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historical名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historical名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historical名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historical名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Eric's English Loung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事英文]彩券是一種窮人稅 (a tax on the poor)? 最近看到多家媒體報導鼓勵大家支持「公益」彩券,就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些彩券報導。雖然每個國家的彩券發行的法律、收益的分紅和管理規範都不盡相同,還是可以參考以下美國多家知名報社關於美國彩券的社論。根據西方的經驗,購買彩券的人大多...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istorical名詞 在 Kenneth La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17:47:48

/ 1️⃣ historic vs. historical? 🔸名詞 history 指歷史,如果對應嘅形容詞係 historical,指歷史的。 例如 historical novels 歷史小說 historical studies 歷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 歷史研究 h...

  • historical名詞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28 14:09:34
    有 470 人按讚

    [時事英文]彩券是一種窮人稅 (a tax on the poor)?
     
    最近看到多家媒體報導鼓勵大家支持「公益」彩券,就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些彩券報導。雖然每個國家的彩券發行的法律、收益的分紅和管理規範都不盡相同,還是可以參考以下美國多家知名報社關於美國彩券的社論。根據西方的經驗,購買彩券的人大多是低收入戶,他們將微薄的收入用來買「公益」彩券,窮人的錢成為彩券的主要財源,因此,公益彩券反而像變相的「窮人稅」。彩券是否如迷幻藥般,使部分窮人更窮?值得大家深思。
     
    從社會與心理層面看臺灣「樂透瘋」公聽會:https://bit.ly/30W6mpJ

    ★★★★★★★★★★★★
     
    The lottery is a particularly awful example of political corruption. Here government is raising revenue by selling the Powerball dream of wealth without work. Studies in a number of states have shown that lottery ticket sales are concentrated in poor communities, that poor people spend a larger portion of their income on tickets and that the poor are more likely to view the lottery as an investment.
     
    1. political corruption 政治腐敗
    2. raise revenue 提高收入
    3. Powerball 威力球(美國境內發行的彩券)
    4. dream of wealth 財富的夢想
    5. more likely to 更傾向於
     
    彩券是政治腐敗的一個特別可怕的例子。政府藉由兜售威力球一夜致富的夢來增加國家的稅收。許多州的研究表明,彩券的銷售集中在貧困社區,窮人將多數收入花在彩券上,而窮人更傾向於將彩券視為一種投資。
     
    ——《華盛頓郵報》
     
    ★★★★★★★★★★★★
     
    Lotteries are regressive taxes on poor people, in that a ticket costs relatively more for a poor person than a rich person, and punitive taxes on the poor and uneducated people who are the most avid buyers. The people who can least afford it are throwing away on average 47 cents on the dollar every time they buy a ticket. And the government, which relies increasingly on the lottery for funding, goes out of its way to tell them it is a good idea.
     
    6. relatively more 相對更多
    7. most avid buyers 最狂熱的買家
    8. go out of one’s way(特別是為其他人)非常努力地做
    9. punitive taxes 懲罰性賦稅
     
    彩券是對窮人的累退稅,也是對那些醉心於購買且未受過教育的窮人之懲罰性賦稅。因為與富人相比,買彩券所付出的成本對窮人而言相對較高。那些負擔得起彩券的人,平均每次要花47美分購買彩券。政府愈來愈依賴彩券來籌措資金,並竭盡全力告訴他們這是個好主意。
     
    ——《商業內幕》
     
    ★★★★★★★★★★★★
     
    What if I told you there was a $70 billion tax that the poor pay the most. You'd probably say that isn't very fair. But that's exactly what the lottery is: an almost 12-figure tax on the desperation of the least fortunate. To put that in perspective, that's $300 worth of lottery tickets for every adult every year.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bottom third of households buy more than half of all tickets. So that means households making less than $28,000 a year are dishing out $450 a year on lotteries.
     
