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hiv血液快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hiv血液快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hiv血液快篩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陳鈺萍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記者會,大家一直提到母奶庫,與大家再度分享碩論的一部分整理的文章。 【現代奶媽 — 母乳銀行】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2018年12月8日播出〈神奇的母乳〉紀錄片,片中提到「母乳銀行」的需求:然而,對於無法獲得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選擇。母乳銀行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數十年...
hiv血液快篩 在 Roy Cha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27:56
預約了昨晚彩虹酷兒的HIV 免費居家線上視訊血液快篩 彈出式採血針刺一個 我當場血流成河差點命喪黃泉 僅以此照紀念 視訊陪測員傻眼貓咪 說我是他見過血流最多的案例 (通常只有刺不出血) 不愧是大直熱血男子 (身旁朋友笑到歪腰) Btw 最近彩虹酷兒在宣導居家線上hiv血液快篩 會有專員視訊溫馨陪伴...
hiv血液快篩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記者會,大家一直提到母奶庫,與大家再度分享碩論的一部分整理的文章。
【現代奶媽 — 母乳銀行】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2018年12月8日播出〈神奇的母乳〉紀錄片,片中提到「母乳銀行」的需求:然而,對於無法獲得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選擇。母乳銀行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數十年前,由於市面上越來越多工業生產的替代食品,西方最後一間母乳銀行在1970年代關閉。不過,隨著母乳漸受重視,當前全球趨勢又慢慢走向母乳銀行的復興。然而,不管是來自嬰兒母親或捐贈者的乳汁,複雜的篩檢步驟,需要合格員工、冷藏和殺菌設備,以及其他種種投資,這讓母乳銀行的設立複雜且昂貴。此外,母乳的取得並不容易,母乳捐贈的數量有限,但如果鼓勵母乳買賣,卻可能間接導致剝削了貧窮孩童的營養來源。
其實鄰里間的「共生共養」,是「乳汁共享」的起源。Joanna學姊是我爬山時認識的朋友,聊起故鄉才知是同高中的校友,所以就一直「學姊,學姊」地叫得親切。學姐的大姊跟她差了17歲,長姊若母,學姊小時候都是大姊幫她洗澡、照顧她,還做衣服給她穿。 因為大姊的年紀比我母親稍長一些,三胎都哺餵母乳,又照顧家中妹妹們的生產,剛好橫跨了嬰幼兒餵食方式轉變的年代。跟大姊相約訪談,想知道在大姊生產的那個年代,生產、坐月子與哺餵孩子的情形,以及當了婆婆之後,幫媳婦們坐月子的經驗,比較兩代母職傳遞方式的不同。
萍:您剛才講也有人沒奶的,那些人欲安怎?
姊:有的人用米麩、有的人用牛奶,有的人吃糜(台語唸:um ,米湯的意思)。阮大兄一個同學,大我兩、三歲,伊子出世以後攏沒奶給他吃,攏飼糜,也沒錢買牛奶。糜你甘知?那陣也不是調工煮的,做田人阿,攏煮大鼎飯,飯撈起來以後,倒水落去煮。欲吃粥的撈去吃,剩的糜給他吃,所以他叫做「糜ㄟ」(大笑)。
萍:他的身體甘會較不好?
