廠長誠懇的眼神看著我們上學下課會不會不習慣
-
所以
工廠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hplc服務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美妝市場這篇新聞出來之後的確造成不少波瀾
先前也有消費者問過產品相關問題
整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如下:
1.過度強調"天然、自然、有機"成分的品牌其實還不少
過度宣稱產品實際功能的狀況也很常見
老實說在台灣衛生單位早就明文禁止
化妝品宣稱訴求"生髮"與"超越中西醫化學治療"
公司沒有注意還大肆宣傳真的不應該
2.把水與酒精與丙二醇都視為天然成分
其實講白一點這些也都是化學溶劑
植萃說是天然來源成分沒問題
但其中組成也都是化學物質
真的不需要過度美化"天然、有機"而醜化"合成、化學"
3.產品中含有合成香料與防腐抗黴菌劑climbazole
但在廣告中其實沒有提到這部分
4.廣告中有提到四種植物萃取當作活性成分
卻沒有提到可能對育髮更有意義的
Oleanolic Acid, Apigenin, Biotinyl Tripeptide-1
這三種合成成分真的有點不公平
5.養髮液市面上百百種,誰最有效其實沒有人知道
如果產品只是化妝品,卻說自己最厲害有效
真的遲早會有問題
^^^^^^^^^^^^^^^^^^^^^^^^^^^^^^^^^^^^^^^^^^^^^^^^^^^^^
以下為歐萊德公司對於以上提問的詳細說明
大家可以多了解並多思考,謝謝!
1.Oleanolic Acid, Apigenin, Biotinyl Tripeptide-1這三種成分在國際上有比較明確的育髮效果為什麼在廣告上反而沒有說明?
說實話因為我想讓大家聚焦在咖啡因上面,咖啡因市場已炒的很熱了不用重新教育消費者。
再者,經由我們實驗證實,適當濃度咖啡因搭配上述有效成分更能突顯產品功效,因而我們絕對聚焦在咖啡因上面,可以讓消費者辨識與市面上其它產品的不同。
2.產品中添加的是咖啡殼萃取到底產品中會有多少?
原本是想使用咖啡渣來萃取的,但因為每家店的狀態不定有的很濕有的長菌所以前處理很困擾,後來找到古坑的咖啡殻,這是咖啡農不要的廢棄物一般拿來堆肥,一開始小農是免費提供的後來我們契約收購,我司知道咖啡因含量很重要,文獻指出咖啡因含量超過50ppm其效果會下降,我司為此購入了waters的HPLC,並請來一位前工研院的研究員對每一批成品進行咖啡因含量的測定,確保濃度依標準產出。據了解,市面上咖啡因產品從天然咖啡來源萃取的只有我們一家,業者普遍都使用合成咖啡因成分。
3.最後就是為什麼產品一定要添加FRAGRACE及CLIMBAZOLE如果真的要強調天然這兩成分都不是咧.
一開始我們也思考著不加這兩種成分,而在進行市場測試階段沒加Fragrance的配方接受度極低,有人提議可以改加精油,但我們認為一些精油的致敏性可能更高,添入微量香氛我們還可以挑選符合歐盟法規,且沒有26種致敏源的;至於止癢成分是測試問卷中測試者反應想要加強止癢效果而添加的。這個產品全成分的天然比例雖未達100%,但也超過了95%以上,達到USDA Biobased標準獲得驗證通過。
4.在配方中有四種植物萃取成分為什麼要這樣組合搭配是有什麼學理依據嗎?