    10. a 12-figure tax 一個12位數的稅
    11. the least fortunate 最不幸的
    12. worth of… 值得⋯
    13. dish out 祭出;拿出
    14. What if...? 如果(尤指糟糕的情況出現)會怎麼樣?
     
    如果我告訴你,在700億美元的稅收中窮人付出的最多,你會怎麼想?你可能會說這不太公平。但這就是彩券:對最不幸者的絕望徵收近12位數的稅。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對每位成年人來說是每年價值300美元的彩券。研究人員發現,最底層的三分之一家庭所購買的彩票超過總數的一半。這意味著年收入不足兩萬八千美元的家庭,每年要花450美元來買彩券。
     
    ——《華盛頓郵報》
     
    ★★★★★★★★★★★★
     
    Historical data implies that when the economy goes bad, lottery revenues go up, because "when people are feeling desperat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top by the gas station and buy five lottery tickets, hoping they get a big windfall.”
     
    15. historical data 歷史數據
    16. feel desperate 感到絕望
    17. get a big windfall 獲得巨額、意外的收穫
     
    歷史數據表明,每當經濟不景氣,彩券收入會增加,因為「每當人們感到絕望,他們更有可能在加油站前停下來,買五張彩券,並希望自己能獲得巨額的財富。」
     
    ——《ABC新聞》
     
    ★★★★★★★★★★★★
     
    In 2008,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recession, at least 22 of the 42 states with lotteries — including New York, New Jersey and Connecticut — set sales records.
     
    18. height of the recession 經濟衰退的高點
    19. set sales record 創下銷售記錄
     
    2008年,時值經濟衰退的谷底,在42個有賣彩券的州中,至少有22個州——包括紐約州、紐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創下銷售記錄。
     
    ——《紐約時報》
     
    ★★★★★★★★★★★★
     
    Lotteries are sometimes criticized as a "de facto tax on the poor," according to Matheson. "The poor spend a much higher percentage of their overall income on lotteries than the rich, and they can afford it less," he said. John Spry, a finance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in Minnesota, has also studied the economic disparity among people who play instant scratch-off games. About three out of four instant game tickets sold in Minnesota are purchased by people with below-average incomes, according to Spry. He also cites research that shows that in South Carolina, 60% of instant lottery tickets were purchased by people with very low incomes.
     
    20. a de facto tax on the poor 一種對窮人的實質賦稅
    21. overall income 總收入
    22. economic disparity 經濟差異;經濟失衡(國際法名詞)
    23. below-average incomes 低於平均水準的所得
     
    按馬特森所言,彩券有時被批評為「對窮人的實質賦稅」。他說:「窮人在彩券上的花費占總收入的比例遠比富人高出許多,而他們所能負擔的也更少。」明尼蘇達州聖湯瑪斯大學的財金系教授約翰・斯普里也研究了玩即時刮刮樂的人之間的經濟差異。根據斯普里的說法,在明尼蘇達州售出的四張即時刮刮樂中,約有三張是由收入低於平均水準的人購買。他還引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在南卡羅來納有60%的即時彩券是被收入很低的人買走。
     
    ——《CNN》
     
    ★★★★★★★★★★★★
     
    Think on this a moment. In a place where government has utterly failed to provide adequate edu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government is using advertising to exploit the desperation of poor people in order to raise revenue that funds other people’s public services. This is often called a “regressive” form of taxation. The word does not adequately capture the cruelty and crookedness of selling a lie to vulnerable people in order to bilk them. Offering the chance of one in a 100 million is the equivalent of a lie. Lotteries depend on the deceptive encouragement of mythical thinking and fantasies of escape.
     