姊:還好,不過與阮大兄的囝仔相打攏打不贏。那陣的人較有韌性阿,遇到沒奶,我與你若是差不多時間生的,我就同齊飼阿,愛真好的才會這樣做啦!也有人用錢買「若無我一割錢給你,你幫我飼囝仔」,也有人這樣,不過真少啦!有的人生一個沒剛好囝仔過身(死亡),別人的子她就會抱來飼。以早的人攏互相幫忙,足單純ㄟ,足好ㄟ。
(訪談逐字稿,2013年9月8日)
總是會有奶不夠的母親,也會有失去母親的小孩,與失去小孩的母親。「乳汁分享」,是人與人之間單純互助的表現,讓人為之動容。在醫院工作時,也常有早產兒的母親,因為自己孩子沒有存活下來,而認真擠奶提供給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動人故事。而在社會較上層的階級,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有「奶媽」這樣專屬於女性的工作。隨著配方奶盛行,奶媽這項專屬於女性的工作消失。
一、擠乳器出現:人奶商品化,奶媽消失
19世紀開始發展的科學母職使得母職也開始醫療化,「奶媽」這個肩負餵養自己與雇主小孩的職業,也同時被醫療化了。Golden關於美國奶媽社會史的研究指出,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因為嬰兒餵食關乎兒童的健康,於是兒科醫師出面設立機構管理奶媽。在奶媽到服務家庭之前,會先幫她們做身體檢查,確定身體的健康狀況。對奶媽同時設立了科學與道德標準,有一整套醫學的流程,篩選合適奶媽,還將她們的乳汁置於顯微鏡下檢查。到了二十世紀,即便於家庭裡服務的奶媽近乎消失,醫院與孤兒院為要了降低嬰兒死亡率,尤其是醫院的早產兒沒有人奶幾乎活不了,所以仍然雇用奶媽。對機構來說,有擠乳器之後,請乳汁提供者定時到醫院,使用擠奶器將乳汁擠出,負擔的成本較低。於是機構逐漸不再雇用奶媽,乳汁提供者的社會階級也開始發生轉變。以往擔任奶媽多為社會中下階級,大多數為單親媽媽,擔任奶媽成為機構中的工作人員,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收入,可以同時改善家庭經濟與社會處境。而只要將奶擠出送至醫院,讓提供乳汁的母親,轉為以中產階級增加家庭收入為主,奶媽於是消失。
因為醫院裡的早產兒與病嬰,一直都還是有人奶的需求,所以擠乳器是醫院當中必備的「醫療器材」,人奶也成為一種「治療藥物」。即便社會開始轉為配方奶餵食為主,仍有一些兒科醫師一直努力著。1910年,在美國波士頓的Fritz Talbot醫師,為了幫病嬰尋找奶媽,找了三天都還找不到,讓他深刻體會失去奶媽對嬰兒存活的影響,成立了「波士頓奶媽管理中心」(Boston Wet Nurse Directory),希望能夠維持讓這些孩子活下去的人奶來源。一樣在波士頓的另一頭,一位細菌學家Francis Parkman Denny為了救細菌感染生病的寶寶,央求哺乳中的鄰居手擠一些乳汁餵孩子,只喝了3盎司寶寶就活了下來,讓細菌學家大嘆人奶的「殺菌力」無敵,於是在Tolbot成立奶媽管理中心的隔一年,成立了美國第一家母乳庫。Denny參考乳牛擠乳器的設計,設計了人類使用的擠乳器,尋求捐乳者用擠乳器將乳汁擠出。而因為父母越來越覺得寧可收到罐裝人奶,也不願意雇用奶媽住在家中,Tolbot醫師後來也將奶媽管理中心改為母乳庫,稱為「母乳管理中心」(Directory of Mother’s milk)。
隨著配方奶餵食新生兒成為主流,母奶商品化與治療效果又開始被擠壓到邊緣。1920至1930年代蓬勃發展的母乳庫(人奶買賣),也開始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到最後能留下來的,大多靠的是慈善捐款,Talbot成立的母乳庫在1962年結束,象徵著「商品化人奶」時代的結束。因為人奶對早產兒與病嬰的治療用途需求仍在,人奶變成一種「禮物」,是捐奶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公捐的血庫開始大量成立,曾有人想要讓母乳庫也跟血庫一樣依需求成立卻沒有成功,因為血液沒有替代品而母奶有。1930年兒科名醫William McKim Marriott 在其著作的教科書寫著「無法得到母親餵養的孩子,人工餵養與收集來的人奶餵養有著一樣的功效。」 時至今日,母乳哺育提升,人奶有沒有可能再度「商品化」?有一個母奶媽媽曾分享,她在台北工作,孩子在台中給外公外婆照顧。第一次用宅急便寄送冷凍母奶回台中時,上頭內容物註明「母奶」,宅急便說這是「體液」,無法運送。後來她重新改寫為「乳製品」,母奶就送回台中了。我們是如何看待「擠出來的奶」呢?