邱醫師您是專家我就不瞞您說,因為產品剛開始只有咖啡因成分恐怕無法強化消費者印象,為了更完整溝通,所以除了咖啡因強調養髮與強健髮根,我們再添加生薑萃取物訴求抗老滋養頭皮、繡線菊萃取訴求調節頭皮油脂、毬果紫堇萃取訴求舒緩不適感。當然這幾種萃取液都有添加到建議用量,依每人的頭皮狀況而有所不同,能夠更廣泛服務有常見頭皮狀況的消費者。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爭議新聞連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7402
hplc服務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美妝市場這篇新聞出來之後的確造成不少波瀾
先前也有消費者問過產品相關問題
整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如下:
1.過度強調"天然、自然、有機"成分的品牌其實還不少
過度宣稱產品實際功能的狀況也很常見
老實說在台灣衛生單位早就明文禁止
化妝品宣稱訴求"生髮"與"超越中西醫化學治療"
公司沒有注意還大肆宣傳真的不應該
2.把水與酒精與丙二醇都視為天然成分
其實講白一點這些也都是化學溶劑
植萃說是天然來源成分沒問題
但其中組成也都是化學物質
真的不需要過度美化"天然、有機"而醜化"合成、化學"
3.產品中含有合成香料與防腐抗黴菌劑climbazole
但在廣告中其實沒有提到這部分
4.廣告中有提到四種植物萃取當作活性成分
卻沒有提到可能對育髮更有意義的
Oleanolic Acid, Apigenin, Biotinyl Tripeptide-1
這三種合成成分真的有點不公平
5.養髮液市面上百百種,誰最有效其實沒有人知道
如果產品只是化妝品,卻說自己最厲害有效
真的遲早會有問題
^^^^^^^^^^^^^^^^^^^^^^^^^^^^^^^^^^^^^^^^^^^^^^^^^^^^^
以下為歐萊德公司對於以上提問的詳細說明
大家可以多了解並多思考,謝謝!
1.Oleanolic Acid, Apigenin, Biotinyl Tripeptide-1這三種成分在國際上有比較明確的育髮效果為什麼在廣告上反而沒有說明?
說實話因為我想讓大家聚焦在咖啡因上面,咖啡因市場已炒的很熱了不用重新教育消費者。
再者,經由我們實驗證實,適當濃度咖啡因搭配上述有效成分更能突顯產品功效,因而我們絕對聚焦在咖啡因上面,可以讓消費者辨識與市面上其它產品的不同。
2.產品中添加的是咖啡殼萃取到底產品中會有多少?
原本是想使用咖啡渣來萃取的,但因為每家店的狀態不定有的很濕有的長菌所以前處理很困擾,後來找到古坑的咖啡殻,這是咖啡農不要的廢棄物一般拿來堆肥,一開始小農是免費提供的後來我們契約收購,我司知道咖啡因含量很重要,文獻指出咖啡因含量超過50ppm其效果會下降,我司為此購入了waters的HPLC,並請來一位前工研院的研究員對每一批成品進行咖啡因含量的測定,確保濃度依標準產出。據了解,市面上咖啡因產品從天然咖啡來源萃取的只有我們一家,業者普遍都使用合成咖啡因成分。
3.最後就是為什麼產品一定要添加FRAGRACE及CLIMBAZOLE如果真的要強調天然這兩成分都不是咧.
一開始我們也思考著不加這兩種成分,而在進行市場測試階段沒加Fragrance的配方接受度極低,有人提議可以改加精油,但我們認為一些精油的致敏性可能更高,添入微量香氛我們還可以挑選符合歐盟法規,且沒有26種致敏源的;至於止癢成分是測試問卷中測試者反應想要加強止癢效果而添加的。這個產品全成分的天然比例雖未達100%,但也超過了95%以上,達到USDA Biobased標準獲得驗證通過。
4.在配方中有四種植物萃取成分為什麼要這樣組合搭配是有什麼學理依據嗎?
邱醫師您是專家我就不瞞您說,因為產品剛開始只有咖啡因成分恐怕無法強化消費者印象,為了更完整溝通,所以除了咖啡因強調養髮與強健髮根,我們再添加生薑萃取物訴求抗老滋養頭皮、繡線菊萃取訴求調節頭皮油脂、毬果紫堇萃取訴求舒緩不適感。當然這幾種萃取液都有添加到建議用量,依每人的頭皮狀況而有所不同,能夠更廣泛服務有常見頭皮狀況的消費者。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爭議新聞連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