    24. utterly fail to 徹底地失敗
    25. fail to provide 無法提供
    26. adequate edu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充分的教育與公共服務
    27. exploit the desperation of poor people 利用窮人的絕望
    28. fund public services 資助公共服務
    29. a regressive form of taxation 一種累退的賦稅形式
    30. sell a lie 兜售一個謊言
    31. vulnerable people 弱勢群體
    32. mythical thinking 不切實際的想像
    33. fantasy of escape 逃避的幻想
     
    試想一下,在政府完全無法提供足夠的教育與公共服務的地方,為了提高國家稅收以資助他人的公共服務,政府正運用廣告來利用窮人的絕望。這通常被稱作「累退」的賦稅形式。這個詞並未充分體現出,政府為了欺騙弱勢群體,向他們兜售謊言此一殘酷與奸詐。提供億分之一的機會即形同說謊。彩券所仰賴的是不切實際與逃避現實的幻想,帶有欺騙性的鼓勵。
     
    ——《華盛頓郵報》
     
    ★★★★★★★★★★★★
     
    Some policymakers argue that the moral cost of lotteries is low. After all, the games are voluntary. And perhaps the money collected by the state is better off going to schools than to booze and cigarettes and whatever else. In an age of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t’s pernicious that states rely on monetizing the desperate hope of its poorest residents. State lotteries take from the poor to spare the rich, all while marching under the banner of voluntary entertainment. Banning lotto games will not make our poorest communities suddenly rich. But these neighborhoods have lost enough lotteries in life even before they touch a penny to the scratch-off ticket.
     
    34. moral cost 道德成本
    35. be better off 境況更好;經濟狀況較先前(或多數人)好
    36.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日益加劇的所得不均
    37. take from the poor to spare the rich 劫貧濟富
    38. under the banner of 以⋯⋯的名義;在⋯⋯的旗幟下
    39. voluntary entertainment 自願性娛樂
    40. a scratch-off ticket 一張刮刮樂
     
    有些制定政策的人認為,彩券的道德成本很低。畢竟,那些都是自願的博弈。而且,由州政府收取資金並將之用於各級學校,也許比用在喝酒、抽菸或其他東西上都來得好。在一個所得不均日益加劇的時代,各州將貧困居民僅存的希望貨幣化,無疑是有害的。國家彩券劫貧濟富,以自願性娛樂的名義推進。禁止博彩遊戲並不會讓我們最貧窮的社區突然變得富有。但這些社區甚至連刮刮樂的一毛錢都沒贏過,卻已眼睜睜輸掉數量可觀的彩券。
     
    ——《大西洋》
     
    ★★★★★★★★★★★★
     
    今政府開辦之彩券販售,雖係有法令依據的合法行為,其販售權力也優先給予殘障弱勢者,每年所獲盈餘也多用在公益事業或挹注部分運動項目,不可謂沒有功勞。但整體而論;彩券是藉公益之名,慷民眾之慨以補政府的不足,彩券盈餘所挹注的公益項目,都是政府原本就應照顧的族群,不應等待民眾簽注的盈餘才來做這些事。
     
    ——立法院第8屆第2會期第2次會議紀錄

    https://bit.ly/2EkkktK
     
    ★★★★★★★★★★★★
     
    國內運動彩券之評析: https://www.npf.org.tw/3/5099

    圖片出處: https://bit.ly/2P11l9L
     
    ★★★★★★★★★★★★
     
    參考資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refusing-t0-cheat-the-poor/2015/07/09/78154b9a-2670-11e5-aae2-6c4f59b050aa_story.html?noredirect=on&utm_term=.55b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refusing-t0-cheat-the-poor/2015/07/09/78154b9a-2670-11e5-aae2-6c4f59b050aa_story.html?noredirect=on&utm_term=.55bf29a1f446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5/05/lotteries-americas-70-billion-shame/392870/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lottery-is-a-tax-on-the-poor-2012-4

    http://money.cnn.com/2016/01/12/news/companies/powerball-lottery-games-poor/index.html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5/05/lotteries-americas-70-billion-shame/392870/

  • historical名詞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2-18 17:30:27
    有 535 人按讚


    [可以不吃春藥的國民身份]