二、人奶是最佳的母乳代用品
配方奶餵食對嬰幼兒健康的風險,常是「該做而未做的科學研究」。也因為兒科醫師很少會提配方奶對嬰兒健康可能造成風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儘管知道母奶是最合適的嬰兒食物,還是很容易將配方奶視為母奶理想的代用品,母奶代用品的第二順位,應該是其他母親的奶。
媒體主持人于美人於育兒有聲書中, 講述她「求奶告急」的那段日子,「…兒子因為體質的關係,消化能力過於衰弱,必須要餵食母奶,可是偏偏我沒有奶水,甚至連脹奶的感覺都沒有。母奶協會也派人來幫忙,忙了一個半小時,只擠出5c.c.。後來我就在廣播節目裡面公開徵求奶媽,算一算我兒子總共吃過工程師的奶、家庭主婦的奶、檢察官的奶、法官的奶、還有大陸媳婦北京媽媽的奶。老天爺給了他這麼多媽媽,是這麼多媽媽幫我把兒子養大。在那段接受母乳救濟的日子,我徹底了解什麼叫感同身受…」也因此等兒子長大些,于美人總是告訴兒子要懂得感恩與互助。而作家吳淡如於2009年早產,女兒出生時只有1700公克,她的山東好友雪兒贊助她1萬c.c.母奶,吳淡如趕緊拿出LV包包當禮物送她。 媒體名人可以藉由媒體登高一呼,維持女性互助網絡,而一般民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很容易藉由網際網路連結,於是也有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母奶。但是對於這樣的現象,無論是政府或是大部分的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都是持負面看法。
民視即時新聞曾報導,網路上有許多低價販售母乳的情況,但是母乳的來源不清楚,產生許多疑慮,有議員將這些網拍母乳進行抽驗,發現裡面含有「格蘭氏陰性菌」,可能引發嬰兒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目前卻無法可管,因此議員出面呼籲政府應立即訂定法規,要求網路全面下架。 新聞出來之後,也有兒科醫師在部落格寫道:「所謂無法可管是衛生主管機關的推托之詞,當事務官能真心體諒人民,就一定會找出合適的法條嚴懲不肖業者或個人。至於母親也應有足夠認知,用錢也許可以買得到很多東西,但是母乳哺餵實在要靠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才行,只要頻繁多次餵食而不要焦慮奶量不夠,就能夠可以做到充分餵食。」 並不是「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就一定有足夠的奶水給寶寶,網路母奶一上架馬上就被搶購,可見需要人奶的寶寶並不少。衛生主管機關是應該要管這件事,但不是懲罰,而是應該想辦法讓有需求的寶寶,都能喝到安全來源的人奶才是。
在台灣台北市立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設有母乳庫,台中醫院設立衛星站收集捐贈母乳。2018年4月20日成大醫院新設南區母乳庫。捐乳媽媽們到母乳庫,填寫詳細的問卷,並完成抽血檢驗(檢驗項目包含:A,B,C型肝炎、HIV愛滋病、HTLV人體乳突病毒、梅毒、全血檢查及肝功能),這些統整的結果交由母乳庫負責醫師審核,檢查合格通過後(約需1~2個星期)才通知捐乳媽媽們可以開始捐乳。而使用對象目前依病情的需要,主要提供給以下族群的嬰兒使用:早產兒、先天性異常、重大手術後、腸胃道疾病、餵食不耐、或是一些媽媽疾病或死亡而無法哺乳的孩子…等等,一般以住院中的病嬰優先。若臨床上符合可申請的條件,可以請醫院負責照護的醫師填寫醫囑單(可在母乳庫網站上下載列印),附上病歷摘要,即可傳真至母乳庫,之後再經由醫師審核後評斷可否領取母乳,再由專責人員連絡領取時間及數量。目前領取母乳庫的母奶均不需要額外付費。 若不符合這樣條件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從母乳庫取得人奶。難道一般健康足月兒,母親乳汁不足時,就只能選擇配方奶嗎?
三、分享乳汁:以德國為例
德國在2014年1月成立了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讓媽媽們可以輕鬆在網路上買到母奶。這個商店的出現,讓許多沒有奶水的媽媽多了一個選擇來替自己的寶寶取得母奶,不過,德國也有機構認為這些從網路上買到的母奶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危險。創辦這間網路母奶商店的穆勒(Tanja Müller)是一位母奶太多的媽媽,常常需要把多餘的母奶擠出來才行,有一天,她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媽媽們聚在一起,把多出來的母奶分享出去呢?於是在1月的時候,成立了德國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的國家母奶哺育委員會(National Breastfeeding Committee)強力譴責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營養協會(The Nutrition Commission)也表示買賣沒有經過監管的母奶可能會帶來高度風險。像是細菌和病毒就有可能從送出母奶的媽媽身上傳給其他寶寶,傳遞愛滋病、肝炎、梅毒等傳染病。跟台灣很類似的情況,官方都是先予以譴責,醫學專家也提出警告。但是媽媽們的行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非營利機構「媽媽的母奶銀行」(Mother's milk banks)就採取了一個方法避免傳染病傳染,他們直接和診所合作,徹底檢查捐贈母奶的媽媽和送出的母奶。