    近來香港談「國歌」「國旗」,這些民族主義的符號,有人以為必須與「自豪」「驕傲」掛勾,但昨天在柏林有人告訴我,「我們的國民身份,就是永遠對自己的過去感到有點悔疚。」

    全德國最多人到訪的「景點」,是位於柏林紀念猶太人被屠殺的戶外裝置,遠看是一塊塊石棺,要體驗這裡的獨特,人必須走在其中,初初覺得沒甚麼,原來地面會向下沉,人如同陷於石牆之中,失去方向,忽然前後左右有人影彈出,嚇得人半死,在黃昏後深入石牆走一趟,更覺陰森。

    自從難民潮之後,歐洲興起極右組織,有德國政客投訴:「那個國家會在市中心放一個〖羞恥紀念碑〗?」言下之意是,納粹屠殺歐洲百萬猶太人的事是「家醜」,為何要把這些臭東西放在客廳中央?有德國藝術家聽到這番話,在政客家旁邊的花園,建了個翻版的小型石棺群,以抗議這位政客的話。

    柏林導遊Dennis說,「我們德國國民身份裡重要一點就是替過去做過的事感到難過」(German identity include feeling bad about the past)。

    二戰之後,每天起牀,西德人就看到國家被分割,看到頹垣敗瓦,而東德就說,我們以前共產黨員是被納粹逼害的,也是今日西德。西德年輕人在六七十年代受反越戰風潮影響,認為國家需要嚴正檢視納粹的過去。

    雖然~納粹分子大部份不是自殺就是被殺,西德可以乾脆割蓆,把那個過去與今日政權分割,但年輕人希望政客為國家過去做的事而深刻反省,於是總理 Willy Brandt在華沙猶太人區紀念活動中,下跪一幕,得到很多年輕德國人的歡心。

    七八十年代之後,德國教育裡,不斷向國民貫輸「納粹德軍的人道罪行」,我們的導遊Dennis說:「在學校裡,最少每年會提及一次,多角度去討論納粹這段歷史,有少部份同學是覺得煩,但我認為很好,記憶歷史才不會重蹈覆徹。」

    我跟Dennis說,納粹已死,為何下一代要承受上一代的罪業和包袱,不應該是時候放下過去嗎?「我覺得這種教育很重要,我們以前製造了萬計猶太難民無人願意收容,今日中東有難民,我們記得過去,所以民意也是支持收容難民的。」他補充,難民後來製造的問題,反映是接收的方法配套做得不夠好,但接收難民是應該做的事。

    我告訴他,香港有一個名詞形容後種不分種族而大愛包容的價值觀,香港叫「左膠」,他分享了一個德國同義字:「Gutmensch」(好人),是取笑太仁義道德的一群。但他卻認為,「很多人說,德國人因為納粹這段歷史,而有一種Guilt Trap,內疚情意結,但我寧可過度反思,也不會出現盲目的國族崇拜。」

    他透露,「種族」是個勁敏感的事,把人分類即使為行政原因,也容易過火變成歧視。他透露在難民潮中,政府想把北非的難民註明為一類人,因為發現來自北非的難民和罪案有關,民眾大力反對,最後政府收回做法。

    另一有趣例子是,德國很少看到國旗飄揚的盛況,因為「掛德國國旗」在當地令人想起納粹歷史,2006年世界盃開始有人掛德國國旗,大家都有點神經質,反問自己:「這會不會有點不妥?」但後來發現,球賽是幾年一潤的「愛國情感許可月」(one month footfall patriotism),之後一夜之間國旗便會收起,無影無蹤。

    納粹這段慘痛的人道災難,提醒我們,愛國主義,國族主義,國旗,國歌,皆要小心處理。而國家身份的建立,不用吓吓需要吃春藥,也可以由深思反思歷史建立出來。

    我告訴Dennis, 香港雨傘運動之後,有警察因為使用過度暴力對待示威者坐牢,之後有警察公開表示自己像猶太人被逼害。他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我補充一句:「當日有兩間領使館發了聲明回應,而德國領使館的那份聲明,要寫得比以色列更好。」

    當日聲明如下: The reported reference to the Holocaust shows a regrettably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facts. The Jewish population in Germany was persecuted by the State and all its organs during the Nazi dictatorship and millions lost their lives. Therefor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Jewish victims of the Holocaust and police officers convicted for an abuse of power is utterly inappropriate.

    "The State and all its organs" 國家和它所有的無形之手,都曾經滿手鮮血。德國勇於承認過去的陰暗面,今日才能頂天立地。

    有人話「全世界也有國民教育」,這種不吃春藥的才是貨真價實的教育。

  • historical名詞 在 Sam Tsang 曾思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02 23:08:05
    有 13 人按讚


    從誰是會眾開始-第二聖殿時期的詩篇121

    (一)
    詩篇121篇為上行之詩,坊間已有很多釋經書給予清晰的解讀。[1] 相對地,這詩篇又是較為容易理解的詩篇,亦是一篇受歡迎的詩篇。根據筆者所知,至少有兩首詩歌以此詩篇為歌詞。然而,不論它多麼受人歡迎和被人認識,筆者重申,這詩篇所談及的幫助和保護,絕不是一種抽離處境、任何普遍情況下神給予人的幫助。至少,就其朝聖的處境,內中所提及的保護也是針對朝聖者在朝聖途中的情況。若要應用到今天的處境,包含處境的恰當類比是需要的。如此,我們應怎樣應用這段經文?

    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傳統相信,詩121是一篇用作在聖殿禮儀中頌唱的詩篇。以古代的情況,參與敬拜的會眾,極其可能只憑著聆聽來了解詩篇的內容。因此,像口述傳統,重覆的字詞或意思是讓會眾能夠掌握及吸收內容的技巧,亦是其優美修辭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只會扼要帶出經文的含義,並嘗試從頌唱的角度,多花筆墨來了解詩篇121。另一方面,詩篇有其歷史處境(historical context),就其歷史處境解讀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不過,詩人亦有可能借用某些歷史處境來表達其他訊息。尤有甚者,若我們接納詩篇是在第二聖殿時期被收集及編修下來,編修者身處的處境變得更為重要。因此,詩篇121在第二聖殿時期被頌唱,會是一個怎樣的景況?在這景況下的解讀,對我們今天的應用又有何啟迪?

    (二)
    詩體結構呈現優美的編排,是詩人精心的設計。詩121:1-2節由一個問題及一個答案組成,從頌讀的角度,詩人使用相近讀音的詞彙(1節句尾的“מֵאַיִן...עֶזְרִי”及2節起首的“עֶזְרִי מֵעִם”)連接兩節經文,讓參與敬拜的會眾能輕易掌握詩歌的要點。另一方面,相近讀音的詞彙在意義上有著緊扣的作用。詩人刻意同時以「我的幫助」(עֶזְרִי)作為第1節問題的句尾詞彙,及第2節答案的起首詞彙,加上另一相近讀音的詞彙,由「從何而來」(מֵאַיִן)轉而至「...從...而來」,帶出耶和華才是幫助者,讓以聆聽作為理解詩篇內容的會眾來說,有著極奇深刻的幫助。接著在3-4節,詩人以兩重語氣作否定的表達。在第3節,詩人以兩個否定詞彙(אַל...אַל)配以未完成式動詞(imperfect),表達耶和華是一個怎樣的神。祂並不搖動你的腳,祂也不會打盹,兩組形容詞對應古代近東神明的特質。「不搖動你的腳」指到耶和華神的功能,祂並不會像一些神明般,作出一行行動而影響你的旅程,反之你在耶和華神面前是安全的。「不會打盹」更是指到耶和華並不會給其他神明所擊敗。古代近東的神話中,當一個神明給其他神明打敗,它會進入睡眠的狀態。因此,耶和華「不會打盹」,或許是指出祂是超越其他神明,祂不會被擊敗的。詩人為了讓聽眾更為深刻,他在第4節首先以「來看」(הִנֵּה)開始,吸引聽眾的注意力。[2] 他繼而改用另一否定詞彙(לאֹ...וְלאֹ),加強語氣,肯定耶和華超越其他一切古代近東的神明。詩人亦悉心配以相同及近似的未完成式動詞(相同詞彙的יָנוּם及相似意思的יִישָׁן),讓聽眾在重述中深化對耶和華超越性的認知。