送來的母奶會先冷凍,然後等到捐贈的媽媽送出最後一批母奶之後,會再對媽媽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確保媽媽在捐贈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感染。所有的母奶也都會送去做測試,檢查裡面有沒有細菌。媽媽的母奶銀行總監吉鮑爾(Corinna Gebauer)則是強調應該要讓母奶保持冷卻,吉鮑爾:「如果儲藏母奶的時候沒有保持在適當的溫度,細菌很快就會長出來,喝到的小孩就有可能會感染。」其實這樣的步驟就是母乳庫運作的標準程序。台灣的母乳庫如前面所提,也是類似的程序。而上一段提到,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成立的第一家母乳庫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面對眾多的質疑,網路母奶商店創辦人穆勒回應,她是假設所有的媽媽都會自己承擔風險,並強調她的網站有多麼盡心盡力地告知媽媽們有哪些風險。穆勒現在也在和一家專門做細菌測試的實驗室合作,檢查母奶有沒有摻水或是奶粉在裡面。穆勒說:「我不能想像買母奶的媽媽不會先測試母奶」
2014年國際線上哺乳會議, 任教於澳洲西雪梨助產系的Gribble博士以「乳汁分享」(Milk Sharing)為題授課,她提到:「說到嬰兒餵食,什麼是危險的行為呢?當某種餵食方式已被證實是較危險的,為什麼還是較容易被選擇呢? 在母親無法親自哺餵母奶時,代用品的順序應該是母親自己擠出來的奶,從其他健康哺乳者或母乳庫來的人奶,最後才是配方奶。但在許多地方,第一個想到的卻是配方奶。」在比較「分享來的乳汁」與「配方奶」時,我們應該用更對稱的方式來評估兩者的風險。
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對於風險的選擇不同。人乳在醫學中被看作體液,所以需要被管制。但若將其看成是一個身體製造出來,提供另一個身體營養的物質,那麼,乳汁的獨特性該如何被討論?乳汁的分享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在以往母乳哺育是建立在女性社會網絡中,互相分擔家務勞動、建立社會連結、加強社區凝聚力的一種方式。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而生物醫療化的當代,社會大眾更信任的是專家,以往鄰居朋友的社區網絡瓦解。這樣的現況,女性主義有沒有著力點?如何讓女人做出她們想要的選擇,而不是受限?健康當權者總是警告婦女乳汁分享的風險,卻沒注意到相同的風險亦存在於配方奶餵食中。如果有關當局能提供適切的指引,乳汁分享並沒有那麼危險,這還是優於配方奶餵食的一種餵食選擇。而從兒童權利的角度來看,母乳庫應該與血庫一樣,讓有需要的人都能用得到。期待台灣政府能更積極的建立母乳庫,讓「共生共養」在當代,藉由母乳庫的乳汁分享來實現。
照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164781131656107/?type=3&theater
hiv血液快篩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年最後一篇文章,要來破除一下流傳在LINE群組中對愛滋病的謠言。
政府近年來十分用力推廣愛滋篩檢宣導,鼓勵民眾自主篩檢,依據衛福部的HIV月報資料統計,台灣整體感染HIV病毒的通報個案從 2017 年的 2511例到 2018 年 1991例,近一步降低為 1618例。而經由如役男體檢、捐血中心或監獄的強制篩檢才得知感染的案例亦逐年減少,從2017年237例、到2018年大幅降低為174個案例,2019年甚至更近一步減少到128例。除了顯現出安全性行為的衛教常識已漸漸深入民心之外,#有意識的自主篩檢也已成為了全民共識。在LINE群組中流竄每年愛滋病人數逐年升高的謠言並非正確。
今年由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及疾病管制署攜手教育部,在今年共同舉辦的《「勇敢.去愛」#愛滋篩檢宣導短片比賽》日前已順利公布得獎名單並舉辦了頒獎典禮,在聊得獎影片給我的感想之前,請容我再先進行一下最新的愛滋衛教宣導。#目前新型愛滋篩檢方式是透過採血針在手指上採血,並將血液滴在檢驗試紙上,15-20分鐘後便能知道結果,其準確度與敏感度均與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一樣。需要受測的對象,只要你有發生一次性行為,不管有套無套都建議至少去做一次檢查,如果一年之中曾發生過無套性行爲,那一年至少要做一次檢查,掌握自己的身體數值變化。
今年參加比賽的作品十分踴躍,共有110件作品參賽、45件入圍,最後由9件作品獲獎。不管是校園組或是社會組,都各自以動畫、說唱、微電影等不同方式創作,蠻特別的是居然還有多國語言組!顯見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政府將大家都視為台灣人的一份子,希望能從多重角度來防治愛滋。
得獎作品的校園組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名,長榮大學彭睿軒同學的作品《#愛滋衛》。先撇開那個諧音雙關XD,不管是歌詞內容具體描述了HIV與愛滋病之間的關聯,也提醒大家有了性行為就要去做篩檢,音樂上來說也蠻順耳具傳唱度,影片製作更特地出外景準備道具拍攝,以學生較無經費製作的角度上來說,能這樣拍攝我覺得應該給予鼓勵。社會組第二名,帕三小事務所作品《#講愛Kóng x ài》則是所有得獎作品中我心中的金獎!影片中的每張截圖都可以當成資訊設計整合的懶人包圖片使用,說書的感覺很像國外流行的podcast,最後也唱上一段增加收聽的層次。當中居然也提到U=U(測不到病毒數量不具傳染性)的重要知識,企圖消除愛滋污名化!要在1分鐘影片長度裡有條不紊地說完這麼多資訊,整體平均水準最高!
希望大家都能正確學習愛滋防治正確的衛教知識,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也很期待未來政府可以多多舉辦這種跟設計相關的比賽,用創作來推廣知識,給予同學與創作者舞台,能推廣相關知識也能促進設計深入民眾生活,一舉兩得!
最後祝福大家,2020年勇敢去愛,健康快樂!然後記得下禮拜1月11日回家投票!❤️
#得獎作品影片連結請點進圖片
#影片比賽 #愛滋篩檢 #新一代設計展
#畢業製作 #社會設計 #防疫 #HIV #AIDS #TaiwanCanHelp
#教育部 #衛福部 #疾病管制署
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hiv血液快篩 在 部長與部長的部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你不知道的愛滋病迷思」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還是對愛滋病十分恐懼,但這些恐懼很多都只是迷思,或是幾十年前的情況。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我們就聊一下愛滋病的各種迷思!
1. 「愛滋病很容易傳染!一次就中標很可怕!」
錯。事實上愛滋病的傳染性途徑是很嚴苛的,只能在血液交換(輸血)或是體液交換(性交)傳染,而體液交換傳染的可能性也只有5%-60%(視不同性交方式而異);愛滋病毒是已知的病毒中最脆弱的一種,空氣就已經可以把它殺死,當病毒離開血液或體液時,基本上就已經死亡。
2. 「愛滋病很快就會死!病發時全身都爛掉!」
錯。事實上現今感染愛滋病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比國民平均壽命短0.4-2年,愛滋病在已開發國家早已不是影響壽命的因素。
過去80年代對愛滋病的不了解,當時也沒有藥物控制,疾病宣導時使用了愛滋病末期的一種皮膚癌(卡波氏肉瘤)照片來宣傳,但事實上現今因為有藥物控制,已十分罕見。
3. 「愛滋病人終生都會傳染人!不能碰!」
錯。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極多的研究發現「病毒量測不到=不具傳染性」也就是疾病控制當中的U=U,換句話說,當感染HIV的人接受藥物治療後,身體的病毒量已經穩定半年測不到時,是「沒有實際風險」、「不具有感染性」、「不再有傳染性」、「零風險」、「無傳染風險」、「不會傳染」、「無法傳染」的。
所以,接受藥物治療穩定的愛滋病感染者,是不具有性傳染能力的。
4. 「愛滋病無法控制!世界會滅亡!」
錯。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及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也提出「90-90-90」的愛滋病防治政策,就是「90%感染者知道自己病況、90%知道病況者服用藥物、90%服用藥物者病毒量成功抑制」,如果可以做到這個情況,感染數量就會持續下降甚至不再有人感染。
試想想,如第3點說的,如果90%的人都藥物控制到不具傳染性,新增傳染案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5. 「愛滋病人都是活該!都是自找的!」
錯。事實上感染的原因很多,包括母嬰垂直感染、被強暴、感染方不知道自己已感染而傳播等等,愛滋病病毒不會特定挑選什麼人去傳染,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就有可能會被感染。
而讓人意外的地方是,性工作者的愛滋病比例相對較底,那是因為他們一般對性病防治有一定知識。
「原來這樣!那我們可以做什麼?」
回到「90-90-90」的愛滋病防治政策,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感染?知道感染的為什麼又不進行治療?
因為社會的污名化與歧視讓人對愛滋病恐懼,使人去篩檢都抗拒,更不用說去治療。
所以我們首先可以做的是「接受正確的醫學知識,拒絕歧視,讓疾病防治更順利」。
如果「90-90-90」再加上一個新的「90」,「90%的社會大眾掌握正確的愛滋病知道」,這個新的「90-90-90-90」就可以有效控制愛滋病的傳播。
終結愛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AIDSDAY
#WORLDAID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