    在5-8節,詩人轉以肯定的語氣,帶出耶和華神是保護的那一位。[3] 第5節(יְהוָה שֹׁמְרֶךָ יְהוָה צִלְּךָ עַל–יַד יְמִינֶךָ),和合本將首兩個詞彙(יְהוָה שֹׁמְרֶךָ)翻譯成「保護你的是耶和華」,另一個可行的翻譯是「耶和華是你的保護者」。詩人以保護的分詞(שֹׁמְרֶ)形式,指出耶和華是保護者。接續的第三個詞彙,詩人再次寫下耶和華的名字,而非使用配以從綴(suffix)的動詞,像第7節「他要保護你的性命」般。「耶和華...耶和華...」(יְהוָה...יְהוָה...)這結構像希伯來文定語形容詞(attributive adjective),筆者估計從頌讀角度上,能讓聽眾了解其後的部份是對「耶和華是你的保護者」作更詳細的解說。從內容角度上,這也是一個合理的推論。接續部份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右邊」展示出耶和華的力量,詩人並以太陽與月亮不能對朝聖者作出攻擊,表達蔭庇是一件怎樣的事。使用太陽與月亮,一般有兩種解讀。第一種解讀在於實際朝聖的情況,太陽與月亮分別代表白日與晚上的時間。在白日的時間,太陽的熾熱確實為朝聖者在山路上帶來傷害;在晚上的時間,路程變得危險,盜賊亦有可能為著偷竊而傷害朝聖者。第二種解讀是以古代近東神明來理解太陽和月亮背後所表達的勢力,而耶和華的手能夠蔭庇朝聖者,脫離那些神明的攻擊。不論第一種或第二種的解讀,兩者皆念有一整天的概念,顯示耶和華的蔭庇是任何時間的蔭庇。在7-8節,詩人再次以耶和華的名字為每節的起首,並用上未完成式動詞「保護」(יִשְׁמָר)(跟第5節保護者一詞是同一字根)。從內容上,筆者推論這是第6節的意思上的重覆及延伸。第6節是一個交叉結構(chiasmus),[4] 以白日和夜間包圍著,並以「不傷你」為整節的核心。詩人從核心開始,在第7節道出「免受一切的災害」和「保護你的性命」,並在第8節道出時間層面上「從今時直到永遠」。這時間層面的表述,既是重覆,又是更明確的一種延伸,由白日夜晚的一日變化,推展至一生一世。除此以外,詩人使用「你出你入」,將整個朝聖之旅的圖畫,擴展至朝聖者整個生命。重覆及延伸能有效帶領聽眾一步一步領受耶和華對以色列的保護,是何等的保護。

    (三)
    整篇詩篇,耶和華是幫助者的主題是非常明顯,對於朝聖者的保護,是具體不過。那麼,若我們考慮第二聖殿時期編修者的處境,解讀又會是怎樣?筆者相信,編修者收集此詩篇,在頌唱中起了一個教化的作用,給予朝聖者激勵和盼望。根據以斯拉記記載,當聖殿完工之時,很多猶太人歡天喜地稱謝耶和華,但同時「見過舊殿的老年人...大聲哭號...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拉3:10-13),反映了在對比所羅門時期所建的聖殿,第二聖殿絲毫不及第一聖殿的輝𤾗。再者,並不是所有的猶太人對返回耶路撒冷生活而感到欣喜,家園的荒涼、生活的艱苦,被波斯國的平靜安穩生活比下去,猶太人不願返回頹垣敗瓦的耶路撒冷居住,人性上也可算是合情合理(撒1:7-17;尼11:1-2)。

    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甚麼東西能夠幫助猶太人,繼續以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作其敬拜的核心?這是耶和華對以色列子民在列邦中的保守。回來詩篇121篇,詩人以「我的幫助」為起始點,並接續帶出耶和華神是那一位幫助者,並在與其他古代近東神明比較下,突顯耶和華神的超越性。這種與其化神明之間的角力,正好代表古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戰。耶和華的越超,亦正好反映祂所保護的以色列國是勝過其他國家。當中,在詩人正面地指出耶和華為保護者的時間(即5-8節),詩人以「以色列」(יִשְׂרָאֵל)為第4節的結尾。與詩體內文開始的詞彙「我...舉」(אֶשָּׂא)比較,是由個人擴展至整個以色列群體,將會眾的焦點從個人層面提升至整個民族、國家的層面。或許更讓會眾回想昔日耶和華神如何保護以色列的故事。雖然其內容的對象為單數形態,[5] 但以單數陽性的代名詞表示整個族群,希伯來文的文法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若說這詩篇的對象實為整個猶太群體,也實不為過。試想想,朝聖者來到第二聖殿敬拜,眼見當下的聖殿不及所羅門時期的那個;環望四週,耶路撒冷亦不及當日的輝煌;再思想被擄時波斯國中那種平穩,有甚麼東西能讓朝聖者繼續以耶和華為其主宰敬拜祂?那是耶和華對猶太人的盼望,在應許中如何保護以色列。

    在第二聖殿的處境下,耶和華的保護成為了整個猶太族群,在艱苦不明中持續敬拜祂的一個盼望。更為重要的是,盼望代表殘酷的實在仍然存在。即使有了這盼望,朝聖者所見的聖殿還是一般,猶太人所活在的耶路撒冷還是唏噓,整個民族所面對的處境還是艱難。然而,有了這從耶和華而來的盼望,他們可以有力繼續敬拜那創天造地的神。詩人所說「我的幫助從何而來」,幫助何時來,大概已不重要,「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才是最重要的東西。今天信徒的生活,同樣也有著大大少少的困難,教會也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挑戰。我們要持續忠於那創天造地的神,具體的幫助是重要,但在幫助來臨之前,或是環境改變之前,相信神是保護者,相信神是保護祂所呼召的信仰群體的那一位,是教會一個極大的安慰及幫助。

    =============================
    [1] 部份有關「上行之詩」性質的討論,可參James Limburg, “Psalms 121: A Psalm for Sojourners.” Word & World, 5 no 2 (Spring, 1985): 180-187. 另外有關詩篇的分類,如參Hermann Gunkel, and Joachim Begrisch. Introduction to Psalms: The Genres of the Religious Lyric of Israel. Mercer Mac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另外有關詩篇用在敬拜禮儀場境的討論,可參Sigmund Mowinckel, The Psalms in Israel's Worship.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2.
    [2] 和合本和和修本並沒有將這詞彙翻譯出來,新譯本、KJV、NASB或ESV則有翻譯此詞彙。
    [3] 5-8節中,詩人共提了四次「保護」(四次均同一字根),來表達耶和華神的保護。
    [4] 交叉結構如下:
      A   יוֹמָם(白日)
      B     השֶּׁמֶשׁ (太陽)
      C      לאֹ–יַכֶּכָה (不傷你)
      B'    וְיָרֵחַ (月亮)
      A'  בַּלָּיְלָה(夜間)
    [5] 5-8節中所有動詞的代詞後綴(pronominal suffix)為陽性單數。

  • historical名詞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3:19:08

  • historical名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10:45

  • historical名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